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清供:置笔雅器
作者:朗韵
来源:《艺术品鉴》 2016年第9期
    文房清供中,放置毛笔的用具较多,除了笔筒、笔架以外,还有一些早期的笔床、笔插、笔掭器具,虽然称谓不同,形制也各异,但都是毛笔用具的发展而生成的使用器具。
    笔架,为古时文人的书案用具之一。又称笔格、笔床或笔山,是为放置毛笔之用。其形制演变,各具特,唐宋时期形成定式,并有出土遗迹。现知南北朝时期,南粱吴筠题有《笔格赋》,述其将桂树枝做笔架,描写惟肖。唐代诗人杜甫题有“笔架沾窗雨,书签映隙曛”诗句。至来人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中记载有“玉笔格”、  “铜笔格”、“石笔格”等不同质地、造型的笔架。可见,唐宋时期已有笔架、笔格称谓。
    目前考古发现有唐宋时期的笔架遗迹,从中也可窥其发展演变。现知宋代笔架遗物有多件出土,如杭州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墓葬出土一件木胎黑漆笔架。以木为胎,外覆髹黑漆,形状作平面立墙式,顶部刻出高低不同的凹槽,可架多支毛笔。在浙江诸暨,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董康嗣及其妻周氏合葬墓出土有石质山峦式笔架。形状作十二峰式,石莹润黝黑。浙江衢州南宋咸淳年间史绳祖墓中出土
有青玉笔架、水晶笔架、白玉兔形镇纸、玉荷叶形洗、白玉印等。同时出土多件玉质文房器具,其中笔架分别为山峰式和凹槽式两种造型。由此可见,山峦式笔格在宋代较为流行,其造型已基本定式。这一时期,笔架制作材质多样,有石质、青玉、水晶、影青瓷、木胎漆制品等,并对后世产生重要的影响。
    元代的笔架崇尚宋人的山峰式。元大都遗址曾出土一件影青白瓷笔架,高11厘米,长8厘米。通体镂雕海云托日、蛟龙戏水,为元代笔架的独特形式。
    青花五彩龙纹笔架
    明代比较造型不拘于山峰式,其形式多样,质地有玉石、瓷和少量的犀角、木雕等。明代瓷笔架也以官窑为主,造型多山峰形。如明人屠隆《考槃馀事》记载:“玉笔格,有山形者,有卧仙者,有旧玉子母猫长六七寸,白玉作母横卧为坐,身负六子起伏为格,有纯黄、纯黑者,有黑白杂者,有黄黑为玳瑁者……”
    清代文玩笔架,更追求文案雅致,出于内廷制作,均构思奇巧。造型不拘一格,如山峦形、人物形、动物形、桥形、白菜形、荷花形、博古形、屏风宝座形、福寿灵芝形等。装饰内容有饰云龙、海水江崖、日月星辰、华光普照,有寓三阳开泰、五子登科、马上封侯、三多九如、婴戏人物等。这一时期,笔架原料取材广泛,如玉石、玛瑙、象牙、珊瑚、水晶、墨晶、金星玻璃、掐丝珐琅、青瓷、
竹木犀角等无所不用。
    现知清代内廷文房笔架甚多,材质有瓷、玉石、铜、珐琅等,其中以玉质笔架琢磨精细,工艺繁复。运用圆雕、浮雕、透雕等工艺技法,构思奇巧。
    仿哥釉五峰笔架
    笔床是一种台式可以横卧毛笔的用具,宋代已有使用。一般呈长方形,设有台座,笔床表面做有管状凹槽,便于放置毛笔,有的做多个凹槽,可置放多支毛笔。因笔毫蘸墨湿笔,期用途与笔架相似,宜于横卧放置。笔床传世品极少,因笔床不如笔架适用,因此笔床形制也未得到发展。
    笔插也是一种置笔工具,始用于唐代。其造型有别于山峰式笔架,为一种竖立放笔的形式。一般器形为纵横架梁结构,笔插下部为底座,底座两侧有直梁,直粱之间架一横木,横木上有多个圆孔,直通底座,可插多支毛笔。这种形式的笔插,在唐代墓葬中也有发现。宋代笔插实物尚未发现,但在宋代和仿宋人的绘画作品中也有描绘。如南宋无款《槐荫消夏图》中就有笔插描绘。
