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技推广》2016年第2期
Primar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2016,Vol.4,No.2
jcnj.cbptki 推广论坛
1基本现状
广东省梅州市自2008年7月全面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截止到2014年,三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得到了有效改善,较好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总体看来,梅州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职能定位更加清晰,机构设置更加完善,管理体制日趋合理化,人员队伍逐步完善。
在职能定位方面:明确将农业技术推广站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职责为开展先进实用技术、农业标准化等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动植物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测;防汛抗旱技术服务;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农民培训教育和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等。
在机构设置方面:梅州市根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所的资源优势,结合农业发展的需求,对梅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站所进行了优化布局和资源整合。截止到2014年,梅州市形成了较为均衡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梅州市的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梅州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构成情况见表1。
在管理体制方面:梅州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普遍采用县、镇双重管理模式。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业务指导、业务管理、技术培训、业务考评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年度考核、人事任免、奖惩由所服务的镇政府负责,力求做好推广人员的统筹管理和工作安排。
在人员构成方面:目前梅州市的农业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逐步优化,推广队伍更加完善。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78%,其
梅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特点和问题分析
1鄢侯锦琴1王钧1喻国华2罗均
(1广东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25;2广东省梅州市农业局,广东梅州510115;
鄢联系人E-mail:36907851@qq)
摘要:近年来,广东省梅州市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改革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改革举措对南方山区地
胡瓜主持的节目市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梅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中呈现的主要特点包括:职责分工清晰,责任落实到位;机
构分类科学,改革举措有效;服务意识提高大,推广方式创新多等;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技人员不足,培
训力度不够、基层设施不完善及农户培训不足等方面。文章针对以上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广东梅州;农业技术推广;运行特点;问题
类别数量(个)比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8829农机推广站3211
畜牧兽医站7525
水产推广站3311
综合站7425
合计302100
表1广东省梅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成情况(2014年)
注:根据广东省梅州市农业局2014年度有关工作报告整理。
-1-
《基层农技推广》2016年第2期
jcnj.cbptki
Primar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2016,Vol.4,
No.2
推广论坛
俞敏洪老婆是谁中镇级专业技术人员占专业技术总人数的76%,镇级农业技术推广人数占总人数的67%,队伍构成合理。在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编制人数内,大专以上学历共791人,占总人数的62.9%,50岁以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占78%,30岁以下有69人。梅州市现有人员编制人数1256人,有49%的人拥有中高级职称,推广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专业能力较强。30~50岁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达915人,占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总数的73%,是梅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的中坚力量。具体情况见表2、表3和表4。2
运行特征
梅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对梅州市农业发展实现了有效支撑,其运行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1
职责分工清晰,责任落实到位
县(市、区)领导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的各项工作,及时根据省级相关职能部门的指示和地方具体工作实际召开工作会议,作出工作部署,明确农技推广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工作目标。同时,梅州市成立
县(市、区)委、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农业工作的县(市、区)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发挥了牵头和统筹作用,推动政策、资金、人员、技术、服务、制度六到位。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严
格履行职责,在现有的人员、设备等资源约束条件下,努力争取,取得了丰硕成果。梅江区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技能提高方面,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针对茶叶栽培管理、红火蚁识别检测和防控、蔬菜标准、农业电商等进行定向培训,全区近百名农业技术人员通过理论培训有效地提高了相关理论知识。通过示范基地的观摩学习,增加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感性认识。梅州职责分工和责任落实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职责的意识和能力。2.2
基层机构科学分类,改革举措稳定有效梅州市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层面上,坚持科学分类,锐意改革,释放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活力。一是摸清底子,做好基础。结合省级的要求和部署,对各县(市、区)原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一次大摸底、大排查,重点对机构设置、管理体制、
名称总人数县级
镇级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员编制12562642199279专业技术
981
喻可欣写真231
24
750
76
表2
