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0-06-10;修回日期:2020-08-26
作者简介:李汝(1969—),女,江苏南通人,中共南通市委党校南通市情研究室主任,经济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首个“全球化疫情”使全球经济陷入全面衰退。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南通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新机遇。只有适时地创造发展新机遇,因势制宜优化营商环境,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挖掘创新潜力,开拓内外部市场,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才能最终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区域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南通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425(2020)04-0026-06
截至2020年6月24日,全球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已超933万,累计死亡超47.8万例,[1]新冠肺炎疫情成
为首个“全球化疫情”[2]。疫情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愈加深远,2020年6月8日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
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全球经济将下滑5.2%,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3]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使人们不得不创造新机遇,寻求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等。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疫情防控已从应对突发事件转变为常态化防控,防控疫情和推进经济稳定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任务。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研究
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挑战、新机遇以及应对措施。
1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南通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1)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加大,完成2020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压力较大。在经济全球化、产业链分工精细化的今天,疫情的冲击伴随经济活动在地区间、国民经济各领域之间呈指数级渗透和蔓延,影响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为阻断疫情,各国纷纷采取阻断病毒传播的各种措施[4],世界经济处于高度不确定性中,经济下滑。2020年3月31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宣布全球经济已进入衰退
期。[5]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同比下降6.8%,[6]是1992年有GDP 季度统计核算以来的首次负增郝邵文释小龙电影
长。南通是我国东南沿海制造业重地,产业发展已深度植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受疫情影响,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同比下降1.4%。[7]随着疫情的持续,经济波动较大,干扰因素的不可预见性增大;各级财政吃紧,政策空间被挤压;杠杆率高企,推高金融风险、债务风险;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盈利缩水,亏损面加大;政府可用的扶企救市的手段和措施限制增多。2020年5月,南通复工复产深入推进,工业生产持续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增速较一季度提高2.0百分点,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3.2百分点,位于全省第1位。[8]南通若要完成2020年的全年经济发展指标,三、四季度
则必须实现经济迅速增长。
2)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发生改变,推进路径亟待创新。①资本流向发生改变。因疫情影响和资本趋利的本性导致全球资本快速地向生物制药、防护用品、应急装备等防疫产业领域集聚,上述领域基本不属于南通当前重点发展的产业范畴。②资金池缩水。一方面,疫情持续使民间投资意愿不强;另一方面,为做好“六稳”工作和落实“六保”任务,各级财政、金融机构的资金也更多地流向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社区管理、民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南通经济发展下的南通经济发展
李汝
(中共南通市委党校,南通226007)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第20卷第4期2020年12月DOI :10.19315/j.issn.2096-0425.2020.04.007
李东海 孙恩书
Vol.20,No.4Dec.2020
生保障、中小市场主体扶持等领域,挤占了其他项目有可能获得的投入资金。③可选择的产业范围缩小。后疫情时代,正值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重构的关键期,产业项目布局已由遵循传统的全球产业链布局的效率优先原则,转变为以统筹考虑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性、风险性和效率性为首要原则,一
张馨予北京爱情故事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企业或投资方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由原来的离岸布局,转变为近岸甚至在岸布局。④创新基础条件发生变化。与国内外创新资源富集地区共建“创新飞地”是南通借助“外脑”推进项目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为防控疫情,绝大多数创新协作场景已由“线下”改为“线上”、由实景改为虚拟,多类型、高频次、高密集的信息交流和资源要素汇集场景实现难度较大,异地共建创新基地、分工协作实现项目推进目标的速度缓慢。⑤高素质人力资源短缺。后疫情时期,有效管控境内外人员流动依然是疫情防控的重点,短期内南通高素质人力资源短缺的困境难以缓解。3)全球产业链的均衡被打破,南通制造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的进程遇阻。后疫情时代,疫情的连锁反应已由产品的生产端传导到需求端,全球消费市场出现结构性供给失衡,病毒检测试剂盒、呼吸机、口罩、防护衣等产品需求量激增,激发了防疫物资制造领域的投资热潮,挤压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空间,打破了全球生产、供给、服务等体系的平衡,也打乱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正常生产节奏。制造业是南通的支柱产业,2019
年制造业增加值占比41%,[9]其投资和产品需求主要来自日韩及欧美市场。疫情不仅割裂了南通企业的主要
