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宝卿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闽南语教程》
发信人: washnew (横云·又到杨梅上市时), 信区: Hanyu
标 题: 闽方言zz
发信站: 瀚海星云 (2005年06月09日21:51:45 星期四), 站内信件
詹伯慧
又称闽语,俗称"福佬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
个方言。
通行地域 闽方言主要通行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和浙江省南部以及江西、广西、
江苏三省的个别地区。使用人口约4000万。具体地点如下: 福建省的54个县市:福州、
闽侯、长乐、福清、平潭、连江、罗源、闽清、永泰、古田、屏南、宁德、霞浦、周宁
、寿宁、福安、柘荣、福鼎、莆田、仙游、厦门、金门、泉州、晋江、南安、惠安、同
安、永春、安溪、德化、漳州、龙海、长泰、华安、南靖、平和、漳浦、云霄、东山、
诏安、龙岩、漳平、大田、尤溪、永安、三明、沙县、建瓯、南平(城关除外)、建阳
、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上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3/4。
广东省东部的12个县市:汕头、潮州、澄海、饶平、南澳、揭阳、揭西、普宁、惠
来、潮阳、陆丰、海丰等,以及惠东、丰顺、大埔等县的一部分;海南岛的14个县市:
海口、琼山、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崖县、琼中、屯昌、定安、澄迈、昌江
、东方(少数民族地区除外);雷州半岛的5个县市:湛江、遂溪、廉江、海康、徐闻。此
外,主要通行粤方言的中山市和阳江、电白等县也有部分区、乡说闽方言。以上地区约占
全省面积的1/3。
台湾省的21个县市中,除约占人口2%的高山族地区说高山语,台北、彰化之间的中
坜、竹东、苗栗、新竹等地和南部屏东、高雄等县市,以及东部花莲、台东的部分地区
通行客家方言外,其余各地的汉族居民都说闽方言,约占全省人口的3/4以上。 浙江省
南部泰顺、苍南、洞头、玉环等县的大部分和平阳县西部的少数地区,以及舟山岛普
陀、嵊泗县的一部分地区也说闽方言。
以上总计通行闽方言的县市约有 120 个以上。此外,江西省东北角的玉山、铅山、
上饶、广丰等县的少数地方,广西省中南部桂平、北流等县的少数地方,江苏省宜兴、
溧阳等县的少数地方,也有人说闽方言。散居南洋岛、中南半岛的华侨和华裔中,数
百万人祖祖辈辈也以闽方言作为"母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泰国、缅甸以及印度支那各国的华裔社区中,闽方言也是主要的社会交际语之一。
分区 闽方言按其语言特点大致分为5个方言片:闽南方言、闽东方言、闽北方言、闽
尼坤绯闻中方言和莆仙方言。 闽南方言 是闽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围最广的一片。包括
福建省内以厦门、漳州、泉州三市为中心的24个县市。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闽方言,
基本上也属于闽南方言 。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潮州话、文昌话也分别在广东东
部和海南岛有较大的影响。
闽东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东部,包括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下游地区和以福安为中心
的山区,共18个县市,以福州话为代表。
闽北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北部建瓯、建阳、南平(乡区)、崇安、松溪、政和、浦城
(南部),以建瓯话为代表。
闽中方言 通行于福建省中部永安、三明、沙县,以永安话为代表。 莆仙方言 通行
于福建省东部沿海的莆田、仙游,以莆田话为代表。
主要语言特征 语音方面 ①声母:各地闽方言的声母比较一致,大都只有15个,称为"
十五音"系统。不少声母保留了上古汉语的特点:
重庆有什么好玩的 a.没有唇齿声母f,古非敷奉声母字口语中一部分读为p-、读书音则为h-(或x-),
即所谓"轻唇归重唇"。
b.古知彻澄声母字,多读t-、即所谓"舌上归舌头"。
c.古全浊声母并奉定从澄字多读为不送气清音声母,少数读为送气的也很一致。
d.古匣母部分字闽方言口语读为k-或零声母。
e.古照组声母字与古精组字混读。
②韵母:闽方言各地在韵母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为:
a.闽方言的韵母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古音中的鼻音韵尾和塞声韵尾。其中闽南方言保
留较为完整,闽东方言、莆仙方言保留较少,闽北方言和闽中方言则几乎已无塞声尾韵
而只有鼻音尾韵了。
b.闽方言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白异读现象,闽南方言特别突出,几乎文、白两
读各成系统。
弗朗索瓦 奥朗德 c.闽方言不少地区(尤其是闽南方言)有丰富的鼻化韵。
d.闽方言不少地区没有撮口呼韵母。如闽南方言中的厦门、潮州、台北等地都没有y
-韵。
e.闽方言中部分地区存在着"双韵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闽东、闽北、闽中三个方
