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一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4。知止而后有定5,定而后能静6,静而后能安7,安而后能虑8,虑而后能得9。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在古代其含义有两种:“博学”之态;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两种含义虽有明显的区别之处,但都有“博学”之意。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2.明明德:
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3.亲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因新,弃恶扬善。引导、教化人民之意。 4.止于:处在。 5.知止:明确目标所在。 6.静:心不妄动。 7.安:所处而安。 8.虑:处事精详。 9.得:得到成果。
太阳大气层【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就与《大学》的宗旨相差不远了。
二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1。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3。致知在格物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注释】
1.齐其家:将自己家庭或家族的事务安排管理得井井有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的意思。 2.修其身:锻造、修炼自己的品行和人格。 3.致其知:让自已得到知识和智慧。 4.格物:研究、认识世间万物。
16949体系【译文】
在古代,意欲将高尚的德行弘扬于天下的人,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则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调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诚,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品德修养好后才能调整好家族,家族调整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三
【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一是皆以修身为本2。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3。其所厚者薄4,而其所薄者厚5,未之有也6。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注释】
1.庶人:普通百姓。 2.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全部都是之意。本:本源、根本。 3.末:与“本”相对,末节之意。 4.厚者薄:该厚待的却怠慢。 5.薄者厚:该怠慢的反倒厚待。 6.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未有之也”。是说还不曾有过这样的做法或是事情。
【译文】
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品德作为根本。人的根本败坏了,末节反倒能调理好,这是不可能的。正像我厚待他人,他人反而慢待我;我慢待他人,他人反而厚待我这样的事情,还未曾有过。这就叫知道了根本,这就是认知的最高境界。
中国著名寺庙四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1,毋自欺也2。如恶恶臭3,如好好4,此之谓自慊5。故君子必慎其独也6。小人闲居为不善7,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8,掩其不善而著其善9。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10。此谓诚于中11,形于外12,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13!”富润屋14,德润身15,心广体胖16,故君子必诚其意。
【注释】
1.诚其意:指意念真诚。 2.毋:不要。 3.恶(wù)恶(è)臭:指的是讨厌恶臭的气味。 4.好(hào)好(hǎo):喜爱容貌出众的女子。 5.慊:心满意足的样子。 6.慎其独:在独处时要慎重。 7.闲居:单独在家中,独处。 8.厌然:遮遮掩掩、躲避之意。 9.掩:隐藏之意。著:彰显出来。 10.益:益处,好处。 11.中:内心。 12.外:指外表。 13.严:严峻,冷人敬畏。 14.润屋:装饰住所。 15.润身:修炼自己。 16.心广体胖(pán):心胸宽广,身体舒适。胖:舒适之意。
【译文】
