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6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6,2015(总第195期)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General,No.195《西游记改编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赵敏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新时期以来《西游记》的改编研究,在改编作品的历史梳理、类型考察、文本比较和价值评估等方面取得进展,也涉及经典改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但在文化创意研究上还有深化和提升的空间。改
编研究要进一步确立改编是一种再创造的理念,正视忠实与创新的复杂关系,探求经典文化资源与文化创
意产业相结合的可行之路、合理范式和双赢效益。
关键词:《西游记》;改编研究;忠实性;再创造;文化创意
中图分类号:I207.4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85(2015)06-0053-09
曾之乔图片
《西游记》从1592年金陵世德堂本刊行至今四百余年,雅俗共赏,妇孺皆知,是读者受众最多的一部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研究,也历久厚积,创获甚多,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已汇编出版的研究史料,有朱一玄、刘毓忱的《〈西游记〉资料汇编》、刘荫柏的《西游记研究资料》、蔡铁鹰的《西游记资料汇编》等①;还有专门的学术史专著,如竺洪波的《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和梅新林、崔小敬的《20世纪〈西游记〉研究》等②。除了原著研究之外,对《西游记》传播历程中衍生的改编作品也开始纳入研究视野。改编是对原著的一种解读、阐释、转述和再创造,不仅促进了《西游记》的广泛传播,也丰富了对《西游记》多样化的诠释和接受。研究《西游记》改编现象,既是《西游记》研究的一大拓展,又是改编学研究的典型个案,在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结合的当代语境中具有更突出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意义。
一、改编史料的梳理
《西游记》从百回本小说成书刊行之后,就有各种文艺形式的改编和传播,改编的形式和数量居文学经典之首。相较于长盛不衰的原著研究和改编实践,《西游记》的改编研究却相对滞后和匮乏。但从新时期以来,随着《西游记》研究的拓展深化和影视改编的广泛流行,学界开始重视这部名著的改编研究,主要涉及戏曲、影视、动画、绘画、网络等改编形式,已基本摸清《西游记》的改编情况,为《西游记》改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础。
南京旅游景点戏曲改编是《西游记》改编史最早出现的一种改编形式,兴盛于明清时代,延续至现当代。《西
收稿日期:2015-06-12年初一的禁忌与讲究
基金项目:2015年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青年博士论文项目(编号FJ2015C225)。
作者简介:赵敏,女,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文化。
①朱一玄、刘毓忱:《〈西游记〉资料汇编》,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刘荫柏:《西游记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蔡铁鹰:《西游记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②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梅新林、崔小敬:《20世纪〈西游记〉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
游记》小说与戏曲具有互动关系,“西游戏”曾对小说《西游记》成书产生过重要影响,《西游记》刊行后又反哺“西游戏”,既引领“西游戏”后续改编的走向,也通过戏曲编演扩大了小说原著的影响。刘荫柏、王平、胡淳艳、张净秋等人的论著①,参考前辈学者刘复、傅惜华、陶君起等蒐集的戏曲史料,增订和梳理出明清至民国时期《西游记》改编的杂剧和京剧上百种、地方戏五十多种和曲艺四十多种。主要有:清宫大戏《升平宝筏》,杂剧《钓鱼船》《通天河》《盘丝洞》《车迟国》《无底洞》
