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显卡关键词: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文旅产业;融合;路径食用酒精
淘宝网开店流程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大力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合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文旅产业。实施文旅产业优化提升工程,把文旅产业培育成重要支柱产业。文化、旅游作为改善民生的“幸福产业”,是持续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内容。恰如诗与远方的组合,未来中国文旅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必将演绎出全新的发展格局。
一、合肥市文旅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合肥历史文化深厚,生态环境宜居,区位优势独特,具备发展文旅产业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空间和广阔前景。近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合肥市紧紧围绕
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这一目标,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保持和巩固了合肥市旅游业旺盛发展的良好势头,今年以来,合肥市重点发展文旅产业。5个村入选文旅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成功培育国家丙级民宿1个,省级特美食村4个,庐江百花村被省文旅厅推荐申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2年1-6月全市国内旅游人数4470.1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52.16亿元。
二、合肥市文旅产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现阶段文化、旅游仍然存在两张皮现象,系统整合不够、人文要素挖掘不够、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旅游投入力度不足、专业人才明显滞后等现象较为明显。特别目前合肥市也面临文旅行业受疫情冲击大,旅游基础设施有欠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不快等等问题。
(一)缺少文旅产业融合的管理体制
我市近年来才将文化与旅游归属于一个系统,由于常年隶属于两个系统管理,部门之间缺少交流与沟通。旅游管理部门只管旅游产业,缺少能够充分利用的文化资源,而文化管理部门则立足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发展文化产业,忽视了如何发挥旅游功能这一问题。因此,
两大产业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不同,各自规划,缺乏沟通和交流,必然阻碍相关资源展开统一规划与运作。
(二)旅游业缺少核心竞争力,不利于实现文化深度渗透。
我市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都是单个分散的旅游景点,这种布局不容易形成精品路线。另外,我市文旅产业融合缓慢另一个原因是旅游产品文化的内涵不丰富。在开发旅游产品过程中,文化与旅游明显脱节,旅游产品对我市自身含有的例如包公精神等文化展示程度不高,文化价值挖掘不深,致使我市存在有文化、无旅游的现象。
(三)文化产业化水平较低,制约文旅产业深层次融合。
合肥市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目前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产业化的经济运作这种能力还比较薄弱。我市的很多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仍然保持原始的无形性,实现产业化的寥寥无几,这表明文化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
三、加快合肥市文旅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一)做好建章立制工作,保证文旅产业融合健康发展
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坚持宏观调控,适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用于规范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机制的健康运行。同时,政府还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起到协调的作用,采取多种行政手段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这样才会有助于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长期协调发展。要在区域旅游规划一盘棋的格局下,加强与省际经济圈各区域文化、旅游、交通等规划的衔接,并统筹考虑和安排重点区域旅游,建设重大旅游项目、培育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智慧旅游。
(二)梳理地域文脉,确立合肥文旅主标识。
立足合肥地域特点,深入挖掘包公文化、红文化、淮军文化、非遗文化等,丰富文化旅游内涵,提升合肥文化辨识度,提高合肥历史文化的影响力和现代旅游的竞争力。深入挖掘文旅产业资源,不断创新文旅产业融合模式。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加大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综合运用科技、文化、创意等手段,以“精品化”、“品牌化”为发展方向,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全面开展精品景区建设。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合肥文旅承载力。
围绕当前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注重从旅游视角提早介入,整体谋划、一体建设,构建必要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文旅消费要素以及纪念馆堂、田园综合体等实体,提高旅游承载力。为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合肥市应重视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和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立足于实际需要,合理调整酒店结构,在旅游热点地区适度发展高星级酒店。
(四)围绕天然资源,摸准合肥文旅潜力股。
梦见掉了一大把头发着眼于市域内的山、水、林等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摸底,把全市可挖、可转化、可利用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剖析其区位、特点、前景,建好“资源库”,做到心中有数。深度宣传与打造我市旅游知名品牌,产生品牌效应,继而带动其他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发展。同时,也要保持目的地旅游形象的稳定性,不可朝令夕改。另一方面,要完善旅游营销网络,加强整体宣传营销。把文化主题作为切入点,把旅游资源作为纽带,将主题鲜明、具有地方特的文化资源整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我市旅游文化品位与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
(五)突出市场主导,搭建合肥文旅产业链。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在产业塑造中融入“旅游+”“+旅游”,促进产业的嫁接、融合、拓展,推动文化旅游产品从单一观光型为主,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为一体的复合型产品转变。例如,文旅产业和健康产业可以融合在一起,形成“文化+旅游+健康”的综合体。文旅产业还可以与生态农业融合发展形成“文化+旅游+农业”综合体,把文旅产业和休闲商业融合发展形成“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打造具有很强文化性的休闲文化商业街区,让旅游者在轻松的心态和氛围中进行游览和购物,获得游览和购物的双重体验。
(六)提高人才素质,培育合肥文旅融合内生力。
一个城市文旅产业发展的好坏,主要看前期的理念、规划、想法,这些主观的因素在人的管理。但是目前合肥旅游产业面临的现状就是缺少符合要求的旅游专业精英。首先,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设立旅游人才培训基地,提升文旅产业融合的内生力;其次,要积极引进国内外文化创意人才,发挥人才集聚效应,为本市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最后,教育部门应根据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置有关的课程,培养出既懂旅游又精通文化发展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范周:《中国文化产业重大问题新思考》,商务印书馆,2019.
[2] 邓爱民:《中国文旅产业:疫情影响与全面振兴》,中国旅游出版社,2020.
[3] 范周:《文旅产业孕育新的变量》,社会科学报,2020(003).
[4] 杨京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现状及策略研究》,商讯,2020(26).
二月兰阅读答案基金项目:合肥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课题“合肥推动文旅产业发展路径研究”(HFDXKT202212)
作者简介:张敬兰,(1979-),女,安徽合肥人,汉,硕士研究生,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
工作单位:中共安徽省肥东县委党校;地址:安徽省肥东县店埠镇土街29号中共肥东县委党校,176****7992
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