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光王娟
[摘要]区域人才发展环境是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环境、生活环境、人才市场与政策、自然环境、教育科技环境和地理位置等要素的综合。本研究通过对人才发展环境评
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构建和因子分析,构建了包括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
教育环境、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以及经济环境6个二级指标与34个三级指标的人才
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权重。将评价指标体
系应用于山东、广东、浙江、江苏省四省人才发展环境现状评价发现,山东省除社
会环境、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得分排名第一、教育环境得分排名第三外,在人才发
展环境总体、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经济环境方面均落后于其他省份。山东省人才
发展环境建设应提高引才政策含金量和吸引力,打造人才宜居的环境;创新教育环境,
实现教育发展从重速度向重质量转变;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域限制,推动形成全省区
域一体化;O•新格局”
[关键词]山东省人才发展环境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文献标识码]A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地纷纷出台包括落户、住房等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吸引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是人力资本得以聚集的首要诱因。巾而“筑巢引凤”是人才工作的关键,因此,要吸引人才,在完善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条件为主的硬件环境的同时,更要建立起有利于人才发展成长的软环境,以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吸引人才。
近年来,为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山东省不断强化人才机制改革,旨在建立以知识经济为[文章编号]2096-5761(2021)03-0049-12
主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并陆续出台人才改革22条、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20条、引才用才18条、人才兴鲁行动32条等综合性政策。2020年,山东省又以“人才制度改革攻坚行动”为契机,将“人才兴鲁”战略转变为具体行动,颁布实施了《山东省人才发展促进条例》,从人才激励、服务、住房等环节入手,以营造尊才、用才和优待人才的良好氛围。但与广东、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山东省要在新一轮人才引进工作中把握先机,需要综合考虑人才就业观念的改变,根
*基金项目:本文受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据地区实际,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唯有如此,才能在外部环境日益多变的复杂形势下抢得先机,成功招揽更多的人才,为地区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注入新的血液。
人才发展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评价指标体系如何构建?指标权重如何确定?与广东、浙江、江苏3省相比,山东省人才发展环境的优劣势在哪里?如何优化山东省的人才发展环境?以上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山东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人才开发与利用效能、雌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为此,本文试图分层分类构建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各指标权重,并将其应用于山东、广东、浙江、江苏4省人才发展环境现状评价,通过对标得出山东省人才发展环境的优势及不足,提出山东省人才发展环境优化对策,从而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为优化山东省人才发展环境提供借鉴和指明方向,最终实现“天下英才纷至沓来、源头活水驱动创新”的愿景。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_)勒温的心理力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的心理力场理论认为,人的内心需求可以看成内在的心理力场,而外界环境因素则是外在的心理力场,个人绩效不仅与个人能力和素质有关,还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冏个人绩效与个人能力、素质、环境之间存在着B=f(P
*E)的函数关系。其中:B代表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向量汀代表某个函数关系; P代表个人的内部动力;E代表环境的刺激。根据心理力场理论,个人对于环境的抵御和影响较差,而环境对个人的影响较为明显。
人才发展环境主要指影响人才成长的各种外部因素,这些因素是人才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从宏观角度看,一个地区的人才发展环境是该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社会环境、生活环境、人才市场与政策、自然环境、教育科技环境和地理位置等要素的综合。便利的公共交通设施、健全的医疗卫生设施以及劳动薪酬的提高、舒适的工作环境、消费物价水平的降低和创业机会的增加对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具有积极影响。冏因此,人才往往倾向采取脱离较差环境、进入较好环境这一最简捷、经济的方法降低环境的影响,并试图选择与自身特点最相符合的环境。
(二)文畴述
由于人才发展环境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为确保研究的时效性和适用性,本文主要选取近5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
