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三校生高职高考语文试卷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符合题目
要求。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羯(jié)鼓  偏袒(tǎn)    鲈(hù)鱼  凝神屏(píng)息
B.雾霭(ǎI)    微蹙(cù)    夔(kuí门  前仆(pū)后继
C.脸颊(jiá)  戏谑(nüè)    狡黠(jí)    毛骨悚(sǒng)然
D.翎(ìng)毛  门框(kuàng)  做窠(kē)  相濡(rǔ)以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刮痧  氤氲  摇曳  搏大精深  B.金樽    繁衍  克隆  海阔天空
C.暄哗  咫尺  矫健  鬼使神差  D.凫水  龟裂  招摇    陶治情操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由大与二所嫁入的家庭来____ ,在我生下来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
得去。
②我国造园有_    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展现着独特的风格。
③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具有如此____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
球变得神奇辉煌。
A.推断  悠久  震慑    B.推断  悠扬    震慑同安梵天寺
C  决断  悠扬  震动    D.决断  悠久    震动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物质占有欲永无止境的贪婪,使现代人迷失在名和利的死胡同里。
B.骆驼和鸽子,同样没有剑拔弩张的样子,它们的眼睛都含着羞涩的光,
C.一双鞋,就是一段有头有尾的故事,就是一段有血有肉的记忆,其间渗透着惊心动魄的情感。
D.在美术史里,有些例外的艺术家,就像天马行空一般来去自如,在他们的一生里,几乎就没有所谓“极限”这一件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串普普通通的钥匙,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B.不但他是一位优秀的演员,还是令人尊敬的慈善家。
C.回到久别的故乡,我又听到了亲切的乡音和熟悉的面孔。
D.通过努力,他的成绩提高了大约30分左右。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项是
A.胡适写过《白话文学史》,只有上卷,所以有人戏称之为“上卷博士”。
B.第五位尊佛慈尊弥勒佛降临人间(即这个时代所呼喚的未来佛)。
C.人生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
D.“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7.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眼眉下的一湾秋水闪耀着火一般的激情。(比喻)
B.“阿义可怜一疯话,简 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借代)
c.蛙眼对运动的物体简直是“明察秋毫",就是靠这套本领,青蛙捕食、避敌,在地球上生存
了200万年之久。(夸张)
D.风儿俯临,在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拟人)
8.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C.《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主要经典之一。
D.《我愿意是急流》作者贝多芬,匈牙利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使徒》等。
二、(9分,每小题3分)
李依晓三围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9-11题。
精华液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览,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威威。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
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榈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悲字了得!
9.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时候"中的“乍”相当于“忽然”“突然”。
B.“最难将息”中“将息”的意思是“保养身体”。
C.“满地黄花堆积”中的“黄花”,是指“春天黄的花”。
D. "这次第”中“次第”的意思是“情形"“光景”。
10.下列对词句的理解,正确的-项是
A.“冷冷清清”,写出了环境的凄冷和处境的孤独。
B.“如今有谁堪摘" ,表明没有谁敢来采摘花朵。
C.“独自怎生得黑" ,表明词人希望早点天黑。
D.“怎一个愁字了得”,说明用一“愁”字可慨括词人的心情。
11.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连用七个叠词,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B.见到旧时相识的大雁,让作者的心情由悲转喜。
c.满地黄花和梧桐细雨,渲染了悲戚的氛围。
D.全词描写了一个内心充满怨情的妇人形象。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2- -15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
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日:需要纸质版真题可以家“毋从俱死也。”张良日:学长口口浩是一零四九九三一四三五“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鯫生说我曰:‘距
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日:“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育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节选自司马迁《鸿门宴》)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善留侯张良            素:向来,一直以来
B.私见张良                私:私下
C.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亡:死亡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抵挡、抵抗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A.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B.为奈何
C.故听      D.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柴火灶例句: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A.秦地可尽春节火车票什么时候开售>国家专项计划招生是什么意思
B.项伯杀人,臣
C.君为我呼人,吾得事之
D.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15.下列对面横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译文:楚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B.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译文:谁替大王作出这个计策的?
C.距关,毋内诸侯。 译文:距离函谷关近,不要让诸侯进来。
D孰与君少长?    译文:(他)和你相比,年岁谁小谁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5分)
四、(5分)
16.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5 分,每小题1分)
①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
            ,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清风徐来,              。  (苏轼《赤壁赋》)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⑤青,           ,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五.(30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的文段,完成17- 20题。(16分)
文段(一)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
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文段(二)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学长口口浩是一零四九九三一四三五
“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得众人一拥争去拾玉。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
①些须认得几个字      些须:
②黛玉便付度着因他有玉    忖度:
18.请用简洁的文字分条概括文段(二)的主要内容,每条不超过10个字。(6分)
19.结合文段(一)贾母对女子读书的态度,分析文段(二)中黛玉对宝玉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
学”的原因,以及黛玉表现出的性格。(4分)
答:
20.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贾宝玉的形象特点。(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1-23题。(14分)
极光形体的亮度变化也是很大的,从刚刚能看得见的银河星云般的亮度,一直亮到满月时的月亮亮度。在强极光出现时,地面上物体的轮廓都能被照见,甚至会照出物体的影子来。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我们形容事物变得快时常说:“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极光可真是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变化莫测,而这一切又往往发生在几秒钟或数分钟之内。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学长口口浩是一零四九九三一四三五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剧,上下纵横成百上千公里,甚至还存在近万公里长的极光带。这种宏伟壮观的自然景象,好像沾了一点仙气似的,颇具神秘彩。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极光的彩,早已不能用五颜六去描绘。说到底,其本不外乎是红、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出神入化的手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一搭配、一组合,好家伙,一下子变成了万花筒啦。根据不完全的筑计,目前能够分辩清楚的极光调已达160种。
(节选自《神奇的极光》)
21.结合文段内容,简要既括极光的神奇之处表现在哪里。每点不超过10个字。(6 分)
答:
22.简要列举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例分析。(4 分)
答:
23.说说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能够分辨清楚的极光调已达160种。
答:
六、(10分)
24.语文综合实践。(10 分)
走进农村,我们赞叹青山绿野的美景,但更多的是揪心于那些偎依在爷爷奶奶或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