《西天竺》等,京剧《水帘洞》《拜昆仑》《闹龙宫》《闹地府》《闹天宫》《安天会》《五行山》《高老庄》《流沙河》《黄袍怪》《平顶山》《火云洞》《通天河》《女儿国》《琵琶洞》《双心斗》《芭蕉扇》《盘丝洞》《无底洞》等,地方戏中有绍剧、赣剧、湘剧等连台本戏《西游记》和不少单出戏,曲艺中有长篇说唱鼓词《西游记》等,堪称戏目繁多,品种丰富,传播广泛,雅俗共赏。直至现当代,“西游戏”常演的剧目还有京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金钱豹》《高老庄》《乾元山》《盘丝洞》和《新闹天宫》,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火焰山》,川剧《五行柱》《假西天》,昆剧《上灵山》,话剧《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等。王平在《“西游戏”与〈西游记〉的传播》中比较分析《西游记》成书前后的戏文变化而论定:“百回本小说《西游记》刊行之后,‘西游戏’便基本上依照小说的情节进行编演了,而且这种趋势愈到后来愈加明显。”②胡淳艳的《清宫“西游戏”的改编与演出》,则以清代规模最大的“西游戏”《升平宝筏》为代表,分析概括了这部10本240出大戏对小说改编的四种情况,“一是基本上依据小说原有的情节,没有太大的改动,甚至人物对话的词句都和原著基本相同”,“二是在基本依据小说原有情节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改动,增加、减少或改变若干情节”,“三是对小说情节进行较大幅度的改变,增加新的人物、故事情节等”,“四是在小说情节之外所增加的情节”,从而论断“《升平宝筏》虽也收入了元、明时期的若干‘西游戏’,但主要是以小说《西游记》为依据而改编完成的。在二百多出的剧本中,基本上将小说的主要情节编入剧中”,“从多个角度实现了对《西游记》的全面改编”。③这些研究成果大多出自古代文艺研究学者,都精于考辨论析,着重探讨清代“西游戏”的改编、表演和传播情况,而较少论及现当代的戏剧改编,对改编作品的创新特点和独立价值也阐发得不够充分。
影视改编继“西游戏”之后,肇始于电影传入中国之初,盛行于近三十年电视普及时代,已成为《西游记》当代改编的主要形式和改编研究的主要对象。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所附《影片目录》已著录1926—1930年间上海各影片公司出品的《西游记》改编影片二十多部④,主要有:天一影片公司的《孙行者大战金钱豹》《女儿国》《唐皇游地府》《铁扇公主》《莲花洞》和《混世魔王》,大中国影片公司的《猪八戒招亲》《孙悟空大闹天宫》《孙行者大闹黑风山》《无底洞》和《红孩儿出世》,上海影戏公司的《盘丝洞》和《续盘丝洞》,明星影片公司的《车迟国唐僧斗法》和《新西游记》(三集),长城画片公司的《火焰山》和《真假孙行者》,元元影片公司的《十殿阎王》,合影片公司的《猪八戒大闹流沙河》,月明影片公司的《朱紫国》,复旦影片公司的《通天河》,暨南影片公司的《混世魔王》,大东金狮影片公司的《大破青龙洞》等。李少白在《中国电影历史分期》中也指出这时期“出品的神怪武侠片,多改编于《西游记》”⑤。陈延荣在《〈西游记〉影45
②③
如懿传大结局
④⑤刘荫柏:《〈西游记〉与西游戏》,《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王平:《“西游戏”与〈西游
记〉的传播》,《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2期;胡淳艳:《〈西游记〉传播研究》,原为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张净秋:《清代西游戏考论》,原为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
王平:《“西游戏”与〈西游记〉的传播》,《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2期。
胡淳艳:《清宫“西游戏”的改编与演出———以〈升平宝筏〉为核心》,初刊于《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后成为《〈西游记〉传播研究》一书第四章第一节的主要内容。
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第2版,第517-635页。
李少白:《中国电影历史分期》,《电影历史及理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第50页。
超好听的英文歌第6期赵敏:《西游记》改编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北京爱情故事简介
视改编研究》附录中补录了1957—2012年《西游记》影视改编作品五十多部①,主要有:1960年代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香港邵氏公司的《西游记》《铁扇公主》《盘丝洞》《女儿国》和《红孩儿》,1982—1986年中央电视台杨洁导演、六小龄童主演的《西游记》电视连续剧22集及其2000年续拍的15集,1994—1995年香港彩星电影公司和西安电影制片厂合拍、刘镇伟编导、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和《仙履奇缘》,1996—1998年香港无线台刘仕裕导
