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刻板印象 构建身份认同
张泽琦
【摘要】近年来,都市题材电视剧中的“女强人”形象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当下都市剧中“女强人”形象的性别特质与身份认同危机,从原生家庭与两性关系的视角切入近年来都市题材电视剧中“女强人”形象的现存困境。尽管现在荧屏上的“女强人”形象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但是问题与机遇并存,“女强人”的形象建构需要一个缓慢进步的探索过程。
洛克王国魅力怎么得【关键词】都市题材电视剧;“女强人”;原生家庭;两性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知识女性投身职场,奋勇拼搏并取得骄人的成绩,职场女性形象成为都市题材电视剧中的重点描摹对象。在近几年的都市题材电视剧中,那些具有成熟的思维意识、掌握一定职场话语权的职场女性形象涌现在荧屏之上,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如《欢乐颂》中智商过人的安迪、《我的前半生》中处事凌厉的唐晶、《安家》中业绩第一的房似锦等,这些女性事业有成、精明能干、勇于进取,被人们称为“女强人”。
“女强人”形象主要指影视作品中的精英女性,她们经济独立、人格自由、事业成功,是当代社会杰出的
女性体。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保守性,她们往往面临着职场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具有更强的戏剧冲突性。当下都市剧中女性形象的展现与女性意识的表达还在缓慢的探索途中,本文以近年来的都市题材电视剧为例,辩证分析其中女强人形象刻画的进步与不足之处。
一、靓丽的都市女郎:打破刻板印象,聚焦女性视点
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在1922年出版的《公
众舆论》中提出“刻板印象”这个概念,指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事物的价值评价和个人好恶。[1]电视剧在描摹某个事物或体时往往会选取一个典型,这个典型又反过来影响社会公众对于这一事物或人的认识,从而形成刻板印象。在以往的都市剧中,“女强人”的形象往往呈现外形粗糙、性格冷漠、呆板而缺乏生活情调的普遍特征,这种消极形象存在着有意无意地建构“女强人”刻板印象、传播传统性别成见和主流性别认知的倾向。
但是,仔细打量近年来都市题材电视剧中的“女强人”,她们美丽大方,穿着时尚,言谈举止尽显优雅,饱满的精神、从容的气质和对生活品质的高度追求使“女强人”展现了独特的女性魅力,成为女性受众的理想化身、男性受众的心仪对象,在剧中往往成为其他女性的精神榜样。
与传统的“女强人”忙碌工作、没有生活情调的刻板印象不同,近几年都市题材电视剧中的“女强人”大都
过着多彩小资的生活,她们高端的生活方式成为广大女性受众的理想追求。例如《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中的任染,工作之余会和妹们一起健身、蹦迪;《三十而已》中的顾佳,和妹去湖边钓鱼谈心。她
—————————
[作者简介]张泽琦: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研究生
们也会放肆,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苦恼。这些“女强人”形象打破了之前高高在上的顽固印象,呈现出贴近生活、有血有肉的鲜明特点。
另外,根据劳拉·穆尔维的观点,“看”是快感的源泉。[2]在以往影视作品展现的看与被看的关系中,男性处于主动地位,女性只能成为被看和被展示的他者。然而,随着女性购买力及经济收入不断增强,女性消费者形成了特有的消费模式及经济现象——她经济。女性逐渐选择主动去看,并且成为电视剧观众的主力军。(见图1)
近年来都市剧中精明能干的“女强人”形象不再是男性视点注视下的他者,而是广大女性观众的欲望投射与理想化身。女性观众在观看“女强人”挑战男性权威的过程中获得代偿式体验,享受着自我抗争的快感,释放了现实生活中压抑的情绪,实现了主动地观看与觉醒。
二、身份认同危机:被动的觉醒与社会性别偏见
(一)原生家庭的创伤:女性意识觉醒的困境
在近几年的都市题材电视剧中频频出现的一个设定是,剧中的“女强人”大多拥有一个不太幸福的原生家庭,要么重男轻女观念极其严重(如《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安家》中的房似锦),要么原生家庭为单亲或父母关系不和谐(如《三十而已》中的顾佳、《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中的任染、《我的前半生》中的
何冰老婆唐晶),要么举目无亲,从小像孤儿一样长大(如《欢乐颂》中的安迪)。
