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金融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为积极践行党和政府政策方针,商业银行需要积极参与为湾区金融市场发展提供保障。大湾区建设相关政策支持重点行业及业务发展,为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发展带来重要战略机遇。为抓住政策红利和区域发展机遇,湾区内商业银行一方面需要积极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行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布局特金融业务,提升湾区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荷兰vs美国预测分析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商业银行 业务发展 特金融
● 褚旋
2019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由区域经济合作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这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2020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推进规划纲要落地实施,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加大金融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力度。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进程逐步加快,三地“金融+创新”优势稳步凸显,商业银行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一、粤港澳大湾区商业银行业发展现状
大湾区内银行业发展水平较高,港澳尤其是香港银行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内地9市银行业也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100家最大的银行中,有73家在港设有业务。2019年一季度末,香港地区共有155家持牌银行,其中在香港本地注册的有25家,外地注册的有130家。截至2018年末,澳门共有29家银行,其中在澳门本地注册的有11家,外地注册在澳门设立分行的有18家,其中内资银行有5家,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以及总行位于大湾区的广发银行。
唐一菲的电影内地9市银行业体系较为完善,截至2018年末,大湾区内9市国内六大国有银行及9家股份行均设有分支机构。此外,总部设立在大湾区股份行3家,城商行5家,民营银行1家,农商行20家,农信社7家,村镇银行40家。作为大湾区银行业的领军者,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及广发银行三家大型股份行均将总部设在大湾区内,对大湾区金融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大湾区内城商行包括广州银行、东莞银行、南粤银行、珠海华润银行及华兴银行5家。大湾区内农商行共包含广州农商行、深圳农商行、东莞农商行、顺德农商行等20家农商行。各类银行分支机构覆盖了大湾区内全部县市,为区域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是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持力量。五一28号上高速29号下高速免费吗
二、粤港澳大湾区商业银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近年来,为支持大湾区建设,各级政府及监管机构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2月18日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委、省政府2019年7月5日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2020年5月15日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金融市场发展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金融政策内容涉及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等领域。
大湾区建设相关政策中强调要不断深化粤港澳互利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一方面支持大湾区是各级政府及监管机构的政策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在重点行业业务转型、特金融业务方面抓住政策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权氏兄弟
今日一别乐融融打一花名三、粤港澳大湾区商业银行重点行业发展策略
(一)大力拓展基础设施相关业务金融服务
大湾区建设明确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促进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基建行业是大湾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未来金融服务需求将快速增长。从各级政府规划来看,基建相关项目投资规模巨大。《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发布,2020年广东共安排省重点项目1230
个,总投资5.9万亿元。广州出台《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2018—2035年)》,提出把广州建成
18时代金融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大湾区加强互联互通,催生基础设施建设及建筑业旺盛投融资需求,为银行供应高品质资产,有利于银行积极健康发展。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助力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密切关注省市重点基础交通设施建设项目,选取优质项目积极参与。同时,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债权投资,鼓励经营机构开拓同类业务。持续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积极与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其提供一站式、全流程金融服务,多方发力,大力提供融资支持。
(二)积极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金融需求
根据政策导向,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提高大湾区产业发展水平,培育若干世界级产业集。在各级政府重点培育支持下,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广东产业已初步显现集化发展态势。新一代电子信息、绿石化、智能家电、汽车产业、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等产业集2019年营业收入合计达15万亿元,具有坚实发展基础和增长趋势,成为支撑广东经济稳定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商业银行需要优化现代产业体系重点行业产品、服务存量,补齐短板,提高
现代金融服务应用水平。全面梳理大湾区内授信产品使用现状,结合监管文件要求及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发展需要,有方向性地对存量产品、服务进行功能、流程、操作等方面的升级优化,尽快补齐产品短板,提高存量产品使用率。加快研发,健全产品,打造精品。围绕大湾区相关政策及商业银行自身基本投融资政策要求,做深做透重点行业、领域产品研发,推出以重点行业(产业)为基础的综合授信产品,如高端制造业、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依托商业模式和担保手段创新,发展批量业务、新型担保业务。加强创新投行产品组合应用,积极为湾区重点行业及地区企业提供债券承销、并购融资、银团贷款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创新以经营机构试行落地、重点扶持的方式,以达到产品与业务相容,支持湾区建设与商业银行自身稳健发展相融。
