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从实用主义到炫耀性消费
www.lslsls/1-wen/20wen-15.htm
 /沈彬
深圳一个机构把某著名艺术人士去,说要盖出一个旧厂房,再把它变成房地产项目,然后叫LOFT去卖。这并非是笑话,只不过是LOFT在中国房产界风生水起之下拙劣而未遂的一次东施效颦而已。这个故事讲述人是皮力(著名策展人),讲述时间是在20031013日,地点是在国内最著名的LOFT改造项目北京798工厂,某著名艺术人士就是皮力本人。
LOFT在牛津词典上的解释是在屋顶之下、存放东西的阁楼。但现在所谓LOFT所指称的是那些由旧工厂或旧仓库改造而成的,少有内墙隔断的高挑开敞空间,这个含义诞生于纽约SOHO区。
SOHO区)全是上了年头的老建筑,而且建筑风格几乎是一个样子:大方块状的几何体、红砖外墙、老式防火梯、又黑又旧的水塔……这里以前是囤积纺织品的仓库区,所以这些建筑根本不是为了审美而设计的,它唯一给人的感受就是高大、宽敞、结实。(贫穷的艺术家)通常的做法是:把建筑里大开间或者挑空的部分设计成工作的区域,然后在空间中的某
一局部搭建出阁楼用以居住,这就是LOFT的雏形。家具也许是捡来的,所以得用花布遮住破损的地方,花布是隔壁作坊自制的,所以看上去很独特;房间中的墙壁很厚很结实,而且面积太大了,钉一些阁板就可以放东西;将所有的墙壁用水泥抹平实在是没必要,粉刷一下就可以了……因为这些建筑设计之初,根本就不考虑采光的问题,而且即使有巨大的窗户,窗外也没有风景可言,所以墙壁被涂上灿烂的颜,巨大夸张明亮的工业照明设备经过改造被继续使用。为了生活,艺术家们把这些建筑的一层临街的房间改造成商店,出售自己的作品。他们没有多余的钱去装修如此巨大的房间,于是这种工业建筑本身的特征被充分地裸露在外面,与橱窗和商品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视觉反差,这种视觉矛盾产生了令人好奇的效果。(魏来《纽约的SOHO》)
2000LOFT概念进入中国房产界,始作俑者是挨着SOHO现代城没多远的一个楼盘远洋天地,而写《纽约的SOHO》的魏来正是该楼盘LOFT概念的操作者。根据他的自我描述,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
大家一开会就是SOHO,一paulinaSOHO准是现代城,简直是入了潘大师的套儿。有一次在香山的会议上,说今后不准再提SOHO、现代城以及潘大师,大家都深知老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我们需要一个新鲜的概念,一个新鲜的词儿,一个新鲜的故事。正在这个节骨眼儿上,
HOK(世界著名建筑公司,远洋天地的设计者)的设计师带来了“LOFT”这个概念,我们如获至宝,又一头扎进资料馆LOFT的书看,激动得跟1989年看现代展似的,殊不知那时藏酷餐厅开业已经快一年了,它的英文名就是LOFT,餐厅将一个仓库进行了改造,拥有一个阳光走廊、一个餐厅和酒吧、一个带电影放映和展览功能的小艺术展厅、一个后花园。当时我们根本不知道,要是知道了肯定还得去别的词儿,你看人往往就是这么虚伪。有了新的概念,有了新的词儿,我们就逐渐告别了属于潘大师的故事,开始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我们把它叫作年轻的天地。当务之急是我们得有一个具备煽动性的地方进行游说,一来二去就有了改造一个远洋艺术中心的想法。当下我在CD咖啡(北京前卫艺术家周末的据点儿)忽悠了崔大师(崔健),他一听就激动起来,说正想这么个地方,进行音乐创作。张大师(张永和,著名建筑设计师)也被许谦煽乎出了激情,表示愿意为艺术中心的改造做设计。于是我们在一个初夏的黄昏,步入了那座已经沉睡了数年之久的雄伟厂房。那是由商人、建筑设计师、艺术家、经济人、平面设计师组成的一次现场会议。因为厂房里的照明设备早就失效了,为了安全起见,把我的汽车开进了厂房,开着车灯为人们照亮,于是我们期望的那种舞台上的戏剧感马上就出现了。当时在场的艺术家们都被陈旧的工业建筑带给人们的震撼力所感动,并开始设想未来艺术中心的面貌。后来,在中远房
地产高层领导的支持下,这个年轻梦想终于实现了,随着远洋艺术中心逐步成为媒体的焦点,LOFT的概念很快被追逐时尚的人们认同与传播,这个概念在京城一度比SOHO还时髦。作为对中远房地产的回报,远洋天地的销售非常成功,打上了LOFT标签的房子最先被抢购一空。
不过,作为LOFT概念的首个成功房产实践,远洋艺术中心最终没有摆脱被拆的命运,这也是几乎所有那些真正从厂房出身改造成LOFT的项目所面临的困境。
对于后来的开发商来说,他们发现,并不一定要到旧厂房和仓库,他们可以通过重新定义LOFT来进一步利用这个概念,于是就有了关于LOFT的最本土化的一个版本——LOFT就是那些层高超过五米的住宅或办公楼项目。只要把层高挑高就算是LOFT了。
