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附答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其一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小雨润如酥”描写春雨,请你赏析一下“润”字的妙处。
    “润”字生动、准确地描写出了早春时节春雨细、小、润泽万物的特点。
2.“草遥看近却无”,请你结合自己的体会,描绘早春独特的景象。
    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嫩绿;但当你怀着欣喜的心情走进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出什么颜了。
3.诗人在第三句中认为一年里春天的美好尽在此处,请你谈谈美在哪里。
    早春时节,细雨蒙蒙,草芽初生,草清新淡雅,景优美,充满生机和希望,令人欣喜。
4.“绝”的意思是(远远地),从这里可以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早春景象充满赞美和热爱之情。
5.韩愈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推崇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中与他同时代的人还有(柳宗元)。
6.诗歌首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雨(细滑、润泽)的特点。
7.和“烟柳满皇都”相比,诗人更喜爱“草遥看近却无”,这是因为(早春景既能给人清新之感,又能带给我们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生气;而杨柳堆烟时节,满城花残,漫天柳絮,反倒容易勾起人伤春、悲春之情)。
8.“天街小雨润如酥”一句中“润如酥”这个比喻捕捉到了初春小雨的什么特点?(关键要先理解“润如酥”三个字的含义。)
    细滑润泽。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先理顺景与情的关系,再紧扣题目要求作答。)
    表达出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10.说说“草遥看近却无”为什么“绝胜”“烟柳满皇都”。(注意分析的思路和表述的条理性。)
示例一:从诗句表达的哲理看:诗人认为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好时节应该是它的萌发阶段,这个阶段给人希望。
示例二:从诗句描写的景看:初春草,似有似无,若隐若现,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与“烟柳满皇都”时的浓重彩相比,小草刚刚钻出来,更能给人惊喜。
1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代)著名诗人(韩愈)(姓名)
12.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小雨的什么特点?
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雨比作酥油,体现出小雨细滑润泽的特点。
银行个人贷款
13.“草遥看近却无”这句诗是否矛盾?请加以分析。
这句诗不矛盾。作者描写早春的小草远看一片绿,近看却似有似无,表明观察细致入微。
1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三角形三边求面积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虚写泰山秀美、表达作者主观感受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实写泰山高大、突出其遮天蔽日特点的句子是(阴阳割昏晓)。
2.“决眦入归鸟”一句中“决”的意思是(裂开)。这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一方面写出了作者细赏泰山美景的陶醉之态,恨不得把一切纳入眼底,表达了对泰山风景
的热爱;另一方面表现出了泰山的高大广阔,为后文的抒情做铺垫。
3.诗人由望岳最终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岳意愿,请你分析一下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状态。
此联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从中可以看到诗人杜
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表现了诗人勇于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4.对杜甫《望岳》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最简单的环保男孩衣服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由远望到近望。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对仗工整,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诗歌的前六句写诗人远望泰山,描绘了泰山的神奇与秀丽;后两句写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5.“齐鲁”指的是我国现在的(山东)带,“岱宗”是对(泰山)的尊称。
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以设问起句,表达了诗人对岱宗的疑惑和向往之情。
B.“齐鲁青未了”是以距离之遥远来烘托泰山的高大巍峨。
C.“决眦入归鸟”表明诗人留恋美景,时已薄暮还在凝望。
D.末句中“会当”二字抒发了诗人勇于攀登的雄心和气魄。
A(首句表现诗人乍一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惊叹与仰慕。)
张纪中第一任妻子7.杜甫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请从诗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具表现力的词加以赏析。
示例:“割”字意为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高大、险峻的形象。
8.全诗以“望”字贯穿始终,描写了泰山景物的什么特点?(注意概括景物特点与欣赏名句的区别。)
高大巍峨、神奇秀丽。
9.“齐鲁青未了”一句中“未了”的意思是(不尽)。
10.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注意围绕修辞手法,联系诗句内容具体分析。)
“造化钟神秀”把大自然比作把泰山的神奇秀丽说成是大自然有意聚集的,富有情趣。“阴阳割昏”把山比作人,有意识地把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明暗两重天,突出泰山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特点。(后一句从夸张和比喻的角度赏析也可)
11.下面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启迪。
B.这两句诗透露了诗人晚年的远大抱负。
周杰伦邓丽君隔空对唱
C.这两句诗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D.这两句诗化用了《孟子里的名句“登泰山而小天下”
B(这雨句诗透露了诗人青年时期的远大抱负)
12.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每个分句限画两处)
荡胸//曾云,决眦//归鸟。
13.这首诗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到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化用“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和气概?
表现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以及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
15.这首诗写出了泰山的什么特点?
这首诗写出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本诗的作者是(杜牧)。文坛上称杜甫为“老杜”,称本诗作者为“(小杜)”。
2.这是一首咏史诗,吟咏的是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前两句叙事,后两句(议论)。
3.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会重写。表达出诗人有心建功立业,却生不逢时的抑郁不平之气,以及相信自己只要有机遇,总会有所作为的豪迈胸襟。
4.诗歌是怎样将叙事与议论结合在一起的?
    诗歌首联从叙事开始,借一件古物引起对前朝人事的慨叹。尾联议论,从反面落笔:假使东风不助周郎,那么双方的胜负就要易位。诗人借咏怀古事,寄托自己的感慨。
5.这是一首咏史诗。“咏史诗”的特点是(借史实抒情/咏史抒情)。前两句的表达方式是(记叙),后两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
6.“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感慨?有什么作用?
    感慨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引人联想,为后文的议论做铺垫。
7.赏析“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妙处。
    这句诗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既形象,又含蓄。用“二乔”的命运代表东吴的命运,十分形象;同时又通过表现曹操的奢靡生活含蓄地暗示了战争的结局。(赏析诗句应避免重内容轻写法)
8.成语“折戟沉沙”源自“折戟沉沙铁未销”一句诗,但是它表达的意思与原诗句的意思有所
不同。请写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折戟沉沙”的意思是断戟沉没在泥沙里,成了废铁,形容失败十分惨重。“折戟沉沙铁未销”意思是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借周瑜、曹操的历史故事,表达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之情。
10.“自将磨洗认前朝”中的“前朝”是指(东吴)。
1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折戟沉沙铁未(销蚀)
磨洗认前朝(拿,取)
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前两句托物,引出诗人对史实的看法。后两句可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机遇造就英雄,二是表达对自己缺少机遇的愤懑之情。)
    诗人托物咏史,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即历史上的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1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开头借古物兴起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慨叹。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中“前朝”是指东汉末三国时期。
C.诗人认为如果没有诸葛亮借东风,周瑜就无法取得胜利。
D.“铜雀春深锁二乔”中的“铜雀”是曹操暮年行乐之所。
14.有评论认为“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富于形象性且以小见大。请就此简要分析。(注意分析诗句描绘的画面与所要表达的意思之间的关联出国)
大乔、小乔并不是平常的人物,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小乔是周瑜的夫人。作者用“铜雀春深锁二乔”有力地表现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横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
15.结合下面的材料,说一说诗人写此诗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清楚的了解。他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但并没有受到朝廷的重视。
诗人咏史怀古,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并借此吐露自己胸怀大志却不被重用的不平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