所谓意念真诚,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像厌恶难闻的气味,喜爱好看的女子,这就是求得自己的心满意足。所以君子在独处时一定要慎重。小人在家闲居时什么坏事都可以做出来。当他们看到君子后,才会遮掩躲闪,藏匿他们的不良行为,表面上装作善良恭顺。别人看到你,就像能见到你的五脏六腑那样透彻,装模作样会有什么好处呢?这就是所说的心里是什么样的,会显露在外表上。因此,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曾子说:“一个人被众人注视,被众人指责,这是很可怕的啊!”富能使房屋华丽,德能使人品德高尚,心胸宽广能体态安适,所以,君子一定要意念真诚。
五
【原文】
《诗》云1:“瞻彼淇澳2,菉竹猗猗3。有斐君子4,如切如磋5创建appleid,如琢如磨6。 瑟兮僴兮7,赫兮喧兮8。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9。”“如切如磋”者,道学也10。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瑟兮僴兮”者,恂傈也田朴珺梁家辉11。“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注释】
1.《诗》:此指《诗经·卫风·淇澳》。 2.淇:古代的水名,在今河南北部。澳(yù):水曲之处。 3.菉(lù):通“绿”。猗(yī)猗:美丽茂盛。 4.斐:文雅。 5.切、磋:对骨角进行切割磋光。 6.琢、磨:雕琢打磨玉石。这里用来比喻研究学问,修养品德。 7.瑟:庄严。僴(xiàn),威严。 8.赫兮喧兮:显赫的样子。 9.喧:又作“谖”,忘却之意。 10.道:说、谈论。 11.恂(xún)栗:惊恐、畏惧之意。
【译文】
《诗经》上说:“看那弯弯的淇水岸边,绿竹苍郁。那文质彬彬的君子,像切磋骨器、琢磨玉器那样治学修身。他庄重威严,光明显耀。那文质彬彬的君子啊,令人难以忘记!”所谓“像切磋骨器”,是说治学之道;所谓“像琢磨玉器”,是说自身的品德修养;所谓“庄重威严”,是说君子谦逊谨慎,所谓“光明显耀”,是说君子仪表的威严;“那文质彬彬的君子啊,令人难以忘记”,是说君子的品德完美,达到了最高境界的善,百姓自然不会忘记他。
六
【原文】
《诗》1云:“於戏2,前王不忘3!”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4,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5,此以没世不忘也6。《康诰》曰7:“克明德8。”《大甲》曰9:“顾諟天之明命10。”《帝典》曰11: “克明峻德12。”皆自明也13。
【注释】
1.《诗》:此指《诗经·周颂·烈文》。 2.於戏(wū hū):感叹词。 3.前王:指的是周文王和周武王。 4.贤其贤:尊重有贤德的人。亲其亲:亲近亲人。 5.乐其乐:安享他的快乐。 6.此以:所以。没世:过世之意。没,通“殁”。 7.《康诰》:《尚书·周书》中的一篇。五经之一的《尚书》是记录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著作,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大部分。 8.克:能够。 9.《大甲》:即《太甲》,是《尚书·商书》中的一篇。 10.顾:顾念之意。諟(shì):此。明命:坦荡正义的禀性。 11.《帝典》:即《尧典》,是《尚书·虞书》中的一篇。 12.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俊,与“峻”
通,是崇高之意。13.自明:自己去发扬光明的德性。
【译文】
《诗经》上说:“哎呀,先前的贤王不会被人忘记。”后世君子,尊前代贤王之所尊,亲前代贤王之所亲,后代百姓因先前贤王而享安乐,获收益。这样前代贤王虽过世而不会被人遗忘。《尚书·周书》中的《康诰》篇上说:“能够弘扬美德。”《尚书·商书》中的《太甲》篇中说:“思念上天的高尚品德。”《尚书·虞书》中《帝典》篇中说:“能够弘扬伟大的德行。”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发扬美德。
七
【原文】
汤之《盘铭》曰1:“茍日新2,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3。” 《诗》曰4:“周虽旧邦5,其命维新6。”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7。《诗》云8:“邦畿千里9,维民所止10。”《诗》云11:“缗蛮黄鸟12,止于丘隅13。”
【注释】
1.汤:历史上的商汤。盘铭:刻在金属器皿警示语言或是箴言。这里的金属器皿指的是商汤的洗澡盆。 2.茍:假如。新:本义指洗澡时除去身上污浊的东西,清洁身体,在这里是精神层面的弃旧革新。 3.作:激发。新民:使民新的意思,弃旧从新,弃恶从善。 4.《诗》:此指《诗经·大雅·文王》。 5臭脚怎么办.周:周朝。旧邦:旧有的国家。 6.其命:在这里指周朝所秉承的天命。维:助词,无意义。 7.是故:因此。极:完善、极致。 8.《诗》此指《诗经·商颂·玄鸟》。 9.畿(jī):指都城和周边地区。 10.止:停止、栖息,在这里是居住之意。 11.《诗》此指《诗经·小雅·绵蛮》。 12.缗(mín)蛮:鸟叫声。 13.隅:角落之意。止:栖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