    明代中期,笔筒成为主要放置毛笔的用具,笔插的形式逐渐减少,但也有少量制作与使用。这种笔插形式在清代内廷御用品中也有别具一格者,如清乾隆三阳开泰笔插,以湖石芭蕉为题材,其上巧做三只羊,是一种既可插笔又可架笔的多用文案雅具。
    白玉镂雕松柏人物高桥笔架
账务处理    清乾隆 通长18.5厘米/宽5.5厘米/高8.5厘米
    玉质洁白温润。造型以梯形木桥为支架,并刻画出木板及木桩。松椿围绕着木桥,桥上行人往来:一人背包袱上桥,桥面上两戴冠帽者骑驴而行,一人则坐于桥上小憩,另有一挑担人正屈膝躬身上桥。桥下以八根木桩支撑。木桩边有一小篷船,一童子坐船头,手扶大鱼篓,一老者在船尾抚橹。
    整器集圆雕、镂雕、高浮雕等多种雕刻技法于一身,以人物、松椿等凸榫来架笔,设计巧妙,别具一格。同时,此物充满浓郁的江南水乡生活气息,造型生动活泼、逼真,与格式严谨的宫廷玉器风格有所不同,为清代玉雕中的精品之作。
    青玉灵芝式笔架
    笔屏也是一种置笔用具,始用于宋代。其形制似由笔插演变而来,一般是笔插与笔屏的组合,即在竖立的笔插后镶有屏风。这种形式的笔屏,仅见有明清时期的制品,明代文献中也有记载。
    笔屏形制虽在宋代出现,明代虽有笔屏制作,但尚未广泛流行。清代也有笔屏制作,现知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一件宝座式笔屏,造型新颖,是笔插、笔屏、水丞的组合,即在珐琅宝座屏风上巧做笔插,笔插有悬空的笔帽,可倒插毛笔,水丞隐藏于宝座之下。这种组合式的笔屏,应为清代内廷特制。
    笔掭为用毛笔写字、作画过程中,蘸墨吮墨、调整笔锋所用工具。在明代较为流行,明高濂《遵生八笺》中记述笔掭“有以玉碾片叶为之者。古有水晶浅碟,亦可为此。惟定窑最多扁坦小蝶,宜作此用,更有奇者”。而明人文震亨《长物志》记述笔掭,“定窑、龙泉小浅碟俱佳,水晶、玻璃诸式,俱不雅,有玉碾叶为之者,尤俗。”可见明代文人对定窑、龙泉瓷笔掭颇具珍赏。
    清代沿袭旧制。笔掭造型对为浅碟式,有秋叶形、灵芝形、佛手形、葫芦形等多种。内廷御用制品,材质多取玉石、玛瑙、水晶、青瓷、竹木、象牙等稀有之品,制作精巧。
    掐丝珐琅海水云龙纹笔架
南京大屠杀是哪一天    清乾隆 长5.7厘米/宽2.3厘米/高3.9厘米
    笔架山形,以天蓝釉为地,饰以彩云龙纹。下承底座与笔架一体铸成,铜鎏金,錾刻卷草纹。外底中部阴刻“大清乾隆年制”楷书款。
    此器胎体规整,釉纯正,掐丝工艺精细,珐琅釉面平滑,制作精巧。为乾隆时期代表作品。
    金星玻璃山峰笔架
    清乾隆 长10.4厘米/高4.5厘米
    笔架琢制成山形,山峰起伏错落有致。金星玻璃纹理闪耀,栩栩如生,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用于书案陈设更具观赏性。
    白玉三羊开泰笔插
    清乾隆 最长15.5厘米/最宽4.5厘米/最高11.5厘米
    白玉质,玉中虽有少许黑斑,但玉质温润滑熟,整器抛光晶莹。笔插以镂雕的层叠湖石和两棵芭蕉树为题。湖石上伏卧三只羊,两大一小,大羊双角前弯,相互对视,羊均侧卧。三羊相距,中间可架笔,寓意“三阳开泰”。石缝中生出灵芝,小草。湖石旁两株芭蕉,蕉叶外翻,树心中空,可插笔。
    器底阴刻篆书“乾隆年制”宽。原配紫檀木座镂空,雕叠石灵芝、寿桃、竹枝等,底部刻楷书填金“丙”字。为乾隆时期内廷特制文房用具。
    紫檀木镂雕云蝠纹嵌玉笔屏
    清中期 宽20.5厘米/高32.8厘米
