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20年第24期
摘要:新课程教学要求回归生活。本文着重于从初二《历史与社会》的课堂中开设人文讲坛的实践出发,阐释历史教学的回归生活,并进行一定的反思,以期寻历史与生活的契合点,真正展现历史教学的魅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回归生活;人文讲坛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069
一、研究背景
1.问题探讨
赵丽颖和冯绍峰等主演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及雷佳音、易烊千玺等
主演的《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带动了国民探究中国古代文化的热潮,唐朝、宋朝、明朝都有哪些事?人们是怎么生活的?大家都想走进历史,一探究竟。而在时下中学历史课堂,学生面对枯燥的历史文本材料,还在死记硬记所学的历史知识,学的非常痛苦。面对上述两种现象,笔者不禁要问,同样是历史的内容,为什么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关注度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作为教师如何让课堂活起来,充分展示历史魅力?这是需要教师研究的问题。
2.课程要求
在《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标准中曾提到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将历史、地理和其他的社会科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融合,让学生整体地认识到历史文化,认识到社会发展。同时在获得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讨论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要求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开展教育教学,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社会与生活中进行探究性的思考和学习,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主要强调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充分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
升,彰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学习体验汇总中,需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以及社会常识进行思考,充分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加牢靠的知识。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是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进行教学,对历史以及地理知识进行深度融合。
《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回归生活无疑是一种最好的教学途径。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究,更好地实现教学的高标准、高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二、教学实践——开设人文讲坛
1.涵义和初旨
人文讲坛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留出20分钟的时间,让一位学生作主讲人,就某一历史主题进行讲解阐释,其余学生可与之互动交流。
开设人文讲坛,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当“小先生”,通过学生的备、讲、议、写、评这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激起学生对历史的探究意识,让历史
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增加学生人文知识的储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具体操作步骤
(1)备:从学生经验出發,主题源于课本,契合学生兴趣。
选题。由学生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喜好,选择教材中与之相关的内容。例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选题与教材内容的关联:《犹太民族——永不言败》;《新月形沃土:西亚文明的发祥地》;《来自玉琮的猜想——良渚文化介绍》等。主题的选择体现了源于课本的思想,并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理,从学生的视角确定主题。
准备资料,组织讲稿。学生的资料大多来源于书本和网络,也有个别的实物。如在讲良渚文化时,主讲同学就出示了一个玉琮的模型。主讲人从众多资料中进行有效选择,或趣味性较强,如传奇故事;或具有现实性,如今天巴勒斯坦地区的争端;或至今尚无定论的,如金字塔所含的数字之谜。主讲人再将截取的资料进行整编,将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融汇其中,完成讲稿。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给予主讲人足够的关注,充分发挥指导者、建议者的作用。包括建议取题的艺术性、对一些内容的增减、辅助的幻灯片的制作、讲的技巧等。
(2)讲: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讲述内容故事化,语言描述生动化。
主讲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全班同学讲述一段历史。中学生大多喜欢一些生动有趣或寓意丰富的故事。因此主讲者将一些历史知识故事化,以激起听者的兴趣。
例如《西方文化之根》的主讲学生图片展示古希腊雕塑名篇《拉奥孔》,在特洛伊战争中,拉奥孔父子阻止木马进城,被蛇缠绕这一故事娓娓道来,让大家深入其中,并感受雕塑作品中弥散的拉奥孔父子与蛇搏斗时的紧张而惨烈的气氛。讲述内容的故事化将抽象的历史概念变得有血有肉,符合学生形象思维的需要。
(3)议:营建学生互动交流的氛围,在争鸣中提升思维品质
在主讲中穿插“议”,这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对讲述中产生的一些有争议问题和有趣的历史现象,主讲者和听者共同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观点引证。如主讲人问:“断臂维纳斯原来的两手会是什么姿势呢?”下面同学议论纷纷,提出各种造型,最后