(三)持续为城市更新业务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城乡融合发展是大湾区的建设重点,城市更新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措施。城市更新通过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盘活利用低效用地,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大湾区土地资源非常稀缺,城市更新将是盘活存量资产、释放优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旧村庄、旧厂房和旧城镇更新改造将是城市更新重点工作。2019年9月,广东省正式发布深入推进“三旧”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根据该方案,至2021年,广东全省新增实施“三旧”改造面积23万亩以上,完成改造面积15万亩以上,其中改造任务最重的广州计划新增实施改造任务面积5.4万亩,完成改造任务面积3.5万亩。针对城市更新业务,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应设立城市更新专营机构。部分银行已在总行层面专
设城市更新业务中心,为进一步推进城市更新业务的专业化经营,需配置熟悉政策要求、熟知市场行情、熟练业务技能的管理和营销人员,专门拓展城市更新业务,专业满足大湾区建设需求。持续丰富城市更新产品体系,针对城市更新改造各个阶段内容、特点配套定制专属产品和服务,不断调整完善各阶段产品和服务。继续优化城市更新工作模式。打造大湾区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库,充分利用湾区内城市更新协会等相关机构平台优势,更加准确、全面把握解读政策。加强与旧改房企和行政村战略合作,有效加强银企、银村合作关系,实现多方合作共赢。
执行力培训四、大湾区商业银行特金融业务发展策略
(一)不断拓展跨境金融业务
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政策为大湾区内地银行在湾区内拓展跨境业务提供了政策支持,可以向港澳地区的机构或项目发放跨境贷款。政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开展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的便利性。根据政策规定,未来优质企业在办理相关业务时,无需事先准备大量的交易背景材料,仅凭收付款指令就可以在经办银行办理资金收付业务,简化了银行单证审核的流程,手续更加简便、结算效率更高。此政策将试点范围扩展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资本项目便捷化收入支付的全面推广。本外币合一的资金池具备账户内资金可兑换、跨境资金收付便利的优势,能够方便实现境内外成员企业与主办企业之间资金的归集,可以解决长期以来跨国企业集团需要设立本币和外币两套资金池,才能同时满足
本外币资金的跨境调拨需要的问题,大幅提高资金使用自由度。广东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19年10月末,广东省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量达20万亿元,对全国跨境人民币业务量贡献率达22%,人民币连续8年成为广东第二大跨境收支货币。据海关统计,2019年广州跨境电商总值再创历史新高,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达到385.9亿元,邮快件电商包裹58.5亿元,总规模达444.4亿元,同比增长80.1%,居全国第一。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商业银行需要积极打造湾区跨境贸易结算、融资平台。湾区内商业银行应当灵活运用政策红利,把握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价格差异优势,推出相关新产品,切实降低中小企业客户融资成本。进一步深化与港澳地区同业的联动合作,在福费廷、海外代付、跨境保函等业务领域,共同服务湾区内跨国经营企业延伸金融需求。重点加强基础结算服务建设,优化商业银行结算服务功能,不断拓展清算渠道,致力提升湾区客户的使用体验和业务效率。加快推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对接和应用。借助区块链技术优势实现贸易融资批量核验、降低融资风险,缓解湾区内进出口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难、业务单据审查手续繁琐等问题。推动重点系统建设与创新业务落地。积极推进单一窗口
19
时代金融
时代金融
平台建设,探索推进融资租赁项下跨国外汇资金集中运营业务发展。
(二)加大绿金融业务创新
各类政策支持广州建设绿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广东省也在探索设立服务绿企业的现代绿金融服务机构,现代绿金融服务机构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广州碳排放交易所的平台功能将更加凸显,满足更多绿金融企业融资需求,利好绿金融产品发展。银监会每半年披露21家主要银行绿信贷整体情况,形成常态化绿信贷统计信息披露机制。我国绿信贷规模已突破十万亿元,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9年末,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绿贷款余额10.22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5.4%,余额占企事业单位贷款的10.4%,增速超过各项贷款增速。
商业银行进一步抓住政策机遇,促进绿金融业务综合发展。大湾区内商业银行需要设立绿金融业务整体目标,贯彻落实监管要求。力争绿信贷规模实现平稳增长;控制绿信贷不良率在合理水平,严控“两高一剩”贷款和环境、安全生产违法违规企业贷款。制定业务发展方案,健全政策支持。通过研究制定绿金融授信审批机制,优化授信审批流程,成立绿金融业务审查审批绿通道,完善绿金融贷后管理体系,出台绿金融专项激励方案,有效推动绿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绿金融产品创新,改进传统产品,提升绿企业、绿项目适用性。针对绿金融细分行业进行深入研究,
探索应用排污权、节能量(用能权)等权益类质押,探讨节能减排项目、能源管理服务等运作管理机制,有针对性地出台一系列专业化产品。开展绿金融投行产品创新工作,着力发展绿债务融资、绿信贷资产证券化,推动绿金融轻资本化转型。开展绿金融全产业链产品研发,具体包括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绿消费金融、绿建筑抵押贷款等。加快推进商业银行绿金融债券发行工作。争取早日获得监管机构发行批复,面向银行间市场合格投资者发售绿金融债券,实质性提升支持绿产业、发展绿金融的能力。
(三)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
相关政策提出,推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深澳特金融合作,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加强金融科技载体建设。大湾区主要城市金融科技实力雄厚,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试验田”,一直充当我国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领头羊”,拥有较强的金融科技创新实力;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全球优质金融资源和较强科研实力。香港现有超过550家金融科技公司。大湾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十分殷切。大湾区发展的基础设施,需要通过金融科技打通资金流、技术流之间的壁垒。
商业银行需要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带动业务转型升级。推进数字化转型落地,打造业务支撑平台和统一移动应用框架。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优化全行经营管理流程,提升工作质效。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与政策要求、客户需求相融合,运用金融科技,大力支持大湾区内中小、三农、普惠等客户
体领域业务发展,有效支撑供应链、贸易链、实体经济发展,助力建设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强探索创新,开辟服务湾区、建设湾区科技新路径。一方面紧抓5G的商业应用及大数据、区块链的蓬勃发展机遇,快速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线上新业务、新产品,提升粤港澳企业与居民金融服务便捷度、安全度;另一方面加强与网联、银联等机构的合作,在电子支票联合结算、跨境电子直接缴费等领域谋求突破,提升商业银行支付服务能力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吴飞虹.银行业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支点与路径研究[J].海南金融,2019年05期,31-37.
[2]李华峰.银行如何依托集团优势协同经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J].中国银行业,2019年第5期,69-70.
[3]陈志清.粤港澳大湾区村镇银行的机遇与挑战[J].金融博览,2019年06期,60-61.
[4]李文龙.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创新研究[J].知识经济,2020年15期,24-25.
[5]曹彤,祝韵彤,李婧,王卓晖.粤港澳大湾区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20年06期,27-29.
作者单位:粤港澳大湾区产融投资有限公司
20时代金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