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论刊·2010年第2期文化长廊
打工文学:底层生命的呐喊与梦想
敖荣祥
(东莞理工学院  广东东莞  523808)
【摘要】打工文学作为世纪之交的文学现象,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将其纳入广阔的改革开放大潮的文化语境之中研究打工文学及其演变轨迹的探讨,对于寻和分析打工文学出现的文化背景、美学意蕴及文化意义,并以此来剖析打工文学发展的各种特质,探求其在深层文化结构中所蕴含的精神吁求,以进一步发掘打工文学的美学与艺术精神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打工文学;底层;文学
在新世纪的文坛上,打工文学的创作渐成气候,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批评与创作之间形成了积极而持续的互动,使这一现象成为当下一股重要的文学思潮。
1
打工文学这一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提出以来,人们对这一概念的内涵于外延的界定,就一直意见不一。文学评论家白烨认为“必须是打工者体写的,才算‘打工文学’作品。”[1]与这种观点相类似的是雷达,他认为“‘打工文学’是以打工者作者为主题的描写都市生活和经验的。”[1]但李敬泽对此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如果仅仅把打工文学看作是打工者自己写的文学在学理上讲不通,他认为“将‘打工文学’仅看作打工者创作的文学,好像我们过去认为无产阶级文学一定要无产阶级抒写一样,是极其狭隘的。”[1]洪志刚认为打工文学应该是一个题材的概念,这样界定可能比较科学,他认为“既包括打工者的创作的文学,也包括作家写打工生活的文学。”[1]只要是反映打工生活的作品,无论谁写的,洪志刚认为都可以纳入“打工文学”的范畴。深圳市文联副主席杨宏海则认为“‘打工’是广东方言,‘打工文学’是指反映‘打工’这一社会体生活的文学作品,包括小
说、诗歌、报告文学、散文、剧作等
各类文学体裁。从广义上讲,打工文
学既包括打工者自己的文学创作,也
包括一些文人作家创作的以打工生活
为题材的作品。但如果要对打工文学
做一个稍为严格的界定,那么我认为
所谓打工文学主要是指由下层打工者
自己创作的以打工生活为题材的文学
作品,其创作范围主要在南中国沿海
开放城市。”[2]上述观点从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打工文学的特点。公
允地说,杨宏海对打工文学的理解是
比较成熟和完整的,但是有两个问题
并没说清楚。一是地域限定问题。在
我国其他地方而不是沿海开放城市创
作的作品算不算打工文学?二是作者
的身份含糊不清。“下层打工者”与
“一些文人作家”如何界定?原来是
“下层打工者”后来成为“文人作
家”的作者又怎样归类?“下层打工
者”指的又是哪些?是指 “蓝领”工
人?白领算不算?
