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修辞手法及解题思路提示
修辞手法之七:互文
1、什么叫互文?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一种修辞方法。
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唐人解经继承了汉儒传统,或称“互文”,或称“互言”。贾公言在《仪礼注疏》中明确解释互文现象:“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又云:“凡言互文者,各举一事,一事自周是互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是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魏晨韩国2、互文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怎样判别互文)
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结构特征:互省
上联省去“壮士”,下联省去“将军”,本来应该是“将军与壮士”这样表述,而在上下联中把“将军”与“壮士”分置后表述;
例2、“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
上联省去“对镜”,下联省去“当窗”,本来应该是“当窗对镜”这样表述,而在上下联中把“当窗”与“对镜”分置后表述;
(2)、语义特征:互补
如上例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语意就是互为补充的,应该调整为:将军与壮士,或已百战死,或已十年归。(将军与壮士,有的已经战死了,有的已经归来了。)
又如上例2、张衣“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语意同样是互为补充的,应该调整为:当窗对镜理云鬓,贴花黄。(木兰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贴系花黄。)
由此可见,上下联的语意是互为补充的,翻译的时候,就应该将它们拼合起来。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完整地掌握这类句子的真正意思。
3、互文的类别有哪些?
互文一般有四类:(单句互文、对句互文、隔句互文、排句互文、短语互文)
(1)、单句互文(句中互文)
所谓单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补充。
举例如下:
①、最为典型的是,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此诗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结构上调整一下后应该是:“秦汉明月秦汉关”,所以,
五一贺词前后语义应该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②、例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二寸照片尺寸此诗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是互文,前后拼合后应理解为“烟月笼着寒水,笼着沙。”
③、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白居易
岸芷汀兰(范中淹《岳阳楼记》) 与上例相同,岸边也生兰,汀上也生芷.属互文。
④、水村山郭酒旗风,互文,意为:水边山脚的村庄和城郭。中国军事实力排名
⑤、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促织》)官贪吏虐→官吏贪虐(当官的和差役们都贪婪暴虐)
(2)、对句互文
对句互文,即在上下两句中,从结构上互省,从意义上互为交错渗透、补充。
例如:
①、给领导的新年贺词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辞》)
历来注家均是将扑朔和迷离分开来理解。余冠英在《汉魏六朝诗选》中解释道:“雌兔脚也扑朔,雄兔眼也迷离,一句实为互文。”此说一出,疑冰释。
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这也是一个互文句,完整的意思是“开我东阁门,坐我东阁床;开我西阁门,坐我西阁床。”这一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十二年凯旋后,看到旧物时那种久违的喜悦与激动。
③、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这两句中的“将军角弓”和“都护铁衣”为互文,应理解为“将军和都护(这里代指全体人)的角弓都(僵硬)无法张开,铁甲冷得无法穿上。”
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辛弃疾
诗中“惊”、“鸣”互文,因为“惊”的不只是“鹊”,同样“惊”了“蝉”,“鸣”的也不只是“蝉”,同样包括了“鹊”,所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这样理解,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幽美。
⑤、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上逢李龟年》)
诗中“岐王宅里”与“崔九堂前”互省,“见”与“闻”互补见义。应该理解为, “(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