原生家庭这一概念,是从结构式家庭理论中引入的,通常意义上,长大后所组建的家庭被称为新生家庭,而自己从小成长的那个家庭就被称为原生家庭。一个人性格的塑造、自我意识的形成、价值选择的标准、面对人生和情感的态度等,都与其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深远联系。[3]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也认为,早期的亲子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期人格的形成。
显然,“女强人”的原生家庭深刻影响着她们的人生轨迹。苏明玉的母亲严重重男轻女,宁愿卖掉房子也要让儿子出国读书,却不愿意给女儿支付一千元的补习费,强制能够上清华的苏明玉去读不用学费的师范院校。房似锦的母亲更是直接撕毁了女儿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强人”
与原生家庭决裂,以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保护自己,其实内心极度脆弱,不懂得如何向别人表达自己的真心。
诚然,这样的剧情安排具有更强的戏剧冲突性,“女强人”与原生家庭的矛盾与和解成为剧情的看点,也为之后“女强人”与男性之间的两性关系发展提供合理依据。同时,表面刚强的“女强人”有了弱点,不再是无所不能的悬空形象,能够引发女性受众的强烈认同。
但是,如此重复的叙事造成了叙事角度的局限和单一,同质化的内容让人心生反感。并不是所有
图1 2020年四大网络视频平台用户平均年龄及女性占比
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
统计范围:2020H1…各平台上新独播剧,不含单集时长…20min…以下短剧
数据来源:云合·用户研究系统(EVA)
如懿传白蕊姬生的怪胎是什么的“女强人”都会经历原生家庭的创伤,家庭幸福的女性也可以自觉追求个人价值。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讲,将“女强人”的觉醒与反叛归置于原生家庭的禁锢,是被动的女性意识觉醒。似乎女性只有经历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的压榨才会唤醒内心的女性意识,只有一无所有之时才会选择自我救赎,这与前些年因为丈夫出轨而被迫成为“女强人”复仇的女性形象极为相似。
“意识觉醒”被界定为个体通过教育,把日常生活中受压迫的经验转化为批判的意识和社会的行动。[4]当下的女性可以凭借教育普及与社会熏陶自觉形成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在与他人形成良好互助关系的同时注重自我价值的提升。电视内容应当具备一定的前瞻意识,将女性形象的刻画与女性主义的表达置于更加健康多元的社会环境。
(二)不健康的两性关系
1.性别角的逆转:身处边缘的男性形象
以波伏娃、玛格丽特·米德为代表的女性主义者认为,男女两性的性别气质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5]世界大战后,波伏娃言简意赅地指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6]在1963年出版《女性的奥秘》中,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丹提出女性在性别分工与性别角层面被归类于家庭、母亲、妻子,使得女性与公共空间割裂,并造成了女性心灵的空虚感。性别气质、性别角等性别文化因素导致了女性屈从地位的延续。[7]即,女性是一种社会性别。
在近几年的都市题材电视剧中,“女强人”的婚姻往往出现问题,并将问题原因归结于她们过于强势的性格特征与沉迷于工作无法顾及家庭的“失责”。归根结底,“女强人”婚姻失败的原因在于她们打破了原本的社会性别赋予女性的职能,“女强人”的婚姻终局似乎暗示了女性就应该温柔贤惠的传统性别观念传输。
电视剧往往忽略“女强人”婚姻结合之前的原因描述,将“女强人”的婚姻一开始就置于破裂的状态,显得断裂而缺乏逻辑。在剧中,“女强人”被塑造成过于理性强势、不顾及丈夫感受的女性形象,而男性常常处于弱势地位,性格懦弱、感性且没有主见,性别角发生了逆转。但是他们并不认可自己的弱势地位,选择出轨等形式进行反抗,而出轨
对象往往是“女强人”的反面——传统温柔体贴的“小女人”形象。
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太多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女性,都被暗示必须以付出家庭亲情、夫妻生活为代价,好像这是一对天生不可克服的矛盾,但是事实上职场与家庭的矛盾并不是无法调和的,而且也不应该只是女性选择妥协。近年来的都市剧中只是要求女性在家庭和事业中做出取舍,却没有体现男性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纵观现在都市剧中与“女强人”相对的男性形象,虽然身处弱势但是潜意识中的“大男人”原则始终存在。他们缺少对妻子奋斗精神的认同和对妻子人格的信任,甚至不相信妻子的决定、不认可妻子的优秀,陷入了无法自拔的精神痛苦,在自卑与自负的矛盾中苦苦徘徊,最终选择出轨戳破了婚姻的不幸,比如《三十而已》中的许幻山。