对于开发商来说,LOFT概念挑高所增加的建设和安装成本微乎其微,但是销售价格却可以上浮至少30%,唯一的约束是在于限高,我几乎没有见过在一个有着建筑限高的区域有人造LOFT,因为这样就等于是牺牲层数在造LOFT了。
不过对于购房者来说,虽然多花点钱,是否可以与时俱进地跟上“LOFT”的消费概念是一方面,从更为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LOFT户型可以轻松地分隔成为两层,等于是增加了一部分室内面积(当然是层高是在2马龙女朋友2以下,否则是要计算为销售面积的)。不过一旦冷静下
来思考,LOFT父情节只不过是没有隔起来的跃层而已。
在《纽约的SOHO》结尾处,魏来作嘲讽状地说了一句:唉!虽然眼下卖房不容易,也别逮个洋词儿就使呀!被套尺寸其实他自己也招认了,他恶炒LOFT概念的时候也没见着真正的LOFT是怎么样的,还误以为SOHO就是潘石屹所谓的“SMALL OFFICE HOME OFFICE”,也不知道原来LOFT和纽约SOHO一胎双生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还是因为远洋天地卖得好,他托开发商的福才到纽约SOHO区见识了真正的LOFT,真是得了便宜又卖乖!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LOFT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艺术时尚。如果说,房屋赠与LOFT的诞生是源于贫困潦倒的艺术家们变废为宝,那么今天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时尚潮流的LOFT已经完全演变成一种炫耀性消费。
制度学派创始人、经济学家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首先描述了炫耀性消费的特征:
一、其中足以增加其成本从而提高其商业价值的某些特征,并没有相应地提高其适用性,而原来在表面上的目的是专门供实用的。
二、我们从使用和欣赏一件高价的而且认为是优美的产品中得来的高度满足,在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是出于美感名义的假托之下的那种高价感的满足;我们对于优美的物品比较重视,但所重视的往往是它所具有的较大荣誉性,而不是它所具有的美感。
而今天成为时尚的LOFT正是炫耀性消费在建筑上的体现:
首先,将旧仓库和厂房改造成舒适的LOFT空间,其费用其实远比拆掉造一幢新楼的价格要高,要维持看去朴素和粗犷的标准,代价其实不菲(瞧瞧上海新天地的改造成本就知道了,这个只有3公顷,不到10分钟就可走完一圈的老弄堂区,仅仅设计、建筑、动迁成本就超过14亿元人民币)。
其次,因为内部空间大,所以一点都不节能,需要超强劲的空调系统,加上照明和各种其他生活工作设施,电力的消耗惊人;
再次,虽然空间功能多变,但是所承载的功能远超出一般的居家或者工作,一般的住家并不需要如此豪华的展览、陈列、会议、餐饮和娱乐空间;
最重要的是,LOFT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非常低,从充分利用城市土地的角度来看,它是对土地资源的奢侈消费。
一些热衷于解读的分析专家们给LOFT做了很多阐释,比如后现代、解构主义、民间力量和政府话语权的关系等等,但在中国LOFT的实际情况看来全然不是如此。能够到一个大的厂房或者仓库的事实上都是一些已经先富起来的艺术家们,LOFT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炫耀性消费的场所,或者说,拥有一个LOFT工作室已经和当年留长发、蓄胡子一样,成为时
艺术家们的标签了:
甲早年曾是一位军旅画家,他是某LOFT的创导者之一。他的工作室在一个车间的二楼,空间很多。我们的造访, 使甲脚忙手乱地赶跑了3个正在采访的记者,甲告诉我们,他们是国内一家名声很大的杂志《时尚》的记者。类似的采访是家常便饭,艺术家们忙于应酬, 有媒体调侃说艺术家已成为。设计师乙靠搞设计赚了钱, 所以租用的空间足有200平方米, 为显示富贵, 他将空间全部刷成中黄, 墙上的砖块在中黄的铺垫下确实富丽诱人,这是常人不敢用的一些颜,在艺术家的唆使下,粗俗的颜焕然高贵起来。这里也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画家, 他们画一些行货让那些暴发的中产阶级去享受,他们在此租房目的很功利, 好卖画, 自然不愁交不起房租。
正因为此,当LOFT作为一个房产概念进入中国时,即便是挥金如土的房地产开发商,也觉得过于奢侈,真正实现的难度也很大——首先是不一定在地块上恰好能够到旧仓库可以做LOFT,而最关键的一点是几乎没有开发商舍得拿这么大的区块做容积率这么低的LOFT,因此即便是真正有旧厂房改造部分的房产项目,多半采取和新天地一样的思路,目的是通过LOFT吸引人气来带动周边其他项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