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 杨 阙 无铭阙 华严三圣 潼南大佛 重庆乡土历史上册
历史年代标尺
第三章  战国秦汉时期的重庆 第二节  秦汉时代巴郡的经济文化 一、巴郡经济的发展
1、农业:江州培育的稻米被指定为进贡给皇帝吃的“御米”。
乡村爱情演员介绍
2、手工业:丹砂开采业有更大发展。秦朝时,江州东部一位名叫巴清的女工业商业家,经营丹砂矿,使矿业越办越兴旺,捐大量钱财支持朝廷修筑万里长城防御匈奴。死后,秦始皇特在今长寿区南修筑“女怀清台”纪念清。
3、经济林木:柑橘种植业发达,西汉朝廷专门在江州等县设有橘官;江州也生产名贵水果荔枝。
二、汉代巴郡的文化
1、民歌:汉代巴郡的文化主要表现在民歌兴盛方面。巴郡太守吴资为官清明正直,注重农业生产,百姓作歌颂扬他“晨风习习吹动,春雨滋润禾苗。太守注重农业,百姓丰足富饶”。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2、佛教:佛教自西汉传入我国后,迅速传入巴蜀。
3、石刻艺术:重庆有多座汉代石阙,其中忠县有三座。除2001年新出土的乌杨阙外,重要的无铭阙和丁房阙。2001年6月,忠县无铭阙和丁房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北区盘溪还有座无铭阙,部分构件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内。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重庆 第五节  唐代著名诗人在重庆地区的吟咏 诗人 代表作品
著名诗句 李白 《朝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杜甫 《征夫》 “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路衢(  )唯见哭,城市不闻歌”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白居易 《夜上瞿塘峡》
“崖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逆风惊浪起,拔答暗船来” 刘禹锡 (2014A 卷5) 《竹枝词二
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陈子昂
《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 “风烟犹可望,歌笑浩难闻。路转青山合,峰回白日曛……” 李商隐
(2018A 卷3)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第五章  两宋时期的重庆 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演员潘虹近况
一、涪陵易学:涪陵是宋代易学的研究中心。程颐标点并注释《易经》,完成《伊川易传》。谯定形成“涪陵
学派”,有“程门大宗”的盛誉。巴川(今铜梁)学者
阳枋,扩大了涪陵易学的传播。
二、石刻艺术
1、大足北山石刻:有石刻造像264个洞窟,多为观
音菩萨、地藏菩萨和阿弥陀佛。 2、大足宝顶山石刻:①以“华严三圣”“千手观音”
“释迦牟尼像”为主要代表;②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代表由《父母巴
国 巴
郡 重庆得名 重庆开埠 重庆独立成立蜀军政府 重庆
建市 国民政府西迁中共中央南方战时 “陪都”
重庆谈判 重庆解放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314年
1189年 1891年 1911年11月 1929年 1937年 1939年 1940年
9月 1945年8月 1949年 11月30日
养鸡女 牧牛图 恩重经变像》《养鸡女》《牧牛图》等作品。
3、潼南大佛:始凿于唐咸通年间(860
—874年),到南宋初(1127年)才凿成。大
佛为释迦牟尼坐像,充分展示出释迦牟尼佛至尊至上的神态。
三、“水下碑林”:白鹤梁(今涪陵区)主要
为宋代题刻。因其历史悠久、水下碑文化众多、题记内容丰富被誉为“水下碑林”,有“世界
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 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重庆 第六节  明清时期重庆地区的文化教育 一、重要的地方志书:清乾隆年间,王尓鉴主持编修《巴县志》;清道光年间,寇宗主编《重庆府志》,被推崇为四川“府志之冠”。 二、官学与私学教育 1、明朝,重庆官学学习内容以儒家“四书”“五经”为主,办学目的是面向科举考试,
2、明代重庆有凝道书院、朱凤书院,涪陵有白岩书院;清代建立了缙云书院、渝州书院(东川书院)、凤山书院等。
3、清政府于1664年在重庆建文庙,立府学,学习内容与办学目的同明朝相似。 重庆历史下册
第五章  全民族抗战时期的重庆
第一节  中国的战时首都与中华民国陪都
1、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移驻重庆宣言。从此,重庆成为全国抗战时期的首都,并逐渐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2015B 卷23(1)]
2、1939年5月5日,国民政府将重庆升格为行政院直属的特别市。
3、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规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1949年4月,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被推翻,重庆作为陪都的历史宣告结束。(2013A 卷7)
