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对新冠疫情城市公共交通该如何应对与管理?
“有这么⼀⼈他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疫情⼀线⼯作者,但他们却在疫情最危险的地⽅全⼒维持着城市交通运输保障,他们是⽣活物资的保供⼈,他们是连接医务⼯作者的通勤桥梁。”
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运⾏的重要命脉,连通城市服务功能的主要载体,如何在满⾜交通整车运⾏的同时,应对管理特殊时期的服务需求:基本⽣活的可达性与医疗、物资运输的连通性?也是这场疫情防控⼈民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疫情期间,武汉公交车成为负责接送医护⼈员和⼀线⼯作者通勤的“应急专车”
援鄂医疗队分批撤离,⾝后的公交车在背后为他们“践⾏”
由于公共交通车辆和车站空间相对封闭⽽且⼈员密集的特点,形成了传染性病毒容易传播与感染的客观条件。3⽉5⽇⼀篇发表在《实⽤预防医学》期刊《⼀宗在公共交通⼯具内⽓溶胶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病学调查》调查了⼀起湖南某地1⼈乘车,致13⼈感染的公交汽车聚集性疫情案例,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在密闭空调车内传播最远可达4.5m(正常呼吸道飞沫传播安全距离为1-1.8m),让⼈们对公共交通出⾏的安全性产⽣担忧。但须同时强调的是当时的乘客并采取任何的卫⽣防护措施,公共
交通车辆也未全部开窗通风,并保证⾼频次的清洁消毒。
新冠疫情前后的居民出⾏选择变化
由疫情风险产⽣的出⾏担忧也确实带来了居民出⾏选择的改变,由ITDP于2020年3⽉初开展的⼀项出⾏调查显⽰,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公共交通出⾏⽐重较⼤幅度缩减,特别以地铁⾸的公共交通出⾏⽅式,从原有的29.2%的出⾏选择占⽐缩减到13.5%,降幅超过50%,常规公交车也表现出同样降幅变化。在此背景下,使⽤⼩汽车的⼈出现了⼀定的增长(36.8%到40.1%),同时步⾏、⾃⾏车等慢⾏交通⼯具也出现了⼩幅上升。
由此带来的改变将对道路交通压⼒带来显著增长,⽽如何降低在复⼯过程中居民对公共交通出⾏的暴露恐惧,满⾜⾮拥车者的公共交通安全出⾏是现阶段公共交通出⾏需要努⼒的⼯作⽅向。
全国绝⼤部分城市已实施公交管控,
电影演员姜黎黎但响应等级标准不⼀
2020年3⽉4⽇之前全国地铁运⾏情况及新冠患者确诊⼈数(除武汉外)
截⽌到2020年3⽉4⽇13:00,中国内地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的40个城市中,共有8个城市实施
暂停运营(其中4个城市现已恢复),13个城市有关闭车站/线路,30个城市有调整运营时间/班次,2个城市⽆运⾏调整。整体结果显⽰,我国绝⼤多数城市的地铁运⾏服务受到了本次新冠病毒的影响,但与各地铁所在城市的感染新冠患者确诊⼈数同时⽐较,则发现地铁运⾏调整管控的⼒度其实并未与城市感染新冠患者的⼈数成整体正⽐。
除武汉外,⽬前3⽉4⽇后依然暂停运营地铁的城市珠海、淮安、乌鲁⽊齐,并未出现明显⼤规模的感染,⽽确诊⼈数相对较多的北京、重庆、⼴州等地,只采取了运营班次调整或关闭部门车站及路线的运⾏管控措施。另外,城市等级(其所代表的城市⼈⼝)也并⾮城市进⾏地铁运⾏调整裁定标准,拥有较⾼城市等级和⼈⼝数量的北京、⼴州在地铁运⾏调整⼒度上甚⾄低于长沙、西安等省会城市。
此项结论并不代表所有城市应该在特殊的疫情时期进⾏按照城市相应等级的地铁运⾏的运⾏调控,因为应急阶段的城市公交管控政策制定永远都是⼀项综合性和复杂度较⾼的⼯作,每个城市都有着各⾃城市的背景、防控能⼒、物资/财政储备等都具差异。城市公共交通主管部门应该更多的结合流⾏病传播规律,了解实际疫情发展情况和可以应对的措施选项后,在决定管控措施,避免对城市公共交通进⾏过度或过低的⾏政管控。
