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创新网络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阐述了创新网络的内涵与定义,并对创新网络的演化机制进行描述,并对指明今后的研究方向,为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理论支撑点和政策着力点。
关键词:创新网络;创新驱动;创新网络演化

 
        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们认识到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的创新主体由于分工不同而发挥各自作用,没有一个主体具有完全控制创新结果的能力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随着对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倾向从网络角度来探讨创新主体的联系与合作,因而对于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网络的研究便应运而生。区域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是我国贯彻实施创新驱动这一战略的关键一步。因此,重视创新网络的构建与优化,将是我国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性价比高的suv汽车
      一、创新网络的内涵和定义,
      亚当·斯密将劳动分工、专业化与劳动生产力增进联系,为企业理论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这意味着由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原因,不同的行为主体经营在不同专业领域,没有一个行为主体具有完全掌控创新结果的能力。因而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实施创新,这些组织不得不与其他组织发生联系,以获得所需的信息、知识和资源等,这样就导致了在分工基础上的创新———创新网络的产生,关于创新网络的研究因此而拉开了序幕。创新网络这一概念最早由Freeman提出,认为是为系统性创新提供的制度环境,从而有利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实现。
      国内许多学者对创新网络概念也进行了界定,王缉慈等认为创新网络是创新行为主体在长期的战略联盟、合资企业、供应商关系等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王大洲将企业创新网络界定为企业因为自身的创新目的和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形成的网络,网络中的创新主体以技术创新形成正式和非正式的网络关系,通过共同的合作和技术间的交流达到产品创新的一种网络结构。Olaf将创新网络看作不同创新参与者的协同体。他们共同参加新产品的形成、开发、生产和销售过程,共同参与创新的开发与扩散,通过交互作用建立科学、技术、市场之间直接和间接、互惠和灵活的关系,参与者之间的这种联系可以通过正式合约或非正式安排形成,网络的整体创新能力大于个体创新能力之和,即网络具有协同特征。Bathelt基于产业集对创新网络定义,认为产业那英 孟桐
集创新网络中是集企业或非企业组织之间形成的正式与非正式联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网络的定义进行了拓展,因此其表现形式也更加丰富。
      二、创新网络演化
      创新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创新范式,动态性是它的根本属性,演化机制则是其区别于其他创新范式的重要特征。早期,学者们认为地理的邻近是创新网络产生与演化的关键。其后,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更多视角出发,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创新网络演化的影响,包括地理邻近性、制度邻近性、组织邻近性等。Balland肯定了地理邻近性、组织邻近性和制度邻近性对创新网络生成的促进作用,同时发现知识邻近性的创新网络的生成。但是,胡晓辉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地理邻近性和知识邻近性是促进创新网络生成的重要因素。鲜果通过对我国290个城市展开研究后发现,地理距离对城市间的创新合作起到负向作用,不利于创新活动实现。虽然许多学者认为地理邻近性有助于创新网络的产生,但过于邻近会对创新网络的生成与演化产生负面影响,形成邻近性悖论。
      学者们也从其他方面对创新网络的演化进行研究。例如石乘齐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从演化动因、演化形态、演化过程这三个方面,对创新网络演化进行了全面的
描述,为创新网络演化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框架。不少学者还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创新网络演化展开分析。通过对大量创新活动进行观察,提出创新网络与生物生态系统相似,存在着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和死亡的周期过程。在此基础上,学者们还对不同阶段中制约创新网络演化关键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例如,Rauch通过对美两大产业集进行研究发现,土地租金会在创新网络形成初期产生影响,当步入快速成长期时,这一要素的影响作用变弱。
      其他学者还从中介服务机构、地理性邻近等视角出发,研究其在不同演化阶段对创新网络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丰富了创新网络演化的理论内容。
十大医用外科口罩品牌排行榜      三、研究展望
      众所周知,创新网络已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着力点,也是促进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这一行列的关键力量,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我国今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综述国外相关研究,梳理了创新网络相关研究,包括创新网络的内涵、概念与演化机制等,有助于更加清晰地理解创新网络。
      虽然已有学者从多重视角对创新网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创新网络的复杂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同样给创新网络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
政、产、学、研结合的创新网络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基于创新政策、创新计划、创新中心、创新联盟等形成的创新网络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弄清创新网络运行的本质和内在机理,为今后的政策设计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参考文献蒋劲夫古力娜扎
[1]顾伟男,刘慧,王亮.国外创新网络演化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2):1977-1990.
上海贵族学校[2]孙劭方.高新区创新网络的理论模型及培育研究--兼论洛阳高新区创新网络[D].河南大学,2001.
银行卡账号是什么[3]田茂利.知识型企业创新导向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24):5-8.
[4]周媛,徐勇志.基于创新网络的广东产业转型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1,26(06):110-113.
[5]傅利平,王向华,王明海.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1,27(06):8-13.
[6]柳惠芹.试论中介机构和政府在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作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66-68+72.
[7]何亚琼,秦沛.一种新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视角——区域创新网络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88-92.
[8]方亮.政府视角下的城市高科技园区创新网络建设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1,13(05):292-293.
[9]王德禄,宋建元.关于区域发展模式和创新环境的理论探讨[J].未来与发展,2001(05):17-18.
[10]王大洲.企业创新网络的进化与治理:一个文献综述[J].科研管理,2001(05):9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