演、张卫健主演的《西游记》第一部30集和第二部26集,2008—2010年浙江永和影视制作公司程力栋导演的《西游记》52集,北京慈文影视制作公司张纪中导演的《西游记》60集。
《西游记》的动画改编是伴随影视而出现的,在当代又借助互联网而盛行视频。万籁鸣、万古蟾兄弟于1941年在上海新华影业公司导演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被誉为“在世界电影史上,《铁扇公主》成为美国的《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影片,标志着当时中国的动画艺术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②,同时也开了《西游记》动画改编的先河。颜慧、索亚斌合著的《中国动画电影史》附录三《中国动画电影作品年表》④,辑录1941—2005年《西游记》动画改编作品《铁扇公主》《火焰山》《猪八戒吃西瓜》《大闹天宫》(上下集)《丁丁战猴王》《人参果》《小八戒》《金猴降妖》《小悟空》《西游漫记》《小孙悟空》《西游记》(52集)等12部。陈延荣在《〈西游记〉影视改编研究》附录中增补了以下9部:香港陈焯生导演的《孙悟空闹龙宫》、北京冠英动画公司的《孙悟空———小猴子的故事》、台湾王童导演的《红孩儿大话火焰山》、云南缘成影视梁汉森导演的《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猴王出世》和《齐天大圣前传》、慈文东方影视公司马中骏导演的《西游记》(52集)、央视动画有限公司陈家奇导演的《美猴王》(52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重拍的《大闹天宫》。
对上述《西游记》影视及动画改编作品的研究,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一)影视史的评介,如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李少白《中国电影史》,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孙立军《中国
动画史研究》等专著⑤,都对《西游记》改编作品有所评述。(二)改编学的案例研究,如赵凤翔、房莉《名著的影视改编》,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姚小鸥《古典名著的电视剧改编》,毛凌滢《从文字到影像: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研究》,刘彬彬《中国电视剧改编的历史嬗变与文化审视》等专著⑥,以及严蓉仙、张同道、田本相和宋宝珍、周金华、马晓红和张树武等人的论文⑦,大多把《西游记》改编作为名著改编的范例加以探讨。(三)专门研究《西游记》影像改编的,主要有:周宗伟、王瑾、赵宪章、陶东风、王同坤、葛卉、包兆会、严峰、南帆、冯巍等人的期
55
①②⑤⑥
陈延荣:《〈西游记〉影视改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④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20、232-252页。
李少白:《中国电影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孙立军:《中国动画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赵凤翔、房莉:《名著的影视改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姚小鸥:《古典名著的电视剧改编》,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毛凌滢:《从文字到影像: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刘彬彬:《中国电视剧改编的历史嬗变与文化审视》,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
严蓉仙:《从文学思维走向影像思维———谈影视改编》,《文史哲》1996年第6期;张同道:《名著改编的尺度》,《中国电视》1998年第4期;田本相、宋宝珍:《谈电视剧的名著改编》,《中国电视》1998年第6期;周金华:《中国电视剧史上的鸿篇巨制———评四大古典名著的改编》,《中国电视》1998年第6期;马晓红、张树武:《论四大名著影视改编与传播的当代性》,《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
刊论文①,以及刘雪梅、张亚楠、郭娜燕、陈延荣等的学位论文②,从各自视点考察《西游记》影像改编的得失,尤其在《大话西游》议题上热议不已,至今还有争论。争论中涉及改编观念、尺度、价值等关键问题,将在后文加以评述。
