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律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鼎盛阶段的产物,唐代的立法者继承了历代封建社会法典编纂上的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这一传统,以儒家正统法律思想为指导,2021年国庆节是建国多少周年哪个网页游戏好玩承袭了自汉代以来礼律融合的特點,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唐律。唐律是我国封建法典的楷模,它集中了中国法律传统的许多精华。唐律的影响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立法者及有关学者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关键词唐律 立法者 法典编纂
中图分类号:D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4-003-02
清代大学问家孙星衍曾说:“不读唐律,不能知先秦历代律令因革之宜。”也就是说,读了唐律,就能够了解历代法律制度及渊源。纵观历代的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变化,正应此说。
一、唐律形成的背景
唐前期统治者目睹了隋政权建立、发展到动荡、灭亡的过程,深刻体会到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的重要性。为此,在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推行轻徭薄赋的同时,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法律思想,这些思想与前代比较,更为系统、完善、深刻和具有历史影响性。
二、唐律的特点
(一)以刑为主,诸法合体
为了加强对人民的统治,镇压人民的反抗,巩固封建秩序。唐统治者对法律的编制十分注意。唐律继承了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的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体制。在唐律中,各类犯罪的刑法规范仍然是主要内容,如《唐律疏议》,它把类似现代刑法总则的名例律置于律首,有关具体犯罪及其惩罚等十一篇类似于现代刑法的分则至于其后。同时婚姻法房产,唐律还兼有行政、民事、经济等法律制度。
(二)科条简要,刑罚适中
中国封建法典的编撰和法律的修订经历了一个从繁杂到简要的发展过程。以往秦汉法律,向以繁杂著称。西汉武帝以后,因一事立一法,导致法律杂乱,西晋修律对汉律令做了大幅度的缩减,北齐律定为十二篇,九百四十九条,较前又有所进步,唐律继承了北齐“法令明审,科条简要”的传统,条文之后附注疏,法律解释规范统一,其中所阐述法律思想与法学理论,博大精深,是中国封建法典中最为简要、精炼的一部, 青山伦子显示了唐代封建立法技术的成熟与发达。
开工第一天吉利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