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章 佛学概论
      一提到佛学,或许有人认为那是一个遥远的存在。但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宗教意识上,以及在社会人生的思考上,佛教离我们都很近。最近流传的很多歌曲,如《观世音》、《大悲咒》都是来自佛教音乐。我们今天所讲述的佛学,主要是从旁观者的视角来看的,把佛教作为一种历史的存在和思想的存在,而不是以佛教徒的眼光来看佛教,这样我们在学理上的讨论就会更加客观。
第一节 佛教的形成与传播
一、佛教的形成
  佛教史起源于古印度的一种宗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释迦牟尼生活的时代,正是世界文明的形成期,每一个地区古文明的形成期常常产生一些基本的思想体系,形成一些经典,成为此后这个地方文化谱系的基础。这一时期不同地区所产生的思想基于当时当地人们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这种理解既有宗教的、思想的背景,也有生产条件、自然气候等因素。因此印度佛教的产生,反映了公元前6世纪印度半岛的人民对社会人生的理解,现在不妨把它看成当时思想观念的总结。
  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大致与中国的孔子同时。佛经上关于他青年时的记载不可避免地被神圣化了。若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他在青少年时,就感受到人生的变化无常,开始思考人生的痛苦,这和中国春秋时期的老子、孔子、墨子等人关注社会变动和人生处境的思考一样,但最后解决方法却不同。释迦牟尼29岁时开始出家修行,经过在菩提树下的苦苦冥想,终于洞悉了人生苦难的根源和解脱的办法。从35岁开始,他就在恒河流域宣讲他所悟到的哲理。信众越来越多,后来就形成了教团。他在80岁时,在拘尸那迦逝世。
张根硕在rain演唱会  他逝世后,他的弟子都按照他的教义来践行。但由于释迦牟尼在梁朝伟离婚35岁便开始传教,他的思想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他前面所讲的和后面所讲的自然会出现矛盾的地方,这就像我们读《论语》时,常会感觉孔子说话前后有一些不太一致的地方,而且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对同一个问题的解释是不一样的。想必释迦牟尼也是如此,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的说法不同,或者将同一个道理用不同的方式来阐说。这样的话,有的弟子先跟他学,有的后跟他学,有的非常聪明,有的悟性不够,生前有老师在,不同的情况可以由释迦牟尼通融解释;而他去世以后,大家根据记忆对他生前所传播的思想和观点进行整理就有了不同的记录,这导致了佛教教义的分化。
二、佛教结集
  释迦牟尼去世后不久,很多弟子就试图对佛教进行结集。从历史上来看,佛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三四次重要的结集。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不同的宗派对结集的次数记载是不一样的。我们介绍其中重要的四次。
第一次结集是佛陀逝世后,弟子们在王舍城外进行的。这一次有五百人,习惯称之为王舍城结集,或称五百阿罗汉集结。这其中有他著名的弟子迦叶、阿傩,由阿傩诵经,优波离诵律,富楼那就诵论,迦叶为上首,他们被称为窟内上座部;经大家讨论确定,编纂成书,这次结集的成果多为小乘佛经。               
第二次结集,是以耶舍为首的七百多僧人结集。这次结集的缘由是因为有一些下层的僧人开始违反上座部制定的戒律,如原先的戒律规定僧人吃饭,吃完就走,但有的僧人吃完回来,又吃第二次;还有僧人去乞讨,这也违反教义。上座部对此作出决定,提出“十非法事”,严禁一些僧人的活动。但下层的僧侣不服,他们就召集了一万人举行了一次会议,认为这些事情是合法的。这一次参加的多是下层僧侣,也对教义和戒律做了结集,被称为大众部结集。这是佛教内部分裂的开始。大众部以婆师婆为上首,称窟外大众部,他们诵出五种法藏:经藏、律藏、论藏、杂藏、禁咒藏,多属于大乘教法。
