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亚太战区增援能力
作者:田 聿
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20年第16期
    田 聿
高铁一等座和二等座的区别
    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奉行“实力换和平”的政策,试图用强大军事力量维护所谓“美式和平秩序”,实质是确保霸权不受威胁。尤其在亚太方向,美国利用朝核危机、南海问题等热点因素积极进行军事战略布局,本来就是美国“第一岛链”围堵战略支撑点的日本和韩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变成美国的“大号前进基地”。
    受到作战环境的先天限制,西太平洋方向,美军前进部署的主力均以海空军为主,辅以少量陆军作战单位,他们也是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军在海外维持的最大规模常驻重兵集团。这似乎给外人留下一个错觉,以为美国陆军在亚太军事布势中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其实这种看法是极大的误判。美军之所以将2009年提出的“空海一体战”在2012年改变为“联合作战介入”,就是强化了陆军在联合作战中的作用。
    在2018年5月30日刚刚改名的美国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USINDOPACOM)里,美国陆军兵力也不容小觑,总兵力在8万人左右,特别是他们的增援效率直接关系到美国在亚太冲突中的“续战能力”。
    动员充实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国防部虽将太平洋司令部更名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但旗下的军种司令部并没有改名,掌管这一地区美国陆军兵力的还是美国陆军太平洋司令部(USARPAC)。该司令部麾下的陆军兵力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单位众多,负责广阔的亚太地区作战。以日本为例,就兵力部署位置而言,海军第7舰队、海军陆战队第3远征军和空军第5航空队以日本本土和冲绳为根据地,相比之下,司令部设在日本座间的驻日美国陆军、第1军前指麾下的总兵力才2 000人而已,且以直属的特殊专业部队为主,包括美国陆军卫戍部队、第10支援大队(驻冲绳)、美国陆军工兵部队、美国陆军驻日军乐队、美国陆军驻日航空营等。
    虽然第1军常备兵力寥寥可数,但从指挥系统架构看,第1军绝不是徒有其表的“架子军”,一旦美国陆军太平洋司令部奉命派遣部队增援日本,第1军前指立刻会充实编制,担任日本防务。如果情况持续升高,第1军前指指挥官由于同时也是第1军副军长,当驻美国本土的第1军第二梯队前来增援时,前指能无缝对接,省下多余的行政交接时间。战时,驻日美国陆军第1军由美国陆军太平洋司令部直接指挥,配合海空军执行联合作战。不过《美日安保条约》不像《美韩共同防御条约》那样规定战时指挥权需全部移交美方,因此美日将会采用联合作战体系,或是通过混编特遣队方式解决指挥权统一问题。
    美国陆军太平洋司令部手里的骨干部队,还有驻韩第8集团军麾下的步兵第2师、驻夏威夷的步兵第25师以及驻阿拉斯加的陆军第1、第4“斯特赖克”旅级战斗队。当然,由于作战任务区太大,除了以地面作战为主的韩国外,为避免前进部署的陆军部队遭到战略对手的海空封锁,美国陆军太平洋司令部主力多半驻扎在美国本土或相对安全的中太平洋腹地。
    本土协同
    考虑到战时快速部署需要,美国陆军太平洋司令部麾下大多是“斯特赖克”旅级战斗队(SBCT)和步兵旅级战斗队,像步兵第25师下辖有第1斯特赖克旅级战斗队、第2、3、4步兵旅级战斗队,其中第4步兵旅级战斗队实际上是一支空降部队,同时也是美国陆军太平洋司令部的战略预备队(CRF)。
张国荣简介    美国陆军第1军主力是驻华盛顿州路易斯-麦科德联合基地的第7步兵师,但是该师实际上是个很特殊的步兵师,因为其骨干地面作战兵力都是驻韩国的美国陆军第2步兵师,包括第2步兵师第1和第2“斯特赖克”旅级战斗队、第2步兵师属炮兵(旅级),自身的地面作战兵力只有第81“斯特赖克”旅级战斗队、第17野战炮兵旅、第555工兵旅、第201远征军事情报旅,外加第16战斗航空旅。
    正因如此,第7步兵师麾下的2个“斯特赖克”旅级战斗队都会根据年度美韩联合演习时间表轮换到韩国,同时为了配合美国陆军太平洋司令部各项计划想定,参加年度轮换演习的旅不算直接从本土西海岸前往韩国,而是先前往东南亚和泰国进行“金眼镜蛇”演习(Cobra Gold),再取道马六甲海峡北
上前往菲律宾,和菲陆军进行“肩并肩”演习(Balikatan),最后才前往韩国参加年度“鹞鹰”演习(Foal Eagle),全部结束后才登船横渡太平洋返回驻地。