原材料、核心零配件的供给链,也导致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企业新订单减少。南通市统计局调查数据[10]显示,仅有41.9%的工业企业第一季度接到的产品订货量处于正常水平;48.6%的企业接到的产品订货量低于正常水平;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在手订单被取消或延期、新接订单减少。不仅如此,疫情也影响到企业扩大生产、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所需的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等要素的投入,据统
计[8],2020年1—4月,南通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2%,降幅比全部投资低1.2百分点,5月投资开始回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也仅为0.3%。疫情阻断了南通制造业深度融入全球生产体系的成熟路径,使已形成路径依赖的南通制造业陷入发展困境。4)社会消费结构失衡和经济增长乏力。后疫情时期,消杀用品、防护用品、医疗用品、滋补保健品等产品成为社会消费偏好。在居民收入稳定的前提下,偏重某些特定领域的消费,如对汽车、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餐饮、美容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非必要休闲服务的消费需求将会降低。2020年3月,澎湃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进行的关于我国居民疫情期间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11]表明,疫情期间80%以上的被调查者增加了防疫用品消费,其中有53%的被调查者大量增加防疫用品消费;40%的被调查者表示在疫情结束后,仍会比疫情之前增加防疫用品消费;分别有44%和38%的被调查者表示,疫情后外出聚餐和旅游消费不会比疫情期间增加。调查结果说明疫情使社会消费结构出现失衡。对比“非典”前后南通居民消费的统计数据也证明了上述判断:2002年和2003年,南通市市区居民人均耐用消费品支出分别为251.53元和149.90元,2003年仅达到2002年的59.6%;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分别是997.62元和975.85元,2003年仅达到2002年的97.8%;而市区居民医疗保健人均支出分别为314.87元和476.89元,2003年是2002年的151.5%,其中人均滋补保健品支出分别为23.59元和74.34元,2003年是2002年的315.1%,达到全年各项消费最高值。2013年以来,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2019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2]达57.8%,拉动GDP 增长3.5百分点。但2020年1—5月南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5%,消费颓势不减。[13]社会消费结构性失衡及其滞后影响使南通经济发展的
良好态势减缓。5)外贸依存度较高的船舶海工、机械设备制造等企业出口大幅度下降,“六稳”和“六保”任务落实难度加大。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严峻,外部市场有效需求大幅萎缩,加之春季广交会等会展取消,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企业订单量大幅减少、取消或终止,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生产经营艰难。统计显示,2020年1—5月,南通出口贸易总值同比下降4.4%,其中5月的同比降幅高达5.8%。船舶海工出口同比下降21.2%,集装箱出口同比下降29.1%,占全市出口总量39.4%的机电产品出口同比下降6.6%。1—5月占全市出口44.9%的三大主体市场欧盟、日本和北美洲同比萎缩5.3%。[13]此外,疫情使南通从事出口加工贸易的中小型企业遭受的冲击甚于一般贸易企业,如一季度南通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分别减少6.1%和12%,而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比分别减少8.6%和14.1%。[14]对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疫情加速了在东南亚国家设厂的南通外贸企业的回流,东南亚地区产业链不完整,疫情影响使本就交通物流不便的地区供应链严重阻断,加之宗教文化差异较李汝: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南通经济发展第4期27
28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大、唯一的用工红利也将触顶等因素,这使多数外贸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停滞。[14]
06超女重聚
2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南通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1)创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营商环境决定了地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高低,
关乎项目建设的成败,更是现代化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2月以来,为对冲疫情对经济的不良影响,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财税和金融部门密集出台多项针对市场主体的税费减免、低息或免息贷款政策,减轻企业生产经营负担;相关职能部门为支持重点防疫物资生产纷纷成立服务专班,全面推行全流程“一站式”定制化贴心服务;税务部门利用税收大数据平台,帮助产业链已断裂的企业短期内高效匹配上下游产业链,打通生产和供应的痛点、堵点;6月6日,南通和上海签订《通州湾新出海口开发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南通新机场合作共建协议》[15]等,加快南通全方位对接上海的步伐。经历“疫情大考”,南通进一步优化了政府服务的集成机制,增强了服务重大项目和市场主体的能力,完善了监管体系,提升了营商环境的标准水平,为创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契机。
2)借助多项逆周期调节政策拓展项目建设领域。为对冲疫情影响,国家陆续出台多项逆周期调节政策。如2020年3月24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为弥补疫情暴露出的我国航空货运能力的短板,要有序推进以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建设。[16]南通兴东机场是距离上海最近的客货兼容的现代化机场,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发挥着重要的集疏运作用,2020年第一季度货运业务逆势上行,货邮吞吐量达10320.37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1.14%,全货机航班达424架次,同比增长6%,其中3月份一个月内货邮吞吐量达4709.63吨,环比增长133.94%,同比增长40%。[17]1—5月,南通机场完成客运吞吐量639019人次,排名跃居江苏省第三位,货邮吞吐量19394.87吨,同比增长31.06%,这充分证明南通已经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18]为进一步提升长三角核心区航空运能,建
设长三角江海联运集疏运体系,南通新机场项目已列入《交通强国江苏方案》,方案提出“将南通新机场建设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19],南通也与上海签订了新机场共建协议等,这些都为南通的新出海口和集疏运综合枢纽建设按下了快进键。此外,南通目前强力推进的产业、轨道交通、沿海港区等项目建设,正契合了中央提出的“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对重点项目多、风险水平低、有效投资拉动作用大的地区给予倾斜,加快重大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16]。根据当前重大项目建设变化的新特点、发展的新趋势,南通应着重在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建设、仓储物流、新型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等重点项目上发力,将项目建设推向新高峰。
