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高艺耀 魏晓栋 吕慈仙
摘 要:本文从我国高考录取机制的变迁路径入手,剖析了“顺序志愿”“院校平行志愿”和“专业平行志愿”等录取模式的优势与不足;运用稳定匹配理论(GS机制),探索新一轮高考改革录取机制的发展方向,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高考;录取机制;稳定匹配;公平;效率
我国“高考”制度建立于1952年,1966年受“”影响中断。[1]自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以来,顺应高等教育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进程,我国高考录取机制不断完善。[2]但是,由于各方利益相关体的“功利主义”行为,各地区教育资源的差距以及录取技术欠发达等原因,我国高考录取仍面临诸多弊端,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考生选择机会不等、院校录取分数扁平化等。[3]高考录取制度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4],实质上是一种对稀缺教育资源进行分配的制度[5],与之配套的高考录取机制则发挥着
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指挥棒作用[6],高考录取机制的公平性、合理性、高效性直接关系着每个考生及其家庭的命运、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决定着高校人才选拔的质量以及社会的公平公正。因此,如何实现既符合国家利益和院校专业需求,又符合考生偏好的“双向匹配”机制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我国高校招生录取机制改革大致共经历了三次重大调整,“志愿优先”的顺序志愿填报模式、“分数优先”的院校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以及近年来新高考推行的“专业导向”专业平行志愿填报模式。[7]基于此,本研究对我国高考录取机制的变迁路径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反思总结以往高考录取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试图借鉴国外稳定匹配理论(Gale-Shapley,简称GS机制)探索新一轮高考改革录取机制的发展方向,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一、我国录取机制的变迁路径
exo私生饭(一)“志愿优先”的顺序志愿填报模式
2008年之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高考长期采用顺序志愿填报模式。[8]所谓顺序志愿(又称梯度志愿),指的是在每个录取批次中分别设置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第四志愿以及一个服从调剂志愿。[9]投档时优先考虑所有考生的第一志愿,将第一志愿填报同一所高校的考生按高考成绩由高到低排序依次录取,额满即投档结束。[10]第一志愿投档完成后,剩余的所
作者简介:高艺耀,山东东营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高考制度 (青岛 266071);魏晓栋,山东聊城人,山东理工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 (淄博 255000);吕慈仙,浙江宁波人,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新高考制度 (西宁 810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重大课题“山东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效果研究”(项目编号:2020VT002);山东省教育规划课题“山东省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状况的跟踪与评价研究”(项目编号:BYZK201906)的研究成果
贺树峰个人资料罗百吉宝贝有考生将进入第二轮投档,这一轮只考虑考生的第二志愿,若考生的第二志愿院校仍有余额,那么考生可以继续投档,高校按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所有高校招生名额用尽或者考生的所有志愿都被考虑,录取结束。[11-12]
从上述对“志愿优先”录取机制的描述中可以发现,顺序志愿录取机制相当于国外的波士顿机制(Boston Mechanism,简称BOS 机制),这种录取机制算法简单,每个志愿只对应一所院校,只
