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习题(带答案)
1.某甲于晚上潜入一仓库盗窃,因为黑暗以致辨认物品困难,于是划着火柴察看,不料火柴掉落点燃存放的易燃物品,仓库外传来声响,某甲以为被人发觉,遂逃离仓库。后火柴点燃易燃物品并导致火灾。事后查明直接财产损失20万元。对甲划火柴引起火灾的行为的性质,正确的说法是( )
A.放火罪
B.失火罪
C.不构成犯罪
D.故意毁坏财物
答案:B
2.村民张某,为了筹集结婚费用,动起了盗窃国防通信线路的念头,先后三次用钢丝钳等工具,偷剪该线路电缆2000余米,价值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3000元,致使该线路中断通信三
个多小时。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盗窃罪
B.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
C.破坏军事通信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答案:C
3.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乙开车继续追杀,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驶的摩托车奔入树林,丙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关于甲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属于正当防卫
B.属于紧急避险
C.构成抢夺罪
D.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答案:B
4.甲对乙使用暴力,欲将其打残。乙慌忙掏出手机准备报警,甲一把夺过手机装进裤袋并将乙打成重伤。甲在离开现场五公里后,把乙价值7000元的手机扔进水沟。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故意伤害罪、盗窃罪
B.故意伤害罪、抢劫罪
C.故意伤害罪、抢夺罪
D.敌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答案:D
5.甲在开车时打了个大喷嚏,不小心使方向盘失去控制,于是车冲向了路边的电线杆。将电线杆撞倒,导致一家酒楼供电中断了护士长竞聘演讲3小时。则甲的行为:
A.构成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
B.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C.属于意外事件
D.构成交通肇事罪
答案:C
1.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犯罪目的只是损坏公私财物,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是( )
A.张某不满公司年终分红方案,私自拿走公司贵重物品
B.精神病人李某抢夺路人财物并致其伤残
C.王某对自己的新房装修过度,导致居民楼出现裂缝
D.赵某破坏高压线路。导致整个地区停电3
答案:D
2.关于故意毁坏财物罪与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区别,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对象是一般公私财物,而破坏生产经营罪毁坏的只能是与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有直接关系的机器设备、耕畜或者其他财物
B.故意毁坏财物罪以毁坏的财物数额较大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为构成要件,而破坏生产经营罪对毁坏财物的数额和情节没有特别要求
C.故意毁坏财物罪并不限于直接故意,也不要求行为人有特定的犯罪目的,而破坏生产经营罪只能是直接故意,而且必须具有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
D.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行为方式仅限于毁坏公私财物,而破坏生产经营罪除毁坏机器设备或残害耕畜等毁坏财物的行为方式外,还可以是其他方式
答案:ABCD
3.关于罪过,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的玩忽职守行为虽然造成了公共财产损失,但在甲未认识到自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时,就不存在罪过
B.甲故意举射击仇人乙,但因为没有瞄准,将乙的名车毁坏。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C.甲入院欲毒杀乙的名犬以泄愤,不料该犬对甲扔出的含毒肉块不予理会,直扑甲身,情急之下甲拔刀刺杀该犬。甲不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而属于意外事件
D.甲因疏忽大意而致人死亡,甲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的危害结果,既可能是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也可能只是发生他人重伤的危害结果
答案:B
4.甲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构成( )
A.非法占用耕地罪
B.非法采矿罪
C.破坏性采矿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答案:C
5.下列关于盗窃案件的说法正确的有怎样清洗冰箱( )
A.为实施其他犯罪,偷开机动车辆当犯罪工具使用后,即使将偷开的机动车辆送回原处或者停放到原处附近,车辆未丢失的,也应当按照盗窃罪和其所实施的犯罪数罪并罚
B.为练习开车、游乐等目的,多次偷开机动车辆,并将机动车辆丢失的,以扰乱社会秩序罪定罪处罚
蓝莓松饼
C.偷开机动车辆造成车辆损坏的,按照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
D.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3次以上,但累计盗窃数额不够较大的,不按盗窃罪处理
答案:C
1.罪与以威胁为手段的抢劫罪的区别在于( )
A.威胁的方式不同。抢劫罪的威胁,是当着被害人的面直接发出的;而罪的威胁可以当面发出,也可以通过书信、电话或第三者转达
焕然一新造句
B.实现威胁的时间不同。抢劫罪的威胁表现为扬言如不交出财物,就要当场实现所威胁的内容;而罪的威胁则一般表现为,如不答应要求将在以后某个时间实现
C.威胁的内容不同。抢劫罪的威胁,都是以杀害、伤害等侵害人身相威胁;而罪的威胁内容则比较广泛,包括对人身的加害行为或者毁坏财物、名誉等
D.非法取得财物的时间不同。抢劫罪是实施威胁当场取得财物;而罪则可以当场取
得,也可以事后取得
答案:ABCD
2.某甲要求经营者的业务必须交由甲某公司的行为属于( )
A.