此外,《西游记》改编研究还涉及绘画、网络等改编媒介和海外改编的新领域。例如,王冬梅根据《全国总书目》梳理出《西游记》连环画改编图书四百多种,徐成文评述过1990年代以来《西游记》的网络改编作品,黄来明也述及网络文学的改写和网络游戏的开发,杨俊提出网络时代《西游记》研
究的新问题,孙书文考察《西游记》等经典的网络化解构之路,李萍拓展了《西游记》在海外影像传播的新视野,赵鸣还调研《西游记》文化产业现状并提出对策建议③,已对新的改编现象和文化产业加以关注和评析。
二、改编问题的聚焦
改编与原著的关系,既是改编实践要处理的首要问题,又是改编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围绕这对关系,外国改编理论大致形成三种代表性学说:一是法国安德烈·巴赞提出的“尊重原作”的忠实型改编,二是匈牙利贝拉·巴拉兹提倡的“把原著仅仅当成是未经加工的素材”而加以“新的解释”的自由型改编,三是苏联Л·波高热娃主张“谨慎地同时又自由地、创造性地对待原著”的创造型改编,美国杰弗里·瓦格纳曾概括为“移植式”、“注释式”和“近似式”三种改编方式④。我国学者杜青山则归纳为“照编”、“改编”和“创编”三种方式⑤,赵凤翔、房莉也分为“忠实展现”、“精神传达”和“重新阐释”三种类型⑥。这些改编理论都依据改编与原著的关联性来探讨改编问题,区分改编观念和改编类型,为具体作品的改编研究提供了多样性的理论批评方法。
《西游记》的改编研究,也扣紧改编与原著之关系这一中心问题,展开多方面的比较研究。有的分别探讨改编形式,如前所述,主要在戏曲、影视改编研究上颇有创获。有的分类研究改编方式,如王同坤分为“移植式”、“取材式”和“演义式”三类,刘雪梅分为“足本”、“取材”和“衍生”65
②③
⑤⑥周宗伟:《隐忍与释放———青少年中“大话西游”现象成因分析》,《青年研究》2002年第10期;王瑾:《互文性:名著改
写的后现代文本策略———〈大话西游〉再思考》,《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2期;赵宪章:《超文性戏仿文体解读》,《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3期;陶东风:《大话文学与消费文化语境中经典的命运》,《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王同坤:《〈西游记〉:从小说向影视的转型》,《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葛卉:《意义的追寻与价值尺度的消解———从〈西游记〉到〈大话西游〉》,《电影文学》2006年第10期;包兆会:《无厘头文化中喜剧的美与中国式后现代》,《文艺争鸣》2006年第2期;严峰:《变形的意义:对<大话西游>热的跨艺术解读》,《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4期;南帆:《无厘头:喜剧美学与后现代》,《上海文学》2007年第1期;冯巍:《正味·花香味·混合水果味———三版电视剧<西游记>改编的审美差异》,《当代电视》2012年第9期。
刘雪梅:《论20世纪<西游记>影视剧改编及价值实现》,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张亚楠:《<西游记>的影视改编研究》,辽宁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郭娜燕:《〈西游记〉在中国的动画改编》,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王冬梅:《二十世纪<西游记>传播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后收入王平主编《明清小说传播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徐成文:《当代文学中的〈西游记〉重述现象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黄来明:《<西游记>在舞台和屏幕上的流变》,《戏剧文学》2007年第12期;杨俊:《网络时代的<西游记>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孙书文:《解构:网络时代传统文学经典的“命运”———以<西游记>的网络改编为例》,《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李萍:《中国古典文化海外影像传播的特点分析———以<西游记>为实证》,《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1期;赵鸣:《<西游记>文化产业的困顿与发展》,《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参见陈犀禾选编《电影改编理论问题》一书所收贝拉·巴拉兹《艺术形式和素材》、杰·瓦格纳《改编的三种方式》、安德烈·巴赞《非纯电影辩———为改编辩护》、Л·波高热娃《文学作品的改编》、莫·贝加《论改编》等文,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