其实,婚姻中的双方本就不完美,健康的两性关系应当互相尊重,彼此学会体谅和包容。现在的都市剧中不管是男性形象不合理地一味处于弱势,还是“女强人”为了家庭牺牲工作、收敛性情还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都是不健康的两性关系表达。
2.“女强人”的“他者”身份:在男性抚慰下的人物弧光
所谓的“人物弧光”就是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者变化。[8]近年来都市题材电视剧中的“女强人”形象,多在开始呈现雷厉风行、冷酷无情的性格特征,在故事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亲情、友情、爱情的抚慰逐渐变得柔软温和,经历人物弧光的变化。
但我们会发现,“女强人”身边那个主要的精神抚慰者往往是男性。如《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在石天冬的帮助下与原生家庭达成和解;而《欢乐颂》中的安迪,尽管与四个妹相依相伴,但最终却是小包总实现了她的转变。在这样的两性关系表达中,“女强人”依然是依附于男性而存在的,是男性的客体和“他者”。
在过去,传统的女性步入婚姻之后往往将自己圈禁在家庭之中,一切围绕以男性为主体的小家庭展开,成为被压抑的失语的主体。但是现在独立的“女强人”们拥有广阔的人脉资源和才能施展空间,生活不只眼前的一个他和柴米油盐。独善其身的女性个体意识渐渐让位于互帮互助的女性体意识,她们的成长弧光不应该仅仅依赖男性建构。
三、结语:困境与机遇并存,未来值得期待
近年来都市题材电视剧中的“女强人”形象塑造依然陷入困局,将女性意识的觉醒依赖于原生家庭的挤
压和男性的辅助,“女强人”的最终结局往往与传统观念和世俗生活和解。电视剧业已成为展示现实问题的一面镜子,却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化解问题的有效建议。
虽然当下都市剧中的“女强人”形象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其中的进步和发展空间。在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之下,保持平和、寻求和解的终局不完全是一种妥协,而是两性应当共同追求的美好品质。倒也不必把男性放在女性的对立面,从一个极权走向另一个极权,焦虑的现代社会需要更多的和解和体谅,只不过是现在的和解方式还不够得当。我们处在一个男女关系不断调整与变化的时代,应该允许矛盾和问题暂时存在,毕竟探索进步的道路需要时间。
其实,真正的精英女性并不认可“女强人”的标签,它将部分女性单独分隔出来,强化了许多传统性别观念不被认可的女性气质,却没有对这些女性气质进行重新定义。当下都市剧过度地强调了“女强人”的独特属性,却没有想过这些特质其实并不应该被特殊化对待。当未来的影视剧不再过度聚焦于“女强人”的情感问题,当荧幕内外的“女强人”不再作为一个单独的体存在,当男性与女性能够达成更好的理解沟通,或许我们才可以称之为到达了一个两性和谐的时代。虽然任重道远,但是值得期待。
注释:
[1][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3]卢婧,曹莉莉.混沌理论视角下原生家庭影响力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4]戴雪红.西方女性意识觉醒的发展谱系研究[J].理论月刊,2016(5).
[5][美]M.米德.性别与气质[M].宋正纯,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6][法]西蒙娜·波伏娃.第二性II[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7][美]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8][美]罗伯特·麦基.故事[M].周铁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C.艾伦.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M].麦永雄,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网络红人美女照片[2]…[美]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M].祁阿红,张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邓秀军,申哲.家庭剧中老年女性的形象呈现与话语建构[J].中国电视,2020(6).
[4]曹亚峰.困惑的镜像重构:电视剧中都市女性形象解析[J].当代电视,2019(8).
[5]刘晔原.国产电视剧女性形象的当代建构与道德坚持[J].当代电视,2006(4).
[6]王丽.国产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性别话语机制与女性性别生成[J].当代电视,2020(5).
同学录祝福语(责任编辑:黄佩诗)中秋菊开打一成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