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埃德加赖特电影中黑幽默因素的运用
——以血与冰淇淋三部曲为例新车保养
摘要埃德加·赖特是近年崛起的极具艺术个性的英国新锐影视导演,他的影片“鲜血与冰淇淋三部曲”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本文对作品所展现出的黑幽默因素展开分析,主要通过黑幽默与体现出英式幽默的特征、主流社会生存状态的审视、后现代主义的互动、他种电影元素的有机结合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关键词最强英雄埃德加·赖特;电影;黑幽默;血与冰淇淋三部曲

On the Use of Black Humor in Edgar Wright's Films
—— Take Blood and Ice Cream Trilogy as an Example
Absrtact: Edgar Wright is a newly emerged British film and television director with artistic personality in recent years. His film "Blood and Ice Cream Trilogy" has achieved great succ
es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factors of black humor in his works, mainly through the features of black humor and British humor, the survey of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mainstream society, the interaction of post-modernism and others.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film elements is studied in four aspects.
Key words: Edgar Wright; Film; Black Humor; Blood and Ice Cream Trilogy


前言
作为一名新生代的英国导演,埃德加·赖特有着独特的影视创作手法和鲜明的个人风格特征。这其中最为突出也是最为显著的便是其合理运用“黑幽默”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埃德加·赖特手中的“黑幽默”有着与传统意义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特征,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理论意义。研究埃德加·赖特影片中的黑幽默元素,并不仅仅是对黑幽默这一喜剧元素的解读,也不是单纯的对导演个
人风格的分析,而是希望在研究中寻一些商业喜剧创作的新思路与实践方法。
广义上的黑幽默是一种用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的文学方法。其中的“幽默”是有意志的个体对这种现实的嘲讽态度,而则“黑”代表死亡,是可怕滑稽的现实。幽默加上黑,就成了绝望中的自我解嘲的幽默。而狭义上的黑幽默,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致力于将人性中与周围环境的丑陋、滑稽、阴暗等等元素逐个扭曲,直到将其放大到令人捧腹而又笑中带泪的黑幽默,这样荒诞不经而又脚踏实地的幽默形式。
黑幽默在血与冰淇淋三部曲高考百日誓师祝福语中的表现
很多不具备高深艺术理论素养的剧作者都知道黑幽默,也都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表现手法,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鉴赏力和基本训练,外行人手中的黑幽默有些不伦不类,很多的时候要么是自己看得懂观众却无法接受,要么就是自己也一知半解,观众更是如堕五里雾中。这本身就是黑幽默固有的问题。如果没有相应知识准备,难于对黑幽默中的本源问题进行深刻理解。简而言之,许多人看见了小丑的笑容,却没有看见厚厚油彩下演员的泪水。   
想要打破这一局限,除了明确自身定位,争取到更多能够理解剧作家意图的观众之外,难度更低的方法则是主动放下身段,抛弃艰深的思辨和执拗的自我意识,转过身来,将眼泪放在和笑容等同的层面上。在这一点中埃德加·赖特做的格外出,比如在《僵尸肖恩》中最后的人尸和平相处,就是直观而具体的将幽默的引体表现出来,而这样的例子在他的电影中无处不在,但却难以到十分具体的代表因素,原因也很简单:埃德加手中的黑幽默已经被拆解混搭,成为了自己作品的一部分,而并非是招摇在剧作表面用于吸引观众的大旗,这一点难能可贵。
(一)体现出英式幽默特征
一般认为英式幽默的特征是“通过情景的错位和机智的语言应用,在演员并不夸张的表演之下又不失绅士风度,令人会心一笑,更重要的是还能隐喻的传达出或严肃或庄重的主题。”有趣的是,这种给人“板着脸说笑话”的英式幽默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将要讨论的黑幽默不谋而合。而埃德加·赖特则多次尝试着将二者揉合在一起,试图建立一种严肃而诙谐、冷酷又狡黠、一板一眼却荒诞不经的个人风格并成功的将这种风格带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形成了他带有强烈特的影片叙事形式与创作思路。   
十一月祝福语
另一方面,埃德加·赖特手中的黑幽默是将黑幽默嫁接在英式幽默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其更倾向于将黑幽默和英式幽默加以融合形成了“英式黑幽默”,而埃德加·赖特手中的两种幽默更加径渭分明,黑幽默的笑中带泪并没有干涉到英式幽默的绅士风度,彬彬有礼的同时又不失辛辣苦涩的讽刺和对残酷现实的挖苦。到了埃德加·赖特近期的作品《世界尽头》中尤为突出。影片中的主角是一个四十出头的老醉汉,正为酒精上瘾而苦恼,为了坚定信念,打算召回当年的老朋友们,尝试再次挑战一下年少时的壮举一一在一夜之间喝遍小镇上总共十三个酒馆,但是到了最后,却引发了宇宙级别的危机。而我们的主人公,却最终靠着他的狂妄和胡言乱语赶跑了外星人,却也把整个世界拖回了石器时代。“当《世界尽头》爆发成彻底的荒诞,它其实还缺少一个定义明确的威胁,在最后几块揭晓谜底的拼图到来时,可以看出所有的连锁高潮都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然而,最终的启示与滑稽的漫画式结尾围绕技术在人类思想和社交沟通上的影响拆生了共鸣。”而直到影片中的癫狂归于平静,世界回到了黑暗时代,所有人一一不管是人类还是机器人一一都到了自己的新生活,而主人公却走入了下一个轮回。在否定着被发达技术麻醉的现代人的同时,也在否定着自己的过去与现在。
叶蕴仪近照(二)黑幽默对主流社会生存状态的审视
埃德加·赖特被讨论最多也是最成功的作品当是他的“鲜血与冰淇淋三部曲”  《僵尸肖恩》《热血警探》以及《世界尽头》。我们需要思索的是这三部电影中,以及后续的埃德加影片中都会出现代表主流社会生存状态的两个显著的意象:代表着狂乱的鲜血与代表着怪诞的冰淇淋。这样两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元素,究竟是如何在埃德加的手下逐渐融合,最终趋向协调,支撑起了对于主流社会生存状态的解构与审视?   
