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llabus for NETWORK TECHNOLOGY & APPLICATION
课程编号 | 学时/学分 | ||
开课单位 | 考核方式 | ||
适用专业 | 执 笔 者 | ||
编写日期 | |||
一、课程说明
《网络技术与应用》是非计算机专业的限选课,是高等学校……等非计算机类专业本科二、三年级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本课程意在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原理和技术。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协议、局域网原理与技术Internet原理与技术和网络安全管理。
pdf格式如何转换成word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课程目标1:通过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基本概念和内容,了解和领悟数据通信基础知识、网络的各种协议、局域网原理与技术、Internet原理与技术、网络的日常管理与安全维护;
课程目标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能够对实际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具备对行业内相关技术进行评价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课程目标3:深入了解与网络安全相关的职业和行业法律、法规,恪守诚实正直的职业道德准则。
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4:本课程意在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通过学习
掌握网络基本命令、DNS 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WWW服务器的设置、FTP服务器安装与设置、DHCP 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等基本技能;
课程目标5: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消化吸收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查阅和运用行业标准、规范、技术手册以及科学文献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行业新技术和新科学问题的敏感性。
三、理论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总学时数32 | 对应课程目标 | |||
讲课 | 实践 | 上机 | |||||
1 |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1. 掌握网络的定义;网络的分类;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的组成;网络的功能; 2. 了解网络的形成;网络的发展; 3. 了解网络的服务领域;几种典型网络。 | 2 | 1、4 | |||
2 | 二、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2.1 数据通信系统 2.2 数据编码技术 2.3 数据传输方式 2.4 数据交换技术 2.5 差错控制技术 2.6 数据传输的基本介质 | 1. 掌握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电路终端设备;数据电路;数据琏路;并行传输;串行传输;电路交换方式;数据报交换方式;虚电路交换方式; 2. 掌握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 3. 了解信道;数据编码技术;数据调制技术;差错控制技术。 | 4 | 1、3 | |||
3 | 三、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1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3.2 物理层 3.3 数据链路层 3.4 网络层 3.5 传输层 3.6 应用层 | 1. 掌握网络体系结构;协议;实体;接口; 2. 掌握网络分层原则;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TCP/IP体系结构基本原理; 3. 掌握OSI/RM与TCP/IP异同点;物理层、数据琏路层和网络层的功能。 | 5 | 1 | |||
4 | 四、局域网原理与技术 4.1 局域网概述 4.2 局域网关键技术 4.3 以太网 4.4 交换式以太网 4.5 虚拟局域网 4.6 无线局域网 4.7 家庭局域网 ✧ 网络相关基本命令(上机) | 1. 了解局域网;局域网的拓扑结构;CSMA/CD;路由器的功能 2. 了解局域网的基本特征;传输介质;以太网产品标准; 3. 掌握介质访问控制工作原理; 4. 掌握双绞网线的制作;双绞线的连接方法;组网时硬件选择原则; 5. 掌握网卡安装;局域网布线;网络软件的安装; 6. 熟悉并掌握网络相关基本命令。 | 5 | 2 | 1、3、4 | ||
2 | 五、Internet技术与应用 5.1 常用网络应用模式 5.2 域名系统 苏小妍啪啪门5.3 万维网WWW 5.4 系统 5.5 文件传输FTP 5.6 远程登录Telnet 5.7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5.8 移动互联网 5.9 基于IPv6的互联网 5.10 接入Internet ✧ DNS 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上机) ✧ WWW服务器的设置(上机) ✧ FTP服务器安装与设置(上机) ✧ DHCP 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上机) | 1. 了解并掌握网络络互联;IP地址;域名系统;URL; 2. 了解Internet的构成;分组交换;客户机/服务器概念 3. 网络联接设备;HTTP;FTP;SMTP;POP3;Internet的发展趋势;Internet的功能; 4. 实现DNS 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5. 实现WWW服务器的设置; 6. 实现FTP服务器安装与设置; 7. 实现DHCP 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 | 4 | 8 | 2 | ||