车辆保险理赔上座部和大众部的认识是有差异的,从根本上来说,主要集中在三点:一是对法的认识。法在佛教教义丽主要指事物、存在。上座部认为法是有的,法体是永恒存在额。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实有的,即“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大众部则认为“过去未来,非实有体”、“现有体用,可名实有”。什么意思呢?即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是空的,所有事物虽然可以看到,但所有事物都不是真的,虽然称为实有,但是暂时的存在。二是对佛陀的认识。上座部认为释迦牟尼就是一个传播教义的僧侣,他本身所传播的经和教只是一种理论;而大众部把佛陀当成了经和教的化身,佛是永远不会消失的。上座部认为佛陀涅槃以后,佛和现实生活中的人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大众部认为佛是永恒存在的、不生不灭的,把佛看成经教的象征。三是对声闻和菩萨的认识不同。声闻是指亲耳听到释迦牟尼所讲的教义,缘觉是指没有听过释迦牟尼讲,但是学了佛法之后自己体悟出来的。上座部的僧侣代代相传,类似我们现在所说的嫡传弟子,认为声闻和缘觉是没有差别的,重视教义的传承。大众部则轻声闻而重菩萨,有轻教义而重实践的倾向。
第三次结集是阿育王时期(前3世纪),相当于我们的战国晚期。原因在于佛教教义说法的不同,常引起僧侣们的争端。以目??连子帝须为首的1000僧众,在华氏城重新整理佛教经典,编辑《论事》。这次整理有点类似《白虎通》的编纂,因为经典之间有差异,各有
所据,不同说法之间相互辩难,所以最后把他们记录下来。《论事》把不同教派的论点整理出来,正反面各500条,合计1000条。先仅存116条,都是目??连子帝须所反对的论点。这次谈论的焦点是补特伽罗的有无问题,补特伽罗有众生、生命主体、我或灵魂等含义。犊子部主张有,而化地部主张无。不过,北传佛教不承认这次结集。
第四次结集是贵霜王朝(45—250)的迦腻迦王时期,与中国的东汉大致同时,以胁尊者为首的500人在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对经、律、论作注释。前两种注释已经失传,后一种注释保存了下来,称为《大??婆沙论》。这是北传佛教的说法,南传佛教并没有提及这次结集。
这四次结集,第一次和第二次结界分出了上座部和大众部,并由此衍生出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后来两次结集分别是在北传和南传过程中发生的,南传佛法侧重诠释教义,北传佛法侧重注释经典。在方法上与汉代的古文经学的差异有点相仿。
三、佛教分派
大约五百年后,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这一派据《大般若经》、《维摩经》、
《妙法莲华经》等阐述大乘思想和事件的经籍,进行维持和传教。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大众部的教义和信众逐渐发展起来,毕竟佛教是依靠民众的经济资助的,必须依赖很多生产者的经济支持才能够得以传播。所以下层民众的支持代表着佛法传播的方向,也决定着佛法传播的规模和速度。菩萨众是度人、化他的,帮助民众解决思想上的疑虑、困惑,与下层民众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密切,因此迅速扩展。而小乘佛法主要是度己,入世不足,影响相对小一些。
大乘佛法主要分成中观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两大系统,他们将早期佛教贬称为小乘。
中观派的创始人是龙树,重在阐发“空、中道、二谛”等思想。他的弟子提婆继承他的学说,又进行了多角度阐述。他们认为万物皆空,有为假有,在空和有之间,既要看到空的一面,又要看到有的一面,在空和有之中来进行观察思考,这就是中道说。这种思想后来又分成了自续派和应成派。自续派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自相存在的,万物是自生自灭的。应成派认为外物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前者看到物之本原,后者看到物的客观环境。
瑜伽派的奠基人是无著和世亲。这两人本为说一切有部僧人,因对其教理感到不足,转而阐发大乘教义。世亲从无著改宗大乘,被尊称“千部论师”,他所弘扬“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的唯识论,主要探讨认识和事物、内心和万物的关系,对我国的唯识宗影响较大。瑜伽行派的教义认为,外界所有的事物、所以的存在都源自主观认识的转变,是自我主观的反映,所以,要想对外部的这些存在或者外部的这些假象进行摒弃的话,必须回到自身来。所以说,中观派侧重讨论外物的发生、发展,瑜伽行派则侧重讨论我与外物之间的关系。
瑜伽行派和中观派把早期的佛教称为小乘佛教,把自己标称为大乘佛教,我们来看一下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区别。