以⾮典作为参考,
以⾮典作为参考,
城市公交经历了3个⽉的影响才逐渐恢复
北京地铁13号线各⽉的⽇平均客运量
抗美援朝的资料在2003年的⾮典疫情中,作为重要疫情区的北京,从4⽉出开始就为地⾯公交系统专门制定了预防⾮典四级⼯作体系,但其客流量还是遭受了急剧的下滑。“五⼀”期间,北京公交每⽇发车次数虽接近8万次,但与平常相⽐下降30%,北京市公交客流量仅238万多⼈次,⽐去年同期下降80%以上。
电脑蓝牙怎么用后随着北京⾮典疫情的缓解,6⽉份开始乘客⼈数逐步回归,到7⽉份当⽉的⽇平均客流量逐步恢复到4⽉份之前的⽔平,总历时3个⽉。在此期间,地铁集团从4⽉下旬到5⽉中旬投⼊300多万元对地铁车站和列车严格消毒,平均每3个⼩时消毒⼀次,每天列车运营结束后,车站还要进⾏⼀次彻底消毒,并为⼯作⼈员配发了⼝罩和⼿套,实现了地铁集团4000多名员⼯⽆⼀⼈感染的结果。
这些变化历程与防疫成效提供了⼀些有价值的参考,但仍需强调的是,虽然SARS与COVID19在病毒谱系上有诸多相似,但本次传染病的疫情范围更⼴,已经达到全球⼤流⾏等级(2003年SARS时期WHO向全球发出健康警告、并定义SARS疫区),在国内清零累计天数不断增加的同时,公共交通领域的疫情防控⼯作仍然不能放松。
制定传染性病毒的公共交通应对指南,
玄彬姜素拉约会照
让管理有章可循
从2003年SARS危机之后,国家出台了《突发公共卫⽣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事件应急预案》,以及《国内交通卫⽣检疫条例》(国务院令第254号)和《国内交通卫⽣检疫条例实施⽅案》(卫疾控发〔1999〕第425号)等各种应急⽅案;但交通运输特别是公共交通领域并对公共卫⽣事件,特别是由传染病引发的公共卫⽣事件,⽽制定专项的传染性病毒交通运输⾏业应对解决⽅案依然缺失。
值得称赞的是,为了做好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2020年3⽉1⽇,交通运输部及时发布了《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具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指南》(交运明电〔2020〕84号),按照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对不同交通运输⼯具场站设施和交通运输⼯具的消毒、通风、运输组织、⼈员防护和宣传⼯作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指南,为本次疫情防控起到重要作⽤。
实际上,制定⼀份能够更好的结合交通领域⾏业特征的公共交通机构应对计划并⾮没有先例,当埃博拉病毒爆发时,全世界应对病毒⼤流⾏都是“危险地毫⽆准备”;世界卫⽣组织(WHO)被迫承认应对埃博拉病毒的反应缓慢且措施不充分,并宣布⼀系列改⾰措施。国际公共交通联会的安全委员会在应对甲型H5N1流感病毒的专题研究中,建议公共交通机构制定⼀份详细订明应对措施的应对计划。
近期由共享出⾏实验室组织翻译的标准中⽂版
美国在这⽅⾯⾛的更早和健全,2009年,美国公共交通协会(APTA)发布⾏业标准《制定传染性病毒应对计划》(APTASS-S-SEM-005-09),2013年⼜进⾏了修订,这⼀⾏业标准是专门针对传染性病毒⼤流⾏⽽制定的应对计划。
计划主要围绕提供公共运输服务的应急措施(减少、停⽌与恢复),它的基本框架是根据世界卫⽣组织划分传染性病毒⼤流⾏阶段连续性曲线的四阶段(即消退期、警戒期、⼤流⾏期和过渡期)和六警戒级别,按照《国际卫⽣条例(2005)》分别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启动特定⾏动、与员⼯和公众沟通、运载⼯具的消毒、限制蔓延的卫⽣援助、提供疫苗或抗病毒药物等),这些都为⾏业制定应对解决⽅案提供了专业的参考,也给传染病疫情防控指明了⽅向。