1.关于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应验将人才发展环境概括为经济环境、生活环境、政策环境3个指标。⑷司江伟、陈晶晶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理论框架,构建了包括5个指标的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5]何立华、杨崇琪采取文献法,将人才发展环境划分为经济发达程度、社会环境、生活环境、M市场和鳞、自然环境、教育戦环境和地理环境7个二级指标。冏周文鹏、王志玲构建了城市股创新嘶指标体系,包括M 投入、人才产出和人才发展环境,又将人才发展环^-步划分为创鋼境和生活环境。m 关于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研究,王见敏、康峻聲及王雅荣、易娜均采用德尔菲方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邮)赵普光、吕尧太运用专家排序法确定了人才发展环境的指标权重。[10]
2.关于人才发展环境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
李朋林、唐珥运用投影寻踪法对我国新一线城市的人才发展环境进行评价。⑷王亮、马金山运用爛值法对各省高层次人才发展环境进行评价。凹崔宏轶、潘梦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深圳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进行评析。阴赵炳起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人才发展环境竞争力进行比较和评价。网王见敏、康峻环从人才结构环境、经济发展环境、人才生活与服务环境3个方面
对贵州省人才发展环境进行评价。购王雅荣、易娜从经济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及政策环境四个方面对内蒙古自治区3市人才发展环境进行比较。岡靳琳对山东省地级市的人才发展环境进行分析比较。呦李朋林、唐垢从区位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经济环境、创新创业环境5个方面对我国15个“新一线城市”进行定量评价。[18]
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总结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以往研究者多基于某一理论或借鉴以往研究成果构建了人才发展环境指标体系,并对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验证,但目前学术界关于人才发展环境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哪些指标、权重如何划分等尚未形成统一定论;第二,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从关注对某一特定城市的人才发展环境的评价延伸到对各城市之间人才发展环境的比较评价,但对省际人才发展环境的比较和评价研究鲜有涉及。
基于此,本文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理论建构并验证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将其应用于对山东、广东、浙江、江苏4省人才发展环境现状评价,通过对标出山东省人才发展环境存在的不足及优化策略,以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为后续山东省人才发展环境建设超共借鉴与参考。
二'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如下:首先,采取文本分析法与文献法,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及相关文献为依据,初步构建人才发展环境的理论框架;其次,采取问卷调查法、信效度分析
等,对初步构建的人才发展环境指标体系进行实证验证,确定最终的人才发展环境指标;最后,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划分。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除白蚁
科学合理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对人才发展环境现状评价的基础,因此,需要对人才发展环境具体包含哪些要素进行梳理与建构。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并明确了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5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務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本文二级指标的选取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瞬局要求,包濟济环境、政治环境(本文政治环境包含的各三级指标主要反映了科技政策及人才政策执行效果,其中科研经费数量占财政支出比例反映了政府对科技政策的执行效果,而年末人口净流入量反映了人才政策的执行效果)、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5个指标。三级指标的选取遵循SMART原则(明确性、可衡量性、可实现性、相关性、时限性),考虑到指标的全面性、娜的可获取性、操作的可行性等原则,并以司江伟、王见敏、王雅荣、李朋林、周文鹏、刘佐菁和邢乐斌等学者关于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研究为依据。初步构建了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人才发展环标体系(见表1)。
表]基于“五位一体”的人才发展环境
评价指标框架
经济碑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元)、进出口总额(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支出比(%)、GDP碍(佼)、夕GDP^t^率%)、人均GDP(元)、每十万人拥有规模以hm企业数(个)航空院校
科硏经费墟占财肢出比例(%)、年权口净(万人)
文本科高等学校数量(所)、高技术产业企业数(个)、大学学历及UU人口占比(%)、林尿取比例(%)、榊翩徴(个)、文化及相关产业机构数(个)、每万人拥有专利授权数(项)、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人)、公共图书馆数(个)
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义务教育支出占GDP比重(%)、
普通高校生均经费(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城 市人均住房面积(m2)、人均拥有道路面积(m2)、卫生机构数量(个)、旅客运输量(万人)、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张)、每
