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四)神机妙算
  【画外音】在前面的节目中,毛佩琦先生为我们讲述了,经过元朝官场四次沉浮的刘基经过慎重考虑,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去南京投奔朱元璋。那么,以懂谋略、识天象而著称于世的刘基,他在第一次面见朱元璋的时候会提出什么样的高见呢?当时,元末农民起义军力量较强的除了朱元璋之外,还有陈友谅、张士诚两大实力派,让人不解的是当朱元璋及其部将决定“先易后难”,也就是要先打实力相对较弱的张士诚,后打实力非常强的陈友谅,而刘基为什么却主张要先打实力非常强的陈友谅,然后再打实力较弱的张士诚呢?刘基的这一非同寻常的观点,能为朱元璋及其部将所接受吗?朱元璋跟陈友谅之间发生的鄱阳湖大战结局究竟怎样?刘基的谋划能够实现吗?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毛佩琦走进《百家讲坛》为我们讲述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之神机妙算。揭示刘基刘伯温究竟如何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的一段曲折往事。
  【毛佩琦】各位朋友,今天我们继续讲千古人豪刘伯温,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浙东四学士章溢、叶琛、宋濂、刘基一起来到应天,朱元璋政权所在。朱元璋见到这四先生来到,说了一句话:“我为天下屈四先生。——《明史·章溢传》”。你看,朱元璋一派帝
王口吻,他现在胸怀很大,动辄就说天下,我为天下要委屈你们给我帮忙,先生们辛苦了。朱元璋求贤若渴,这一下来了很多人,他迫不及待就提出一个问题。他说:“今天下纷纷,何时定乎?——《明史·章溢传》”。说你们都来了,这么乱,天下纷纷,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听话听声,什么时候定啊?就是我什么时候能够统一天下?这时候章溢出来说话了,他说:“天道无常,惟德是辅,惟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耳。——《明史·章溢传》”。什么意思呢?这是儒家的说教,儒家说,天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并不是一直要保护一个人的,谁有德它就保护谁,谁无德它就抛弃谁。那么它保护什么样的人呢?“惟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耳”,说只有那些不乱杀人的人才能够统一天下。应该说章溢的这番话,就是代表四学士发言。
  章溢这番话里边有两个意思,一是对朱元璋提出规谏,说你看,不杀人者可以得天下,我们希望你不要乱杀人,这是一层意思;还有一层意思,有德者能够得帮助,我们正是因为看到你有德,我们才投奔你。
  【画外音】章溢从大的原则上对朱元璋提出了规劝。那么,此时此刻与章溢等人同为浙东四学士,一同去面见朱元璋的刘基,他又会提出怎样与众不同的意见呢?
  【毛佩琦】据说,刘基给朱元璋献上了《时务十八策》,给他进献十八条意见。这十八条意见是什么呢?“勘定天下之机,措安黎庶之道。——朱元璋《袭封诚意伯诰》”。就是平定天下、百姓。可是刘基并不是一般的人,刘基是什么人呢?他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儒士,他还是一个星象家。名声在外,远远近近都知道刘基会看星象,只有他能够识别星象,知道谁拥有“天命”。好了,现在刘基都投奔了朱元璋了,说明什么问题?刘基的来到就说明朱元璋有“天命”,不然的话刘基怎么会投奔他呢?朱元璋要的就是这一点,所以他后来在回忆刘基当年投奔朱元璋的时候就写到一句话,说“首陈朕天数所在”,说他一开始就说“天命”是在哪里。实际上,朱元璋就通过刘基的被招聘,向天下宣布我就是天命的拥有者,是天命的佑护者。
