《现代汉语语法学》问答题
1.简述汉语语法的特点。
1)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可以图示如下: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主宾语        谓语          定语          状语
2)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与与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汉语当中,名词没有格的变化,动词又没有人称、数的变化,动词充当谓语里不必跟着主语而变化,这就使得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与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3)述补结构是具有汉语法特的句法结构。
第一,这一结构为汉语所有而英语所无的结构。第二,这一结构是一种强陈述功能结构。
2.简述为什么划类词类在词组层面进行。
1)汉语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因此不能据词同句子成分的关系来划分词类,因此不能把句子当成划分词类的平台。
2)词组是静态结构单位,词在词组平面的组合要受比句子平面更为严格的制约,从而显示出比较明显的类别。
3)把词组作为划类词类的平台就是根据词在词组中的功能来划分词类。
3.简述划分词类的依据。
1)划分词类就是把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这样一些类别。以往提出有三个标准:形态、意义、功能。
2)单纯用形态给词分类,在汉语中行不通,因为汉语少形态,形态缺乏普遍性。
3)用意义给词分类也行不通,因为意义具有模糊性,把握不住,比如“突然”和“忽然”语法功能大不相同,但意义区别难以弄清楚。
4)划分词类的依据,从理论上讲只能是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就是词的分布。因为词类是词与词组合当中体现出来的聚合类,分布就是词的组合能力和聚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同时形态只是语法功能的体现,语法功能又是语法意义在形式上的表现。从操作上讲,也应是语法功能,根据词的分布来判定词类,但形态会以显性形式表明词的类,意义在判定词的同一性上有重要作用,简单地说,词义不同,就是不同的词项;词义相同,则是同一词项。
4.简述句法同构的不同类型。
句法结构是词与词的组合。句法同构,就是组构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相同。句法同构根据的标准的宽严不同可以分类四类。我们举例说明。
1)狭义同构。如“买二支笔”和“寄三本书”。要求用层次分析法出来的结果完全相同。即功能和层次全面对。
2)广义同构。如“买一所房子”和“寄两本新书”。要求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出来的第一个层次全面对应。
3)异类同构。如“买书”、“进行研究”。第一个层次的关系相同,至于成分并不要求功能相同,但整个结构的功能相同。
4)同型同构。如“教师和学生”、“继承并发扬”。第一个层次的关系相同,并不要求成分或整个结构的功能相同。
5.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含义和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语法形式就是词、词组和句子的形式的总和。构成语法形式的因素,便是引起形式类差异的因素。语法意义就是句法结构中句法成分和结构关系所具有的和所表示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也就是类意义。包括(1)词类意义,如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2)结构类意义,如修饰关系、并列关系等就是结构类意义(3)句式类意义,如存现句式的意义:表示某地或某时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东西。(4)某些特殊词语出现在句式中体现出来的类意义,如“使”出现在不同的句子当中往往带有的“使令”义(5)句法位置其实也就是句法成分的类意义。如主语位置的类意义是有定/指称/话题等。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1)语法形式同语法意义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形式不同,
语法意义也有区别。这是二者之间对应的一种情况。例如,下面两组句法结构在形式上是有区别的,它们的意义也有区别:来客人了——客人来了。 2)语法形式同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对应关系,而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例如,定中结构这种语法形式就可以表达多种语法意义(一对多) 我的杯子/玻璃杯子/紫的杯子/借来的杯子/喝水的杯子。多种语法形式也可以表达同一种语法意义(多对一):我摔破了杯子/杯子被我摔破了/我杯子摔破了/杯子我摔破了。(3)语法分析要要做好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出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使之互相验证。
6.简述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关系。
1)语法结构的构成成分是主、谓、宾、定、状、补、中心语等。成分之间的关系是主谓、述宾、定中等关系,是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语义结构的构成成分是动作行为、施事、受事、工具、与事等,成分之间的关系是施事和动作、受事和动作、工具与动作等的关系,是以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为中心而确立的。
2)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所谓“一对多”的关系,就是说一种语法结构可以表达多种语义结构。例如:
    述宾结构——看医生(动作行为+施事)
                吃米饭(动作行为+受事)
                刷油漆(动作行为+工具)
                写论文(动作行为+结果)
                跑材料(动作行为+目的)
                打双打(动作行为+方式)
                踢中锋(动作行为+系事)
    所谓“多对一”的关系,是说多种语法结构可以表达一种语义结构。例如:
  绳子捆了箱子                    动作行为
    箱子捆了绳子                      /\
    捆箱子的绳子                  工具    受事
    捆了绳子的箱子
    用绳子捆箱子 
 