酒吧作为大部分埃德加·赖特电影的故事发生地或是高潮展开处,自然而然地便包含了这上面这两者的绝大部分的核心元素。不论是酒吧中的调笑欢闹还是乍起乍平的酒吧斗殴,抑或是萍水相逢的浪漫艳遇,这一切都是在酒吧这一西式但俗文化的集散地孕育的。不论是铁路酒吧还是水边酒吧等等都是“……人们交往活动的中心,旧友相聚,结识新交……”正是这样一个大的富有包容性的环境,才能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元素7K合在一起,有人喜欢血淋淋的场景,有人喜欢热闹狂欢的冰淇淋,这都没问题,在埃德加的酒馆中都可以到。   
然后便是喜剧这一艺术形式独有的较大的自由体验,可以将较大范围内的意象包含在内,加以消化利用。沉郁顿挫的悲剧,需要一个相对闭锁的时空解构,以便于展开讨论剧中人
多并的命运和心灵的挣扎,一板一眼的正剧则需要奇正相辅的戏剧结构和相对合理的故事情节来秤花整体的世界观,以便于自圆其说。而喜剧,这一本身就脱胎于醉酒后的狂欢放歌与对酒神这一不羁的神祗的崇拜,自诞生之口起,就以他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和丰富多变的表现力,与人类精神的自由结伴而行。这也是埃德加·赖特得以在喜剧这一大前提之下将代表狂乱的鲜血与代表怪诞的冰淇淋统一在一起的原因之一。“自由的审美体验也是对追求自由行为的一种启示或催化。……或者以游戏的态度打破习以为常的规约启示人们可以换一种方式看待世界,换一种方式存在于世界。”
最后一点,便是埃德加·赖特在本已经被喜剧扭曲事物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扭曲而进行的美学加工。丑被扭曲便成了滑稽,美被扭曲便成了幽默,而传统意义上的喜剧一般都是为审美而产生的,那么如果是最开始对丑进行扭曲产生的滑稽喜剧显然是没美的,而这样再一次被扭曲的美的喜剧又在滑稽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得到了幽默的升华,而这种“再扭曲”对于一般的观众而言,产生的审美效果并非十分突出。“人类在在艺术方面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对已写未受艺术感染的人来说非常奇怪,这些人受到了仿造的艺术和毫无价值的艺术的影响并将其误认为是真正的艺术”而这部分被“再扭曲”的元素,便成了混搭的桥梁一一狂乱与怪诞之间格格不入的矛盾感,同样的被最初开始的丑的素材一并扭曲,成为滑稽之
后再次扭曲,便得到了同影片中一样协调出而又不可分割的情节亮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三)黑幽默与后现代主义的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黑幽默与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共同点在埃德加·赖特的影片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这就是对理性主义的抗击与颠覆。在《僵尸肖恩》《热血警探》《世界尽头》中,对于理性思维的颠覆,是彻头彻尾毫不留情的。而与理性的斗争是后现代审美体验的核心问题,其具体的抗争行为又体现在不同的层面内。同时黑幽默也是对残酷现实的无情嘲弄,在嘲弄的同时也采用非理性的手段进行反抗与斗争。后现代主义与黑幽默在对于理性思维的颠覆这一点上,在埃德加·赖特的作品中得到了空前的统一。从《僵尸肖恩》影片结束时人尸共存的荒诞情形,到《热血警探》中警匪双方隔着食品柜台互扔西红柿的夸张表现,再到《世界尽头》里靠一名醉汉的胡言乱语赶跑了外星生命的无厘头场景。可以肯定地讲,埃德加·赖特影片中之所以能够将黑幽默与后现代主义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使二者互相协作,共同促进从而产生相互作用,进而发酵出强烈的个人主义和空前的艺术魅力,靠的就是对于理性思维的无情嘲讽。   
除了对于理性主义的抗击以外,埃德加·赖特的影片中黑幽默与后现代主义“联姻”的证据
还比比皆是,例如:人性化与自由化、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表达矛盾性复杂性以及多元性。但是不管是哪一点,都不能掩盖对于理性主义的抗争这一最基础的出发点与立足点。
(四)黑幽默与他种电影元素的有机结合
在埃德加·赖特影视作品中的末世情怀也是诸多邪典电影的常用的桥段,具体的情节我在之前“个人与体意识的尖锐对立”一段中有过阐述,但是在邪典电影语境下,末世情怀并非是单纯的以一敌百末口无双而已。更多的是一种“上帝死了”的尼采式哲学观,是一种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埃德加·赖特影片中的人物多是一种没有明确生活目的,虽然离索居又自得其乐。在他们的难以名状的恶趣味中,充斥的是这个行将就木的世界的讽刺与嬉皮笑脸式的抵抗,而这种抵抗的思想内核,便是来源于黑幽默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再加上了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便整合出了独具特的埃德加·赖特式的电影人物像。本质上来讲,这些人物出现在埃德加·赖特的影视作品中,并不仅仅是为了某一类人,某一人代言,更多的是对于信仰缺失、价值悬空、生存之上的生活充斥着裂纹与碎片的人生的一种嘲弄与消极抵抗,这也就是埃德加·赖特手中的邪典电影中的乌托邦一一一个鲜花与臭鸡蛋起飞,鲜血与冰淇淋共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