  作为一个战略家,不是在一些小的细节上考虑问题,而是从大的宏观的层面考虑问题。当年,诸葛亮在隆中隐居,刘备向他讨教天下之计,诸葛亮献上“三分天下”的未来展望,那么刘基都提了些什么意见呢?刘基给朱元璋提了一个策略“先汉后周”。汉是谁?汉指的就是朱元璋西面的陈友谅。
  【画外音】陈友谅,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此人占据了湖广、江西等广大地区,而且手下拥
有几十万兵力,是当时三支主要的农民起义队伍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支。后来,陈友谅于江西九江称帝,国号大汉。李若彤复出
  【毛佩琦】周是谁?周就指的是朱元璋东边,在江苏,以苏州为中心的张士诚。
  【画外音】张士诚,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他占据了江浙沿海的广大富庶地区,实力也不可小看,他开始时占据高邮,称诚王,号大周。后来攻占苏州,并在此建都改称吴王。
化妆品排行榜
【毛佩琦】“先汉后周”就是先解决汉(陈友谅),再解决周(张士诚),先西后东,这样一个策略,有人把这个策略就比作当年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三分天下”之计。朱元璋占领应天,他面临的形势怎么样?他的西边就是陈友谅,汉政权;东边就是张士诚,周政权。朱元璋和他的部将对这两个政权采取什么态度呢?要夺天下,从哪里下手呢?张士诚所占的地盘南到会稽,就是现在的绍兴;北到淮阳,中间的濠州是朱元璋的老家,朱元璋的老家也被张士诚占领了,而张士诚所占有的地方正是沿海富庶之地,这个地方鱼米之乡很富庶,所以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元璋的部将都想要首先进攻张士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张士诚的地盘和他的势力相对要弱小,先易后难,为什么呢?因为相对而言,陈友谅的势力过于强大,他地处朱元璋上游,占领湖广、江西,这个人轻易不能动。
交通银行个人网上银行
100平米旧墙翻新多少钱
【画外音】经过毛佩琦先生的讲述,我们知道刘基的意见跟朱元璋及其部将的意见是截然相反的,但从表面上看朱元璋及其部将的看法似乎更为合理。那么,刘基为什么会提出一个看似并不合理的策略呢?在这个策略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毛佩琦】刘基说,不然,如果你要打张士诚,陈友谅必定要乘虚而入,他在我们的上游时时刻刻想并吞我们的地盘。反过来,如果你要打陈友谅的话,张士诚他可以坐视不问,为什么呢?张士诚这个人目光短浅,表面上跟元朝关系是千丝万缕,实际上暗中要背叛元朝,他就要保护他自己的地盘。你要打陈友谅,张士诚肯定不管,可是你要打张士诚的话,陈友谅一定会乘虚而入来进攻你的地盘。为今之计,不若先打强的后打弱的,他概括了八个字“攫兽先猛,擒贼先强。——《资治通鉴后编》”说打野兽你先把那个最凶猛的野兽把它消灭了,要打敌人你先把最强的敌人打败,陈氏的力量强,你把陈氏打败以后,张士诚就好对付了。如果陈氏打败了,你就把挡在你通往皇帝的路上最大障碍扫除了。用刘基的原话说,说:“汉地广大,莫若先汉,得汉天下之势成矣。——《资治通鉴后编》”。
关于盗墓的电影有哪些  刘伯温说,“先汉后周”你可以造成夺取天下的态势。朱元璋听到这里,好啊先生果然神机妙算。大的战略提出来了,具体作战又怎么样呢?刘基能不能够在具体作战当中一步一步
落实他的这个战略呢?刘基来到应天之后3个月,就赶上了一场大战。这个战也是不出刘基所料,说陈友谅很强,地处于应天上游,随时要并吞朱元璋的地盘,就在至正二十年五月,陈友谅动员他的全部力量舟师数十万顺江而下向东进攻,他第一步就打下了太平,太平在哪里?就是现在的安徽当涂,把守太平的是朱元璋的义子朱文逊战死,太平陷落,危及到应天,怎么办?朱元璋刚刚得到应天不久,立足未稳。众将在讨论对策,莫衷一是,有的人说出去迎敌,有的人说我们去夺回太平。可是,更多的人主张是采取回避敌人锋芒的做法,正在大家拿不出主意的时候,刘基走进了会场。