7.简述词组本位的要点。
1)应该以词组为基点进行句法分析。所谓以词组为基点进行句法分析,也就是把词组看成是联结整个语法系统的“纲”。对下()来说,根据词在词组里的分布定词类;对上(句子)来说,根据词组的结构来分析、确定句子的结构。
2)词和词组之间的关系是组成关系,词组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关系。所谓“组成关系”,即词和词组之间是“部分一整体”关系,词是部分,是组成成分;词组是整体,是由“词”组合成的句法结构。所谓“实现关系”,即从抽象的句法结构到具体的“话”(句子)是一种具体化的过程。词组是抽象的不附带超语段成分(句调、语调、语气等)的句法结构;句子是具体的附带有超语段成分的词组——具体的“话”(一种表述单位)
3)层次性是句法构造的基本特征,因此以层次分析为基础。层次性是句法结构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在进行句法分析时,就应该把句法结构组合的层次性揭示出来,显示句法结构别如何逐层组合起来的。
8.简述层次分析的依据。
1)结构原则。一句法结构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都应该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也就是说,它们或者是词,或者是个被包含的句法结构,否则切分就有问题,例如“朝着办公室|急匆匆地走去”可,而“朝着办公室急匆匆地|走去”的切分不可。
2)功能原则。一个句法结构切分下来的直接成分应该能够迫切搭配。如“高大的运动员的|衣服”切分可,而“高大的|运动员的衣服”的切分不可。
3)意义原则。一个句法结构切分下来的直接成分搭配起来的意义要符合整个结构的原意。例如:‘穿好衣服’有两种可能的切分:穿|好衣服、穿好|衣服,具体情况要具体确定其意义。当然切分出来的成分必须有意义,组合起来才能符合愿意,所以意义原则也包含这个意思。
9.简述层次分析的优缺点。
优点:(1)从音段到词、短语、单句、复句都可以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我们已讲了短语的层次分析,复句等的层次分析,自己举例说明。(2)层次和结构关系都很明确。演员丁莉
             
| ||  |                | ||    |
    ||||                      ||||
上面的分析表明,层次和结构关系都很明确。(3)可以分化表面相同但层次构造不同的结构。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的特点
|              ||  |
|      ||    |
|  ||  |
    一件白式衬衫
|  ||        |
|  ||    |
|  || |
上述结构表面差不多,但层次分析表明它们很不同。(4)可以分化层次构造不同造成的歧义结构。
审查合同小      
| ||          |      |    爱的迫降破纪录      || |
|   ||   |      | ||   |
缺点:(1)只能揭示语法结构关系,不能揭示语义结构关系。
 
|||                                    |
    | ||                              |
        |||    ||    ||            |
            |||||||||  ||     |
                            ||||||||
比如,这里能说明组合层次和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但不能说明“他”和“一位小朋友”之间的语义关系。(青春冷碗碗2)对于由语义结构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没有办法区分开。如:鸡不吃了,有歧义,但不能用层次分析法区分,只能用变换分析法才能区分。
10.简述变换的手段。
变换的手段有:移位、添加、删除、替换。
(1)孙周移位。移动句法成分的位置,借以观察其间的语法语义关系,或分化歧义结构。例如:我把这篇论文写好了我写好了这篇论文
杨宗纬康熙来了
(2)添加。有些语法关系是隐性的,没有语法标记显示。通过添加语法标记,可以显示其间的语法关系。例如: 饭我吃了——饭被我吃了
(3)删除。删除掉句法结构中的某些成分,观察删除前后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变化,借以发现某些语法现象。例如:吃一碗饭吃饭
(4)替换。对句法结构中的某些成分进行替换,观察其反应及其变化,借以对句法结构定性,或分化歧义结构等。例如:面揉了馒头面揉成馒头。
11.简述变换分析的作用。
1)给某种句式分类定性。举例来说,现代汉语里动词后带数量词有三种情况:
    (a)数量词由名量词构成,例如:买一本  吃一个  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