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Parts
0引言
“教师”“教材”“教法”(简称“三教”)贯穿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核心指标,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直接因素,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课题。实施“三教”改革的根本任务还是立德树人,培养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改革的主线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真正做到理实结合、育训结合、书证融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职业性、能力性、实效性,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2019年2月,国务院颁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立健全学校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教材、信息化建设、安全设施等办学标准,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创业。”2019年4月4日,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讲话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有近千个专业、近10万个专业点,但在教师、教材、教法上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成为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职教改革方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各地各职业院校要认真落实,加大“三教”改革力度。并就落实“三教”改革提出了具体措施,为全面深化“三教”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
1新能源汽车专业“三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而新增的新兴专业,专业建设之初,大多是以传统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整合而来,在专业内涵建设特别是教师、教材、教法的建设和改革上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专业的发展,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1.1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一是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开设时,各个院校并没有现成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师,都是从汽车、机电、电子专业教师调任过来,过去没有学习、研究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方向。二是师资队伍专业、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的中青年教师稀缺,教学团队组建困难。三是新能源汽车的“双师型”教师缺乏,双师老师比例偏低,没有企业实践经验,进行“理实一体化”和“模块化”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欠缺。
1.2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材问题
一是新能源汽车专业开设之初,行业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国家也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教材上教育部规划教材建设滞后,也给各出版机构带来可乘之机,出版机构随意出版教材、教师随意参编教材、学校随意选用教材。二是教材缺乏新能源汽车企业参与,内容更新与和新能源行业、企业的技术发展脱节严重。三是教材更新周期太长,技术和工艺落后,技术参数原始,教材结构不利于理实一体化教学。
1.3教法上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学方法陈旧,枯燥单一,理论多、实践少,“闭门造车”。二是课堂把控不好,学情研究不透,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有效实施教学。三是教学手段不够丰富,信息化技术使用不多。四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足,缺乏情景式、真实场景和生产性教学。
2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三教”改革的具体思路
2.1以“四有标准”为基础,建设新能源汽车专业“三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体,是决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石。据统计,我国职业院校有132万专职教师,其中“双师型”45万、占比不到40%,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据数据平台显示还不到40%。提高教师素质首先
环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7],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本科院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应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管理机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企业资源,鼓励更多的企业教师参与到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中,形成专业的指导教师团队,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长波,赵国峥,黄玮.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制度的探索[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3106:40-43. [2]朱元恩.园林专业毕业设计管理的几点建议[J].现代园艺,2016,24:201-202.
[3]黄云战.工程学科毕业设计选题与指导探讨[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4,01:20-21.
[4]李琴.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02:154-155.重头再来过
[5]王志敏,李文举.“校为主、企为辅、全过程管理”的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6(12):116-119. [6]薛宏丽,马朝兴.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时空,2009,510:29-30.
[7]翁爱祥,强伟纲.构建教学体系实施过程控制提高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J].中国科技信息,2007,13:230-231.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三教”改革的探索
唐禹哲薛之谦
曾晓彤;张显辉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襄阳441021)
摘要:教师、教材、教法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内容,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三教”改革的意义,教师、教材、教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合实际改革思路。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专业;“三教”改革
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从选聘入手,把好入口关,《方案》提出“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所以,可以从新能源汽车企业一线岗位聘请教师,同时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国家和省级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等优秀高职毕业生中选聘教师,第三是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和企业实践,提高教师动手能力,结合“1+X”证书制度,侧重加强证书培训能力训练。要以“四有”标准打造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既能讲授新能源汽车理论课程,又具备新能源汽车技术技能水平,同时能担任“1+X”证书培训教师的“三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参与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革新、技术服务和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以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名师工作室和襄阳市“隆中工匠”建设了创新型教学团队,对于青年教师帮扶成长,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2.2以技术和产业升级为依托,编好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四本教材”
深圳快递价格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支撑和依据,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教
育部将启动新一轮国家规划教材建设,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国家规划教材建设,积极联合企业参与教材编写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二是在没有规划教材时,结合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动态和技术更新,及时联合企业编写校本教材和讲义,编写活页式技术应用教材;三是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1+X”证书实施,联合证书培训机构,编写好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教材,把培训教材融入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强化技能培养;四是广泛使用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工作手册和岗位手册,作为教学实训教材使用,更贴近实用化、场景化,提高教材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同时、加快信息化建设,建设新能源汽车在线教学资源库,推出一批高水平的课程模块,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课程资源开放共享,建立线上线下互能互融,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丰富新能源汽车专业教材体系。
2.3实施“四个课堂”改进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方法
教法是教学内容的再现,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首先必须要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教法改革创造基础条件,把教学的学校单一课堂场景增设为学校(含校内实训基地)、新能源汽车企业(含校外实训基地)、培训机构、网络课堂四个场景,建设智慧学习平台,实现学校、企业、培训机构、在线网络场景互换、资源互通、信息共享,扩大场景应用和教学实效。二是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基础上,广泛采用项目制、情景式、真实场景式、生产性教学模式,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教学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
据、VR等技术,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虚拟课堂等为载体,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智慧学习学习平台,建立师生互动、企业深度参与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三是以学生能力获得为目标,改革学习方式,推进自主性学习和自主进程课程学习,让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选择考试时间,扩大学习的自主性。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教研室对学生实行分级分类培养,结合专业建立了多个工种的兴趣小组,用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模式,对于学生技能提高和技能证书考评帮助很大,深获学生好评。探索“工场式”学习模式和“3+2”(三天学校两天工厂)学习模式,学习过程和在新能源汽车企业上班过程一致,按照职业人的职业场景进行教学和学习。食品生物技术专业
3建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三教”改革的评价机制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三教”改革不是一个孤立个体单元,它是学校“三教”改革的一个重要支系。“三教”改革又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三教”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它和职业院校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有紧密的关联重合,所以,从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来看,“三教”改革是“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本质内容。
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三教”改革的评价体系建设,首先要从目标链、标准链两链融合上着手,建立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目标体系,根据目标建立目标达成的标准体系。专业要建立专业建设和发
展规划,制定教材改革和教法改革计划,设定改革目标和标准,使专业“三教”改革有目标、有标准,有步骤,有实施。
其次要以成果为导向建立监测、控制、反馈机制。依托教学督导和专业自查自纠,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通讯终端等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实施过程实时监控,形成可视化的数据分析结果,不断优化和完善改革目标和改革过程,推动专业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
三是要建立科学完善的“三教”评价机制。第一要建立新型职业院校教师评价制度,对于晋职晋级和职称评聘制度要花大力气进行改革,同时要制定绩效工资制度,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教学一线成果显著的人才倾斜,把教书育人成效和服务社会绩效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效果和专业建设贡献结合起来,把教学要素(学生、同行、督导、管理部门)主观满意度评价和教学过程客观工作成果评价结合起来,从而确保教师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第二是建立教材编写、选用与监管机制。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学督导在教材建设、教材选编、教材使用与监管中的作用,以选用规划教材为主,强化“四个教材”的运用管理。第三,建立和完善教学方法评价机制。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知识技能获得为导向的评价模式,以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程度为最终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教师节手抄报内容文字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
[2]教育部关于印发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教职成〔2019〕9号.
[3]王成荣,龙洋.深化“三教”改革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