笔者认为对地域限定并不重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仅仅在沿海
开放城市有打工者,在我国北部、东
部也同样存在打工者,打工文学并不
止沿海开放城市可以拥有,只是这个
地方时最早产生打工文学或者打工作
品比较多罢了。其次是作者身份问
题,有的论者觉得身份并不重要(如
前面李敬泽的观点),需要指出的
是,打工者内部也有很大的差别的,
在国企中层管理者和那些底层的、
靠出卖体力劳动的打工者差异是巨大
的。打工文学与以前写的包身工不
同,它强调的是打工者的心路历程、
他们的遭遇与命运,是打工者自己写
自己的真实体验,它体现了一种“底
层”的自我关怀和自我认同,离开这
一身份,很难得到打工者内部的共
鸣。很难想象,一个年薪千万元的大
型国企老总写出来的文学作品也能被
称为“打工文学”。正如诗人许强说
“在子夜里没有流过泪的人,不是真
正的打工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打
工者的身份显得尤其重要了,指的就
是底层从事体力劳动的体。至于由
“下层打工者”后来成为“文人作
家”的作者,只能说其曾经是打工作
家。
2
文学总是植根于生活的土壤,
这一路走来只要她脚下拥有肥沃而宽厚的生活领
地,总会长出枝繁叶茂的大树。作
为一种文化现象,“打工文学”为何
没有在更早的时候出现?而是伴随
着改革开放才出现,“打工文学”是
否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承担了某
种特殊的使命?发挥了某种作用?打
工文学是“工业化”与“市场经济”
的产物,是文学与打工阶层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的相互选择,是历史的变迁造就了这一文化现象。改革开放30年来,打工文学几乎影响了整整一代漂泊在南方的异乡人。然而,我们在探索打工文学产生的根源的时候也发现,民国时期也有大量工人,为什么那时就是产生不了“打工文学”呢?那时候一些底层的打工者只是被关怀的对象(如夏衍的《包身工》),他们自己发不出自己的声音。但新时期的打工者却能通过文学的方式,发出了底层生命自我的呐喊。
探究打工文学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客观环境和主观原因来探究。从客观上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一大批打工者通过参加自考、学历教育、成人教育等途径获参加各类学习和培训,有的甚至获得了大专、本科、研究生的文凭,据一份调查显示,“深圳外来工平均每天读书30分钟以上的占43%,每年读书在4本以上的占62%,其中10本以上的占28%”[3]。打工体中,作者和读者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为打工文学的创作与批评提供了众基础,这是民国时期底层的打工者无法比拟的。其次,改革开放后,社会的舆论环境也比较开明,政府和社会环境允许打工者说出自己的心声。再次,新时期以后,网络的迅速发展,为打工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很多打工文学的作品经过网络的传播,在打工者当中引起广泛的共鸣,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从主观上来说,打工文学是打工者的自我宣泄和自我诉求,或称之为“心灵的呼唤”。一位打工作家曾愤懑地说:“有谁明白我的调侃我的牢骚我的诅咒我的破口大骂都是泪水泡着的?又有谁理解?文坛上风花雪月的爷儿们娘儿们,他们拿着国家的工资吃着社会主义的大锅饭过着舒舒服服的好生活,能指望他们?他们根
本不知道挣扎在生活底层生活怎样的
一种感受!”[4]打工者在工作生
活中,渴望得到尊重,在感受到生活
不公的时候,有一种说话的渴望,渴
望发出“不平则鸣”的生命呐喊。
东莞打工妹郑小琼2007年5月以散文
《铁·塑料》获得《人民文学》杂志
颁发的“新浪潮散文奖”之后, 她
在获奖感言中说:“听说珠江三角洲
有四万个以上的断指,而我笔下瘦弱
的文字却不能将任何一根断指接起
来。”她还说“文字是软弱无力的,
它们不能在现实中改变什么,但是我
告诉自己一定要见证,我是这个事情
的见证者,应该把见到的想到的记下
来。”[5]通过她的文字,可以想象
她那种令人揪心的生活。这或许是打
工文学产生的原始冲动。
3
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生态的恶
化带来的一个最大的病症,就是文学
已经远离了现实的真实,人们已经很
难从文学中听到真实的声音,打工文
学对底层生存现实和精神现状的揭示
和暴露,逼使人们从种种幻象和重重
迷梦中走出来,直面中国社会剧烈转
型中涌现出来的种种社会文化问题和
精神病症。打工文学的出现和发展,
对趋于恶化的新世纪中国文学生态而
言,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矫正和改善。
归纳打工文学,主要有以下文化特
质。
3.1 倾诉沧桑,分享生活的苦
…我躺在充满消毒水味道的
病床上。六人的病室里,我的左边是
一个头部受伤的,在塑胶厂上班;右
边一个是在模具厂上班,断了三根手
指。他们的家人正围在病床前,一脸
焦急。右边的那个呻吟着,看来,很
疼,他的左手三个指头全断了。医生
走了过来,吊水,挂针,然后吩咐吃
药,面无表情地做完这一切,又出去
了。我看着被血浸红又变成淡黄的
纱布,突然想起我天天接触的铁,纱
布上正是一片铁锈似的褐黄。他的
疼痛对于他的家庭来说,如此地尖锐
而辛酸,像那些在电焊氧切割机下面
的铁一样。那些疼痛剧烈、嘈杂,直
入骨头与灵魂,他们将在这种疼痛的
笼罩中生活。这个人来自河南信阳的
农村,我不知道断了三根手指,回到
河南乡下,他这一辈子将怎么生活?