杜青山:《影视编剧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38-339页。
赵凤翔、房莉:《名著的影视改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57-58页。
第6期赵敏:《西游记》改编研究的进展与思考
三类,林荣钦分为“重建式”和“架空式”两类①。从改编与原著关系着眼,可概括和改称为“再现式”、“表现式”、“解构式”三类,更切合《西游记》改编的实际状况。再现类改编,以忠实原著为改编理念,着力再现原著的故事、人物和内涵,代表作有清宫大戏《升平宝筏》、杨洁执导的央视版连续剧《西游记》以及一些单本独立的剧目和影片。表现类改编,以改造原著为改编理念,既表现原著精神又表现改编者主体意识,着重表现编导对原著的阐释和改造,大多是节选式改编的单本作品,如绍剧和电影《三打白骨精》等,也有足本改编的连续剧,如程力栋导演的《西游记》。解构类改编,以解构原著为改编理念,戏仿原著而借题发挥,别开改编新路,以电影《大话西游》为突出代表。
对于各类改编作品,人们总是以原著为蓝本加以比较解读,辨析二者的异同,评价改编的得失优劣和价值意义。例如,冯巍的《正味·花香味·混合水果味———三版电视剧〈西游记〉改编的审美差异》,对杨洁、程力栋和张纪中分别执导的三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进行比较评析,认为《西游记》电视剧改编呈现出一个从“抗争之旅”到“修心之作”的逐渐重构的艺术进程。杨洁版是正典正说的“正味西游”,呈现了“对于英雄理想的价值认同”,“因其励志精神的充盈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宗教精神的满足,这部剧的艺术价值没有受到过多的折损”。程力栋版是“花香味西游”,“画面唯美、故事曲折
、情境浪漫”,剧情改编力度大,创意上强调时代感,突出“千难万险,只是修心”的主旨,“通过重构经典为新文化乃至新价值体系提供了新的注解”。张纪中版的改编则将人物重心从孙悟空转移到唐僧,唐僧形象的重塑“更贴近玄奘这一历史真实人物”,“三位徒弟的艺术个性都大大削弱”,“立意‘正说’的张版实际上是以游戏之心走着严肃的取经之路”,“以至于‘修心’成为了一种笑谈”;“这既与重读经典的解构立场有关,也与21世纪以来电视剧总体的娱乐化倾向有关。近来盛行的戏说风、穿越风、惊悚风,以及后宫戏、言情戏、动漫与网游形象,在张版《西游记》中呈现出更为强大的互文效应,共同成就了一种符码混合的繁杂风格、一部‘混合水果味’的《西游记》”。②冯巍的“三味”说代表了当今评论界对《西游记》三类改编作品的基本看法。人们普遍肯定杨洁版的忠实再现,也基本认可程力栋版的合理改造,而对张纪中版的解构倾向则颇有争议。
解构类改编的始作俑者和代表作无疑是电影《大话西游》,对此的争论相当激烈。《大话西游宝典》汇编了一批“大话迷”的评述,在一派叫好声中也留有该片从冷到热、有贬有褒的不同反应,被冷落被非议的原因主要是“太闹太怪”、“荒诞搞笑”、“解构传统”、“胡编恶搞”之类,被传颂被热捧的理由主要有:“因为它彻底推翻旧模式,因为它用喜剧来演绎爱情,因为至尊宝太符合年青人的心态,这些都可以是理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看第N遍和第N+1遍的理由”。③在两极多元的争议中,论者们又大多认定这部影片是解构经典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作,是大众娱乐消费文化的一种典型现象,并从多方面加以阐述。王瑾采用互文性理论,分析《大话西游》戏拟、滑稽反串、拼贴等改编手法,认为它“以全新的方
式颠覆了旧有的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改编原则”,“成为后现代主义原则下名著改编另一种全新范本的开辟者”,“一部《大话西游》,从前文本《西游记》的历史断裂处入手,将《西游记》中被忽略的情事塑造得五彩斑斓,500年前世与今生的令人目不暇接的切换,消解的却是传统意义上的师徒关系、人神关系、时空关系和生死关系,所谓‘化中心、去主体、游戏、
75
②③参见王同坤:《〈西游记〉:从小说向影视的转型》,《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刘雪梅:《论20世纪<西游记>影视
剧改编及价值实现》,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林荣钦、范鹏南:《论<西游记>影视改编的合理性因素》,《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0期。
冯巍:《正味·花香味·混合水果味———三版电视剧<西游记>改编的审美差异》,《当代电视》2012年第9期。
钟鹭:《〈大话西游〉之路》,《大话西游宝典》,张立宪等编,北京:现代出版社,2000年,第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