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所在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白莫菲
年    级      2010级               
专    业    专门史           
学生    凌富亚大学生贫困证明范文               
指导教师    赵炳清               
 
    2012年  4 月  10
    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制
蜀汉政区地理研究
研究不同时代社会发展所处的具体地理情况,探析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任务。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曾指出“地理工作者研究过去,不仅作为了解现在的锁钥,也为了它本身的地理内容。每一个过去时期,都有当时的“现在”地理情况,一系列连续时期的不同地理情况的比较研究,阐明了一个地区的地理变化。于是历史的时间量度和空间量度就合并起来。”〔美C.R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黎樵译,商务印书馆,1981第85页。
    一、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政区是国家为行政管理而划分的区域,也是相应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历史政区地理“则是研究历史时期行政区划的沿革过程,并探索其变迁的原因和规律的学问,他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研究地方政区的演变,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变迁,通过研究不同时代的政区,还可以描绘出不同时代的经济格局、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风俗民情等等。
建国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界在通代政区地理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代表有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80年代后期,我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逐步由通代政区地理的研究向断代政区地理方面深化。目前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如1987年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的出版〔人民出版社〕、1999年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以及2010年陈健梅《孙吴政区地理研究》〔岳麓书社〕的出版。这些断代政区地理研究成果的取得,说明了蜀汉政区地理研究的可行性。此外,行政区划是一个政权行政制度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许多历史事件的因果,是历史学研究不可无视的问题。从三国史的研究看,《三国志》的研究工作已经全方位展开,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2002年10月复旦大学组织的《三国志》国际学术研讨会聚集了《三国志》研究的历史学和文献学成果,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是其中的薄弱环节。
蜀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较大影响的割据政权,因《三国志》无地理志,故造成历代史家对蜀汉的政区建置情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虽学术界对蜀汉的政区有所研究,然多是一些地名定点的考释,而对于设置的原因、因循变化却较少分析,特别是对蜀汉新置政区尚
无相关论著。而实际上,三国时期,蜀汉在东汉的基础上增置十二郡三十三县。在西南地区的行政建置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大部分的蜀汉新置政区我们可以到它的设置原因和历史背景,这对我们进一步探究蜀汉新置政区的特点及其设立后发挥的作用有很大帮助,从而可以进一步探究整个蜀汉政区发展演变的特点,体会三国时期人对地方制度的新思考。
二、学术史回忆
学界对蜀汉历史的研究,以往已有一定的成果,截止当前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侧重政治、制度视角研究。蜀汉政权的政治构成和制度建设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从政治角度方面,白杨、黄朴民《论蜀汉政权的政治分化》〔《中国史研究》200804期〕一文中分析了蜀汉政权内部各个势力的复杂关系,认为这些的关系交织在一起,对蜀汉政权政策的实施产生了实质性的制约,并影响着蜀汉政局的微妙变化,使看似平静、团结的蜀汉政权内部虚弱,逐渐走向灭亡。冠朝后刘备时代”蜀汉政权政治遗产清理》〔《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期〕一文中成都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推荐,对刘备去世后蜀汉政权的基本特征及影响进行了论述。黄尚明蜀汉政治思想探索》〔《襄樊学院学报》2011
10期〕一文表达蜀汉政治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两汉史成为蜀汉的重要政治工具,是蜀汉政治思想方面的一个特。在制度角度方面,宗亮、张敏做了《蜀汉封爵制度考》〔《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02期〕一文,以封侯为中心,对蜀汉封爵制度展开全面的讨论。罗开玉蜀汉职官制度研究》〔《四川文物》2004年05期〕一文通过对刘备当益州牧、汉中王时的职官构架 ,蜀汉王朝职官以及地方职官等方面的分类总结统计整理出了蜀汉职官制度的大纲和基本体系。最后又指出蜀汉官制的特点如多承汉制相权过大官宦子弟入仕太便文官武称高位低职普遍等等。
