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一)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2)启创立王位世袭制:禹死后,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子孙后代,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3)商朝建立后,沿用世袭制,王位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4)夏商王朝的神秘性:夏商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意,国家的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彩。
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从中央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1.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 分封制建立的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周。
(2) 分封制建立的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3) 分封制的内容: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分封制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在自己疆域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 分封制的作用: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使西周走向强盛。
分封制的破坏:
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强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 3.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建立分封制的目的: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分封制的性质: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具有政治性质。
分封制的内容: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庶子封为诸侯,为小宗,在领地里为大宗。诸侯的爵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庶子领有封地称为卿大夫,为小宗,在领地内又是大宗。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以此类推。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分封制的作用: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深圳烧烤场
1.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
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只能控制都城附近的地区。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不在听命于周天子。各诸侯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
手机爱情短信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改称号称王,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和变法,兼并战争频繁,人民渴望统一。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皇帝的由来:
  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此取三皇五帝之“皇帝”,定做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皇帝”称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皇权至上:
秦始皇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控制军队的调动。
        君主专制的特征: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神圣。
        中央官制
          以战国官制为基础,以皇权为中心组织中央政权。
          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管全国各项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天上人间老板
          秦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权利、职责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五一劳动节板报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统一后,统治区域逐渐扩大:李斯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内容: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的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评价: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3. 秦采取的巩固政权的措施:
(1) 颁布秦律
(2)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3) 统一文字
(4) 修驰道朱碧石是谁
(5) 开通联系长江和珠江的灵渠
(6) 修筑长城
(7) 进行大规模移民
4. 中央集权制的特点、本质、作用及影响:
(1) 特点:皇权至高无上;皇权的垄断;权力高度集中;人治彩过浓
(2) 本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压迫统治人民的工具。
(3) 影响:速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三、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 中央集权的发展
(1) 汉朝:
汉初地方郡县与封国并存,封国有时对抗朝廷。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中央集权加强。
(2) 唐朝:
唐中期在地方设置节度使。节度使有较大的自主权、财权和物力,后来发展称为割据势力。
              安史之乱(755-763)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 北宋:
措施:军事上,将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置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留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
              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4) 元朝行省制度
行政区划:河北、山西和山东由中央直辖,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以下分设路、府、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西藏为元中央宣政院直辖地。
官吏与职权:行省长官由朝廷人慕名。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受中央节制。
影响: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中国省制的开端。
2. 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朝: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2) 魏晋南北朝: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先后握有实权,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唐三省六部制
            机构与职权: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吏、礼、户、兵、刑、工六部,隋唐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影响:三生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
(5) 宋朝:
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为制约宰相,后来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影响:北宋时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6) 元朝
机构与职权:设中书省替代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
官吏职权: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权。
影响: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增大,甚至左右皇位继承
3. 选官、用官制度的转变
(1) 汉朝——察举制
背景:为了广泛搜罗人才,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
内容:汉武帝命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湖光水月人留恋打一字
影响: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背景:魏晋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
内容:选用官吏采用九品中正制
影响:导致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而有真才实学、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玄关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3) 隋唐——科举制
时间、内容: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沿革变化: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历史影响: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才和任官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四、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
1)背景:
          明初沿袭元制,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元朝时丞相权势过重,导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
          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主要内容和沿革变化
          1380年,明太祖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并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3)影响:秦以来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集皇权与相权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内阁制的出现
1)背景: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深感力不从心。
2)主要内容和沿革变化:
    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处理政务,但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有明太祖亲自主持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物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内阁首辅更是权压众臣。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4)历史影响: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升降、职权大小由皇帝决定。
  3.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清初仿照明制,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但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决定。议政王大臣的权利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限制。
        康熙亲政后,在宫内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与皇帝。
        雍正帝时,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2)概况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皇帝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