3)把握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大趋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疫情催生出以统筹兼顾高效、安全和风险防控为前提的全球产业链布局和重构新趋势。当前,正值南通经济总量破万亿、推进经济发展高质量的关键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南通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全球产业链重构为南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新机遇。这是因为:①南通已具备抢占产业链重构先机的最优基础条件。南通是近代我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化和信息化已深度融合,以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建设推进迅速,所在的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高效,地区间供应链较为齐全,创新平台载体众多,发展环境较为稳定安全。②南通企业拥有强烈的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经历严酷的疫情洗礼,南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和动力增大,企业对创新的认识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③政府对企业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激励、扶持政策体系也愈加科学、系统和完善。后疫情时期,是南通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窗口期。
4)借助创新蓝海增强企业创新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离不开科技创新支撑。”[20]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疫情暴发后,一些企业到创新创造的新空间,创立了新模式,开拓了新市场,拓展了新思路。如病毒检测试剂盒和抗病毒疫苗的研发,湖北定点专业医院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及方舱医院的高速建设,全国重点防疫物资和设备的生产链、供应链、服务链的构建和运行等。南通中天科技集团就抓住了企业创新的新机遇,其旗下的中天智能装备公司,在短时间内跨行业完成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研制和生产,市场需求火爆,产品不仅远销日本,也开拓了企业产品创新的新领域。[21]同时,一些“专精特新”行业小巨人企业获得
了发展壮大的新机遇。国家发改委统计调查结果[22]表明,在复工复产最快、受疫情影响较小的中小微企业中,90%以上是“专精特新”行业小巨人企业。当前,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扶持企业创新,加大对“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的工业强基计划,如江苏省政府梳理出126项“卡脖子”技术目录,建立近500项短板技术库,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工业强基、重大“卡脖子”技术(装备)的攻关计划,争取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装备),致力于增强中小企业的专业化制造优势和创新实力等,这些都是南通企业增强创新实力的机遇和助力。[23]
5)抢占开拓国内市场的“窗口期”,外贸企业实现“外转内”发展。长期以来,一些南通的外贸企业放
松市场风险防控,过度依赖外部市场,忽视国内市场开拓。疫情来袭,企业因风险过度集中于外部市场,难免吃大亏。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消费连续6年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引擎,内需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有潜力的大市场,也是南通的外贸企业亟待培育、挖掘和开拓的新市场。为降低全球疫情影响,国家和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多重刺激消费、拓展消费市场的政策措施,着力培育新型市场模式,挖掘国内市场需求,拓展国内市场领域。例如:2020年3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优化国内市场供给,全面提升国产商品和服务竞争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这正是南通的外贸企业通过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培育自主品牌,开拓多元化内需市场,克服眼前之危,赢得未来之机的大好机会。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南通经济发展的应对措施
1)坚定必胜的信心,全面、辩证、长远地正确认识南通发展大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初具规模,经济体系的韧性和抵御风险能力增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虽产生重大影响,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的良好趋势没有变,南通在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重国家战略的推进下,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没有变。南通在深入学习“苏州三宝”,积极回应“发展四问”的基础上,应更加坚定必胜信心,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认识南通发展大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咬定目标不动摇,只争朝夕快发展,为实现2020年目标任务尽最大努力。①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精准有效统筹协调,全力冲刺“双过半”,推进
生产全面回升、发展全面提速、经济全面回暖。②紧盯重点项目,全力破解瓶颈、攻坚克难,始终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③聚焦重点产业,做优载体环境,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巩固提升开发园区体制机制优化成果,让开发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④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狠抓工作落实,加强疫情防控不放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任务。
2)因机制宜优化营商环境,构建系统高度集成、事项高度集中、反应快速的行政监管体系。①以“大南通”的发展思维整合资源,系统破解资源供给、政策配套、服务保障等难题。重点要把《江苏省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中涉及南通的41个包括备受市民关注的南通新机场列入储备项目,北沿江高铁列入实施项目。南通市本级政府2020年安排的续建、新建城建交通1127个项目,不等不靠,不推不拖,一着不让地确保项目建设率先发力,环环紧扣确保项目如期建设,排除万难实现既定目标。②全面优化政务服务的集成流程,提高事项集中度和办事效率,实现全程无纸化受理、审核、备案和归档,实现项目办理的“零跑路”。③完善“江海英才计划”,通过“政策+平台+基金”的新模式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来通落户。④细化财税、金融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服务职能,灵活运用“银税通”等大数据平台辅助中小微企业复工达产,构筑适应产
