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视角
爱情电影得益于香港政治环境、文化背景、大众心态特殊的土壤,一直以来扮演着香港电影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角,拥有数量可观的佳作,具有广泛的市场影响。自2000年以后,“九七”带来的政治环境的改变导致电影业创作环境改变。“合拍片”声势浩大并迅速崛起,香港经济在金融风暴后逐渐复苏,这些历史的印记都对香港爱情电影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并外化为新时代下的特征。资深导演王家卫、关锦鹏、许鞍华、杜琪峰、尔冬升等勇于创新,不断有佳作问世,刘伟强、马楚成、马伟豪、叶伟信等中间力量势头昂扬,彭浩翔、麦曦茵、黄真真、叶念琛、陈国辉等新生代导演更是崭露头角。
一、喜剧成分及怀旧情结减弱,人文关怀及现实意义加强
“九七”以前,作为一个处在“家国之外”,寄身于国族边缘的特殊社,香港的身份是含混的、复杂的,是在历史、文化和权利不断“嬉戏”中产生的。无根的恐惧是香港人心底最深层次的恐惧,直接导致香港民众集体“政治无意识”。
总的来讲,不管是商业爱情电影还是文艺爱情电影,香港爱情电影无一例外避谈今日的香港,忽视当代普通香港民众的个人境遇和情感体验,都在不同程度上回避或者是虚构我们所实际遭遇的现实,忽视甚至无视我们遭遇现实时所产生的现实体验。商业爱情电影粉饰现实,简化人生为故事;文艺爱情电影回避现实,一味肯定和推崇过去的情感价值判断。这两种类型的爱情电影都在割裂着我们与现实和人生体女星晒半脸瘀青照
张杰的个人资料验的血脉联系。
然而,我们欣喜地看到2006年以后香港电影逐步由快捷功利的感官化体验和曲高和寡的怀旧风潮转型为温存细腻的深层次感受,包含了更多人文关怀和现实意义。
2011年刘伟强导演了由舒淇、刘烨主演的商业爱情电影《不再让你孤单》,讲述一对爱人互相陪伴,战胜病魔的故事,影片最后,佩如三天不吃不喝陪伴镇东的段落十分感人,电影弘扬了一种相濡以沫,互相扶持的传统爱情观。作为一部商业爱情电影,公共传达对传统爱情价值的回归,已是近年来香港爱情电影的鲜见之作。随着新一代青年导演的崛起,更多现实题材的爱情故事得以挖掘。叶念琛拍摄的爱情三部曲《独家试爱》、《十分爱》、《我的最爱》将镜头对准了当代香港青年的爱情婚姻,婉说都市男女变换不定的爱情观念。其中《十分爱》将此系列电影的现实意义推到了顶峰,在三部影片中最为出彩,揭示出这个时代,这个城市中爱情的悲哀。在文艺爱情电影方面,黄真真用纪录片式的镜头拍摄了文艺爱情片《分手说爱你》,麦曦茵拍摄了探讨现任伴侣和前任伴侣的《前度》,鲍起静拍摄了张学友、汤唯主演的《月满轩尼诗》,这些影片都不再单纯带给我们短暂的梦幻想象和心理刺激,而是通过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写照来演绎普通人的情感态度和情感危机,以共享爱情的苦涩、甜蜜和无奈。其中彭浩翔2010年拍摄的《志明与春娇》及姊妹篇《春娇与志明》是最成功的案例。春娇与志明是香港话中善男信女的意思,讽刺电影中的余春娇和张志明善变的爱情。大笑姑婆杨千嬅饰演的余春娇保留了传统香港商业爱情电影中大女人的形象,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却具有港女
独立坚强的精神。然余春娇又不是类型化的野蛮女友。她抽烟,热衷午夜派对,但也有可爱柔软的一面(喜欢小狗),她不娇柔作态,但是面对若即若离的爱情也会羞怯和不安。张志明既不是豪情万丈的个人英雄,古惑仔式的市井流氓也不是畏畏缩缩的小男人,他是一个在广告公司工作,非大富大贵但外表体面的都市男性。第一部影片讲述了两个青年由禁烟令相识,并最终突破各自的心理防备走在一起的故事。在第二部电影中,张志明遭遇感情的七年之痒,借口工作前往北京,并迅速与空(杨幂饰)坠入情网,但最中因为忘不了余春娇,选择离开新女友和她重新在一起。这样的故事设计突破了麻雀变凤凰,王子爱上灰姑娘的都市童话,而是一种在一定程度上贴近普通男女形象及情感现实的
浅尝辄止谈情 蜻蜓点水说爱
——浅析自2000年以来香港爱情电影的发展
□唐雅馨
[摘要]香港电影是中国电影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香港曾经是继美国好莱坞、印度宝莱坞之后的世界第
三大电影制作基地,有“东方好莱坞”的美誉。中西文明的碰撞,两岸文化的差异,自我身份的迷失及都市文
明对人的异化等主题都使香港电影具有区别于大陆电影和台湾电影的鲜明特质并培养出忠实的观影体,具有
不可替代的市场价值。
[关键词]香港 爱情电影 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29(2013)11(下)-0085-02
DOI:10.13854/jkii.2013.22.002
2013. 11(下) 中国报业85
广电视角
都市寓言,以不严肃、不评价,也不求深刻的话语探讨情感现状。在影像上追求精美和细腻,使电影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和成绩。
二、“合拍片”潮流下大量涌现复合型爱情电影
近年来,好莱坞电影以迅猛霸道的姿态席卷华语电影市场,东南亚电影国家四面夹击,香港本土市场遭到严重侵占,市场份额逐年萎缩。香港必须开拓新的市场,建立新的创作阵营,才能谋求自身的长远发展。内地无疑成为了香港电影最广阔和最直接的潜在观众。事实上,近年来香港值得关注的大片都是合拍片,仅仅2006年就有吴宇森的《赤壁》、陈可辛的《投名状》、叶伟信的《导火线》等。当然,内地电影的创作经验及技术支持也可以通过合作拍摄相互借鉴和学习。所以香港电影产业必须由依赖进口文化的边城发展为生产并输出本土文化产品的特文化中心;“合拍片”即内地投资、香港主创的电影,“合拍片”已经成为了香港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