一致认为有臂不如断臂,残缺美更能给人以遐想。最后的结论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还得自己去看一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思维,在争鸣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化观点,并吸纳他人的观点,学会全面地对待历史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思
(4)写:强调学生的反思和探究,在感悟中成长
在听讲完成后,要求学生撰写观点。考虑到思想的即时性和撰写效果,特要求在课堂的五分钟内完成。可以是精短的语句,但必须有自己的想法。可以是听讲中某一个情节的摘录,可以是对主讲者效果的评判,也可以是其中争议问题自己的观点,更可以是听后自己的感悟。
这是一个反思的过程,是将学生点滴的思想火花及时记录的过程,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品评意识和思维力度。学生开始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在感悟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5)评:挖掘学生的精彩,开阔学生的视野,共享成功。
教师点评:教师在下一节课上将学生所写的一些精彩的观点展评。面对学生的一些疑
小年快乐简短一句祝福陈好老公惑或谬误,教师要及时向全体学生阐释或纠正,体现教师指导者的地位。
学生共评:学生共同评选每月的最佳主讲人。在期末两周内由教授们再组织讲座,评出班级首席主讲大师。充分挖掘学生的特,将生活中的奖项、头衔加于学生身上,学生对此评选活动也是兴趣盎然,并努力去实现最佳。
在人文讲坛的开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和需要,让历史这一遥远而沉甸甸的教学内容回归于学生的生活世界。
3.人文讲坛开设中把握的几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人文讲坛开设过程中,从最初的选题到最后的评议,虽然有教师的引导和调控,但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并非是要替代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去体会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
(2)激励性原则:
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视野相对狭窄,看待问题必然会执一面之辞,也容易出现一些纰漏和错误。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发现学生的亮点,激励学生向着完美的方向发展,驱使学生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姚明个人资料
(3)开放性原则:
人文讲坛的开设使教学内容趋于开放,从课本延伸至每一个学生个体,学生在准备、主讲过程中紧密联系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联系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开始自主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学生从接受转向实践和创新。
三、成效
1.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课堂
人文讲坛的开设使历史与社会课堂活起来。主讲学生有声有的讲,听讲学生积极地思考,共同探讨关心的话题。课堂不再是一人讲、众人听的沉闷和乏味,有的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有的是思维的火花的碰撞,有的是精彩的提问和答辩。
2.学生在“高峰体验”中实现自我价值
“高峰体验”是指一个人在不满足现状生活时不断地超越自我的一种神奇体验。它是一种被尊重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满足。在人文讲坛的开设中,主讲学生经历了选题、备稿、定稿、制作、讲述、答疑、辩论、总结、反思这一系列的活动,整个过程要付出大量精力,对学生而言这是一段艰难的历程,很多时候所做的工作被推翻,但最终完成了讲座,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和众多的反响,这种“高峰体验”也促使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力进一步焕发,不再满足于课本知识,开始接触更多的课外世界,开始有了自己的历史思考。
3.历史的魅力在此熠熠生辉
在历史知识中,要针对历史的真实情境来进行教育教学,要在历史课本中进行挖掘和拓展,对各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场景、历史情节进行补充和完善,由此来让历史教学变得生机勃勃,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中感悟历史知识的奥秘。主讲者要注重于对历史人物的塑造,结合各种生动的情节来渲染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主讲者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将社会生活融入其中,让历史教学课堂变得更加富有价值,充分展现出它的魅力。
四、反思:正確理解生活教育理论下历史教学的回归生活
1.教育不等同于生活,回归生活是一种理念倡导
总体来看,“生活世界”只有直观性、重复性、经验性、实用性等特点。而教育是师生以理解为中心建构的借助行为表现出的,具有内在性、理解性、建构性、学术性等特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二者是有严格的区别,这也决定了教育不能完全回归于“生活世界”。
2.教育回归生活意味着应发掘生活的教育意蕴
生活本身就具有教育的价值,所以挖掘生活中所蕴含的教育,能够让生活中的教育功能展现出来,提高生活教育的意义。在教育过程中,要强调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际社会来开展教育教学,让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得到提高,更好地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展现出教育的真实价值。
3.历史教学的回归生活意味着加强历史与生活的联系
生活和教育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在历史教学中,回归生活不仅仅指教学内容的生活
化,更重要的是要有回归生活世界的意识与人文关怀,使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让学生的生命得到自然展现。
4.历史教学的回归生活强调历史对生活的引领
星光大道尹航 历史对生活的引领就主要表现为通过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借鉴,让学生从历史中反思现实生活,进而构筑另外一种“可能生活”。只有通过这样的引领,才能够在反思中谋求提升,在反省中获得新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