4、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由重庆迁回南京。
第二节  中国经济的脊梁
一、工业:以重庆为中心,由合川、长寿、江津等地,构成了我国抗战时期的“金三角”。在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工业区中,重庆是唯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区,集中了我国抗战时工业经济的命脉。重庆和太原成为全国两大军火生产基地。内迁工厂不仅成为战时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奠定了战后重庆经济发展的基础。(2016A 卷8)
二、商业、金融业:重庆成为全国商业、对外贸易中心、金融中心。(2012.11)
三、交通运输:宜昌沦陷后,重庆成为长江、嘉陵江航运的中心。
第三节  重庆大轰炸
1、抗日战争期间,从1938年2月到1944年12月,日本对重庆的大轰炸持续6年又10个月,直接伤亡人口达3万多人,史称“重庆大轰炸”。
2、1938年2月18日,日本飞机第一次空袭重庆市郊广阳坝、江北县(今渝北区)石船等地,拉开了重庆大轰炸的序幕。
3、1939年的“五三”“五四”大轰炸,是日本飞机空袭重庆造成市民伤亡最多的两次大轰炸,也是当时世界轰炸史上的空前惨案。[2013A 卷26(2)]
4、1940年8月19日至20日,日本创造了对重庆使用飞机数量的最高纪录,史称“八一九”大轰炸。
5、1939年至1944年5月,日本轰炸万县(今万州区)29次、炸死1332人,伤1520人。
6、“六五”大隧道窒息惨案:1941年6月5日晚,日本空袭使得近万人涌进仅容纳5000人的隧道内,因设施不完善,造成大批市民死亡。(2015A 卷11)
第四节  重庆人民对抗战的贡献
[2014B 卷26(3)、2014A 卷25(2)]
1、踊跃参军参战。
卢 作 孚 夔门抗战题刻 民生公司的第一条轮船——“民生”轮 胡世合 民盟主席张澜 陶行知 郭沫若 国泰戏院 2、努力生产抗战物质:渝鑫钢铁厂、豫丰
纱厂等。
3、保证抗战运输:1925年,卢作孚在重庆成立的民生公司,
为抗战运输作出了卓越贡献。[2016A 卷25(2)]
4、广泛开展献金、献机和慰劳活动。 第五节  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
一、南方局:1、建立:1939年1月,在重庆设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驻地(曾家岩),就是南方局的驻地,对外称八路军办事处,对内是中共中央南方局。(2013B 卷11)
2、贡献:(1)对国民党中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和进步的爱国人士耐心的做工作,争取他们对我党的支持。
(2)同在重庆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共商国家大事,获得他们的支持。
(3)领导了反对国民党投降派和顽固派的斗争。
(4)抗战时期,各国驻华使馆大都集中在重庆。结交在重庆的国际组织和世界知名人士进行宣传,赢得国际舆论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2015A 卷25(3)、2014B 卷11]
二、《新华日报》:1、创办: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办的,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的机关报。(2016B 卷7)
芙蓉以前的照片
2、迁址: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新华日报》转移到重庆,直到1947年2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查封。
3、作用:《新华日报》在重庆战斗的八年里,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喉舌,是人民的向导。
4、重庆党组织的重建: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后,1935年时遭到彻底破坏的重庆党组织得以恢复和重建。重庆和川东各级党组织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六节  重庆的人民民主运动
一、国民党的法西斯统治:1、1939年,军统在重庆歌乐山下设置白公馆、渣滓洞监狱。
2、1943年,建立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关押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二、“胡世合惨案”:1945年2月,胡世合遭军统特务田凯杀害,
“胡世合惨案”引起重庆人民的反特抗暴斗争,显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革命的伟大力量。
三、中国民主同盟的成立:1、1939年10月,张澜、沈钧儒等在重
庆建立“统一建国同志会”。
2、1941年3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上清寺“特园”秘密成
立,黄炎培任主席。 3、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
张澜被推选为主席。