旅游最佳地方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辆)
生
城市污水处理率(%)、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人均水资
源量(词、卫固体废物综合^用率(%)、节能环保支出占GDP
匕握(%)、人均公园蠱鲫(m2)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
为验证调查结果是否可靠,问卷设计的有
效性、准确程度及各测量题设计是否合理,对问卷调査结果进行信效度检验。信度分析发现,各分量表Cronbach's a系数在0.83-0.93之间,总量表Cronbach's a系数为0.97,说明量表信度良好。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与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对量表效度进行检验。首先,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最大方差旋转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正交变换,以特征值N1作为提取条件,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发现年末人口净流入量与GDP总量两个指标与原有理论框架存在较大歧义,无法解释意义,因此予以删除。再次进行因子分析后,共提取了6个公因子。此时,总量表KMO=0.95,Bar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达到0.000水平,累计方差贡献率71.31%。说明量表结构效度较好。探索性因子分舲果见表2。
张曼玉近况表2人才发展环境指标探索性因子分析
和信度检验结果
因子^析适应性
Cronbach's a
磁CR AVE
KMO=0.91
文
Bartlett=1970.790
(sig-0.000)
0.930.930.62
KMO=0.89
Bartlett=1814.06
(sig.=0.000)
0.930.710.94
KMO=0.90
社ew
Bartlett=1530.42
(sig.=0.000)
0.920.610.92
KMO=0.84
教ww
Bartlett=923.86
(sig—0.000)
0.890.600.88
国际贸易与投
资斶
KMO=0.71
Bartlett=402.22
(sig.=O.OOO)
0.840.640.84
KMO=0.80
报名号查询经济环境
Bartlett=617.85
(sig.=O.OOO)
0.830.500.82
KMO=0.95
总量表
Bartlett=9349.02
(sig.=O.OOO)
0.97//
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验证性
因子分析(CFA),对因子理论结构进行检验(见表3)。在一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结果符合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可以看出,各维度的AVE值均达到0.6以上,表明量表收敛效度较好。且二阶CFA的拟合结果也达到理想状态,说明人才发展环境的二阶验证性因子模型可以被接受。
表3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结果
阶数CMIN/DF RMSEA IFI TU CFI 一阶CFA 2.650.070.910.900.91二阶CFA 2.710.070.910.900.90理
101创造论框架中的经济环境指标细化为经济环境和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2个二级指标,政治环境指标中的“科研经费数量占财政支出的比
例”重新整合到经济环境中,社会环境指标细化为社会环境与教育环境2个二级指标,文化环境中的“本科录取比例”“公共图书馆数”2个三级指标重新划分到教育环境指标中。经过实证检验后的指标框架较原有的指标框架更为详细,各二级指标的归属和解释也更为清晰。
综上,人才发展环境可以划分为6个二级指标,分别为: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经济环境。各指标释义如下。
第一,文化环境指一个地区影响人才聚集和发展的信仰、价值观、教育水平、文化传统等文化因素的集合,是地区持续发展的精神源泉,是人才聚集的不竭动力和人才发展的风向标。
第二,生态环境是指与人才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通过影响人才工作与生活的空间舒适度,影响人才Wk区位选择。
第三,社会环境是指一个地区社会现代化水平和生活的便利程度,反映了人才发展的社会与政府保障水平,是吸引人才流入和稳定现有人才的重要因素。
第四,教育环境是指一个地区为人才聚集和心发展所提供的所有教育资源的集合。
第五,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是指一个地区吸收聚集国内外人才以及推进人才国际交流的物质和载体的集合。
第六,经济环境是指一个地区吸引、保持和发展人才的物质条件和基本载体,是衡量地区发展实力和影响人才职位选择的根本因素,是反映地区心发展环境的最斟指标。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对人才发展环境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要采取主成分分析法,之所以采取该方法,因为该方法既充分考虑了各因子的贡献程度,又可以消除人为主观判断对结果造成的影响。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主成分模型,计算指标在不同主成分线性组合中的系数。
W亍冷屈(匸1、j=l、2...n)(1)
公式阴中代表各三级指标在不同主成分线性组合中的系数,旳代表各三级指标的因子载荷值,力代表各公因子所对应的特征根。
第二步:计算各指标系数在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中的比重
U=Z?(円x hj)/&=也(2)
公式q代表指标系数在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中的比重,hj代表各个主成分所对应的方差贡献率。
第三步:将指标权重进行归一化
Wj=-Ui(3)
公式Wi中代表指标权重。维度权重为各维度下指标权重的加总求和。
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得出人才发展环境各级指标权重(见表4)。
三'人才发展环境指标体系的运用——山东、广东、浙江'江苏4省的比较
(一)时的实施
为实现对山东、广东、浙江、江苏4省人才发展环境的比较评价,首先,收集山东、广东、浙江、江苏4省人才发展环境各指标数据(由于4省2018年高技术产业企业数和大学学历及以上人口占比、城市污水处理率没有公布官方统计数据,故分别采用2016年、2017年数据;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査后,山东、江苏等省份2018年GDP总量、人均GDP、GDP增长率有所调整,故本研究采用2019年最新数据;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