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演员张桐A.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的全部内容。 |
B.通过对《孔乙己》《范进中举》两篇文章的学习,使我们对封建科举制度有了一定的认识。 |
张信哲老婆C.病房的护士在给他扎针输液的同时,还承担了他的一日生活,为他洗脸、倒水、送饭…… |
D.防治非典,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居室通风,切忌不能关闭门窗。 |
2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书画因诗文生辉,诗文因书画而典雅,中国的诗文与书画可谓是相得益彰。 |
B.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文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了《史记》。 |
C.冬天到来,匠师们精心打造的冰雕作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
D.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
3 . 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B.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
C.“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
D.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树影。 |
二、字词书写
4 . 下面每组词语均有一个错别字,请出来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1)深恶痛急 油光可鉴 宽恕 奥秘 ( )
(2)翻来覆去 诚惶诚恐 禁固 繁衍 ( )
(3)冥思瞎想 正襟危坐 侏儒 绯红 ( )
(4)鹤立鸡 不可明状 迁徙 芦荟 (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聂鑫森
①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②初夏的阳光从窗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上,写着五个篆字作画题——“南岳风雨图”。
③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扫描着画的每个细部。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
④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国画专业毕业的,原在省城一所大学教授美术,其山水画在省内外也颇有点名气。据说因为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
领导闹矛盾,下海在湘潭城开了一家不大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师傅。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
⑤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
⑥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
⑦石丁对于衬绫的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轻舒了一口气。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处细细寻,“石丁”两个字不翼而飞。又来来回回瞄了好几遍,依旧没有!
⑧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这样说来,胡笛的笔墨功夫就太好了!他从十几岁就下气力学石涛,尔后走山访水,参悟出一番自家面目,自谓入乎石涛又能出乎石涛,却能轻易被人仿造,那么,真该焚笔毁砚、金盆洗手了。
⑨就在这时,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石先生,可在寻那暗记?”
⑩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是!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防!”
⑪胡笛端起茶杯,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地说:“您设在杂树根部处的暗记,实为暗伤,是有意设上去的。北京城高手如林,若有细心人看出,则有污这一幅扛鼎之作。您说呢?”
⑫石丁惊愕地跌坐在椅子上,问:“那……那暗记呢?”
⑬胡笛说:“在右下部第五重石壁的皴纹里!‘石丁’两个字很有骷髅皴的味道,我把它挖补在那里,居然浑然一体。树根部处空了一块,我补接了相同的宣纸,再冒昧地涂成几团苔点。宣纸的接缝应无痕迹,补上的几笔也应不会丢先生的脸。”
⑭石丁又一次站起来,拿起放大镜认真地审看这两个地方。接缝处平整如原纸,这需要理出边沿上的纤维,彼此交错而“织”,既费时费力,又需要有精到的技艺。而补画的苔点,活活有灵气,更是与他的笔墨如出一辙。他不能不佩服胡笛的好手段!
⑮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
⑯胡笛站起来,说:“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
⑰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
⑱石丁发了好一阵呆,才记起还没有付装裱费给胡笛。正要追出去,又停住了脚步,家里还有好些画需要装裱,明日一起送到胡笛的店里去吧!
⑲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
5 . 请根据文章内容,将故事情节发展过程和石丁的心理变化情况补充完整。
拿到卷轴,极为满意→①______,分外愤怒→被指秘密,②______→得知实情,③______
6 . 根据提示,赏析文中划线语句。
(1)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扫描着画的每个细部。(结合句中加点词分析)
(2)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从人物描写方法角度分析)
7 . 胡笛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概括说明。
8 . 请说说题目“暗记”的含义以及作用。
四、文言文阅读炉石传说冒险模式攻略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
晋魏郡亢阳①,农夫祷于龙洞,得雨,将祭谢之。孙登②见曰:“此病龙,雨安能苏禾稼乎?如弗信,请嗅之。”水果腥秽。龙时背生大痘,闻登言,变为一翁,求治,曰:“疾痊,当有报。”不数日,果大雨。见大石中裂开一井,其水湛然。龙盖穿此井以报也。
(乙)
汉时弘农⑤杨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鸮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见,愍之,取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余日,毛羽成,朝去,暮还。一夕三更,宝读书未卧,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菜,不慎为鸱鸮所搏。君仁爱见拯,实感盛德。”乃以白环四枚与宝曰:“令君子孙洁白④,位登三事⑤,当如此环。”
(注)①亢阳:旱灾。②孙登:三国时著名隐士,传说与神人交往,有异能。③弘农:古郡名。④洁白:纯洁的美德。⑤三事:即三公,指极高的官位。
(选自《搜神记》)
9 . 选出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 )
A.雨安能苏禾稼乎 苏;苏醒 |
B.果大雨大 雨:下大雨 |
C.向宝再拜曰 再拜:拜了两拜 |
D.君仁爱见拯 见拯:拯救我 |
10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龙盖穿此井以报也。
(2)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菜,不慎为鸱鸮所搏。
11 . 上面两篇短文均选自《搜神记》,这两个神奇的故事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五、句子默写
12 . 根据课文默写名句及作者。
(1)子曰: 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4)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7)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_____________(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8)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____________。(《纪念白求恩》)
疙瘩汤的做法六、诗歌鉴赏
13 . 阅读孔尚任的《甲午元旦①》,完成后面小题。
萧疏白发不盈颠②,守岁围炉竟废眠③ 。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④ 。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⑤ 。
鼓角梅花添一部⑥ ,五更欢笑拜新年。
【注释】①元旦,即现在的春节。孔尚任,山东曲阜人。写这首诗时诗人已六十六岁,辞
官在家乡闲居。 ②颠,头顶。③废眠,整夜未眠。④买春钱,过新年给亲属分赠喜钱,示庆贺新春。⑤偏,不尽。⑥鼓角,泛指乐器。梅花《梅花落》,乐曲名。一部,一曲。
(1)《甲午元旦》所写的春节习俗,在下列诗句中没有表现的一项是( )
跨年的情话句子 A.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 | B.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 |
C.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 D.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2)请赏析“守岁围炉竟废眠”中“竟”字的妙处。
唯美意境(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七、名著阅读
14 .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经典名著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阅读选自吴敬梓《______》的《范进中举》,感受趋炎附势热衷仕途的社会风气;品读法国作家________《我的叔叔于勒》,体会人与人之间面对物质的隔阂与疏离。
(2)阅读下面两个片段,按要求答题。
(甲)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乙)宋江见了李逵、燕青回来,便问道:“兄弟,你两个那里来?错了许多路,如今方到。”李逵那里答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么?”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迳奔宋江,诗曰:“梁山泊里无奸佞,忠义堂前有诤臣。留得李逵双斧在,世间直气尚能伸。”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