    执行这种大规模近乎环太平洋的演习目的无他,除了检查现有后勤补给体制能否应对第1军执行海外部署的续战需求外,也让实兵单位能够熟悉未来可能的战场环境和盟军情况。虽然第1军麾下的常备部队只有第7师,但战斗序列中还有为数众多的预备役和国民警卫队可供动员。当情况升高时,第1军实际能动员2个重装师、2个中型旅和1个装甲旅作为预备队使用。
富妍>范晓萱周迅    快速反应基石
    由于预想作战区远离美国本土,又缺乏战略纵深可供大部队维持长期前进部署,因此美国陆军在亚太地区主要采取预置补给模式(APS)来应付作战需要。美国陆军预置补给是以旅级部队作战需求为基准,而预置补给内容又会根据作战想定不同加以调整。像欧洲战区,就分为重点威胁地区的欧洲作战需求补给(EAS)和配合增援第二梯队的行政补给两种。其中,EAS以快速部署部队能立即取用为原则,因此以待命完成的各式作战工具、装甲车辆和战斗支援补给物资为主,一套EAS包括87辆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150辆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和1 750辆各式装甲输送车、战术轮式车辆,另有供一个装甲旅级战斗队持续高强度作战15天的各项物资补给。因此,美国陆军在情况升高时无需比照1990年“沙漠盾牌”行动那样大费周章,只要把官兵成建制空运到预先规划的地点领取装备,就能在72小时内投入作战。
    EAS虽能有效缩短美军部署时间,但在亚太地区却情况迥异,美军最头疼的就是没有足够的安全地点来存储等量装备,加上美国陆军在“第一岛链”的主要前进基地都可能暴露在战略对手的先制打击火力之下,因此美军在西太平洋主要依赖停靠关岛的大型预置补给舰队。据日本《世界舰船》介绍,美军在太平洋战区的预置补给舰队下辖两艘5万吨级大型中速滚装补给舰(LMSR),两舰共装有可供一个装甲旅级战斗队使用的各式武器装备和持续作战90天的油弹补给,另外为了预防可供卸载的港口遭攻击而无法使用,舰上还备有两栖登陆艇和架设人工港口所需器材。
    除了关岛的预置补给舰队外,美国陆军在韩国和日本也设有预置补给基地。其中,在韩国的预置补给基地位于倭馆,由第403野战支援旅负责装备检查和维护,而日本的预置补给据点则是相模联合补给基地。日本《军事研究》介绍,美军在韩国的预置基地是比照EAS标准,以能够立刻动用的作战工具和装甲车辆为主,另有可供师级部队持续作战90天的各种补给。而日本的预置基地以行政补给为主,较特别的是里面还封存着陆军运输船艇,包括20艘通用登陆艇(LCU)和18艘小型登陆艇(LCM),需要时由工兵操作,协助保障陆军在日韩之间的跨海输送。按照美国陆军教范,凡是以作战需求补给标准编制的预置补给基地,无论船艇或陆上基地都必须让各式装甲车辆和轮式车辆随时处于可开动状态,这样部队经空运前来接装时只需要领取弹药就能参战。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陆军太平洋司令部的运输能力并非只依靠海空军支持,而是在编制内拥有独立海运舰队提供战区运输。这支陆军运输舰队由第8战区支援司令部管辖,主要使用类似坦克登陆舰的
后勤补给舰(LSV),每艘最多能装载24辆M1A2主战坦克或37辆“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而在行政补给时则能装载48个20英尺集装箱,相当于24架次C-17运输机的运力。为了提高运力,在2016年美国陆军太平洋司令部增援日本的演习中,驻夏威夷的第25步兵师第3步兵旅级战斗队麾下的装备就是用后勤补给舰运到日本名古屋卸载。虽然后勤支持舰航速较慢,需要15~20天才能从夏威夷抵达日本,但一方面可以节省宝贵的战略空运架次,再者由于是陆军直属单位,因此可根据战区情况提供地面部队迫切需要的重装备支援,可谓美国陆军太平洋司令部独有的后勤补给编制。
    额外支援
    考虑到未来美国陆军在太平洋战区可能与地区军事强国直接对垒,因此除了从夏威夷或本土增援外,另一个能派上用场的预置补给点就是位于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岛。虽然从迪戈加西亚岛前往“第一岛链”的距离比从夏威夷或美国本土要短,但大部分航线都会暴露在战略对手海空军威胁之下,这意味着美国海军第7舰队需要提供全程护航,再不然就是美国需要获得亚太和南亚盟国或伙伴国的额外支援。
    英国《简氏国际海军评论》透露,美军在迪戈加西亚岛常驻三艘LMSR,装有至少供两个全员装甲旅级战斗队实施90天高强度作战的补给和装备。更重要的是,迪戈加西亚岛还有两艘满载各式弹药的7.5万吨级大型高速集装箱轮随时待命,仅以驻韩美国第8集团军的弹药基数来看,光这两艘集装箱轮
我国最大的湖的弹药,就足够该集团军持续作战超过90天,若再配合日本预置补给基地,美国陆军太平洋司令部不论在朝鲜半岛或日本本土都拥有打一场高强度局部战争的能力。只是在“第一岛链”战场中,美国陆军的战区机动能力远不如驻冲绳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远征军,因此在亚太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未来美国陆军究竟如何在西太平洋扮演重要角仍需持续观察。
>至上励合刘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