要将不同录取批次中的所有志愿都检索一遍即可完成,是考生与高校双边匹配算法中效率最高的一种。[13]但是,在“志愿先行”的顺序志愿填报模式下考生据实填写自身偏好并不一定是最优策略。[14]不可否认,顺序志愿有其自身的科学性、合理性,有助于提升招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长期实践中为我国优秀人才的选拔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值得注意的是,“志愿优先”虽是顺序志愿投档的亮点,却也是其弊病的根源所在。顺序志愿录取机制下,录取优先权虽由考生成绩决定,但真正录取与否还是要看考生志愿填报的顺序。面对近千所高校和数万个专业选择的如此庞大的公共教育资源集体匹配事件,不可能实现每个考生的完整排序,因而只能限制考生志愿填报的数量从而确保宏观的上线生源情况。[15]这也就使得在该机制下,考生可能因第一志愿未被录取而第二或第三志愿已被招满,致使考生即使分数远高于第二或第三志愿院校录取线,却也丧失了继续投档的机会和录取过程中的优先权,产生“高分落榜”“高分低录”或“低分捡漏”现象。[16]此外,Abdulkadiroglu 和Sonmez (2003)指出,与我国顺序志愿填报机制相对应的BOS 机制,理论上并不具备公平性和抗操纵性。[17]顺序志愿录取机制下容易滋生考生及其家长在高考志愿填报中的投机行为,即考生并不一定会将最合意但是竞争过于激烈的院校作为第一志愿。相反,可能会选择竞争不太激烈的院校作为第一志愿,从而降低被不合意院校录取的风险。这既不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也会影响高考录取的公平与公正,甚至可能动摇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
(二)“分数优先”的院校平行志愿模式
早在2002年湖南省就开始在其第二批次录取中试行“平行志愿”录取机制,并于2003年全面推行[18],可
以说国内有关“平行志愿”填报模式的探索是从2003年开始的。[19]2008年,教育部在湖南等6个省市正式启动了“平行志愿”试点改革,并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范围推广。[20]截至2018年,青海省放弃原有的顺序志愿模式,在高考招生录取工作中首次采用平行志愿录取机制,标志着“志愿优先”向“平行志愿”转型的全面完成。
李小璐和贾乃亮真的离了吗“分数优先”的院校平行志愿录取机制基本等同于国外的序列独裁机制(Serial dictatorship Mechanism,简称SD 机制)。在该机制下,分数在高考录取中处于第一优先级别,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准则。[21]在投档前,需将同一类别的考生按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列,然后由计算机按照成绩排序和每位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院校顺序(如A、B、C、D )依次进行检索,若被检索院校中有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且该院校并未满额,则将该考生投档到此院校,若不符合则进行下一个志愿院校的检索,直至考生所有平行志愿均被检索完成。若此时仍未检索出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则不被投档。第一批次投档结束后,剩余未被投档或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被退档的考生将按照同样的步骤进入第二批次录取。[22]如都不符合则进行征集平行志愿。[23]经过多年的调整以及系列配套措施逐步完善,相对此前的顺序志愿录取机制而言,平行志愿录取机制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是这种平行志愿其实是院校平行志愿。对考生来说,院校平行志愿增加了考生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大大降低考生志愿填报风险
和难度,同时也提高了考生志愿填报的满足率。对高校来说,院校平行志愿录取机制提高了考生与高校的匹配质量,生源素质更加均衡,以往的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的“冷热不均”“大小年”以及“断档”问题得到了解决。此外,院校平行志愿在提高录取工作效率的同时,也维护了整个招生录取过程的公平性。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推广实施后,院校平行志愿也逐渐暴露出了诸多弊端,而其“症结”就在于在同一录取批次内每位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为此高考分数作为录取优先指标的作用被推崇到了极致。[24]
首先,采用院校平行志愿录取机制后,我国高考进入历史上“唯分数主义”最为严重的时期。[25]例如,某高校外语专业同时收到A、B 两位同学的报考志愿,
高艺耀 魏晓栋 吕慈仙:我国高考录取机制变迁的反思与前瞻
