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文化历史
简介:
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经济的发展,二是封建国家长期统一和社会比较稳定。
·文化特点
一般认为,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化落后於山东六国,有"秦,虎狼也"的说法。
秦国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其中包括著名的"书同文",即将战
国时期各国使用的不同的书写体统一为后世所称的小篆,相传该字体为秦国丞相李斯发明。"焚书坑儒" 是秦朝为了国家政权统一的所执行的政策, 也是对当时中国文化的一次
摧残。"焚书"政策针对当时的书册文物,只保留对民生以及执政所需的,大量对秦政权无
益的珍贵文献从此失传,春秋战国的百家言论在这段时期受到严重的摧残;"坑儒"政策也
是第一个被中国历史所纪录的国家政权对知识分子大规模的逮捕行为儒家称之为"迫害"。
但同时也有观点认为"焚书坑儒"对文化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主要原因如下:1.所谓焚书,目的是为禁"以古非今者",对私藏书籍的惩罚措施并不严厉。2.所焚书籍为民间藏书,博士官的藏书不包括在内,而当时民间的《诗》、《书》其实并不多。而在项羽击败秦军
主力进入咸阳后火烧阿房宫却使秦国官方珍藏的大批珍贵典籍被焚毁。3.秦至秦二世而亡,真正执行的时间不超过十年,影响不会太大。"焚书坑儒"为何如此出名,关键在后世的"
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占据了此后近两千年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
两汉是中国历史上科技与文化非常辉煌的一个时期。国家也非常重视教育和学识。汉
朝学术自由,成就博深,春秋战国诸子之学,亦能彰明综括,非有人所称独尊儒术。汉代
的作家所开创的史学标准,直到18世纪都一直领先于世界。汉代的治国思想。汉代在立
国时用法家之法,文景时期,又用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并辅以儒家和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
抖音忠哥车祸死了思想,不仅强调无为,还注重礼与德的作用,既承认法律的重要性,又坚持约法省简,务
在安民。汉朝为中国道教、佛教两大宗教的形成及传入期。
·秦汉经学
经学
秦朝不仅"焚书坑儒",还下"挟书令",藏有儒家经典者治罪,因此在秦代无传授和学
习儒家经典者。
今文经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很不重视儒学。至惠帝时,废除"挟书令",儒家思想言论这个
禁区开始松动。从这时起,到文帝时期,一些尚存的老儒依靠记忆,口头传经。弟子们因
不到书籍,就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将老儒背诵的经典文本和解释记录下来,这样的经典就
是所谓的"今文经",释文谓之传。文帝时,开始设置经学博上,由今文经学家充任,以备
顾问。武帝时,置五经博士,亦由今文经学家充任,在太学教授弟子。从此,今文经学得
到广泛的传播。
今文经来自老儒的记忆,因每个老儒的记忆有出入,解说有差异,于是出现了一经有
几家说法的情况。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了一些学术流派。宜帝时,在太学中立学官的,《易》有三家,《书》有三家,《诗》有三家,《礼》有一家,《春秋》有二家,共十二
博士。东汉初年,增为十四博士。
古文经
古文经是用秦统一以前的篆书抄写的经典。秦在焚书时,人们将这样的经典和其它一
些古书埋藏起来。西汉前期,由于拆除老房,相继发现了一些古书。武帝时,下令献书。
成帝时,设官负责收集古书,并着手进行整理。西汉末年,刘歆在整理古书时,发现古文
经典不仅经文与今文经互异,而且篇章也多出不少。如《礼》多39篇,《书》多16篇。《毛诗》和《左氏春秋》等则为今文经所不载。这些新发现的经典就叫做"古文经"。
刘歆对于古文经很赞赏,建议在太学立学宫,但却遭到今文经学博士们的激烈反对。
刘歆批评这些博士"专己守残,党同门,妒道真。"可是由于执政大臣也反对,刘散的建议
未被采纳。平帝时,王莽专权,为了利用古文经进行"改制",就立《古文尚书》、《毛诗》、《逸礼》、《左氏春秋》四个博士。东汉初,又被取消。
李乃文老婆古文经虽不得立学官,但在民间却广为流传。古文经中固然有些内容是经过两汉学者
窜改或增加者;但总的说来,古文经学家是按字的形、音、义解经,极力恢复经的本义,
不作任意发挥。于是形成了系统的训话方法。古文经学家贾逵、马融、郑玄兼通今文经。
郑玄破除各家传统,广采众说,遍注经,得到经今、古文两派的赞许,号称"郑学"。至此,基本上结束了今、古文经的斗争。贾逵的学生许慎为了反对今文经学派根据隶书经典,穿凿附会,曲解经文,用了22年的时间,写成《说文解字》一书,收小篆9353个,收古
文战国文字、籀zh騯宙,西周、春秋文字文1163个为重文:每个字标明字形,注出读音,推究字义,全书分为540部,全部解说不过13万3千多字,简明扼要。是我国最早的一
部编辑完善、内容丰富的字典。
哲学
两汉时期,哲学的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西汉中期的董仲舒,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东汉前期的王充。
唯心主义
董仲舒是今文经学派的《公羊》学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一书中。他反对天道自然观,进一步发展了先秦的"天人同一"思想,这个思想的核心是"天人感应"说。他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
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他又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道是法则、规律,这里借为封建制度。由此看来,董仲舒的宇宙观是唯心主义的,方法
论是形而上学的。
漫步 李嘉琪唯物主义
王充出身于"细族孤门",曾做过州郡小吏,大部分时间以教学为生。他著《论衡》一书,计85篇今存84篇,20多万言。
他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未分,混沌为一。及其分离,轻者为天,浊者为地。"
人和禽兽也是由元气演化而来。他认为元气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他反对天人感应说,
反对有神论,发展了古代的天道自然观。他说:"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
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他
又说:"人之死,犹火之灭也。"他认为鬼只是人们的一种幻觉。
王充的论证方法是"引物事以验其言行",是比较科学的。但由于当时自然科学不甚发达,引作论据的事物有些不真实,因此做出的结论也难免有错误。他在对社会问题或历史
人物评述时,往往归之于命,这是唯心主义。
宗教
两汉时期的主要宗教有道教和佛教,都是在东汉时期开始流传的。
