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天气预报内容制作改进策略研究
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  张力文,皮亚奇,王雪燕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天气预报服务从简单的提供天气信息开始逐渐向着全方位、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对短视频在天气预报服务中的优势,并对相应的制作流程进行介绍,并探索微视频的应用途径,为天气预报服务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天气预报;短视频
中图分类号:Q93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1-0178-0002
天气预报与人们的生活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须关注的信息。随着短视频在移动端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通过将天气预报服务与短视频技术结合,为广大人民众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并不断提高内容播出水平[1]。
一、天气预报的发展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天气预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基础信息普及阶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气象信息和天气预报是国家机密,专门服务于国防。自从1956年7月,天气预报开始由军转民,中央气象台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和《北京日报》首次向广大人民众提供天气预报信息。此次天气预报服务转型使得服务方向开始转向人民众的生产生活。由于在当时广播的覆盖面广并且时效快,因此广播天气预报成为播报公众气象服务的重要方式[2]。
(二)专业信息传播
自从改革开放后,电视机开始在中国普通家庭慢慢普及,公共气象服务随着电视的普及也迅速发展起来。1980年《新闻联播天气预报》首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天气预报主持人以“看图说话”的方式进行天气预报的讲解。在当时电视、广播以及报纸三种媒介之间相互补充,共同组成了覆盖全国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媒体通过其独有的声画传播优势,在天气预报节目中应用计算机技术,推出了彩卫星云图、天气形势预报以及城市预报分区等动态图形,生动直观地为人们讲解当天的天气状况[3]。
(三)行业信息服务阶段
21世纪以后,公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开始呈多样化的趋势。马拉松运动员关心比赛期间天气情况,考虑是否配备避雨运动装备;农民则关心春季降雨量是否会影响小麦的产量。一时间出现大量针对不同
专业领域受众而制作的行业化天气预报。《凤
凰气象站》为全球华人开创具有人文气息和
温度特的气象节目。
(四)共享信息经济阶段
2010年以后,互联网成为人们的工作、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其平民化、
便利化和低门槛的特点使得服务的大众更
加广泛。传统媒体的气象服务在互联网迅
速发展的形势下遭受了巨大的挑战,天气
预报行业也逐渐走向了共享信息阶段。
在网络中获取信息非常便捷也符合当
今人们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然而,
在网络平台上公布的信息鱼龙混杂并且信
息的质量也不是很高。以传统媒体为播出厦门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平台的气象服务,在制作上相对要求严格
并且播报的内容可信度高。但传统媒体的
气象节目播放时间相对固定,如果短视频
引入天气预报服务中,势必可以更好的为
大众提供天气服务。
二、短视频在天气预报服务中的优势
短视频作为社会大众发声表达的重要
形式,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模式和
行为方式,也成为了传统媒体向互联网融
合的关键部分。在网络时代,城市里的人
们十分忙碌但极为注重效率,时间碎片化
导致短视频在社会中迅速流行。对于电视
天气预报来说,其信息量比较大、更新率
比较高,播报的时间长度基本上在5分钟
左右,可以说是最早的“短视频”。然而
如何让天气预报短视频在社会上流行,并
在电视、网络、广播等多渠道上都能够合理
应用,成为了气象媒体行业最近几年一直
尝试的方向。由于短视频画质清晰传播迅
速,使得电视与网络交集明显增多,因此
打造既适合电视播出又适合网络推送的天
气短视频成为气象媒体的一大热点。
(一)宣传效果明显
短视频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传统媒体存在的缺陷。短视频的形式多样,
内容广泛,且长度一般为在30—300秒,
具有简短、灵活的特点,并且在网络上传
播效果十分明显。手机作为现代人必不可
少的通信设备,可随时随地查看收到的相
关消息,因此气象短视频可以直接将天气
预报信息发送到手机上,确保可以“一对一”
的服务。此外,短视频内容精炼,可在短
时间内向服务的对象输送重要的信息。
(二)发布时间灵活
短视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以为
例,气象工作人员可以在上随
时可发送当天的气象短视频,没有任何的
时间限制。当人们接收到推送的气象
服务信息后,在空闲时可以进行浏览。短
视频与报纸、电视相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此外,气象媒体行业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对
气象的关注点的不同,推出定制化气象内
容,确保气象服务产品可以为各行各业提
供服务。如制作关于大风、冰雹、洪涝等
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及防御措施的气
象短视频。
三、天气预报短视频的制作与应用
(一)天气预报服务中的短视频制作
1.视频内容
短视频的内容要快速阐明要表达的中
心思想,短视频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短视频的质量,优秀的短视频不仅可以
吸引更多的用户订阅和观看,还能提高气
象媒体的影响力。短视频的内容由图像、
语言、文字组成。因此,在图像编辑的过
程中,可以在编辑一些静态的图片时,利
用专业的辅助软件制作优美的三维动画,
从而可以直观的显示天气实况。通过对字
幕进行多种修饰和美化处理,并在语音库
中保存各种天气播报音频文件,在制作短
视频的过程中直接调用。
2.制作的标准
气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规定
短视频的制作标准,在确保视频的内容和质
量的同时保证视频符合大众的观赏需求。
(下转第200页)
作者简介:张力文,生于1987年,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气象影视公众服务。
3.施工难点与解决方案
(1)施工难点:在本工程实验中,主要难点在于施工标段太长,原路面的施工单位在实施施工作业期间,会使用不同的沥青混合料实施路面铺设,进而导致旧沥青混合料中石料岩性不均匀,原路面各个标段旧沥青砼沥青老化程度不一。(2)解决方案:加大RAP的检测频率,按原路面的施工标段区分铣刨料,分批检验,按加入铣刨料的不同调整详细的生产配合比。而在常规热拌沥青的混合料配比设计中,需要注意新集料的级配和来源、新沥青的类型和来源以及用量,结合原有沥青的RAP检测,和原有路面中施工标段的铣刨料,来制定不同的新制沥青配比,以此来保证新制路面的实用性能。