  可是刘基看到大家议论纷纷,一时没有发表意见,朱元璋看到刘基这种表现,很奇怪啊,你不是军师吗?你不是能够指挥千军万马吗?这时候怎么不发言?说:“先生有意乎?”你有什么想法?于是朱元璋就带领刘基,说咱们到内室,这时候刘基说话了。说:“为今之计,请赐臣宝剑。”说这个时候你应该把宝剑给我,赐给我,让我有处置人的权力,先把那些个主张逃跑的,主张退却的人把他杀了。朱元璋说,你先说你的意见,我再赐给你宝剑,你不能一上来先杀人,你的办法究竟是怎么样?刘基说,陈友谅夺取了太平,乘势东下,气势很盛,我军夺取应天立足未稳。因为又地处下游,士气不高。如果仓促之间应战,必然失败,一旦失败也没有退路,连退路都没有了。这一场对于陈友谅的作战可以说
倚天屠龙记纪晓芙是决胜之战,失败以后满盘皆输,叫做大势已去,从此别说夺天下,命都不能保了。现在的情况不能够听大家议论纷纷,要拿定主意。有一句话说,天道后举者胜,什么叫后举者胜啊?别人打来了,我们后发制人可以取胜。他说,敌人千里来攻击,他们必然很疲惫,而且陈友谅这个人一心打仗,上下关系都搞得很不好,他篡夺徐寿辉的皇位,对下压制强迫他们每天奔走于战场。上不顺,下不服,他也并不很难对付。为今之计,你要先处置那些个主张逃跑的人,同时打开府库犒赏三军,坚定大家的士气,诱敌深入,最后歼灭敌人。
  【画外音】刘基建议实行这样两条措施确实是很有道理的,但问题是,这样做真的就能够帮助朱元璋实现最终歼灭敌人的目的吗?作为懂谋略、识天象的刘基,他还会有什么样的拿手好戏呢?
  【毛佩琦】刘基这时候又使用他的拿手好戏,他说什么呢?他说,我望过气,说我军必胜之气。这一下子,朱元璋踏实了。在势力不足的时候,需要借助一种神秘力量来壮大自己的信心。好,就按先生的意见,我们跟陈友谅决战。
  于是,朱元璋就设了一个计,引诱陈友谅东进,并且在卢龙山设下埋伏等待敌军。陈友谅
果然中计东进,常遇春、徐达冒雨出击,两路夹击陈友谅。陈友谅中伏,一下子被打得大败。这一次,陈友谅的失败很惨,有七千多人成了朱元璋的俘虏,很多大的船只,像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都是大船的名字,这些大船都被朱元璋俘获了。长期以来,朱元璋采取避敌人锋芒的韬晦之略,凡是硬仗不打,没有准备,不能打胜的仗,要避免敌人锋芒。这一次是朱元璋第一次正面跟敌人交锋,而且是在应天立足未稳、以少胜多,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所以朱元璋在胜利之后非常高兴,从此更加倚重刘基。
  这一仗打胜之后,朱元璋不仅巩固了应天的根据地,而且很快收复了九江、安庆,他的地盘迅速扩大。陈友谅不甘心失败,你想,一个小小的朱元璋,我是大汉皇帝被打败了,很多船只、人马都丢失了,不甘心。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也就是第二年,陈友谅再一次动员全部兵马东进征讨朱元璋。陈友谅一举夺下了安庆,安庆地处应天的上游,是应天的门户。安庆的丢失再一次对朱元璋构成了威胁,朱元璋这一次不像上一次那么害怕,心里有底了,带领军马溯江而上,想要夺回安庆。可是安庆把守非常严密,攻很难攻下。刘基在军中一看这个形势,说我们要改变策略,你看这一次陈友谅倾巢出动,必然他的老家空虚,我们不如放弃安庆直接打他的老家,攻打江州。江州是哪里?江州就是现在的九江,是陈友谅的一个老根据地。
  刘伯温刘基建议改变战略、避实就虚、放弃安庆、直捣江州。这一次果然江州防备虚弱,陈友谅看到突然来了朱元璋的军队,以为是大兵自天而降,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不能成军。只好带着家小,带着百官逃往了武昌。朱元璋这一仗不仅夺了一个重要地盘江州,而且使得安庆也不战自克,夺回了安庆。这一仗,刘基建议改变战场避实就虚,取得了战场的主动,再一次显示他的军事才能。长期以来,朱元璋没有举自己的旗号,为什么呢?学士朱升建议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不要过早暴露目标。因此,很长时期内,朱元璋都是大宋皇帝小明王的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