B.强迫交易罪
C.非法经营罪
D.不构成犯罪
答案:回音哥真面目B
3.李某向王某索取管理费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
A.构成罪
B.构成强迫交易罪
C.构成罪
D.构成受贿罪
答案:A
4.下列犯罪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有( )
A.抢劫罪
B.故意杀人罪
C.
D.
答案:A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犯罪被判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3年内又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执行3年后,甲可以被假释
B.乙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执行2年后假释,在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其在假释考验期内曾犯盗窃罪,则应当依法撤销乙的假释,根据先并后减的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C.丙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执行11年后,可以假释
D.丁犯信用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执行3年后假释,假释考验期满后,发现丁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曾犯有抢劫罪。则,对丁不能撤销假释,只能就抢劫罪进行判决
答案:D
1.关于罪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将王某杀害后,又以王某被为由,向其亲属索要钱财。甲除构成故意杀人罪外,还构成罪与罪的想象竞合犯
B.饭店老板乙以可乐兑水冒充洋酒销售,向实际消费数十元的李某索要数千元。李某不从,
乙召集店员对其进行殴打,致其被迫将钱交给乙。乙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而非罪
C.职员丙被公司辞退,要求公司支付10万元补偿费,否则会将所掌握的公司商业秘密出卖给其他公司使用。丙的行为构成罪
D.丁为谋取不正当利益送给国家工作人员刘某10万元。获取不正当利益后,丁以告发相要挟,要求刘某返还10万元。刘某担心被告发,便还给丁10万元。对丁的行为应以行贿罪与罪实行并罚
答案:ABCD
2.关于抢劫罪与罪的区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抢劫罪必须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威胁,罪则不是必须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威胁
B.张根硕演过的电视抢劫罪必须是当场取得被害人的财物,罪则不是必须当场取得被害人的财物
C.抢劫罪的犯罪对象不包括不动产,罪的犯罪对象包括不动产
D.抢劫罪的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罪的犯罪客体不是复杂客体
答案:D
3.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犯罪不包括( )
A.挪用资金罪
B.侵占罪
C.
D.盗窃罪
答案:A
4.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在威胁的内容上,可以是暴力、揭发隐私、毁坏财物、阻止正当权利行使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罪的一项是( )
A.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在食物中发现一只苍蝇,遂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为由进行威胁,索要精神损失费3000元。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
B.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偷偷在食物中投放一只事先准备好的苍蝇,然后以此进行威胁,索要精神损失费3000元。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
C.甲捡到乙的手机及身份证等财物后,给乙打电话,索要3000元,并称若不付钱就不还手机及身份证等物。乙迫于无奈付给甲3000元现金赎回手机及身份证等财物
D.甲妻与乙通奸,甲获知后十分生气,将乙暴打一顿,乙主动写下一张赔偿精神损失费2万元的欠条。事后,甲持乙的欠条向其索要2万元,并称若乙不从,就向法院起诉乙
答案:B
5.在侵犯财产犯罪中,告诉才处理的罪种是( )
A.
B.侵占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
答案:B
1.关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未经批准进口一批药品销售给医院。虽该药品质量合格,甲的行为仍构成销售假药罪
B.甲大量使用禁用农药种植大豆。甲的行为属于在生产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构成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
C.甲将纯净水掺入到工业酒精中,冒充白酒销售。甲的行为不属于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不成立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D.甲利用地沟油大量生产食用油后销售。因不能查明地沟油的具体毒害成分,对甲的行为不能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论处
答案:AB
2.甲报社对某假药进行虚假宣传,构成犯罪,其罪名应定为( )
A.生产、销售假药罪
B.生产、销售劣药罪
C.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D.虚假广告罪
答案:D
3.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 )要求赔偿。
A.可以向销售者,也可以向生产者
B.首先向销售者
C.首先向生产者
D.首先向销售者,然后再向生产者
答案:A
4.乙药厂生产的某药品含量明显低于国家药品标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构成犯罪,其罪名应定为( )
A.生产、销售假药罪
B.生产、销售劣药罪
C.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D.虚假广告罪
答案:B
5.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生产、销售假药,提供广告等宣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