3 | 六、网络信息安全基础 6.1 信息安全的概念 6.2 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6.3 信息安全技术 6.4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 1. 熟悉网络管理功能;网管协议;网络安全定义;防火墙;计算机病毒; 2. 了解数据加密技术; 3. 了解访问控制及设备安全等概念。 | 2 | 5 | |||
只列实验(实践)课内容 | 详见实验大纲(实践) | ||||||
合 计 | 22 | 10 | |||||
五、实验(实践、上机)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中国合伙人杜鹃序号 |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考驾照要体检吗学时 | 实验(实践、上机)项目性质 | 必开/选开 | 对应课程目标 |
1 | 上机一:网络相关基本命令 | 熟悉并掌握网络相关基本命令 | 2 | 操作性 | 必开 | 2,4 |
2 | 上机二:DNS 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 实现DNS 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 2 | 操作性 | 必开 | 2,4 |
3 | 上机三:WWW服务器的设置 | 实现WWW服务器的设置 | 2 | 操作性 | 必开 | 2,4 |
4 | 上机四:FTP服务器安装与设置 | 实现FTP服务器安装与设置 | 2 | 操作性 | 必开 | 2,4 |
5 | 上机五:DHCP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 | 实现DHCP 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 | 2 | 操作性 | 必开 | 2,4 |
六、教学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适当的课堂提问、讨论、实验来强化学生对主要概念、基本原理、测试方法的理解与认识;以习题练习与案例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并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通过上述教学活动来实现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七、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5%,根据各类平时成绩得分按比例折合而成;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5%。期末成绩由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满分100分)折算得出。
序 号 | 成绩构成 | 考核方式(得分) | 满 分 |
1 | 平时成绩 | ● 随堂期中测验 | 5分 |
2 | ● 实验操作 | 10分 | |
3 | ● 实验报告 | 10分 | |
4 | ● 平时小测试和出勤 | 10分 | |
5 | 期末成绩 | 期末考试 | 65分 |
合计 | 100分 | ||
考核标准:
1)随堂期中测验
5分 | 4-3分 | 2-1分 | 0分 |
回答全部正确,且字迹工整,成绩等级评定为“优”。 | 回答正确率大于或等于80%,且字迹工整,成绩等级评定为“良好”; 若字迹不够工整,则在原有基础分上扣1分。 | 回答正确率大于或等于60%,且字迹工整,成绩等级评定为“合格”; 若字迹不够工整,则在原有基础分上扣1分。 | 缺席或未提交 |
2)实验操作
评 分 | ||||
10分 | 9-8分 | 7-5分 | 4-1分 | 0分 |
操作熟练,操作方法正确,实验结果合理。 | 操作不够熟练,操作有少量错误但不违法安全规程,实验结果合理。 | 操作生疏,操作有错误但不违法安全规程,能够得出实验结果。 | 操作生疏,未能完成实验,未能得出实验结果。 | 缺席或违反安全规程 |
3)实验报告
观测点 | 评 分 | ||||
10分 | 9-8分 | 7-5分 | 4-1分 | 0分 | |
总结报告 | 按时完成,内容全面,字迹清晰工整;数据记录、处理、计算及绘图正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 | 按时完成,内容基本完整,书写清晰;数据记录、处理、计算及绘图基本正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 | 延时完成,内容基本完整,能够辨识;数据记录、处理、计算及绘图不够准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够准确。 | 后期补交,内容不完整,不能辨识;数据记录、处理、计算及绘图错误较多,未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 未提交 |
4)平时小测试和出勤
平时小测试 | 回答正确一次+1分 回答错误一次0分 未提交一次-1分 | *平时小测试5次。分数吴佩慈纪晓波加至平时成绩满分为止,减至平时成绩零分为止。 |
平时出勤 | 出席+1分,旷课0分; 累计旷课达到或超过4次,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 windowsmediaplayer*出勤点名5次。 |
5) 期末考试
按照期末考试的参考答案、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卷面分采用百分制评分,总评后按照65%进行折算。
八、教材和参考书
1. 使用教材
2. 主要参考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