他还躺在床上呻吟着,他的呻吟让我
想起了我四川老家乡村的修理铺里电
焊氧切割的声音,那些粗糙的声音
弥漫在宁静而开阔的乡村上空,像巫
气一样浮荡在人们的头上。在这座镇
医院,在这个工业时代的南方小镇,
这样的伤又是何其的微不足道。我把
头伸出窗外,窗外是宽阔的道路,拥
挤的车辆行人,琳琅满目的广告牌,
铁门紧闭的工厂,一片,没
有人也不会有人会在意有一个甚至一
人的手指让机器吞噬掉。他们疼痛
的呻吟没有谁听,也不会有谁去听,
他们像我控制的那台自动车床夹住的
铁一样,被强大的外力切割,分块,
打磨,一切都在无声中。……(郑小
琼:《铁·塑料厂》)
郑小琼因诚恳地向我们讲述了另
外一种令人疼痛的生活,而受到文坛
广泛的关注,此文还获得了《人民文
学》杂志颁发的“新浪潮散文奖”。
“这样的写作,向我们再次重申了一
个真理:文学也许不能使我们活得更
好,但能使我们活得更多。郑小琼的
许多诗篇,可以说, 都是为了给这
些更多的、匿名的生活作证。她的写
作,分享了生活的苦,并在这种有疼
痛感的书写中,出示了一个热爱生活
的人对生活本身的体认、辨析、讲
述、承担、反抗和悲悯。”[6]
写出打工这个词  很艰难/说出来
流着泪  在村庄的时候/我把它当着可
以让生命再次腾飞的阶梯  但我抵达
/我把它 读者陷阱 当着伤残的食指
/高烧的感冒药 或者苦咖啡/二年来
我将这个词横着  竖着  倒着/都没有
1
到曾经的味道......(郑小琼:《打工,一个沧桑的词》)
在郑小琼的创作中,没有“豪言壮语”和“美丽图画”的描写,她也不想写教科书上那一句“人生而平等”的语句,今天的文学,心灵的太多,在欲望的沉浮中不能自拔的也不在少数,惟独缺乏的是郑小琼这种真实的写作,她诚恳地告诉我们打工生活的辛酸,这或许就是打工文学创作的初衷。
3.2 “下一站”情结
“打工仔”出身的林坚和张伟明分别推出了《别人的城市》与《下一站》,表现了他们穿行在“别人的城市”有点迷惘,他们在别人的城市,需要一张“暂住证”,心灵的深处仍渴望着“下一站”。打工诗人还写出了“如同一只受伤的小鸟/不到栖身的树叶/我们就再也禁不住地流泪了/可抹干泪水依然满面晴朗”(夏炎炎:《我们》)这样令人心动的诗句。又如黄秀萍的小说《这里没有港湾》,打工“只不过是深圳这片繁华之地的过客而已”。她们在这座城市里拼搏,“出租屋”就是一个打工者漂泊灵魂时的归宿,“暂住证”就是他们的身份。她们渴望这座城市能接纳她们,希冀在“万盏灯光中有属于自己的一盏”(麦知妹:《花落谁家》),可是,打工妹犹如风浪中漂浮的一叶扁舟,不到停泊的港湾。张伟明笔下也有“东家不打打西家、潇洒走向下一站”的描写,这种“潇洒”,其实是“沉重的潇洒”,因为它丝毫不能改变自己被迫出卖劳力的生活现实,而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强化自己的尴尬境遇。走出了乡村,
走不进城市,对于经过城市文明洗礼的打工者而言,城市是别人的,自己没有归属感,再回首,故乡也仿佛不是自己的了,已是回不去的地方了。
当人们都批评新世纪的文学生产制造出大量的生活幻象,满载着物质的欲望和感性的快乐,让人们沉湎并迷失于“它处”时,打工作家不再被
那些阔大的思想口号所迷惑,除了反
思和忏悔,里面还充满着一种珍爱生
活的情怀。一种对新的、美好的生活
的渴望。
3.3 身份认同问题
身份认同的焦虑是打工文学中一
个极其显眼的问题。“一方面打工者
要通过城市想象来构建一个都市人的
奇道个人资料