    笔屏为紫檀木框,背屏做镂空设计,边缘镂雕螭纹,开光镂雕五蝠及云纹,并描朱地金漆,内嵌白玉,镂雕二螭虎口衔芝。背屏前置半圆台架,其上设五个圆孔,可插笔五支。此笔屏形制独特,制作精细,极为少见,为清代文房佳品。
    金星玻璃笔床
    清乾隆 长14.7厘米/宽5.8厘米/高2厘米
    笔床琢制成长方形。两端内卷呈书卷式,形如几案。床面有四道弧形凹槽,用以横卧毛笔。
    笔床形制独特,制作规整,为乾隆时期内廷特制佳品。
    掐丝珐琅宝座式笔屏
    清晚期 宽22.5厘米/局19.5厘米
    笔屏呈宝座式,通体为铜胎镀金,嵌以掐丝珐琅装饰。背屏为正面龙形,龙首镀金,目视前方,气势威严。中间宝座上架有横梁,并固定四个倒置的铜镀金笔帽,可插笔四支。宝座内设有三个调池,并有朱砂痕迹,其上为可活动的盖板,錾刻龙纹装饰。
    此器造型独特,颇具创意,为清代内廷特制御用佳品。
    粉青釉海螺式笔掭
    清乾隆 长8.4厘米/宽5.1厘米/高1.2厘米
    笔掭呈海螺式,螺口可作掭笔部位,螺旋形的螺身呈扁弧形。底有四支钉痕。外底施白釉,署青花篆体“乾隆年制”双行款。
    此笔掭造型小巧,形象逼真。釉细腻洁净,充分地表现出青釉的特点。
    绿釉秋叶式笔掭
    清康熙 通长12.8厘米/通宽6.8厘米/局1.2厘米
    笔掭为卷边秋叶形,一端出叶茎为柄。通体施绿釉,两面叶脉清晰,一边卷叶巧做自然虫蛀,并施黄釉,仿似逼真。
    此笔掭仿生自然,釉亮丽,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为内廷书斋陈设用品。
    黄杨木雕桐叶秋蝉笔掭
    清中期 长9.5厘米/宽7.2厘米/高2 8厘米
    黄杨木质。笔掭为一桐叶,叶片自然向内卷曲,正背两面的筋脉刻画清晰自然。最引人注目之处是伏于叶片之上的一只秋蝉,双翅紧收贴于体侧,似正于午后体憩。蝉的双翅,头部及尾部雕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底部阴刻有“以虫鸣秋,何为寂寂,金风其凉,独解止息”。
    此器线条舒展流畅,调柔和,清爽雅致,乃文人雅士之案头清供。
    仿哥釉秋叶式笔掭
    清乾隆 通长18厘米/通宽13.5厘米谢娜刘烨为什么分手
    笔掭为秋叶形。通体施毒灰仿哥釉,釉面自然开片为窑变特点。底有六支钉痕,中间篆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周瑜明
    此笔掭仿生形象逼真,与仿宋哥窑开片结合于一体,别具风韵。
    象牙雕葫芦式笔掭
    清中期 长17 5厘米/宽913厘米/高1 5厘米
    笔掭以象牙雕做碟式,葫芦形。柄处藤蔓盘曲缠绕交织于器底,数片小叶舒展于旁,叶下缀以一小葫芦,卷须分枝更是探入碟内,蓝绿的叶片翻卷自然,叶茎筋脉清晰可见。葫芦的右侧伏有一只红的展翅蝙蝠。葫芦发音接近“福禄”二字,红蝙蝠寓意“洪福”,均具有祈求吉祥福禄的用意,故称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而深受青睐。
深恶痛绝    此器采用圆雕、阴刻、阳文等多种技法雕成,刀工精炼流畅,轻薄如纸,为造办处牙雕高手所作。
    玛瑙瓜叶式笔掭
    清中期 最长9厘米/最宽6厘米/最高2.7厘米
    整器以黄玛瑙雕制成叶形笔掭。叶上圆雕一瓜形巧做水丞,瓜茎及瓜瓣向底部延伸,作为托座。
    此嚣将笔掭与水丞双联巧做,为一嚣多用。造型新颖别致,构思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