四、保证公路沥青路面热再生试验检测质量的措施
(一)加强设备管理
检测设备是检测工作的最基本条件,它的符合性、准确度、完好性将直接影响数据的检测结果。首先,应加强现有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在使用期间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性能,以降低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其次,及时对检测设备进行更新和升级[3]。随着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在检测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的更新,可能对试验检测的要求提出新的要求,所以
要及时升级,以满足检测要求。
(二)加强检测人员综合素质
检测是一项需要着众多良好素质的工
作,需要参加该项的工作人员具有严谨性与
专业性与较高的职业道德,更需要随着工作
的开展与进步不断地学习新的技术,对日复
一日地工作始终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面
对[6]。加强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
要,为达到这一目的,应当定时对公路工程
试验检测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在招收公路工
程试验检测人员的过程中提高行业门槛,对
从业人员进行多方考察,确定符合岗位需求
后才能应征。并在工作之余不断地提高检测
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得公路工程检测工
作更加高效地进行。
(三)改进检测方法
首先应当在方法创新的过程中结合实际
情况,对以往采用的检测方法进行收集与整
理,了解以往使用的检测方法的不足与局限
性,通过发现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与完善,
结合检测工程的进展与具体工程进展的相辅
相成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发挥检测工程对工
程进展的辅助功能,通过检测对工程项目
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从而及时到工程进展
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并及时地针对问题进行改
进,从而解决工程进行过程中的突发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来分析旧
沥青路面的情况,以此来结合再生剂的掺入
热再生工艺来提升旧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
以促进公路沥青路面的长期使用。
参考文献
[1]康成飞.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在路面上面层中的应用研究[J].华东公
路,2019(6):90-92.
[2]陈伟.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中就地
热再生技术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
技,2019,42(12):246.
[3]郑小渝.沥青路面维修和病害处
治中再生材料使用的探讨[J].绿环保建
材,2019(12):13+16.
[4]陈震.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工程中的
现场热再生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交通
科技,2019,42(11):65-66.
[5]牛文广.沥青路面就地热再
生技术现状与发展历程[J].中外公
路,2019(5):50-59.
[6]单珂,李丹丹,李强,袁其华,范
雪.公路旧沥青路面材料热再生技术及机
理研究[J].功能材料,2019,50(10):10110-
10114.描写秋天的四字成语
(上接第178页)
首先是时间与格式的标准,短视频应该尽量将时间控制在3到5分钟之间,符合碎片化时代下用户对于短视频的基本要求。其次,短视频大小尽量不要超过500MB,并且要支持多种视频规格,给予创作者更加充分的选择权。最后,在视频的设计方面要进行一定的创新,不要采用过于固定与公式化的视频设计方案,在向大众传递风雨雷电等视觉信息时,注重彩的搭配。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短视频的发布一定要符合互联网的关于短视频发布的相关规定。
3.发布和推广
短视频制作完成以后,及时发布和推广也十分重要。气象媒体部门通过搭建新媒体矩阵,将省市县三级气象新媒体平台充分联合,并且与在大众间关注度高的官方媒体平台进行合作,形成外部媒体矩阵。此外,媒体部门可以在内容矩阵基础上,再开设天气预报,更近距离地对气象服务以及气象科普进行宣传。
(二)应用途径品牌内衣
随着抖音、快手和微视等短视频平台
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短视频
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微
信官方推出的“看一看”短视频小程序及
视频动态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在短
混凝土配合比表
视频方面做出的创新与改革。中国气象局
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通过开设“微天气营销平
台”,将气象信息与进行有效的结合,
用户只需要在上进行简单的操作便可
以得知相应的气象信息。
在信息化时代下,网络直播的内容也
逐渐开始变得丰富,在这种实时并且双向
互动中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传递各种有
效信息。短视频与直播的快速发展,使得
气象服务行业也逐渐开始尝试新媒体领域,
推出了一系列与天气相关的直播节目,使
得用户的观感更加生动、更加鲜活。同时
可以在直播媒体中,开展一系列的气象科
普宣传活动,如全国气象科普大赛、汛期
直播等内容。
为了有效地进行气象科普宣传工作,
可以在高校中举办关于气象的科普讲解大
赛,通过各种新媒体的方式,不仅可以提
高用户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还能促进气
象科普更加快速地走向大众。
四、结束语
天气预报的目的是为了防灾减灾、服
务人民众的生产生活。而在互联网时代,
天气预报被赋予了更广泛、更丰富的服务范
围,通过引入短视频有效的改变传播渠道、
记忆方法传播方式以及传播语态,并且促进了媒体
视角的全方位升级。天气预报行业紧跟时
代步伐,将互联网与天气专业进行融合,
不断突破壁垒,更好地实现从气象到服务bixiong
的创新转化。
参考文献
[1]]钟一旭.信息化背景下天气预报
内容制作改进策略研究[J].无线互联科
技,2020,17(4):18-19.
[2]余艳.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可视
性”的“必视性”研究[D].南昌:江西师
范大学,2011.
[3]程亮.微视频在天气预报服务中的
应用[J].陕西气象,2019(4):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