身份,但另一方面都市却以其巨大的
压迫形成反向的塑造,将打工者边缘
化。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造成了复杂
的身份认同上的危机”。[7]
郑小琼在获得人民文学奖后,依
然选择当一个业务员,在她的博客上
一边贴着诗,一边兜售那些无人问津
的五金产品,她因为害怕耽误工作被
老板“炒鱿鱼”,她拒绝了央视“新
闻会客厅”的采访邀请。放弃了专职
写作的机会,因为她觉得“还需要保
持这种在场感,一种底层打工者在这
个城市的耻辱感,这种耻辱感让我不
会麻木”。[8]在郑小琼的话语和
文字里,透出了一股动人的热忱和诚
恳,她对打工身份的自我认同,赢得
了很多打工者的支持,而她的写作回
到了生活的基本层面。
当然,打工文学的作品数量庞
大,除了上述的文化品质外还有城乡
徘徊的失落心态、都市情爱、人性的
愤怒、都市的寻梦与造梦等文化品
质,要全面论述这些文化品质和艺术
精神, 并非这篇短文所能完成的,
其他方面的研究,只能留待以后再写
了。
打工文学自诞生以来,奉献出很
多贴近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打工作
家不再站在知识分子高高在上的启蒙
立场去“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
是将自己融入到生产线上,去亲身感
受那里的悲欢离合,去发出了底层生
命的呐喊。作者与读者的人数且在日
趋增长,大批身在流水线作业的工人
拿起笔参与文学创作,涌现了林坚、
张伟明、安子、周崇贤、黎志扬、黄
秀萍、谭伟文、郭海鸿、海珠、郑小
琼、柳冬抚等大批打工作家,他们的
作品推进了打工文学的发展,也开始
引起传媒与影视界的关注。《大鹏
湾》、《特区文学》、《花城》、
《广州文艺》、《珠海》、《佛山文
艺》等刊物都陆续发表这类题材的作
品。许多报纸和电台或开设“打工征
文”专栏,或推出“打工天地”节
目,由影视制作人创作拍摄的《特
区打工妹》、《外来妹》,由剧作家
创作上演的舞剧《深圳故事·追求》
等影视戏剧作品,用屏幕和舞台形象
扩大了打工文学的影响,并且还出现
了打工文学联网,互相交流,打工
作家的文学创作由“无意”到“自
觉”了。2005年,共青团中央设立了
专门针对进城务工青年的“鲲鹏文学
奖”,这是打工文学的第一个全国性
周秀娜的资料
大奖,也是打工文学走向全国的一个
里程碑。2007年5月,打工诗人郑小琼
因散文《铁·塑料厂》获人民文学奖
“新浪潮”散文奖。打工文学的创作
渐成气候,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对打工
一族的广泛关注与思考。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作为
一种新的文学现象,打工文学一直没
有得到主流文学批评界的认可。我们
不能简单的批评主流文学批评界的冷
漠,不关心底层写作。而是从一个侧
面也反映出打工文学还很稚嫩,许多
作者虽然拥有丰富的生活,却缺乏创
作的准备,制约于艺术功力的粗浅。
许多作品大都停留在仅仅揭示打工生
活这一层面,自觉不自觉地满足于
“题材新”而欠缺不同视角不同层面
的开拓。
在当今消费娱乐的时代,文学
也陷入了这样的魔咒,在此语境下,
一是讲述“传奇性”故事,以满足
人们的窥视欲望和猎奇心理。二是
简单立足于道德批判,以二元对立