B同学外语成绩比A同学低30分,但语文成绩高31分,其他科目分数都一样。显然,A同学更符合外语专业的招生需求,但在院校平行志愿录取机制下,只能录取总分更高的B同学。“唯分数论”强化了高校对综合排名的重视,使高校产生了“唯分数取入”倾向而忽视了对学科专业的建设,同时它也使高校丧失了自主招生的主动权,只能被动地接收考生投档。单凭高考总成绩不仅无法准确衡量考生的综合能力,也无法体现各高校不同专业对考生不同学科成绩的差异性偏好,致使各专业很难招到有相应特长的学生,不利于“顶尖”人才的培养。对于部分特长突出却总分平平的考生而言,“维分数论”扼杀了其发
展的通道,对其造成的效用损失也是无法弥补的。[26]其次,该机制下高校的生源质量呈现“扁平化”趋势,即同一院校录取的考生分数差距很小。这也使得整个高校体被人为地“等级化”,不利于高校体间良性竞争。[27]再次,Haeringer和Klijn(2009)指出,“院校平行志愿”对应的SD机制只有在志愿填报数量不受限制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其公平性和抗操纵性,而在志愿填报受限的情况下,只有满足极其严苛的条件,才能维持这两种优势。[28]然而,无论是“顺序志愿”还是“院校平行志愿”,其志愿填报数量均受到限制。因此,“院校平行志愿”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并不能为高校人才匹配质量带来显著的改善。相反,在院校平行志愿录取机制下绝大多数考生为避免因其分数符合院校的投档线却不足专业录取线而被退档,通常都只能无奈地选择服从调剂。据调查,某知名院校被调剂至化学专业的新生,一半以上表示“厌恶”本专业。这不仅会造成被调剂生的重大损失,也是对高等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29]由此可见,院校平行志愿录取机制并不能实现考生与高校的双向匹配,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高考志愿填报与录取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优化。
(三)“专业导向”的专业平行志愿模式
新一轮高考录取机制改革从增加考生投档录取机会入手,逐步取消所有录取批次,探索“专业导向”的专业平行志愿填报与招生录取机制,从而推进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机制的不断完善,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30]结合我国高校招录工作的实际需求,以浙江、上海等为代表的新高考试点地区分别形成了“院校专业组”和“专业+学校”平行志愿两种“专业导向”录取机制。在“专业导向”录取机制下,志
愿投档单位由高校转变为专业或院校专业组,考生需从七门选考科目中自主选择三门参加考试,高校对各个招生专业(类)设置0到3门选考科目,考生只需有一门选考科目在高校设置的选考范围之内,即可报考该专业(类)。[31]
“专业导向”平行志愿录取模式基本符合国外的GS机制,GS机制作为一种双向匹配机制分为学校最优机制和学生最优机制两种。结合我国高考招生录取机制以维护社会公平和考生利益为主的特点,“专业导向”录取机制改革应在Gale-Shapley学生最优机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32]当前,正在试行的“专业导向”平行志愿录取机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将逐步在全国范围推广实施。对高校而言,“专业导向”的专业平行志愿录取机制打破了“分数优先”平行志愿中固化的高校等级结构,促使其不断优化自身专业结构布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使以往激烈的生源竞争从院校等级竞争转变为专业办学水平的竞争,推进高校招生自主权的落实,最终形成动态化的专业退出与培育机制。对考生而言,“专业导向”的专业平行志愿录取机制既有利于扩大考生在录取环节的自主选择权,以缓解广大考生及其家长在志愿填报环节的心理压力,又有利于引导考生及其所在中学重视对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尽早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特点和学业志向并理智的确定选考科目。[33]然而新事物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困难与挫折,无论是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还是专业平行志愿,在实施过程中均暴露出诸多不容忽视的弊端,本研究对沪浙为代表的“专业导向”录取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详见表1。
综上所述,当前的“专业导向”录取机制改革并未真正达到Gale-Shapley机制的预期效果。尽管已有大
