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调查报告格式澄泥石砚
姑苏一叶
李斯羽董楠  中国有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砚和澄泥砚。澄泥砚始于晚晋唐初之山西绛州,是人工手作之陶类砚,制作方法沿革自秦砖汉瓦,经无数改良精制而成,佳品坚实过于石,不涸水不伤毫。似乎和苏州无关?错了!苏州亦有澄泥砚,但要加一个字,叫作“澄泥石砚”,由天然石材制成,其砚质与山西绛县等地所产的陶制澄泥砚十分相似,故又称仿澄泥砚。苏州澄泥石砚历史悠久,最迟到东汉初期,灵岩山一带已经开始制作砚台,当时砚坑的位置主要在灵岩山西麓的峻擭村,其石质细腻,坚而不脆,润而不滑,用于制砚具有发墨快、贮水数日不干等特点。因泽多样,分为鳝鱼黄、蟹壳青、虾头红、彩带纹等质地,极具欣赏价值。峻擭村所产砚台被称作“峻擭村砚”,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藏书澄泥石砚。
侠盗飞车密级
  苏州制砚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唐代苏州诗人皮日休、陆龟蒙曾有《太湖砚》的诗篇,说明当时苏州手艺人用太湖附近的石材制成石砚。宋人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中有关于藏书制砚的记载,称“发墨不渗”“佳者不减歙溪所产”,可以和安徽的歙砚媲美。宋代米芾《砚史》记载,灵岩山下有峻擭村,世代以挖石刻砚为业,山南有砚石土地庙,由刻砚业供奉香火。更赞曰:“其质坚丽,哈气生云,贮水不涸,墨水于纸头,鲜艳夺目。”清代的宫廷砚谱《西清砚谱》正册收录了宋代峻擭村石砚五方,与端砚、歙砚并列,每一方都有乾隆皇帝的铭文。藏书石砚以其古朴的造型、简雅的图案、挺括的线条和精细的做工闻名于世,收录较全的日本《东京精华砚谱》上说:澄泥石砚产于苏州,并认为是“中国最美的砚台”。
如何扫描二维码
  明末苏州琢砚艺人顾道人,以精于制砚闻名,他所制的仿古砚名重一时,他又把技艺传给儿子启明,可惜启明英年早逝,便由儿媳邹氏——顾二娘传承下来。顾二娘心灵手巧,又肯刻苦钻研,很快掌握了制砚技艺,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人们都亲切地叫她“顾亲娘”,称她制作的砚台为“老亲娘砚”。顾二娘制砚有她特有的美学观,她常与人说:“砚为一石琢成,必圆活而肥润,方见镌琢之妙。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来面目,琢磨何为?”她主张“效明代铸造宣德香炉之意”,追求高雅之美。因而她制作的砚台“古雅而兼华美,当时实无其匹”。相传她用脚尖点石,就能够辨识出砚石的好坏,名闻朝野,一度将藏书澄泥石刻砚推向了新高度。顾二娘虽然是名重于世的制砚高手,但她态度十分严谨,追求执着,“非端溪老坑佳石不奏刀”“生平所制砚不及百方”,所以她制琢的砚台就更加珍贵了。2014年北京匡时上拍了一方顾二娘制砚,以310.5万元成交,创顾二娘制砚拍卖的最高纪录;2016年,上海明轩上拍的“顾二娘制孳鹅养砚”以218.5万元成交。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有她的一方“洞天一品砚”。
  今人珍惜顾二娘所制之砚,古人亦视若珍宝。清人黄任是有名的砚痴,他在端州做官时,曾得到一块好砚石料,据说“出入怀袖将十年”而不舍打磨,当他打听到苏州有位制砚高手顾二娘,便从福建永福千里迢迢携石料赶到苏州,顾二娘见他这样诚心,石料也的确是块好料,就为他制琢了一方精美的砚台。黄任十分感激,当即写下一首题为《赠顾二娘》的诗并刻于砚背阴,其诗云:“一寸干将切紫泥,专诸门巷日初西。如何轧轧鸣机手,割遍端州十里溪”。此后与顾二娘交情甚笃,其“十砚轩”藏砚也多出自顾二娘之手。仝卓家境
周晓鸥老婆  清乾隆时期,苏州工匠为宫廷仿制唐代的澄泥砚,深受乾隆皇帝赏识,北京故宫现藏的5方苏州石砚,就为乾隆时期所制。光绪二十五年(1899),周仁和制砚作坊在下塘街开业。上世纪50年代,苏州制砚作坊有六家,1956年还成立了砚台生产合作社,年产砚台近10万方。后随着上等砚材的逐渐匮乏,也随着书写工具的变革,用砚和爱砚之人日益减少,藏书镇刻砚的人也渐见稀少。改革开放后,部分制砚艺人恢复了石砚的生产,并出现了不少好的作品和名手,使这项传统手工艺得到了发扬光大。蔡金兴就是其中一位,他出生于制砚世家,12岁从
艺,1968年进藏书砚台厂担任技术指导。1980年起为苏州文物商店修补仿制古砚长达十余年,蔡金兴仿制最多的是清代顾二娘的笸箩砚、草鞋砚,还有近现代砚雕大师陈端友的九龟荷叶砚、蘑菇砚(又称菌砚)、蝉形砚等。一些出版的古砚图录中,就有他仿制的顾二娘笸箩砚。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藏书率先创制石壶雕刻,后专攻制砚,很多石砚作品在国展中获奖并被博物馆收藏。作为砚雕的非遗传承人,蔡金兴对苏派古砚刀法、造型、意韵有深入研究,擅长仿古砚制作和古砚修复,并在熟练掌握传统砚雕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进行款式创新,创作的砚台既有精美细致的雕工,又流淌着传统砚雕优雅古朴的气息。2008年,藏书澄泥石刻入选苏州市第一批《省级非遗代表作名录》,蔡金兴也成为了首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蔡金兴成为该项目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