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引论笔记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1、道德的社会经济基础
道德受社会关系制约。本质不同的社会关系会引起不同的道德类型,人类存在着五大类型的道德,表现为从对人的依赖到对物的依赖到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自由的社会关系。
2、道德的相对独立性
道德有其自身的发展趋势,能加速或者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道德是在实践关系中给人们指引方向的价值总和。这是关于善恶、生活意义、尊严、荣誉、个人与社会的整个关系体系的理想、标准、原则和观点。
3、道德的阶级性和全人类性
阶级性: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道德的内容,而在阶级社会中这些关系首先表现为阶级关系,反映社会关系的道德也就打上了阶级的烙印。
全人类性:某一阶级在历史上通过自己的特殊道德对人类道德经验所作出的积极贡献。全人类性表现于阶级性中并通过阶级性而表现出来。
4、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
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其个人发展和自由的条件。个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是社会的最高价值和最高目的。
5.未来的共产主义道德
(1)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状况。(要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一切要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着想;要站在时代潮流前面,公而忘私;要有勇于牺牲的精神)
(2)共产主义道德宣扬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是并不把它们相互对立起来。
(3)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
三、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特征
军人入党申请书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研究道德问题,把道德作为一种有客观规律的社会现象来加以研究。
批判性:马克思主义研究道德的根本、首要的目的是在批判旧世界的过程中创造新世界,在批判中创立新的社会关系,推动人类道德的进步。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道德意识的形成、发展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而且道德对社会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也是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的。
四、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道德学说史上的变革
1、从人类生活的社会关系出发代替了从自然人性出发。
2、实现了道德学说在研究方法上的变革。(唯物主义辩证法;阶级分析法等)
3、揭示了道德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4、正确地指出了道德的阶级性和历史性。
第五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功能
第一节道德的起源及构成
一、伦理学史上的争论
(一)客体论。主要代表是宗教的神启论。神启论把道德起源归结于神秘的天启和神的意志,认为道德根源于“天”的意旨或“上帝”的启示,从道德主体之外寻道德的根源。
(二)主体论。一些伦理学家从道德主体之内寻道德的根源,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天生就有道德意识。先天论、本能论、人性论。
二、道德的起源及构成
(一)道德起源
1、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2、劳动实践是道德产生的动因
3、伦理关系是道德发生的前提
4、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是道德发生的诱因
5、意识水平是道德发生的主观条件
(二)道德的构成
1、道德实践: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
2、道德关系: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人与人的道德关系;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
3、道德意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理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心理
第二节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一般本质)
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的特殊本质)
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2、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的深层本质)
道德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二方面:
1、是道德反映社会伦理关系
(1)道德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2)道德反映人与社会的关系;
大学社团活动策划书(3)道德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道德反映了人对自身的态度。
2、是道德用实践精神把握世界
(1)道德实践过程是实际活动与精神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2)用实践精神把握世界的方式,是道德实践的主体的实践过程,就是实践者自身完善的过程。(3)用实践精神把握世界的方式,使道德实践活动出于自觉自愿的选择。
娱乐信息四、道德的主体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一种观点认为,道德的本质在于它的主体性,因为人是道德的主体,这种伦理学被称为自律伦理学;另一种观点认为,道德的本质在于它的规范性,因为道德是要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生活和谐,这种伦理学被称为他律伦理学。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的本质在于主体性与规范性的统一。(我们主要从双方的辩证互动中加以认识)P84-88
魔兽世界盗贼学什么专业
1、道德主体是欲望和理智、情感和理性的对立统一物;是道德实践者(道德实践的特性决定了道德主体性具有目的性、选择自由性和手段工具性);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客体的统一。
2、道德的规范性表明了道德对个人行为和社会生活起一种制约作用,使之符合一定社会对道德的要求。
3、道德的本质在于道德的主体性和规范性的辩证统一,它们互相对立,同时又互为前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而且必然互相转化,在互动之中达到统一。(统一的基础,对立性,同一性和相互转化)
张桐图片第三节道德的社会功能
一、道德的描述等功能
(一)描述功能:是道德对个人行为和社会状况的一种客观描述。区分道德的行为、不道德的行为和道德中立的行为。
(二)判断功能:道德能够依据社会的普遍原则和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活动进行判断和评价。道德的判断功能能使社会生活和个人价值取向趋于和谐。
张国荣遗书(三)调节功能:是道德最重要的社会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主要依靠外在制裁(社会舆论)和内在制裁(个人良心、道德信念以及价值观)来调节。
(四)教育功能:道德通过舆论、习惯,特别是良心教育人们,培养人们良好的个人道德意识,品质和行为,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
(五)认识功能:主要是通过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来实现的,其目标是提高道德生活的自觉性,认识的方式主要采取善恶、荣誉,幸福、良心和义务等特有范畴。(其特点见P91)
二、道德的扬善抑恶功能
前面我们所说的道德的描述等功能,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扬善抑恶这一目的,扬善抑恶是道德
的基本功能,因为:
1、善恶观念从道德上反映了人对自身、社会、自然的一种态度,一种价值判断。
2、善恶观念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具体的由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及文化传统所决定的。(所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善恶观念)
3、人类道德的发展目标是实现至善,也就是达到道德的理想境界和理想人格。(只有通过扬善抑恶才能实现至善)
三、正确评价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道德决定论”与“道德无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