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 什么是理想?理想信念对人生有什么作用?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3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4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八一建军节活动方案
1.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他们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2.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不等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3.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4.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
5 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定义、基本要求及爱国主义传统的内容
北京三本大学排名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面貌。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4、爱自己的国家。
民族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团结统一2、爱好和平3、勤劳勇敢4、自强不息
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6 人生目的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正确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
作用: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正确的人生态度:1、人生须认真2、人生当务实3、人生应乐观4、人生要进取
7 人生价值的内涵与衡量标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条件
内涵: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衡量标准:人生价值的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评价方法:做到以下四个坚持: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条件: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2、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3、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4、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8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保持身心健康的途径方法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1、平等原则2、诚信原则3、宽容原则4、互助原则
保持身心健康的途径方法: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3、合理调控情绪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9 道德的定义、功能与社会作用
定义: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功能:1、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2、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3、除了上述主要功能,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都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础之上。
社会作用: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3、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6、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10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及如何正确对待
主要内容: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4、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5、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正确对待: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问题上,我们要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主义科学辨析,自觉避免各种错误倾向的影响。
1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集体主义的内涵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核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为人民服务时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2、为人民服务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原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集体主义的内涵: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经济前提;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政体,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政治前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文化前提。集体主义是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集体主义不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而且也正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2 公共秩序的定义,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
定义: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意义: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大学专业有哪些前景好的
13社会公德的定义、特点、内容
定义: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郭碧婷资料个人资料
特点:1、继承性2、基础性3、广泛性4、简明性
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4 如何在实践中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
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15 法律在公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指引作用2、预测作用3、评价作用4、强制作用5、教育作用
袁莉镂空装
17 《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
18 职业道德的定义、特征与基本要求
定义: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特征:1、鲜明的职业性2、明确的规范性3、调节的有限性
基本要求: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众5、奉献社会
19 爱情的定义与基本要素
定义: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
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基本要素:性爱、理想、责任
20 恋爱中道德的内容
1、尊重人格平等2、自觉承担责任3、文明相亲相爱
21 结婚的条件与婚姻登记机关
条件:必备条件有三个:1、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禁止条件:1、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2、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婚姻登记机关: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便民原则确定农村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具体
机关。
22 离婚的方式、法院判决离婚的依据、《婚姻法》关于离婚的特别规定
方式:1、协议离婚,是指男女双方自愿离婚,并对子女抚养教育和夫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的行为。2、诉讼离婚,是指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或双方虽系自愿离婚,但在对子女抚养或夫妻财产分割未能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婚姻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行为。
闫凤娇厕所门种子
法院判决离婚的依据:《婚姻法》
特别规定:《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时,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有重大过错的除外;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1年内或者终止妊娠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女方提出离婚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23 法律的内涵
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与人类进入阶级
社会之后的社会形态相一致,法律有四种历史类型,即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
一般含义: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3、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24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的运行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2、民法商法3、行政法4、经济法5
社会法6、刑法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法律的运行:1、法律制定2、法律遵守3、法律执行4、法律适用
25 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内容
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1、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2、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3、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自由平等观念1、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a、公民在首发上一律平等b、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