言区。
③声调:闽方言各地都有入声调,声调数目6~8个,以7个为多见。闽南方言的潮
州话有八声:平、上、去、入各分阴、阳;闽北建瓯话、闽中永安话都只有六声:闽北是平
、上不分阴阳,而去、入分阴阳;闽中是平、上分阴阳而去、入不分阴阳。七个声调的
地方遍布闽南方言的厦门、台北、海南、浙南等地和莆仙方言的莆田、仙游,以及闽东
方言的福州、福安等地。闽方言中还普遍存在着复杂的音变现象,其中闽南方言、闽中
方言有相当整齐的连读变调规律,闽东方言、莆仙方言在连读时音变涉及声母、韵母的
变化。表以潮州话两字组的连 读变调为例。
词汇方面 闽方言有一大批属于本方言区常见而其他方言少见的方言词。这些方言词
有两个特点:一是继承古代的语词多,二是单音节词多。例如 "卵"(蛋)。"目"(眼睛)、"
涂"(泥土)、"曝"(晒)、"拍"(打)等等,都可以从古籍中到出处,也都是单音节
词。此外,也有一部分闽方言词借自外语。这些外来词大都借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语,形
成了闽方言词汇中的独特彩,例如厦门话"雪文"(肥皂)来自sabon,"道郎"(帮助)来自
tolong,"洞葛"(手杖)来自tongkat,"斟"(接吻)来自chium。也有一些来历不易判明的
方言词,例如"扬"(抽打)等。
在闽方言的五个片中,有许多方言词是各片共有的, 但也有不少方言词只存在于某
一些地方。大致说来,在五个闽方言片中,闽东、闽南、莆仙三个沿海片词汇上比较一致
,而闽北、闽中两个片,则有不少和闽东、闽南、莆仙不一样的语词。
语法方面
①名词附加成分的运用。
②人称代词单复数的运用。
③数词"一"和指示词"这"、"那"的省略。量词前面的数词"一"或指示代词"这"、("
那")在闽方言中往往可以省略,量词直接与名词组合。例如潮州话:"张画雅绝" (这张画
很漂亮),"只鸡肥死"(这只鸡很肥)。与此相关,指示代词"这"、"那"不能直接修饰名词,
如普通话"这人很好"在闽方言说成"只个人很好",不能说"只人很好";同样,"这书"也只
能说"只本书",不能说"只书"。
④"形容词-量词-名词的结构形式在闽方言各地普遍存在,但能和量词直接组合的形
夏家三千金的歌曲王鸥的老公容词不多,最常用的是"大"和"细"(小)。例如厦门话"大只牛"、"细泡灯"等。
⑤动词"有" 的特殊用法。闽方言动词"有" 的用法很多,其中之一是放在动词的前面
,表示完成时态。例如:福州话"我有收着汝个批"(我收到了你的信),厦门话"伊有食我无
食"(他吃了我没吃),台北话:"我有买"(我买了),潮州话"你有睇电影阿无?"(你看了
电影没有)。
⑥宾语提前的现象比较常见。 如"苹果买两斤"(买两斤苹果)的说法就很普遍。普通
话 "主语-动词-宾语"的句式在闽方言中常加上一个介词"共"(或"甲"),并把宾语提到动
词前面,例如"我共汝讲"(我告诉你)。
⑦动词"去"常用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已成为结果,相当于"已经"的意思,例如"飞
去了"(已经飞了),"死去了"(已经死了),"碗破去了"(碗已经破了)。
⑧特殊的比较方式。闽方言的比较句有特别的结构,福建、台湾的闽方言多用"甲-较
-形容词-乙"表示,如厦门话"伊较悬(高)我",台北话"高雄较大新竹"。 也有简单一点的
表达方式:"甲-形容词-乙",如福州话"伊悬(高)我"。广东省内的闽方言(潮州话、海南
话)比较的方式略有不同:"甲-形容词-过-乙"如潮州话:"牛大过猪"。闽方言的等式比
较,常用形容词"平"的重叠来表示"一样",如"我共伊平平悬"(我跟他一样高)。
⑨"把"字句的表达方式。 闽方言"把"字句的表达方式是把宾语提到最前面,后面跟
赵本山死亡是真的吗一个"甲伊"(把它)即:"宾语-甲伊-动词",闽南方言片各地普遍通行这种说法。
--
※ 来源:·瀚海星云 bbs.ustc.edu·[FROM: 82.41.240.73]
从“碗坩缸镜”的走音说起──闽南话绕口令趣谈 |
据说,有位来泉州打工的外地人很想学闽南话,一个“热心人”告诉他,学闽南话要先学说日常器具的名称,如“碗坩(kan)缸镜”,最好把它读得滚瓜烂熟。这位外地人果真一天到晚“
碗坩缸镜”不停地念。念着念着,不知不觉,“碗坩缸镜”却走音成了“我尻川疼”(我屁股疼)。听到的人莫不捧腹大笑。经人们一解释,他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碗坩缸镜”之所以会走音成“我尻川疼”,是因为它们语音很接近,而“碗、坩、镜”三个字的韵母又都是鼻化韵,很不好读,有点像绕口令。
所谓“绕口令”,也叫拗口令、急口令,古时候则叫急说酒令。它是长期流传在民间的一种独特的文艺形式。绕口令的句子通常由声、韵、调极易相混的字词交叉重复组成,要求一口气念出。虽然念起来拗口,却极富艺术情趣。像普通话中的“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便要板凳让扁担绑在板凳上”等绕口令,人们都耳熟能背。
闽南话中也有不少绕口令,下面选引几例,并略加说明:
1、屋北鹿独宿,溪西鸡齐啼。
例1这个对联式的绕口令,作者是明代人。其特点是上下句五个字分别同韵,只是声母各不相同,读时格外拗口。由于闽南话较好地保存了古音,所以闽南人读起来仍具有原来的
语音特点:前一句韵母都是入声韵ok(“北”,闽南话一般读作bak,此处最好读作bok),后一句韵母都是ê(全部用文读:kêsêgêzêtê)。不妨把它看作一个方言绕口令。这个绕口令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仗非常工整。高声多读几遍,你会觉得这确实是一个音义俱佳、妙趣横生的绕口令。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