于“苦难展览”,走向单一化和极
2
端化的“苦难书写”,甚至演变为“欲望叙述”、“暴力叙述”,变成了比酷比惨的“苦情戏”。作品充满了破碎感与压抑感,这些文学不但不能准确地反映“打工生活”的问题,反而是误导了打工者。“假如作家们都不约而同地去写这种奢华生活,而对另一种生活,集体保持沉默,这种写作潮流背后,其实是隐藏着写作暴力的——它把另一种生活变成了奢华生活的殖民地。为了迎合消费文化,拒绝那些无法获得消费文化恩宠的人物和故事进入自己的写作视野,甚至无视自己的出生地和精神原产地,别人写什么,他就跟着写什么,市场需要什么,他就写什么,这不仅是对当代生活的简化,也是对自己内心的背叛。若干年后,读者(或者一些国外的研究者)再来读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无形中会有一个错觉,以为这个时期中国的年轻人都在泡吧,都在喝咖啡,都在穿名牌,都在世界各国游历,那些底层的、被损害者的经验完全缺席了,这就是一种生活对另一种生活的殖民。” [9]
这种无暇经营的心态,给这部分作品带来不少缺陷。就其中的一些作品来说,比较粗线条,人物形象比较单薄,似乎没有更多的东西可供咀嚼。一些作品往往感性的东西多而理性的东西少。如何让叙事逻辑更加符合生活的真实,在表现“打工”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观照到他们的精神世
界,“打工”人物不再被扭曲成窥视
的对象而得以血肉丰满真实可感,
在同质化的苦难中挖掘出被遮蔽的底
层生活的丰富性,从而告别肤浅和表
面,抵达能够穿越历史的文学的“深
度”,这是“打工文学”应该继续探
索和努力的方向。
或许, 打工文学具有时空超越性
的作品相对匮乏,有影响力的作品还
不多,作品的语言还可更凝练,打工
作家的情感陈述还可更内敛些,把握
时代与政治这样的大题材时还需多加
深思些。但就着一种“底层”作家所
能企及的力量而言,作家们面对纷繁
复杂的现实情景虽然力求用文学的方
式交出一份当下历史的记录,并通过
自身卑微的经验和对这种经验的忠直
塑造来感动读者,打工文学已经发出
了底层生命的呐喊与梦想。打工文
学拒绝了“新写实主义”的“零度
情感”,摈弃了“没事偷着乐”的
犬儒主义,饱含着深切的人文关怀
和打工身份的自我认同。然而,作
为一种创作还在继续进行中的文学
类型,目前对打工文学的评价只能
是一种带有历史前瞻性的考量和把
握,我们期待打工文学的创作取得
更为丰硕的成果,但这需要及时的
总结和反思,更需要实践的累积与
时间的沉淀。
参考文献:
[1]黄咏梅:打工文学:在爱与痛的
边缘徘徊[N].羊城晚报,2005-07-30.
[2]杨宏海:打工文学备忘录[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4.
[3]谢晨:打工文学与外来工读书文
化权利调查问卷样本分析[M]//打工
文学备忘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7:473.
[4]周崇贤:把一切交给时间—<;打
工情爱系列>后记[M].北京:中国文联
出版公司,1999:224.
[5]郑小琼:文字软弱无力,
但我要留下见证.[N]南方都市
报,2007-05-24(B11).
[6]谢有顺:分享生活的苦——郑小
琼的写作及其 “铁” 的分析[J].南
方文坛,2007(4).