道教
道教是由黄老学说与巫术结合而形成的。东汉顺帝时,琅邪人宫崇向朝廷献其师于吉
所得《太平清领书》170卷。这是我国最早的道教经典。今存的《太平经》残本基本上保
存了这部经典的面貌。
东汉末年,道教分为三大支派,一支为太平道,以张角为教主,在黄河南北传教,另
一支为天师道,亦称为五斗米道,以张修和张鲁为教主,在汉中、巴蜀一带传教;第三支
以于吉与上同名为教主,在长江下游传教。三派的信徒多为贫苦农民,这些信徒的多数成
为农民大起义的主力。
佛教
佛教是迦毗至印度研究佛学归来,在洛阳建寺译经,中国开始有汉译本佛经。东汉末年,安息今伊朗僧人安世高、月氏僧人支谶chen衬等相继来到洛阳,翻译佛经。汉人严
浮调从安世高学经,并参与翻译。从此,佛教教义也在中国流传。
·秦汉史学周笔畅个人资料简介及老公
两汉时期,封建统治者继承了前代由国家修史的传统,在中央设史官,编修历史。其
中最有名的史书是《史记》和《汉书》。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武帝时,为太
史今,学识渊博。原拟撰写一部史书,未及撰述,就因病去世。司马迁幼时聪慧,十岁开
始诵习古文。二十岁时,周游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安徽、山东、河南的许多名山
大川和名胜古迹,了解了各地的一些风尚习俗和民间传说,接触过社会各个方面的人物。
后为郎中,奉使到今四川、云南等地,对当地少数民族等有所了解。继父任太史今后,又
得博览史官所藏图书。他的学术根基深厚,经历丰富,这是后来他撰写《史记》的极有利
的条件。
《史记》的撰述,开始于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约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撰成。上起黄帝,下迄"当代"武帝时,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体例严整,内容
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此后二千年间的正史编纂创立规范。全书分为十
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司马迁作为一位史官,原来写作目的是为了宣扬"明圣盛德","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先人所言。"以为西汉王朝的统治服务。可是天汉二年前99年,他为李陵投降匈奴一事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腐刑宫刑,这对他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思想上起了某些变化。他说:"诟莫大于宫刑"。他当时极度悲愤,曾想到死;可是为了完成《史记》一书的写作,还
是需要活下来。他孙子膑脚、屈原放逐等古人古事来自勉,借撰述以抒发郁结,申述己志。他对西汉统治者极不满,对皇帝、宗室贵族、外戚和官僚在政治方面的残暴行为,生活方
面的奢侈腐朽,有所揭露。他对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领袖,则给予同情。他说:"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因而为陈胜、吴广作"世家",同五霸、七雄等诸侯并列,评价很高。除此以外,还为古代、当代的著名
学者、医者、商贾以及其他各行业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立传,又对天文、历法、礼乐、水利、经济、少数民族,以专章论述,比较具体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正在形成的多民
族国家的面貌。
班固与《汉书》
班固公元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他的父亲班彪,是著名的
史学家。因司马迁的《史记》只写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乃收集史料,作《史记后传》六十
五篇,以补足《史记》的西汉部分。书未成,彪死,其子固为兰台令史,转迁为郎,典校
秘书,奉诏完成其父所著。他用了二十余年的时间,修成《汉书》一百卷后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始于刘邦起兵,终于王莽覆灭,记述了二
百三十余年间的史事人物。属于西汉前期的内容,多采自《史记》。全书体例也仿照《史记》,惟改"书"为"志",废"世家"人"列传"。《汉书》十志比《史记》八书的内容详备。《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和《百官公卿表》等是班固的新创。《汉
书》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整、内容丰富的断代史。各传、志多载录有关学术、政论文章,
因之又兼有一代文章总集的性质。班固死时,"八表"和《天文志》还没有写好,后由他的
妹妹班昭和史学家马续完成。
《汉书》的主要缺点是封建正统思想严重。晋人傅玄在评论《汉书》时说:"论国体则
饰主阙而折忠臣,叙世教则贵取容而贱直书。"《汉书》的思想性远不如《史记》。
·
历史地位
秦的地位
1.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推动了
民族的融合。
我爱春天2.他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僚政治体制为历代王朝沿袭,并在我国封建社
会前期起了积极作用。
3.秦朝因暴政而亡,给予汉及后世统治者以深刻教训。
4.秦修筑的万里长城是影响深远的古代伟大工程。
5.统一了文字、度量衡,以及道路的宽度,即所谓的书同文,车同轨。
汉的地位
1.开通了丝绸之路,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黄金之路,为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艺术,经济,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网曝牛萌萌2.开创了历史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基本奠定了我国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了汉民族。
3.秦文化、楚文化和齐鲁文化等区域文化因子在汉时期经长期融汇,打破了先秦时期
南北文化相对较少联系接触的状态,形成了具有统一风貌的汉文化,同时亦由此形成了统
一的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儒学正统地位的建立和巩固为突出标志的适应专制主义政
治的文化建设所取得的划时代的成就,更对后来的历史与文化发生了规范性的影响。
4."大一统"的社会环境为许多学科的高度成熟与充分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如司马
迁撰写的《史记》,使中国古代史学建树达到辉煌顶点,就是这方面很有说服力的典型例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