小乘佛教讲求通过自身的修养来使个人成佛,让自己达到智慧和觉悟的境界。他们认为世间是无常的,人生都是痛苦的,只有离开世间,抛弃人生出家去修行,抛弃现实的世俗生活,才能实现觉悟以达成智慧。他们认为人可以死,但是人所存在的世间的力量是不灭的,可以再生,这就形成了生死轮回说。在轮回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生活在世间,要行善,要积德,要顺从,不要过分的贪欲、苦恼。
大乘佛教把一切现象都看成虚幻的、空的、非真实的存在,通晓这一点,人就可以求得精
影流神上的解脱。一切名和利都不是真实存在的,都是这些虚幻的暂时存在。真正的精神解脱靠的就是抛弃那些由欲望而导致的烦恼和痛苦。其方法有两个:一是般若,般若即是智慧。用无上的智慧想明白这些东西是空,这非常人所能体认。二是涅槃,既然人生是痛苦的,人生是烦恼的,那么怎么才能够超脱烦恼呢?那就要涅槃。涅槃有两种:一是死亡涅槃。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中的凤凰自焚而更生,这是肉体的涅槃。二是心里涅槃。心灵涅槃就是通过自己内心的思考、内心的觉悟,在心灵上摆脱现实的烦恼,进入到一种空明寂静的境界。这只有高僧才能做到,只有现实生活中那种彻悟的人才能达到。由此,大乘佛教形成了涅槃派和般若派,般若派主要是通过诵读《般若经》,讨论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引导人们不执着于空有之事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的,就不要去想,要不然就会很痛苦。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这些欲望追求的恰恰在佛教看来是虚幻的东西。涅槃派重视的是《涅槃经》,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可以达到涅槃的境界。
由此可见,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不同,在于小乘佛教讲的就是自我修养,而大乘佛教讲的就是佛法的传播和对佛法的体认中,在自己修炼的同时度化别人成佛。所以,我们习惯说,小乘佛教讲的是自修、苦修,大乘佛教讲的就是度人。
7世纪以后,印度的密教开始流行。8世纪,佛教与印度逐渐接近。进入9世纪,宗教更盛,相继形成金刚乘、俱生乘和时轮乘。到了11世纪,伊斯兰教的势力逐渐进入东印度各地。大话西游上映时间13世纪初,由于佛教寺院被毁,僧徒星散,佛教在南亚次大陆消失,相反在中国和东亚却继续繁荣。
第二节  佛教思想
为了简单阐述佛教所体现的哲学思想,我们需要疏通佛教很多的经典,直取其中相通的理论部分加以讨论。现在我们只就佛教的基本思想分别加以研讨,对个别的差异和细部的纷争,不作深究。
一、 佛教的认识论
1. 佛的本义。既然名为佛教,那么什么是佛呢?按照佛教教义,佛是智者和觉者的合称。智就是智慧,觉就是觉悟。从本体上来讲,佛就是智慧和觉悟者,按照大乘教义,若修养成智慧和觉悟,便是成佛。
    智慧在佛教教义里面包括三个方面: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一切智就是知道法的总
相。法是事物及其存在的规律,具有一切智的人能洞悉天地运行的总状态,也知道事物的总的规律,能体认法的总相:万法皆空。例如宇宙的存在,不在于其中有星体,而在于性体检的空间。所以,拘泥于一点,就不能见其大博;执着于一隅,就不能见其深远。  道种智即是能知道种种道理,我们日常所看见的那一点,只是假象、假有,是暂时存在、现在存在,而不是永远存在。道种智在于使人知道种种道理,这种种道理,与万法皆空相比,都是假象和假有。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任何规律、任何结论只有可能无穷尽地接近于它的本质,但不可能把本质全面地描绘出来。佛教认为本质就是万法皆空,道种智只能够局部地、或者在特定条件下把本质的内容表达出来,但都是暂时的一种描述,也是假有的。
  情人节520一切种智是把道种智和一切智合起来,既要明白天地运行的大规律,懂得万法皆空的道理,又要能够看清事物的假象、假有。这怎么理解呢?比如说某位同学是学化学或学物理的,他对其中所描述的种种道理非常清楚,但是同时他又超越物理、化学,来体认出更高意义上的思想或者规律,达到理性哲学的高度,这就是一切种智。佛教认为一切种智才是大智慧,即既明白根本根本的道理,又明白相对的道理;既能洞悉天地万物运行的大智慧,又能明白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理;既能想清楚万法皆空的总相,又能明白假象、假有的暂时性。这样去观察万物,才是最为巧妙智慧的角度,这叫中道总相。把宏观万物皆空,
微观上的假象、假有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了解天地万物之真相、天地万物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