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
A. 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    B. 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
C. 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    D. 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西周初年,通过对王族的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也拓展了周王朝的疆域,A正确;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深远,B排除;皇权的统一是在秦朝,C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
2. 如图是从汉至明的服饰示意图,所体现的阶层特征表明了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    B. 礼制对中国服饰的深远影响
C. 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历史变迁    D.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所涉及的“上、中、下”所体现出的等级可以看出,不同等级的服饰是不一样的,这与传统礼制强调等级秩序有关,故B项正确;ACD项与主旨没有关系,排除。
3. 如表唐诗(摘录),可见
A. 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 宫廷文化已经普及到民间
C. 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 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士”、“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体现的是劳动生活对诗歌创作的影响,D正确;材料与民族交融无关,A排除;材料是对下层百姓生活的描写,非宫廷文化,B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
4.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此景的出现,表明
A.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木地板排名    B. 宽松环境利于商业繁荣
C.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D. 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改变
延政勋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北宋时期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经营活动相对自由,B正确;A是在安史之乱后,排除;材料无关官营手工业的发展,C排除;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D排除。故选B。
5. 《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这一论述表明该书作者
A. 主张废除宰相制    B. 倡导无为而治
C. 倾向于限制君权    D. 反对王位世袭
【答案】C
感恩教师节祝福语【解析】
【详解】材料“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的意思是如果天子不贤德的话,宰相可以进行纠正,这说明作者主张对君权进行限制,C正确,A排除;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C。
6. 民俗钱币是古钱币的一种,大多由民间私制而成,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如图寓意
A. 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    B. 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
C. 心外无理的哲学思想    D. 克己复礼的行为规范
袁文康个人资料【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独占鳌头指科举时试中了状元。而把其用于民俗钱币之中,体现了民间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A正确;BCD从材料的信息无法得出,排除。
7. 有一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曾出现过一系列努力,旨在改造政权到某一程度,使之一方面得以顺利参加近代世界的种种活动,另一方面又无须彻底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体现这些观念的制度。最能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答案】A
【解析】
lol小丑出装【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是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捍卫儒家的纲常伦理,其局限也体现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最后以失败告终,符合材料“使之一方面得以顺利参加近代世界的种种活动,另一方面又无须彻底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体现这些观念的制度”的说法,A正确;辛亥革命属于政治领域上的革命,B排除;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领域上的改造,C排除;五四运动的性质属于反帝爱国运动,D排除。故选A。
8. 1902年,中国部分地区遭遇了瘟疫,《大公报》给予极大关注,在社会各界人士投递的稿件中出现了“微生物”等词,还有一则来函写道:“凡有害于民者,莫不出示以严禁之,卫生有术,故能疠疫潜销焉。”这表明
A. 大众传媒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方式
B. 近代科学的卫生观念在防治疫病中得到传播
C. 细胞学说开始成为探究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
D. 瘟疫彻底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方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微生物”、“凡有害于民者,莫不出示以严禁之,卫生有术,故能疠疫潜销焉”体现的是近代科学卫生观念在清末瘟疫防治中得到了传播,B正确;A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9. 1927年8月~1937年6月,一大批共产党人和受共产党影响的知识分子不惧“”的威胁,仍翻译出版大量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时人评论道:“在这时,一个教员或一个学生,书架上没有几本马克思的书,总要被人瞧不起的。”这反映了
A. 社会各阶层认清了资本主义本质    B. 革命志士坚定的理想信念
C. 知识分子普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D. 中国民主革命出现新高潮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在这时,一个教员或一个学生,书架上没有几本马克思的书,总要被人瞧不起的”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在知识分子中间得到传播,也说明了当时革命志士坚定的理想信念,B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过于绝对,排除;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中存在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之争,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10. 1945年2月,晋察冀军区决定将主要发展方向放在热辽和雁北地区。5月,晋冀军区发起雁北攻势作战,在50余天内歼灭日伪军1100余人,扩大解放区5000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约40万。据此可知
A. 抗日战争进入防御阶段    B. 全国军民开始奋起抗战
C. 战略决战正式拉开序幕    D. 敌后战场发挥重要作用
装修那几家好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材料中的“晋察冀军区”可知这是八路军的敌后战场。因此根据材料“在50余天内歼灭日伪军1100余人,扩大解放区5000多平方公里,解放人口约40万”可知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D正确;A是在广州、武汉会战后,排除;B是在卢沟桥事变后,排除;C是在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后,C排除。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