〔二〕侧重蜀汉研究教师节诗句黄晓阳《蜀汉“凉州” 和戎政策》〔《成都大学学报》1992年03期〕一文系统的表达了蜀汉在其北疆的少数,认为蜀汉在凉州的和戎策略应当视作是其北伐战略的重要补充组成部分兼有扩疆拓土和积蓄国力的双重意图是诸葛亮治实而不治名为政风范的具体表达。黄崇成、高宏诸葛亮的及其对蜀汉政权的影响》〔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4期〕一文中详细论述了诸葛亮“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及其对蜀汉政权深远影响。彭丰文论蜀汉南中政策与南中——从谯周反对南逃论说起》〔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这篇论文深入考察了蜀汉统治时期、特别是统治中后期的南中政策与南中认为谯周
反对刘禅南逃的论说歪曲蜀汉统治南中的政策夸大南中民族矛盾抹杀蜀汉数十年来在南中的经营成果目的是制造南逃必亡促使刘禅投降曹魏,从而维护益州士人私利因此认为,“谯周劝降论中所述蜀汉时期的南中政策与南中状况的史料不可简单地采信对蜀汉几十年来、特别是统治中后期经营南中的成就应予以充分肯定
〕侧重蜀汉军事方面研究薛瑞泽《蜀汉军队的后勤供给》〔《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01期〕一文认为蜀汉军队的后勤供给开始于夺取刘璋政权以后诸葛亮在蜀汉军队的后勤供给方面发挥过重大的作用建立了后勤供给制度。而后勤供给的不足最终制约了蜀汉北伐的战果。许蓉生蜀汉军队的组成及其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一文中详细论述了蜀汉政权在不同时期其军事力量的不同组成部分,包括士兵的来源和部将的组成等张鹤泉蜀汉镇戍都督论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6期〕,详细了蜀汉汉中、庲降、江州、永安都督的设置时间、历任长官,认为正是由于设置了这些镇戍都督,便在蜀汉国家的南方、北方、东方构成了比较稳固的防卫体系。
〕侧重蜀汉历史地理的初步研究。罗开玉蜀汉行政建置研究》〔《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一文中系统地探讨了三国时期蜀汉的行政建制的构成及其特点。蜀汉行政建制主要有三大特点:1、继承汉制2、战时军事管制已经深入到行政建制上占有突出地位;3、大量新置郡以凑足一个国家的框架。同时,罗文也对蜀汉的政区建置进行了初步的考证,但尚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宋杰《汉中对三国蜀魏战争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一文详细的分析了汉中的历史地理背景,认为但是汉中对蜀魏双方的影响是不均等的汉中之得失对蜀汉政权是生死攸关而对曹魏则是鸡肋。蜀汉曾根据其对魏战略屡次调整汉中兵力配置。姜维在景耀元年放弃汉中外围退守汉、乐二城部署严重失误促成了北线防御体系的崩溃和蜀汉的迅速灭亡。目前,学界对蜀汉历史地理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暂时还没有关于蜀汉政区地理 较为全面的论述。
三、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以蜀汉行政建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蜀汉政权的政区建置的具体情况,兴废原因,及空间分布等因此,蜀汉政区地理的研究,必须兼用历史学和地理学两门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考证法。在三国时期,蜀汉在益州一地共置有多少郡县,这些郡县治所的定位,设置郡县的原因是什么······诸如此类问题是研究蜀汉政区地理必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要搞清这些问题,首先要依赖历史文献提供的资料和信息。这些文献包括正史、地理志、方志、游记等。但是,历史文献对蜀汉政区建置的记载,往往有所疏漏,甚至自相矛盾,这就需要对文献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核实、考证。例如,《宋书·州郡志》引何承天《志》:“南浦令,刘禅建兴八年十月益州牧阎宇表改羊渠立”,认为蜀汉置有南浦县。但是,依《三国志》记载,建兴八年,益州牧尚为诸葛亮兼领,故《宋书》有误。又《华阳国志·巴志》载:“迄吴平,巴东后省羊渠,置南浦。”可知,蜀汉当置羊渠县,西晋时,羊渠县省入南浦县。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2〕文物考古法。一般说来,文献的记载由于不可防止的因素,往往有所疏漏,因此,对于一些无法用文献区分的蜀汉政区建置,只能用考古学的方法去探讨和揭秘。
  〔3〕地图法。要对蜀汉政区的空间分布进行整体的全貌的考察,就必须借助于较大比例尺的地图,地图是认识蜀汉政区建置的得力工具。例如,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已经对相当一部分的蜀汉郡县的治所进行了定位,我们只要查阅地图,就会对蜀汉政区的地理分布一目了然。
  〔4〕统计法。可靠的数据是最能说明问题的。研究蜀汉政区地理及空间分布,有必要对益州各个区域郡县的数量,不同区域郡县分布的密度等进行大量的统计和计算,得出确凿的数据,用以说明问题。
  〔5〕典型个案法。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在研究蜀汉政区建置的原因时,有必要选择个别郡县,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例如,巴蜀地区盐井分布广泛,产盐不仅使“巴川资以自给”,还畅销其他地区。所以,巴蜀自古以来就以“鱼盐之利”而著名于世。建安十五年,刘备分巫县置北井县;建安二十一年,又置羊渠县。这一系列的政区变动无不是出于控制巴蜀盐业的目的。因此,在分析蜀汉政区建置原因时,四川地区盐业资源的因素是不可忽略的一点。
四,撰写时间安排
2011年12月—2012年03月  搜集整理资料
2012年04月—2012年10月  完成论文初稿。
2012年10月—2012年12月  完成初稿修改。
2013年03 月—2013年04月  完成论文定稿。
2013年04月                提交论文终稿。
2013年05月                完成论文答辩。
    五,论文拟写结构
绪论
第一章:蜀汉疆域考
一、蜀汉东部疆域
二、蜀汉北部疆域
2.1. 先主时期蜀汉北部疆域
2.2. 后主时期蜀汉北部疆域
三、蜀汉南部疆域
四、蜀汉西部疆域〔平定西部羌、氐等族叛乱后的疆域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