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旅游趣文│舌尖上的古人:太官、官庖、市厨与家厨
▲▼几何印纹硬陶瓿及鸡蛋.西周江苏句容浮山果园西周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鸡蛋蛋壳很薄,直径在3.1—4.2厘米左右。距今约2800年,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鸡蛋实物。
司马迁作《史记》,后来司马贞补有《三皇本纪》一篇,记述传说的人文初祖伏羲,说他是一个与庖厨有职业联系的人物,曾经是一个厨师。
许博
《本纪》说:“太昊伏羲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庖牺,或又称“伏牺”,获取猎物之谓也。此语本出自佚书《帝王世纪》,不是司马氏的杜撰。
akb48av我们的初祖是厨人出身,而且还以这个职业取名,说明在史前时代、在历史初期,这一定还是相当高尚的事情。
凡人需饮食,饮食离不了烹调,离不了厨人。古代为帝王烹御膳的是尚食太官,是御厨。为官家掌勺的是官庖,是职业厨师。普遍服务于社会的庖人是市厨。庶民之家自己媳妇主厨,故称家厨,家厨另有一个我们已经忘却的古名,叫做“中馈”。
陈法拉资料太官历代王朝文武百官中,少不了食官,他们主要参与宫廷膳食的管理。食官虽然文不足以治国,武不足以安邦,但常常被看作是最重要一类的官职,《周礼》将食官统归“天官”之列便是证明。汉代以后的“大官”或“太官”,名称正源于天官,都是宫廷食官。
称食官为天官,与“食为天”的观念正相吻合。周官中的天官主要分宰官、食官、衣官和内侍几种,其中宰官为主政之官,食官在天官中的位置仅次于宰官。宫中的食官就是为帝王准备膳食的御厨,他们的活计关乎一国之主的健康乃至性命,他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虽然帝王同常人一样,也只有小嘴一张,但为这张嘴服务的御厨却委实不少。历来御厨知多少?根据《周礼》的叙述,周代时御厨定员2294人,周王御膳之丰盛,于此可得而知。
这些御厨,虽然个个身怀绝技,却也并不是都要上灶炒菜的,他们的分工非常细致,各司其责。食官中又分膳夫、庖人、内饔、外饔、烹人、甸师、兽人、鳖人、腊人、食医、酒正、酒人、浆人、凌人、笾人、醢人、酰人、盐人、幂人等二十余种。周代以膳夫为食官之长,是总管,他还要负责周王的饮食安全,在王准备拿筷子和勺子之前,他要当面尝一尝每样馔品,使王觉得没什么毒害后放心进食。不论是宴宾还是祭祀,王所用食案都由膳夫摆设和撤下,别人不能代劳。
内饔掌割烹煎和之事,辨动物体名肉物,辨品味物料,负责原料的选择,制定周王每日食谱。特别还要辨清那些腥、膻、臊、香之不适于饮食者,不能倒了王与后的胃口。真正上灶的是烹人,烹人直接主持灶事,主要负责“大羹”、“铏羹”的烹制,这两种羹既用于祭祀,也用于招待宾客。酰人负责酸菜盐菜的泡制,盐人则掌管食盐的供给。还有幂人的设置是比较特别的,他们其实只是准备一些布巾把那些吃的喝的盖好就行了。这种职掌可算最轻松的一种,却用31人主其事,除为了饮食卫生外,更主要是出于礼仪要求。
▲山东嘉祥武梁祠东壁庖厨图
▲山东嘉祥武梁祠前室庖厨图周代食官的设置,在事实上虽不一定尽如《周礼》所述,但这种制度的影响却十分深远,历代朝廷都有相当规模的专门机构操办王室饮食,从这些机构都可看到《周礼》的影子。
如在汉代,按《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述,汉承秦制设少府,有六丞,属官有尚书、符节、太医、太官、汤官、导官,又有胞(同庖)人、都水、均官三长丞,其中太官、汤官、导官、胞人均为食官。
按颜师古所注,太官主膳食,汤官主饼饵,导官主择米,胞人主宰割,分工相当明确。东汉时又稍有不同,据《后汉书·百官志》说,有太官令一人,六百石,职掌御膳,另设左丞、甘丞、汤官丞、果丞各一人,左丞主饮食,甘丞主膳具,汤官丞主酒水,果丞主果食。
▲河南省濮阳市出土东汉红陶庖厨俑
▲巫山麦沱古墓出土汉代庖厨俑到了唐代,食官设置更为完善。
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设光禄寺,“掌酒醴、膳羞之政”。下面分设太官、珍羞、良酝、掌醢四个部门,其中太官署置令2人、丞4人,官员有府4人、史8人、监膳10人、监膳史15人、供膳2400人。加上其它部门人员,共有接近3000之众。
与虎有关的四字成语
▲长安南里王村唐墓壁画中的唐人宴饮图到宋代仍称光禄寺,设卿一人,主掌“祭祀、朝会、宴飨、酒醴、膳羞之事,修其储备而谨其出纳之政”。
据《宋史·职官志》说,宋时光禄寺机构名称变化较大,职权范围有些调整,太官令掌膳羞割烹之事,辨名物而视食之宜。法酒库内酒坊造酒以待供进及祭祀、给赐。大官物料库掌预备膳食荐羞之物,以供大官之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