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古诗三首
课题 | 古诗三首 | 课型 | 讲读课文 | 授课 情人节发朋友圈的话时间 | 2课时 | |
教学 目标 | 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 |||||
教学 大学学生会竞选演讲稿重点 |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 |||||
教学 难点 | 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 |||||
第一课时 | ||||||
教学 目标 |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 |||||
教具 准备 | 课件 |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
导入 ( )分钟 | 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 (师生齐背《草》) 童苡萱个人资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吴亦凡nba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板书:《暮江吟》)(课件出示2) 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 |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 ||||
新课 教学 ( )分钟 |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吟”(课件出示4) 2.学习会写字 “暮、吟”(课件出示5) 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3.理解题意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 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课件出示6)(生听课件中范读) 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课件出示7) 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过渡语:下因为江边傍晚的景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 6.指导学习三、四两句。(课件出示8) 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 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板书:露水 月亮) 把什么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 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板书:景美丽) 7.指导朗读三、四两句。 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1.指导配乐朗读。(课件出示9) 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 (生配乐朗读) 2.谈感受。 师: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领略到这安静的、优美的景,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说感受) | 窦骁个人资料简介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诗文内容,扫除学习诗文中的障碍。】 【设计意图:有序的问题引导,让学生循序渐进的进入诗中,逐层深入地积累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诗的意境,并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 | ||||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 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课件出示10) 你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做一首新诗,或画一两幅简笔画吗?两样选择一个来完成。 |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展示,提升对课文的理解。】 | ||||
板书 内容 | 《暮江吟》 白居易 露水 月亮 景美丽 | |||||
课堂作业新设计 | ||||||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后画“√”。 日暮(mǔ m张颖颖个人简介ù)吟诵(yín rén )瑟瑟(sè bì) 二、辨字组词。 幕()吟()似() 暮()拎()拟() 三、理解诗句。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答案】 一、mù√ yín√sè √ 二、屏幕 日暮 吟诵 拎水 似乎 拟人 三、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