“合拍片”的潮流蔓延到香港爱情电影,外化为纯粹的爱情电影有所减少,以爱情为核心辅以歌舞、魔幻等的复合型爱情影片增多。
这种转变主观上是由于导演对于拓展爱情电影受众市场的自我意识,内地观众的观影经验和香港观众存在很大不同,香港电影想要顺利的进入内地市场,不作出改变和妥协是不行的。香港电影所擅长的都市爱情题材,不管是笑料十足的喜剧爱情还是反应速食化男女关系的现实爱情(叶念琛的爱情三部曲)都难以真正引起内地观众现实体验的同构。内地观众所认可的是中国古典戏剧(《西厢记》、《杜十娘》、《桃花扇》等)及世情小说、民间画本,真爱至上、有情饮水饱、苦守寒窑等传统爱情模式。此外,香港电影全方位的类型传统和娱乐至上的商业法则,与内地电影的审查标准和意识形态功能目标,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比如李安导演的《戒》在内地上映时进行大量删减,而在香港则孙坚资料
以完整版上映。这些原因都迫使香港爱情电影在题材、叙事修辞、意识形态,甚至是电影美学上作出改变。
既然香港爱情电影引以为豪的都市空间难以得到内地观众的认同,那么什么样的爱情电影能够得到内地甚至是两岸观众的共同喜爱呢?
自2000年以来的香港爱情电影给出了两个回答:一是展现香港历史与社会现实和内地传统文化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深厚联系,召唤起广大观众意识深处的民族认同感,尽量摆脱香港本土风味,力图“大华语地区”南北适宜,如时代架空、古典传说等题材或内地文学改编;二是开辟香港、大陆两地空缺的类型,如魔幻、歌舞题材。
以《甜蜜蜜》一片出名的陈可辛导演在2005年拍摄了歌舞爱情片《如果・爱》。影片由香港金牌编剧阮世生担任编剧,在叙事上打破单线叙事,采用戏中戏结构,王家卫的御用摄影师杜可风担任部分摄影,奚仲文担任艺术总监,保证了影片摄影、美学上的高水准,使怀旧中的传奇成了银幕时尚。虽然导演对于内地大环境的掌控稍欠火候,影片有不洋不土之感,在票房上成绩平平,但独特的风格仍然使《如果・爱》在众多爱情电影中独树一帜。无独有偶,2008年陈嘉上临危受命拍摄了古装魔幻爱情片《画皮》,电影取材自著名古典小说《聊斋志异》。1.2亿的投资假若拍摄科幻题材一定捉襟见肘,但影片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志怪小说,置换科幻为魔幻,仍然在视听上带给观众极大的快感和新奇感。
企业员工入党申请书第二种香港爱情电影与内地融合的方式是直接表现内地现实与当代历史中人生百态和生死离别,这是深度合作的一种尝试。香港文艺片导演关锦鹏、许鞍华分别拍摄了改编自内地文学作品的电影。以关锦鹏导演为例,2001年他拍摄了改编自网络小说《北京故事》的电影《蓝宇》,故事以内地改革开放以后十几年间的发展为背景,硬汉胡军和当年初出茅庐的刘烨饰演一对爱恨纠葛的同性恋人。此部影片使关锦鹏导演一举拿下当年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并使主演刘烨声名大噪。强烈人文主义关照的许鞍华导演和众多电影人一样选择北靠神州,她所拍摄的第一步合拍片作品是改编自内地作者海岩同名小说的《玉观音》,启用赵薇和谢霆锋这一超级明星组合,夺得了当年贺岁档票房的亚军。这部女性电影讲述了一个对于男人有着致命诱惑的女警员和生命中四个男人的爱恨纠葛,表现了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影片虽然和原作者海岩在艺术诉求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总得来说仍然体现了许鞍华导演的个人特。
三、结语
2000年至今是香港爱情电影发展和变化的十年,也是香港电影和内地电影深度合作的十年。可以说,香港爱情电影的自身特点是历史造就的,其流变也是历史性。为了捍卫固有的市场空间和拓展更为广阔的受众体,也为了探索电影文化与内地观众的深度融合,香港爱情电影在创作题材、风格样式、艺术话语等方面作出了多样的尝试。但是,香港爱情电影在加快与内地融合的步伐中,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在融入内地的进程中保持香港的主体性、创作自由和文化特点,望香港导演能够早日探索
出更好的模式。
生态木吊顶(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影视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慰川.当代港台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汽车空调不制冷的原因[2]王海洲.香港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3]李友平.香港电影影响研究[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4]中国电影资料馆.香港电影十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5]周蕾.写在家国之外[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6]朱家昆.香港类型电影漫谈[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张硕 实习编辑:王穆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