广东省梅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分布情况(2014年)
注:根据梅州市农业局2014年度有关工作报告整理。
学历和职称人数比例(%)大专以上学历79162.90中高级职称
61949.00人数
1256
-
表3
广东省梅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学历和职称结构
(2014年)注:根据梅州市农业局2014年度有关工作报告整理。
年龄人数比例(%)
元宵节朋友圈配文
30岁以下69530~50岁9157350岁以上27222合计
1256
100
表4
广东省梅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年龄结构(2014年)
注:根据梅州市农业局2014年度有关工作报告整理。
-2-
《基层农技推广》2016年第2期
Primar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2016,Vol.4,No.2
jcnj.cbptki 推广论坛
人员经费等方面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全面了解情况,分析存在问题。二是科学分类,有效整合。经过深入研究分析,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理顺关系、健全职能、完善功能。三是统一审批,统筹推进。为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要求各县(市、区)科学制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实施方案,并将方案报给市政府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确保改革工作有效、有序推进。如梅县结合实际,确立了水稻、蔬菜、果树3个主导产业和29个农业主导品种、7项主推技术,培育省、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9家。
2.3基层机构服务意识增强,技术推广方式创新多
梅州市紧密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因农所需,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目前的梅州市主要推广形式包括以下四种。
一是开展现场指导。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农业生产,每年专门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现场指导农户抓好农业生产和农事管理,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二是实施农民培训工程。
梅州市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建立完整规范培训档案,主要采取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加强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共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46430人(次)。三是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每年市、县、镇农技员都会在主要农事季节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服务活动,现场举办科技咨询、农业专题讲座、技术指导服务等。四是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强化包村联户,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制,形成了“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试验示范基地”的推广模式。
3主要问题
3.1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
目前梅州市的农业技术推广的技术人员在30~ 50岁的居多。30岁以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占比少,且新入职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后备人才不足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出现“青黄不接”问题,且缺乏稳定性。在工作分工和管理上,各基层农机推广站均归属各镇(乡)统一管理,人员工作岗位经常发生变动,甚至有长时间调离工作岗位的情况,更加加剧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缺乏问题。
3.2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技术结构不合理
农技人员的专业技术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年龄结构看,高级职称人数比例偏低,且年龄偏大;二是从专业分布看,农业植保方面的高级人才比重较大,而水产、畜牧和农机方面的高
级人才数量较少,相关技术人员年龄偏大,甚至难以指导实际生产。三是从职能分布看,高级职称在基层乡镇一级的比例更少。
3.3基层机构设施不完善,推广人员培训不足
目前,梅州市各县农业站的检测设备基本齐备,但缺乏专人负责,利用率低,操作流程、维护等缺乏规范;其他站的检测相关设备还不到位,甚至欠缺。在人员培训方面,梅州市的农技人员培训频率与培训人数不断增加,各区县的培训工作还是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培训方式较为单一,缺乏连续性与时效性。甚至有些新设备采购后没有及时培训,导致设备设施闲置,不能发挥更好的效益。
3.4农户培训力度有待加大,培训形式亟需创新
从全市的农户培训范畴来看,目前针对农户的技术培训覆盖面还不够广,培训的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还存在不能完全契合农户的需求,此外,劳动力短缺、老龄化等现象也会影响培训效果。如在梅州蕉城镇农户王锦阳夫妇、其父母及妻弟夫妇共6人经营的蕉岭县南北兴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由原来的10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600多亩,并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益。t 同时,农忙季节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也更加强烈,需要现场培训才能有效地解决其经营问题。
4结论和建议
南京市劳动合同书
针对梅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运行特点和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后发现,梅州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创新改革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全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正在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同时,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暴露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建议梅州市在今后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中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从县域、乡镇、村社的具体问题出发,从问题入手寻求创新突破;二是完善利益驱动、技术带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动力机制,为多元化农技推广注入动力。潇的拼音
参考文献:
[1]高启杰,姚云浩,马力.多元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合作的动力
机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7. [2]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农村科技“十二五”发展规
[EB/OL].v/msg/image/tzgg/2011/10/20111 010ncc01.doc,2011-10-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