业链重构的综合服务平台。⑤抓紧研究南通与上海签订的“两个协议”①中南通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并将其
管理制度范本
细化和分解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以快速部署和高效落实推进南通全方位对接上海取得新进展。
3)因时制宜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①针对纺织服装、家纺、电
动工具等困难行业和复工、达产、保市场等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出台多元化、长效性、重落实的暖企、助企①“两个协议”——上海和南通于2020年6月6日在“2020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签订的《通州湾新出海口开发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南通新机场合作共建协议》。
李汝: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南通经济发展第4期29
30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
扶持政策措施,缓解企业生存困境。设立特殊扶助专班、企业间帮扶联合体等机构,采取银企、政企、大中小企业结对帮扶等方式,帮扶困难企业及时转向、快速转型,畅通产业循环。②推动企业全面“上云”,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县市区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夜经济”“地摊经济”“特集市”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平台,畅通市场循环。③推进南通主城区与县市区之间快速交通网络建设、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健康养老机构的改扩建、三次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等项目,推动居民消费和项目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培育新经济增长极,畅通经济社会循环。
4)因业制宜挖掘创新潜力,增强企业抢占产业链制高点的能力。①鼓励具备一定创新实力的企业加大对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业、产业技术基础等的研发投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②鼓励企业加大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培养,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江海英才计划”等多种人才培育模式,围绕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目标,组建创新人才队伍。③大力培育“专精特新”行业小巨人企业,以市场需求引导创新方向,强化技术、产品、服务与市场之间的耦合互动模式,实施多元化、多层次、多方向的创新尝试,增强企业多种创新实力。④引导企业围绕核心技术、聚焦优势产品,强链、补链、固链,发展壮大成为专业性优势显著、特鲜明的系统集成服务商。
5)因地制宜扬优势,提升外向型企业拓展内外部市场的实力。①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拓展产品性能,主动协助外部市场客户复工复产,巩固传统外部市场。②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准企业海外投资定位,建立以我为主的海外闭环产业链和供应链、海外仓、展示中心、贸易市场等,带动南通企业、产品、技术、品牌和服务“走出去”。③完善企业生产机制,提高产品和服务对内需市场的适应能力。以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为抓手,做大做强自主品牌,提升南通制造的影响力。④加快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进企业全面“上云”,创新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新技术、新模式、新领域,使外向型企业不仅仅是企业产品和服务主要市场的“外转内”,更是企业经营模式、服务和产品附加值的升级和拓展。
6)因势制宜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确保“六稳”和“六保”任务落实。①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企业,稳定经济发
展的基本面。设立专班并拨出专项资金支持中天科技、通富微电、南通产控、罗莱、恒科新材料、江苏天楹等一批国内、业内有优势、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扩充规模,发展相对闭环的集创新链、生产链、供应链和服务链为一体的产业链集,向500亿级、1000亿级的规模迈进。②帮扶中小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稳定城乡居民就业基本盘。积极和国内电商(如天猫、京东等)开展合作,建立南通产品的综合展示平台。鼓励企业采用网络直播带货、云展会等多场景、体验式的营销方式,扩大产品影响力。③整合、优化产业园区资源,引进民间资本完善创新创业载体的建设和管理,拓展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提升渠道。例如,可以将科创园区作为蓝本来构建“民间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成熟企业”的集成式“双创”孵化、演进体系,形成特产业园区、众创空间、企业联盟等多边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④完善市场监管和服务体系,按照科学、灵活、高效、人性化等原则,鼓励在特定街区、特定时间,由特定人员摆摊设点,发展“地摊经济”“小店经济”,释放市场活力,增加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外盘
⑤增强社会保障体系对老年居民、城乡低保人员的保障力度,减轻城乡居民养老、医疗的后顾之忧,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净收入。推动老年居民集中居住区实施适老化改造,增设融合全日式、半托养式、日托式等养老模式的社区养老机构,建立适合老龄化社会的健康养老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全球疫情简报[EB/OL].(2020-06-24)[2020-06-24].www.xinhuanet/world/2020-07/28/c_1126293917.htm.
[2]博鳌亚洲论坛.疫情与变化的世界[EB/OL].(2020-06-03)[2020-06-09]./ktbgyq/49414.jhtml.
[3]世界银行.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衰退[EB/OL].(2020-06-08)[2020-06-09].
/zh/news/press-release/2020/06/08/covid-19-to-plunge-global-economy-into-worst-recession-since-world-war-ii. [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经合组织(OECD)发布经济预测报告[EB/OL].(2020-06-12)[2020-06-19].
v/article/ztdy/202006/20200602973272.shtml.
[5]新华网.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全球携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考验[EB/OL].(2020-04-01)[2020-06-09].
www.xinhuanet/world/2020-04/01/c_11257964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