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刻石活动特点及其心理剖析
王星
摘要:苏轼石刻,前期重诗赋和记文,后期更重碑铭。重诗赋记文是欲以之振起斯文,重碑铭是欲借碑来发表羽凡和白百合
政见。苏轼由重诗赋到重碑铭,标志着从文章太守到元祐大臣的身份转变,是苏轼由“尽忠于朝”到“无负吏民”的思想与心态转变的结果。苏轼黄州独爱刻《海棠诗》、定州尤赏《中山松醪赋》石刻,都有着特别的心理
原因,对这些苏轼所钟爱的刻石作品及其刻石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窥见苏轼人生与思想的转折,有助于我们从传播媒体的运用角度,加深对苏轼内心世界的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苏轼;石刻;苏轼刻石心态;苏轼创作历程
作者简介:王星,文学博士,湖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高权健个人资料儒家代表人物中图分类号:12〇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1569(2019)01 -0213 -08
英语四级查分宋代金石学兴盛,宋人亦嗜好金石,米芾拜石称颠,苏轼亦好石成癖。苏轼一生对于石刻 情有独钟,他以石刻存书迹、表名篇、寄哀思、恤贫困,对石刻的运用积极主动,甚至因四处刻 石,被舒亶诸人作为把柄,称其“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诋镑为主。小则镂板,大则刻 石。传播中外,自以为能”。!罗致其罪,竟成乌台诗案。
苏轼与石刻关系如此密切,苏轼石刻"在北宋时遍布全国各地,那么苏轼一生对石刻的运 用有没有一定规律?是无意为之还是有意为之呢?笔者据历代金石著作及苏轼诗文集的记 录,按题名题字类、文类、诗词类三大类别,对苏轼石刻作了详细的数量统计与分析,发现了一 些独特现象#,简言之:苏轼的刻石活动从青少年时期一直延续到晚年,贯穿其一生。早期多 由他自己主持刻石,而后期则多书丹给他人刻石。在苏轼石刻中,前期石刻更重诗赋和记文,重在文学性,后期石刻则特重碑铭,重在思想性;苏轼一生中最重视的石刻为《海棠诗》与《中山松醪赋》,均是其心灵世界的投射。将苏轼石刻作品还原为曾经存在的刻石活动,可以窥见 苏轼人生与思想的转折,有助于加深对苏轼内心世界的理解和把握,从一个侧面深入认识 苏轼。
我和书的故事300字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石刻功能的多元透视与文学个案研究”(项目编号$ 12B Z W038 )。
①李之亮点校:《宋史全文》,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25页。
中国为什么要买美国国债
②本文所谓“苏轼石刻”乃狭义上的概念,仅指宋代苏轼书丹或主持刻石的本人或他人作品,以及由他人刻石的苏轼作品。
③王星、王兆鹏:《苏轼诗词类作品石刻的数量统计与分析》,《长江学术》2012年第3期;王星:《苏轼题名、题字及文类
刻作品数量统计与分析》,《湖北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