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浪淘沙》课堂教学实录
P黄河的录音
师:听完后,你有什么感受?(生答,师随评)
师:黄河--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歌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借黄河之美抒发自己感情,同时又富有想象和神话彩的诗。
师:诗的题目是什么?(生答)(P课件出示课题)(B板书课题)(齐读)林秀香
师:《浪淘沙》是什么意思?(波浪淘洗沙子)这是字面的意思。对于这个诗名,你们还了解什么?(生答,师随评)(课件出示)
P《浪淘沙》是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师:来了解下作者。(课件出示)
P作者、生字、生词、易错音(字)
师:(课件出示)
P古诗
师: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看看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一起探究。(生读诗,师巡视)(生提问,师生探究解决)
师:生字关过了,不懂的问题也弄明白了。老师相信,再读本诗,你们会读得更好!注意,这次,老师不仅要求你们读通,还要读得有节奏感。(课件出示)(生自由读)
P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师:谁来试试(生读,师指导,齐读)
师:学好古诗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前提:读通、读顺、读懂。前两者我们做得很好!就差读懂!想要读懂这首诗我们得先明白每句诗是什么意思。下面给你们一点时间,基于你个人的理解,借助注释,尝试着说说诗的意思。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和同桌讨论下。(生思考、讨论,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生答,师随评)(课件出示)
P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大量的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自天边奔腾而来。现在,我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同黄河一起去牛郎和织女的家中做客。
师:刘禹锡有“诗豪”之称,他诗文俱佳。这首诗是他的传世经典之作。刚才,我们反复朗读。说说看,这首诗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生答,师随评)
师:正如你们所说,这首诗给人气势雄伟之感(B板书:气势雄伟)简单的四句话,为何诗人能把诗写得如此气势磅礴?(生沉默)师:一步到位,确实难度不小!没事!我们一步步来,慢慢地解读。
有信心吗?(有)先看前两句(课件出示)(生读)
P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师:这两句属于写景(B板书:写景)写了哪些景?(黄河、沙、大浪、狂风)
师:“九曲黄河”真的是九道弯吗?(不是,是指很多弯曲)同理,“万里沙”的“万”也是其本身的意思吗?(不是)绝世唐门王秋儿
师:老师之前说过,古诗中的数量词,很多时候是虚指,不是实指。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一字之差,意思可就变啦!
师:大浪翻涌,狂风怒吼,大量的泥沙自天边奔腾而来。同学们!黄河的泥沙为何会从天边奔腾而来?(因为黄河弯弯曲曲,从远处看,就好像跟天地相连)你联系“九曲”来理解。
师:试想,你在黄河边,向前远眺,弯弯曲曲的黄河,能看得到头吗?(看不到)你看到的“尽头”似乎就是什么的尽头(天的尽头)
师:还有吗?(生沉默)同学们?回归理性,黄河的源头在哪?知道吗?(课件出示)
P(配图)黄河北源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支脉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发源于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
师:所以,诗中的“天涯”其实就是黄河的什么?(源头)(P课件标红地名)
师:为何作者不直接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地名,而要用一个看不见、
摸不着的“天涯”?(生沉默)
师:老师把这句诗改一改,你们再读一读,也许你们会有所发现。(课件出示)
P九曲黄河万里沙,
袁立李冰冰浪淘风簸自扎曲。
师:自由地读读看,有什么感觉?(不押韵、少了雄伟壮阔之感)师:我们再来读读原诗,对比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课件出示)(生自由读)
P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师:什么感觉?(雄伟、壮阔、有气势)
师:(吟诵)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大量的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自天边奔腾而来。
师:整理下思路,谁能完整地表述一下理由?(用“天涯”更能把黄河携带泥沙,奔腾而来时的气势雄伟写出来)
师:真是善于理解的孩子。从写作手法角度来看的话,这句话用了什么手法?(夸张)(B板书:夸张)夸大还是夸小?(夸大)
师:诗同文!在写作中,适当地运用夸张的手法,可以把描写对象的某一个特点放大,以达到渲染氛围、刻画人物的目的。
当然,夸张也是有限度的,能不能无限夸大?比如:浪淘风簸自宇宙?(不能)过度的夸张叫吹牛!切记!
师:恭喜你们!又有新的收获!
师: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把黄河的这种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力量美表现出来吧!(生读、分组读、齐读)。
教师入编考试师: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三、四两句。(课件出示)(生读)
P如今直上银河去,
关于老师的故事
凌潇肃个人资料同到牵牛织女家。
师:这两句还是写景吗?(不是)那是什么呢?(诗人的想象)(B 板书:想象)诗人想象什么呢?(想象顺着黄河,进入银河,到牛郎织女家做客。)这样的想象给你什么感觉?(大胆、浪漫)
师:老师有个疑问,诗人是怎么从黄河联想到银河和牵牛织女家?(生答,师随评)(课件出示)(师画曲线简图配合讲解)
P诗人见到源远流长的黄河,感叹展开丰富的想象。第一句由上而下,顺黄河奔流之势来写;第二句,以“直上”为转折,把人们的视线从“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顺势中拉回,从地下引到天上,从现实世界进入神话世界;如果顺着那条黄河上去,可能会到银河和牛郎织女的家!师:所以,一边是黄河,一边是银河。诗人的想象看似荒诞,实则荒诞吗?(不)是合理的!(B板书:合理)
师:如果前两句写景部分属于实写(B板书:实)那么,这后两句就属于(虚写)(B板书:虚)
师:(师指板书)同一首诗,既有关于景的实写,又有关于神话想象的虚写。这种手法叫什么?(虚实结合)(B板书:虚实结合)师:这种写法有何妙处?(生答,师随评)
师:狂风中,黄河翻滚的巨浪,携带的泥沙向下奔涌,气势磅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