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冠笄之礼
中国古代亦有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冠礼,女子称笄礼。古人将冠礼置于礼仪之首,所谓“冠者,礼之始也”(《礼记·冠义》),可见冠礼之重。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社会各阶层均要举行冠礼,如《说苑·建本》篇“周召公年十九见正而冠,冠则可以为方伯诸侯矣”,《左传》中鲁襄公九年(十二岁)“冠于成公之庙”,这是天子诸侯大夫行冠礼的记录。《礼记·文王士子》篇云“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为庶人,冠取妻必告”,可见当时虽有“礼不下庶人”之说,但实际上冠礼之义亦为庶人所看重。不过,这些记载均未提及具体仪式,目前最为完整的成人礼见于《仪礼·士冠礼》,是对士阶层冠笄之礼的记录。仪节如下:(1)冠礼前期:筮日、戒宾、筮宾、宿宾、宿赞者、为期。(2)冠礼之日:陈器服、迎宾赞、行三加礼、宾醴冠者、冠者拜见母亲、宾字冠者、冠者拜见兄弟、冠者见姑姑和姊妹、冠者见君、冠者见乡大夫和乡先生、醴宾、送宾、归俎。关于女子笄礼的记载较为简略,亦大致如此。
经分析可知,冠礼最核心的环节是三加冠服和命字。冠者加冠命字之后,须行成人之礼,从此拥有做官从政、参军从戎、家族祭祀的权利,完成从青少年到成年的转变,正式步入成人行列。《礼记·冠义》云:“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那么,一个仪式有何种力量能促成人生
当兵祝福语大全
的转变呢?《礼记·冠义》又云:“三加弥尊,谕其志也。”怎样做到谕其志呢?这就牵扯到本文所要论述的成人礼中的训诫话语。
周代冠礼中三加冠服,每一加都有祝辞,命字后还有字辞,均含训诫之义,且还要去拜见国君和乡大夫接受教导。后来,随着时代变迁,冠礼逐渐湮没不闻,仪节亦散乱不堪。至宋代礼仪复兴之时,理学家开始利用字说文体重振冠礼,一时间字说代替了冠礼部分功能。民国时期以后,字说创作亦走向衰微。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成人礼的复兴,仪节逐步完善,仪式上的权威人士讲话又含有训诫成人责以成人之道的意味,可以说,成人礼的训诫话语是一脉相承的。
蕴含成人之道的祝辞和训诫
周滨之父>葡萄籽油
按照《仪礼·士冠礼》记载,三加冠,首加缁布冠,念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再加皮弁冠,祝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三加爵弁冠,祝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也就是说,加冠之后,你要放弃你的童稚之心,端正你的仪表容貌,慎修德行之性,在嘉宾和兄弟的见证下成人之后,
要努力修身养性,成为一个道德君子。当然话语里面还含有祝愿之意。然后是命字,要念字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伯某甫。”就是说,美名配俊士,从此你要保守自身德行,配得起这个名号。按照《士冠礼》的记载,主持冠礼的重要人物是宾者,其本身多是当时社会所公认的成“人”模范。书中虽然没有对宾者的选择标准作具体说明,但从宾者所要承担的重任来看,应该是一些德高望重之士,即如现在所说的人生导师。他们在仪式上的出现和教诲对冠者而言是一种很好的道德示范和人生导引。
冠礼的训诫语词还包括在加冠之后拜见国君和乡大夫时所接受的教诲。《国语·晋语六》曾详细记载了赵文子加冠后见乡老和贤达的过程:
赵文子冠,见栾武子,武子曰:“美哉!昔吾逮事庄主,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见中行宣子,宣子曰:“美哉!惜也吾老矣。”见范文子,文子曰:“而今可以戒矣。夫贤者宠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故兴王赏谏臣,逸王罚之。吾闻古之言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胪言于市,辨祅祥于谣,考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先王疾是骄也。”见郤驹伯,驹
伯曰:“美哉!然而壮不若老者多矣。”见韩献子,献子曰:“戒之!此谓成人。成人在始,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见智武子,武子曰:“吾子勉之,成、宣之后,而老为大夫,非耻乎!成子之文,宣子之忠,其可忘乎!夫成子导前志以佐先君,导法而卒以政,可不谓文乎!夫宣子尽谏于襄、灵,以谏取恶,不惮死进,可不谓忠乎!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纳之以成子之文,事君必济。”见苦成叔子,叔子曰:“抑年少而执官者众,吾安容子。”见温季子,季子曰:“谁之不如,可以求之。”见张老而语之,张老曰:“善矣,从栾伯之言可以滋,范叔之教可以大,韩子之戒可以成,物备矣,志在子。若夫三郤,亡人之言也,何称述焉!智子之道善矣,是先主覆露子也。”
萝卜干腌制方法
人生励志故事这段记载把赵文子加冠以后拜见各位乡老,各位贤人对他加以告诫的过程做了详细的描述。赵文子拜见的每一个乡贤对其或祝愿,或告诫,使文子得到教诲,受到教育,从此脱离无知的孩童时代。其中,不同的人对赵文子的态度不同,集中体现当时对于成人标准的是韩献子和智武子,韩献子直接提到何谓成人的问题,“成人在始,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
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他认为懂得“善”是一个人成人的标准,这也儒家传统伦理对成人成圣的一种要求。再看智武子的说法:“吾子勉之,成、宣之后,而老为大夫,非耻乎!成子之文,宣子之忠,其可忘乎!夫成子导前志以佐先君,导法而卒以政,可不谓文乎!夫宣子尽谏于襄、灵,以谏取恶,不惮死进,可不谓忠乎!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纳之以成子之文,事君必济。”智武子用“文”和“忠”作为一个人成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
幽默的qq签名
传统中国社会,以儒家伦理道德作为社会主导价值体系,儒家所提倡的忠孝合一、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成为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成人标准和精神境界。冠礼中的宾者和乡贤们通过祝辞和训诫语词将儒家的一套做人规范和成人标准,或者说是个人道德、家族伦理、政治伦理,内化到受礼的冠者心中,以实现对其身心意志的一种规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