[7]杨宏海:文化视野中的打工文学
[M]//打工文学备忘录.北京:社会科
博美图片学文献出版社,2007:8.
[8]郭珊:打工文学20年——“我们
并不沉默,只是没人听”.[N]。南方
日报,2007-06-17.
[9]谢有顺:追问诗歌的精神来历—
从诗歌集《出生地》说起[J].文艺
争鸣,2007(4).
作者简介:敖荣祥,中山大学中文
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
学研究。
责编、校对/左明
(上接第89页)由定期学习时事文件转变到以谈心方式,实现零距离思想交流。对老同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能解决的问题不推不拖立即解决,有些暂时办不到的事情,做好解释工作,只要我们心想到了,话讲到了,工作做到了,就能得到老同志的理解和谅解。高校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以服务为主,管理为辅。因此,要认真践行“以老为本、关爱至上”的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细化服务措施,创新服务手
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围绕
离退休职工的特点、热点和难点问
题,积极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单一生活服务向多样的综合服务。离
退休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
会的和谐稳定。我们要继续努力,能
今天办的事不能明天办,能早办的事
不能晚办,能紧办的事不能慢办。为
老同志服务力争做到“优先、优质、
优待”,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每位
老同志心坎上,使他们健康长寿和安
度晚年。
高校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是高校
各项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而特殊的工
作,它关系到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
定。高校离退休工作者应该满怀爱心
和激情,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不断提
高服务能力,保障离退休职工的根本
利益,最终达到构建和谐校园、和谐
社会的目的。
责编、校对/左明
3
打工文学:底层生命的呐喊与梦想
作者:敖荣祥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刊名:
南方论刊
英文刊名:NANFANG LUNKAN
年,卷(期):2010(2)
1.黄咏梅打工文学:在爱与痛的边缘徘徊 2005
2.杨宏海打工文学备忘录 2007
歌曲荷塘月歌词3.谢晨打工文学与外来工读书文化权利调查问卷样本分析 2007
4.周崇贤把一切交给时间-《打工情爱系列》后记 1999
5.郑小琼文字软弱无力,但我要留下见证 2007
刘涛十年前旧照6.谢有顺分享生活的苦--郑小琼的写作及其 "铁" 的分析[期刊论文]-南方文坛 2007(04)
7.杨宏海文化视野中的打工文学 2007
8.郭珊打工文学20年--"我们并不沉默,只是没人听" 2007
9.谢有顺追问诗歌的精神来历-从诗歌集《出生地》说起[期刊论文]-文艺争鸣 2007(04)
1.王昕.WANG Xin打工文学中的农民工[期刊论文]-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7(2)
2.朱兆丰打工文学——文学中的精灵[期刊论文]-青春岁月2010(22)
3.刘渝霞.Liu Yuxia打工文学:对于底层生活的关怀[期刊论文]-河南社会科学2009,17(2)
4.张一文打工文学:世纪初的观察[期刊论文]-安徽文学(评论研究)2008(10)
5.何轩.HE Xuan打工文学的精神引擎——从《纪念碑》到《城市,也是我们的》[期刊论文]-云梦学刊2011,32(2)
6.潘桂林.Pan Guilin文学生产消费的一体性与"打工文学"的双重根性[期刊论文]-长江学术2010(4)
7.江腊生.Jiang La-sheng当代打工文学的叙述模式探讨[期刊论文]-中国文学研究2008(4)
8.刘丽红.LIU Li-hong打工文学中的几种心理意识——以《中国式民工》为例[期刊论文]-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7)
9.李新.刘雨.LI Xin.LIU Yu当代文化视野中的打工文学与底层叙事[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10.彭学明在疼痛中苏醒和超越——深圳打工文学初探[期刊论文]-理论与创作2009(1)
本文链接:d.wanfangdata/Periodical_nflk20100203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