量国内外学者对GS机制的抗策略性、稳定性以及帕累托最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证明,但中国的高考录取与国外择校问题不尽相同。 [34]“专业导向”录取机制与国外的GS机制基本吻合,从理论上来说应当具备与GS机制相同的特点,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对中国近千所高校上万个专业,根本无法按GS机制的要求让每位学生把所有高校及其对应的专业按照偏好
做出完整排序。虽然,此次“专业导向”录取机制改革在借鉴国外GS学生最优机制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调整,形成“院校专业组”和“专业平行志愿”两种“专业导向”录取机制。但从这两种“专业导向”录取机制实施现状来看,帕累托最优的实现与稳定匹配之间存在潜在的两难困境。[35]从表1中可以看出这两种录取模式各有优劣,但两者均无法同时满足公平且效用最优的稳定匹配,相对于分段录取的“专业(类)+院校”平行志愿,“院校专业组”模式可以做到合并录取批次后,一次性完成各个高校“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工作,提高录取工作的效率,但是“院校专业组”模式并不能一一满足考生报考的需求。为了避免退档风险,考生在填报院校专业组时,也需要选择志愿服从调剂。这也就意味着,在“院校专业组”模式下,考生仍存在被调剂到非志愿专业的风险。相反,分段录取的“专业(类)+院校”平行志愿能够有效避免退档风险确保考生“录其所愿”,却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博弈彩等弊端。
[36]因此,新高考背景下的“专业导向”专业平行志愿录取机制仍有诸多细节需要完善。
二、稳定匹配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
实现市场双边匹配是资源配置的核心,其中一方的一个或多个成员可以与另一方的一个或多个成员进
行匹配。在完全信息条件下,价格机制是双边匹配的核心机制,它总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益。但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价格机制的作用会受到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干扰,加之现实生活中就业、婚姻、择校、医疗等领域的匹配问题,往往会受到法律、道德、社会伦理的约束,导致价格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在价格机制不适用的双边匹配市场中需要建立一种替代机制。[37]稳定匹配理论(Gale-Shapley机制,简称GS机制)就是一种替代机制,GS机制是先有实践而后形成理论的,最早的稳定匹配实践可以追溯到1952年全美开展住院医师匹配项目。1962年,Gale和Shapley在其著作《大学录取和婚姻的稳定性》中正式提出稳定匹配理论。[38]目前,稳定匹配理论广泛用于解决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就业问题)、公共学校选择(择校问题)以及医疗、科研等诸多领域的匹配问题。[39-41]
高考招生录取机制就是对考生和高校这样一对不可分的离散资源进行匹配的一种算法。[42]国内外学者对高校招生录取机制的研究除GS机制外,较多关注的还有BOS机制、SD机制,以及TTC机制(Top Trading Cycle,最优交易循环机制)。尽管早在19世纪50年代,GS机制在高校择校问题中
的稳定性、抗策略性、帕累托最优已经从理论上得到证明,但受制于当时
表1 沪浙“专业导向”录取机制对比分析
优势劣势
冷兵器电影上海:取消录取批次,设置“院校专业组”,一所高校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组内可包含多个不同专业,同一组内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一致。上海市考生可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专业组可填报4个专业,若4个均未录取则可在同一专业组内的其他专业进行调剂录取,但不允许在同一院校的不同专业组内进行调剂。①高校拥有自主制定专业录取标准
的权力,招生自主权进一步增强;
②院校专业组模式具有高度的灵活
性和兼容性,能够满足各类型高校复
杂多样的招生需求;
③有利于引导考生及其所在中学重
视对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①由于志愿填报数量限制,考生进入某一院校专
业组之后还要进一步选择这一专业组的专业。
因此,该机制并不能完全满足考生的报考需求,
仍需要填报调剂志愿,若不服从调剂就会面临退
档或被调剂的风险,这也就意味着无法满足考生
偏好;
②取消录取批次后,专业平行志愿导致同一高校
不同专业的录取分差拉大,院校专业组模式下部
分高校推行的换专业政策的公平性受到质疑。
浙江:取消录取批次,分段填报志愿,将“院校专业”作为投档单位,其投档规则依旧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每一阶段考生可填报80个志愿。①分段录取的专业平行志愿能够有
效避免退档风险;
