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教学设计
《大学之道》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3.分析__的论证特点。
  4.理解__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3、4
赛尔号s级技能石
阿v女星名字  【课时数】一课时
描写山水风光古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那古代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连接自我、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观念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选自《礼记大学》的一段文字,感受古代圣贤的智慧。
  二、题解
  “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在古代指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三、文学常识
  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
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2.《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
  四、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春天在哪里的歌词
  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__,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记下疑难问题。
  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以下词语:
  1.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有关新年的歌曲
  3.亲民:亲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因新,弃恶扬善。
  4.止:至,到。
  5.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6.静:心不妄动。
  7.安:所处而安,性情安和。
  8.虑:思虑精详。
  9.得:处事全宜。
  10.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
  11.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12.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1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14.庶人:普通百姓。
  15.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
  (二)合作解疑
  1.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以句为单位,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句。
by2整容前后  2.针对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参考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方能心不妄动;心地不妄动,则性情安和;性情安和,则思虑精详,思虑精详则处事合宜。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结有开始,明白了本末始终的先后顺序,就接近《大学》的道理了。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管理好自己家庭的人,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德行;要想修养好自身德行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要想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先要使自己的心意真诚;要想使自己心意真诚的人,先要使自己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明白了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的事理认识充分后才能心意真诚,心意真诚后才能心思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德行,德行修养好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庭管理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德行作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