⽽这份标准中体现的强调公共运输机构与其它部门,特别是公共卫⽣部门的合作,按照传染病流⾏变化时序,注重信息传递与发布,值得我国未来专门制定交通运输领域对应传染病应对计划时参考。
⽹络信息技术为⾼效公交组织与管理,
已从想象变成可能
已从想象变成可能
与SARS和近⼏年在全球爆发的其它传染病疫情管控措施相⽐,在本次新型冠状的疫情防控中,⼀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谁的诗句
列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络信息技术应⽤,极⼤的提升了本次抗击疫情的组织与管理⼯作效率,可谓是⼀⼤“功⾂” 。5G远程医疗、疫情防控⼤数据平台、社区防控⼩程序和⼆维码,在免去了⼤量纸质登记⼯作的同时,为医务⼯作者、城市管理者的疫情防控⼯作赋能。
北京定制公交在疫情下成为⼀些企业员⼯的通勤新选择
在公共交通领域同样如此:
•如嘉兴市乘坐公交车使⽤“嘉兴健康码”,通过申报健康信息,安全乘坐公交车;
•在地铁中同样如此,⽬前需实名/登记乘坐轨道交通的城市增⾄26座,均可通过⼿机终端进⾏实名认证;
•为了更好的解决疫情下市民的公共交通出⾏担忧,同济⼤学城市交通研究院城市移动性规划团队经过⽹络问卷调研,得出基于单位(企业)组织“熟⼈”合乘模式有助于减少复⼯过程中通勤出⾏暴露恐惧,减少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监管压⼒。为此,特推出⾯向单位健康员⼯的“安⼼合乘”APP,便利⼤家互助出⾏、提⾼合乘配对效率;
•2⽉25⽇,“北京定制公交升级版”⼩程序正式上线,截⾄到26⽇中午12点,注册⽤户突破2万,⽤户有效订单达到2600余条。圣诞寄语
这些事例为我们展⽰⽹络信息技术已不断嵌⼊到公共交通管理与服务中,也为公共交通的疫情防控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其未来的应⽤仍然充满想象空间。
结语
1⽉21⽇-3⽉12⽇全球及主要疫区新增确诊感染⼈数
毫⽆疑问,现在疫情已经波及全球。有意思(也具讽刺)的是,中国在经历了⼀个从增长到下降再到归零的完整疫情防控周期后,紧接着便“马不停蹄”的开始了世界范围的新冠病毒传播,由于波及国家涵盖之⼴、影响⼈⼝之多,将极有可能超过中国的病毒感染情况。这种压⼒可想⽽知,⽽中国的经验在多⼤程度上能够被学习或者认同却仍未可知。
就公共交通⽽⾔,其对待⽅式也会受到不同国家的不同疫情状况⽽改变。对于中国,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后,公共交通将在复⼯复产,城市经济社会逐渐⾛回正轨的新挑战下迎来更加繁重的任务。最⼤限度地防范和降低疫情蔓延的风险,同时还需要保障城市居民,尤其是出⾏能⼒受限⼈的出⾏需求,障特殊应急需求(如应急⼈员/物资的输送),需要更加张弛有度,互相配合,适时进⾏强约束条件下的公共交通管控措施。
每⼀次危机来临,它既是危险,也是机遇。它甚⾄在整个新冠疫情结束之前就已得到证明(针对疫情
防控的应急预案制定,交通新科技的运⽤等),⽽我们也必须从这次事件中学到公共卫⽣安全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然的应急准备,更重要的是⾯对历史以及他⼈所获经验时的谦逊。
参考⽂献
•贺艳.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地利⽤对其客流的影响[D]. 北京交通⼤学, 2007.
•北京反击⾮典各⾏业进⾏全⾯⼤消毒
•北京地铁集团:⽆⼀⼈因乘地铁感染⾮典
•⾮典时期的北京公交:乘客数量急剧下滑
•我会王健组长组织翻译美国公共交通协会标准《制定传染性病毒应对计划》
www.gaoguopei/info/1022/38116.htm
•王健:建议公共运输⾏业制定《新型冠状病毒应对计划》 shenzhen.41mc/qichezixun/5987.html
图⽂ | 刘翔排版 | 王倩钰
@ ITDP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