第七节  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一、教育的发展:1、1929年创办的重庆大学是重庆第一所高等学府。
2、1936年,张伯苓创办抗战时期设备最为完善的南开中学。
3、1938年,董必武创办清华中学。
4、1939年,陶行知在合川县古圣寺创办育才学校,倡导“教学做合一”。
5、“文化四坝”:重庆的
沙坪坝、北碚夏坝、江津白沙坝
小学元宵节的古诗30首和成都的华西坝。重庆成为抗战时期全国的教育中心。
二、文化的繁荣:1、抗战时期,许多文化团体和名人集中重庆;通过郭沫若团结文化界人士建立抗战文化统一战线,重庆成为战时文化中心。
2、重庆的文艺创作十分活跃。如老舍的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艾青的诗《向太阳》。
江竹筠抗
战胜利记功碑
蔡梦慰杨虎城
3、重庆的戏剧创作和演出,都达到很高的水平。如阳翰笙的《天国春秋》,郭沫若的《屈原》《虎符》《孔雀胆》,夏衍的《法西斯细菌》等;1942年4月,历史剧《屈原》在重庆国泰戏院首次演出成功(2017A卷8)。
4、抗战时期,重庆除中华剧艺社、中国青年剧社、怒吼剧社等剧团,还有两个少年儿童剧团,即七七少年剧团(1938年成立于武汉)和孩子剧团(1937年诞生于上海)。[2018A卷26(2)、2018B 卷8]
第六章人民解放战胜时期的重庆
第一节抗战胜利后的重庆局势
一、国共重庆谈判:1、1945年8月28日,应蒋介石邀请,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抵达重庆和平谈判。(2017A卷9)
2、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在桂园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史称“双十协定”。(2017B卷9)
二、重庆人民发展运动的开展:1945年11月19日,“重庆各界人民反内战联合会”成立。
三、“沧白堂事件”和“较场口事件”:1946年1月,国民党特务在重庆制造了破坏各界民众大会召开的“沧白堂事件”。接着在2月又制造了破坏较场口召开的政协决议的“较场口事件”。
四、新华日报社撤离重庆:1947年3月9日,在重庆战斗了八年多时间的《新华日报》撤离重庆,全体职工回到了延安。
五、重庆经济的总崩溃:大发“国难财”的四大家族,抗战胜利后抢夺物资,美国倾销商品,部分内迁工厂迁回原地,造成重庆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第二节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
1、重庆人民的反美抗暴运动:1946年9月下旬,重庆民众开展了“美军退出中国周”运动。
2、1947年5月,重庆学生投入了全国性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洪流。
3、1949年4月21日,重庆爆发了“四二一”学生运动,这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重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学生运动。
第三节川东地下党的斗争
一、《挺进报》事件:1947年开始出刊的《挺进报》是重庆市委机关报,被地下党和进
步众誉为“小新华日报”。因《挺进报》事件被捕和牺牲的革命者有徐建业、刘国鋕、
江竹筠、王朴、陈然、杨虞裳等,《挺进报》机关遭到破坏。
二、农村武装斗争:1、1947—1948年,川东临时工委先后领导了下川东的奉节、大宁
(即巫溪)、巫山的武装起义(又称奉大巫武装起义),彭咏梧、江竹筠为领导者。
2、1948年8月,川东临时工委书记王璞领导了川东的华蓥山武装起义,是中国共
产党在四川领导的一次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武装起义,为迎接川东和重庆解放起了积
极作用。
三、护厂斗争的胜利:重庆解放前夕,重庆人民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保护工厂、企业和城市斗争的胜利。
第四节重庆的解放
一、国民党在重庆的垂死挣扎:1、1949年,蔡梦慰在狱中写出著名的《黑牢诗篇》。(2017A卷10)
2、共产党员江竹筠为保守党的机密,忍受了“夹筷子”“钉竹签”等酷
高圆圆赵又廷相差几岁
刑(“要我的命,有;要我的组织,没有”)。
3、1949年9月6日,杨虎城将军和他的儿子杨拯中及宋绮云被杀害于
松林坡会客室;10月28日,陈然、王朴被杀;11月14日,江竹筠、杨虞裳
等被杀。
4、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反动派在白公馆杀
害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一
二七”大血案。
二、重庆解放:1、概况:、率领的第二野战军主力和贺龙率领的第
十八兵团等部担负解放大西南的任务,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抗战胜利
记功碑”(今解放碑)插上鲜艳的五星红旗。12月1日,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
2、意义:重庆的解放,粉碎了蒋介石割据西南、建都重庆、卷土重来的黄粱
美梦,结束了重庆人民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奴役的历史。从此,重庆
进入了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崭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