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环菌培养中最佳碳氮比的研究
作者:施汉钰,崔巍,郑焕春
来源:《林业科技》 2015年第6期
施汉钰崔巍郑焕春
(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牡丹江157010)
摘要:从培养基的碳氮比入手,对蜜环菌菌索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 蜜环菌培养基的最佳碳氮比为35∶1,最佳培养料配方为:蔗糖1%、豆粉2%、麦麸20%、杂木屑75%、石膏2%。
关键词:蜜环菌;碳氮比;培养基
中图分类号: S 324,S 646.1 文献标识码: A
毕业鉴定范文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属伞菌科、蜜环菌属,是很多森林食药用菌的营养来源和传导者。蜜环菌的根状菌索[ 1 ]是在地下生长,并形成范围很大的网络,以便从朽木或活树的根上寻、输送营养[ 1-3 ]。研究发现,蜜环菌菌索具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生物学特性,使其能够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或生长后期发生适
应性变态,具体表现为:菌索由白变黑,角质化,进入休眠状态;一旦发生这种变化,菌索的传导性能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从而抑制蜜环菌的生长,这一特性也给蜜环菌的培养带来了困难[ 4 ]。本研究从培养基的碳氮比这一培养条件入手,通过对蜜环菌菌索变态效应进行判定,筛选出最佳蜜环菌培养基配方,计算出最佳培养基的碳氮比,以期为需要以蜜环菌作为营养源或传导者的食药用菌生产实践提供指导。
1试验材料
1.1试验菌种
1.1.1子实体的采集
2013年8月在牡丹江市距离海林9 km处的针阔混交林下采集新鲜的蜜环菌子实体,依据真菌分类资料鉴定后带回实验室进行菌种的提取。
1.1.2菌种分离
珠海景点 分离培养基选用PDA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 g/L(煮汁)、葡萄糖20 g/L、琼脂条20 g/L、蛋白胨2 g/L、硫酸镁0.2 g/L、磷酸二氢钾2 g/L[ 5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蜜环菌的子实体切去菌柄的根部,在无菌工作台内用0.1%水浸3 min,再用无菌水冲洗,晾干后用75%酒精棉球擦拭菌盖与菌
柄2次,进行表面消毒[ 6 ]。接种时,将菌菇撕开,在菌盖和菌柄交界处或菌褶处,挑取一小块组织,并将其移接到装有分离培养基的试管中,在温度25 ℃左右的避光条件下培养15天左右,菌种长满试管后作为本试验的主要试验材料。
1.2培养料的原料组成
原料组成主要为:蔗糖、豆粉、麦麸、杂木屑、石膏粉、水,其中蔗糖、豆粉为食用级,在食品商店购置;杂木屑、麦麸和石膏粉分别在食用菌商店购置,水为饮用水。以上原料的碳、氮含量是在食用菌栽培资料[ 7 ]上获得(表1)。
2试验方法
2.1供试培养基的配置
王浩信陈自瑶女儿 参考大多数真菌培养基的碳氮比,本试验设定6个碳氮比梯度:20∶1,25∶1,30∶1,35∶1,40∶1,
45∶1。以配置1 kg培养料为总量,各原料配置量见表2。
2.2试验设计
将各试验组培养料装入试管,每个试验组装30支试管,盖上棉塞后在121 ℃的高压灭菌锅内灭菌1 h,取出冷却至室温后,在超净工作台上接入分离提取的蜜环菌菌种,放置在25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0天。培养结束后,对菌索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测定指标为:菌索生长速度、菌索颜、菌索分支数量、菌索角质化时间,其中菌索角质化时间是在菌索培养中期进行观测。最后以评分(表3)的形式对不同培养料的菌索培养效果进行评分。
宏楠死了是真的吗 3结果与分析
由培养30天后各试验组的菌索评分结果(表4)可以看出,在6个试验组中,2号和3号试验组的评分较高,其中2号试验组的分值最高,达87分,其碳氮比为40∶1;但2号试验组的菌索生长速度没有3号试验组的快,3号试验组的菌索平均生长速度达到了0.412 1 mm/d,其碳氮比为35∶1。其他试验组的分值较低,其中6号试验组的分值为45,为6个试验组中分值最低的一组。
大型好玩的单机游戏 4结论
通过对蜜环菌菌索的生长情况进行观测,可以发现,在菌丝培养阶段,一般食用菌培养基的碳氮比为20~30∶1,而蜜环菌菌索的培养基要高于这一数值,其最佳碳氮比为35∶1。最佳碳氮比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豆粉2%、麦麸20%、杂木屑75%、石膏2%,其碳氮比已与一般食用菌出菇时的培养料碳氮比相似,说明蜜环菌菌索生长主要需求的营养为碳源,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预测出其出菇阶段的培养料中所需要的碳含量将更高。
参考文献
[1]张永祥,陆宫.室内培养蜜环菌[J].食用菌,1983 (1):45-46.
[2]邹容,康冀川.蜜环菌研究进展[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3):33-34.
[3]施汉钰,张楠.樟子松根系菌根菌与宿主共生关系的研究[J].森林工程,2014,30(4):39-41.
[4]吴尊华,王绍柏.蜜环菌菌种的分离纯化复壮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1(4):67-68.
[5]王守现,刘宇,耿小丽,等.蜜环菌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J].食用菌,2010(2):76-79.
[6]顾雅君,李秀敏.蜜环菌发育[J].中国食用菌,2008 (4):24-27.
[7]郑林用,刘本洪.食用菌培养料碳氮比(C/N)的计算方法[J].四川农业科技,1997(3):28-29.没人爱
第1作者简介:施汉钰(1985-),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开发方向研究。
收稿日期: 2015-08-18
(责任编辑: 王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