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失衡的评估与
Father of Rehabilitation—Vladimir Janda
1、更加重视感觉运动系统对动作控制与慢性肌骨系统疼痛的影响
2、1979年janda定义了上/下交叉综合征
3、确认了测试的重点在于肌肉功能,而非肌力。
4、Janda注意到慢性踝扭伤与下背痛之间有一个重要的连接,那就是本体感觉。
5、大部分结构性的原因可能是功能性原因所致;要是没处理好功能性问题,结构问题根本不可能得到完全解决;结构问题有时会破坏神经感受器,影响本体感觉表现,形成错误的传导信息,从而对感觉系统进一步损害。
6、功能损伤的定义:人体结构或生理系统执行原有功能的能力受损,这样的损伤常以反射性变化的方式呈现。
7、功能性法则是结构性问题的关键。
8、很多人存在肌肉失衡的问题,但不会感觉疼痛,然而不论如何,这类问题就会最终导致关节功能障碍与关节模式改变。
海陆电视剧9、组织损伤与疼痛 张东健主演的电视剧 肌肉失衡 动作模式改变
10、87%的ACL损伤患者出现膝前疼痛与臀中肌无力,从而出现ITB代偿性缩紧;事实上,ITB太紧的患者也会出现外展肌无力地情形
11、相较于没有膝痛的患者,膝痛患者髋伸肌(-52%),髋外展肌(-27%)与髋外旋肌(-30%)的肌力明显减弱,比较髌骨前疼痛的患者发现在髋外展肌与比目鱼肌长度上有明显差异。整理房间
12、前髂的患者中,同侧大腿后侧肌的肌力明显较差,下背痛也与髋关节伸直和内旋角度减少有关。
13、大腿后肌与股四头肌太紧的职业足球运动员是下肢损害的高危人。
14、就重复性动作与姿势因素所引发的肌肉失衡来说,生物力学是主因,另一方面认为神经因素才是导致肌肉失衡的原因。
15、当特定的协同肌成为动作的主导者时,原有精确的关节动作就会发生变化。
16、缩短被延展的肌肉强化较无力地肌肉,用以恢复精确的关节运动
17、系统发生变化,其实是反应身体其他部位的适应性变化。
18、异常的关节位置或关节动作会错乱本体感觉输入,肌肉失衡也会以这种隐性的方式形成。
19、所谓肌肉失衡就是缺陷式神经肌肉系统调节机制的实际表现,这种失衡会以系统性的反应来作乱而且通常影响全身。(连锁反应)
20、结构性病理变化 功能性病理变化
21、肌肉失衡被视为反复性与慢性疼痛症状持续不止的原因之一。
22、容易紧绷的肌肉比起容易被抑制肌肉,其肌力大约大1/3.在各种活动中这些肌肉容易被启动(提前激活)
23、动作模式的评估远比测量各个肌肉的肌力更为重要,这包括活化模式的时机(顺序)以及协同肌的活动程度
上海游玩
24、本体感觉的信号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与运动规划功能,以及活化用来调节(姿势、平衡与协调促进协调动作模式的耐久度。)
25、有关疼痛的致病转机与疼痛为何持续不退的原因方面,神经系统扮演关键的角。
感觉运动系统
26、感觉系统的信息由中枢神经系统(CNS)与周围神经系统(PNS)连接到运动反应系统。
27、人体有三个部位所送出的本体感觉输出对于维持姿势非常重要,这三个关键区域包括:足底骶髂关节颈椎。
28、高弓足的人其姿势摆动幅度较大,原因:(1)旋后足的活动度不足(刚性结构),或因其足底面积变小,造成传入性感觉输入降低所致。
29、骶髂关节是慢性下背痛的病因来源,本体感觉功能障碍很可能是骶髂关节功能障碍的主因。
30、慢性颈椎功能障碍的病患也会出现平衡方面的问题。
31、功能性踝关节不稳与慢性下背痛的病患,会增加髋关节策略的使用(而非踝策略),来稳定姿势。丧失踝策略从而过度使用髋策略将会大大增加下腰部剪切力,从而导致腰痛。
32、慢性踝关节不稳,是由于韧带内机械感受器受损所致,造成传入神经阻滞或传入性讯息无法上传至CNS所致。
33、退化性膝关节炎可能与老年人的本体感觉功能降低有关
34、传入性信号在肌肉抑制作用上所扮演的角可能比疼痛更重要!
35、近端的髋部肌肉无力与女性膝关节前方疼痛有关,髋部无力也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有
关!
连锁反应
36、肌肉骨骼病理现象是一种连锁反应,janda强力建议者要往其他部位寻病源,根据这样的方式通常可以在远离痛处到其它症状。
淘宝开店指南37、动作与肌肉骨骼的病理现象从来不会是独立事件。
38、感觉运动系统内部的病理问题,会在系统内的任何地方以适应性变化加以反应。
39、结构性机制性指的是:静态骨骼定位对相邻结构的影响;功能性机制指的是楔石结构的位置对(连接到楔石结构的肌肉)之动态影响。结构性反应链受到静态关节结构的影响,而功能性反应链则受到关节结构周围之肌肉活动的影响(如骨盆与肩胛骨)
40、结构性反应链的顺序是从骨盆开始,由下至上影响到头部位置。
41、膈肌或深层脊椎稳固肌无力的患者,在吸气时会以抬高下肋廓的方式来代偿呼吸,这个动作容易导致胸腰结合部交界处过度伸直从而出现不稳定。
42、旋前足会造成错误的腰椎定位,这会让身体付出额外的代价来稳固躯干。
43、同侧臀大肌与对侧背阔肌通过胸腰筋膜相连接
44、步态过程中,身体通常会反过来利用竖脊肌来代偿无力地臀大肌用以后伸髋关节。
45、C7T1、T12L1、L4L5、L5S1、S1等这些椎体关节转变部位常发生疼痛的部位。
46、扳机点的特性是会引发转移痛,而压痛点则无次特性。扳机点手法松弛是要注意以螺旋向下的形式松解,特征是局部组织张力增高且疼痛加剧;压痛的手法松弛技巧:缓慢持续向下的牵拉,且压痛点下压时不会出现局部软组织张力上升。
47、胸腰筋膜分为三层:深层与腰大肌、腰方肌相连;中层与腹横肌、背阔肌、腹斜肌相连;浅层是最重要的一层,与肩带、腰椎与下肢之间传导力量,也与大菱形肌、颈夹肌相连,从而将腰部与上半身串联。
除夕节是几月几日48、胸腰筋膜在本体感觉的功能上也扮演重要的角。
49、由于筋膜缺乏延展性且与肌肉系统紧密相连,筋膜可能会限制关节活动度,甚至激发功能障碍的形成。因此在评估连锁反应时,一定要考虑筋膜的影响。
50、当人体处于极端或病理状况时(压力、疲劳、结构损伤),这些反射(运动反射、抓握反射、咀嚼反射、呼吸反射、回缩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会有增强的倾向。
51、最重要的感觉运动稳定链就属骨盆链,组成包括:腹横肌、多裂肌、横隔与盆底肌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