②取消专业调剂志愿,有效地确保了
考生“录其所愿”;
③打破了“分数优先”平行志愿中固
马景涛的女儿化的高校等级结构,促进高校加强特
、优势专业建设。
①取消录取批次后,专业平行志愿导致同一高校
不同专业的录取分差拉大,为避免可能引发的一
系列问题,浙江采用分段录取加以解决,但这又
会导致取消录取批次的价值大大折损;
②由于专业录取名额更少,每年高校的专业录取
分数都会发生更大变化,因而专业平行志愿也充
满着博弈彩。
高艺耀 魏晓栋 吕慈仙:我国高考录取机制变迁的反思与前瞻
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只能靠手工操作进行,程序复杂的GS机制无法实施。因此,在网络信息技术尚未普及之前国内外高校招生录取大多采用当时最为简便、操作效率最高的BOS机制。直到20世纪90年代迎来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使用使程序复杂的GS机制能够实施。[43]2003年,波士顿和纽约的公立学校开始采用GS机制进行招生录取工作,试行地区的招生录取满意率和匹配质量均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Roth等学者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一步比较了各种招生录取机制,得出的结论是同为多次完备循环的GS机制和TTC机制要远胜于BOS机制,而SD机制虽与两者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仍逊于GS机制和TTC机制。[44]
(一)GS机制在择校问题中的应用
在择校问题的稳定匹配模型中存在考生和高校两个参与方,每位考生都对志愿填报的高校有一个偏好,高校对所有的考生也存在偏好,但是由于考生与高校最终是一对多的双边匹配,因此高校除了对每个考生个人存在偏好外,还对整个考生集合存在偏好。GS 机制的最终目标就是让考生和高校在各自能力范围内实现其自身偏好。该机制包括N步,
第一步,考生向其最偏好院校发出申请;每所高校根据其对考生和考生集合的偏好进行排序,并暂时将录取名额分配给其所偏好的“申请者”,剩余“申请者”被拒绝。如果所有“申请者”均不符合要求,则可全部拒绝。
第N步,先前步骤中所有被拒绝的考生再次向剩余院校中最偏好的院校发出申请。每所高校都会对比先前暂时接受的考生和新申请的考生,并再次暂时接受其中更偏好的考生,剩余“申请者”被拒绝。如果所有“申请者”均不符合要求,则可全部拒绝。
当所有高校的录取名额都用尽,或是没有考生继续发出申请时,算法停止。
(二)TTC机制在择校问题中的运用
第一步,每个考生列出其最偏好的院校,每个院校也列出最偏好的考生。那么至少会出现一个闭合循环,即起点和重点都是同一名考生,循环中所有考生均与其最偏好的院校匹配,已完成匹配的考生和高校退出该机制;
第N步,未被录取的考生继续从剩余院校中列出最偏好院校,同时每所院校也从剩余考生中列出其最偏好的考生;那么依旧至少存在一个闭合循环,循环中所有考生均可与他能够进入的最偏好院校匹配,已完成匹配的考生和高校退出该机制;
当所有高校的录取名额都用尽,或是没有考生继续发出申请时,算法停止。
综上所述,GS机制更注重稳定(近似于公平),强调“公平优先,兼顾效率”;TTC机制则是更重视效率,追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因此,Shapley和Scarf指出TTC机更适用于单边交易市场,而GS机制则更适合于双边市场中匹配问题的解决。[45]稳定匹配理论(GS 机制)能够有效协调考生与高校之间的利益,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上能够实现公平和效率的高度统一。因此,稳定匹配理论能够为我国高考招生录取机制改革提供良好的借鉴,但需要注意的是,就我国目前高考招生录取机制改革的现状而言,无限制的志愿填报数量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灵活借鉴稳定匹配理论(GS机制),尽最大可能满足考生和高校的偏好,制定符合中国高考情境的招生录取机制成为当前高考改革的焦点。
三、借鉴GS机制完善“专业导向”平行志愿录取机制
GS机制(稳定匹配理论)能够真正实现考生与高校之间的双向选择与稳定匹配。考生拥有按照自身偏好选择心仪院校和专业(类)的权力,高校也拥有招生自主权。即便考生由于分数不够、名额不足等因素无法实现第一志愿匹配,其最终的录取结果也是帕累托最优的。但是GS机制的运行是有前提条件的,它既需要构建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协作的招生录取平台和监督评价机制做支撑,也需要制定兼顾国家、高校、考生等各方利益公平制度准则,同时需要先进网络信息技术整合各种高考信息
和资源进行数据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考生与高校之间的双边匹配达到最优化。如果将高校招生录取看作是高校与考生共同参与的一个“教育市场”,那么录取机制改革的目的就是探索“市场均衡条件下”(社会、高校、考生三者在招生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