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献学(⼗六)-----------------古籍的错误
第三章⽂献校勘
⽂献校勘主要还是古籍校勘,其他近代以来新加⼊⽂献领域的内容,如出⼟简帛、⽂书档案等,在校勘⽅⾯也仍要使⽤传统的古籍校勘⽅法。
这种校勘,⾃⼆刘⽗⼦以来,经过⼆千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套成熟的规范。罗志祥周杰伦
第⼀节古籍的错误
⼀、古籍的致误
校勘的⽬的是恢复作者原稿的本来⾯貌。古籍与今天的出版物不同,⼀是除个别明⼈和少数清⼈著作尚有原稿,绝⼤多数原稿都没能流传下来,⽽书籍⽂字正误的标准,是相对于作者原稿⽽⾔,越接近原稿越善,没有原稿,就不可能如同今天出版社的做法,利⽤原稿来校对;⼆是流传下来的古籍⼀般是刻本或抄本,还有少量活字本,但不论刻本或活字本,差错都远远超过今天的出版物,⽽抄本在传抄过程中,抄错的现象就更多,三是古籍流传⾄今,⼀种书往往会有多种刻本或抄本等不同版本,各种版本之间也往往会存在⽂字歧异出⼊、甚⾄内容多少繁简都会不同。胡适说:“校勘之学起于⽂件传写的不易避免错误。⽂件越古,传写的次数越多。校勘学的任务是要改正这些传写的错误,恢复⼀个⽂件的本来⾯
⽬,或使他和原本相差最微。
”(《校勘学⽅法论》)这种在流传过程中,由于传抄、刊刻、排印等复制⼿段的采⽤造成的难以避免的错误,即前⼈概括的所谓误、衍、脱、倒问题,是古籍中常见的主要问题。
⼆、古籍的错误类型
黄宗泽分手即前⼈概括出的“误”、“衍”、“脱”、“倒”,每类略举⼏个有代表性的例⼦。
1、误(讹)
是古籍中最常见的错误。⾃有书籍以来,只要经过复制,⽆论是抄写、雕版、活字排印、电脑输⼊,均会产⽣这类错误,前⼈所说“⽆书不错”、“⽆错不成书”,应该说有⼀定道理。先秦时代已有,典型的⼀个例⼦出《吕⽒春秋·慎⾏论·察传》:“⼦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晋师三⾗涉河。’⼦夏⽈:‘⾮也,是⼰亥也。夫⼰与三相近,⾗与亥相似。’⾄于晋⽽问之,则⽈:‘晋师⼰亥涉河也’”古⽂中⾗与亥极近。《抱朴⼦内篇》卷⼀九《遐览》:“书字⼈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云:‘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也就是后来形容书中误字常说的鲁鱼⾗亥的出典。
致误出于多种原因,前⼈总结,主要有⼏种类型,与汉字本⾝特点有关。
(1)形近⽽误
汉字是表形⽂字,有⼤量的字字形相近,很容易发⽣笔误,造成混淆,前引《吕⽒春秋》和《抱朴⼦》,都是因形近⽽误。是古书致误的最主要原因之⼀。再举⼀例,旧本《⽂选》所收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句“太史公⽜马⾛司马迁再拜⾔”,宋⼈吴仁杰谓:“⽜当作先,字之误也。《淮南书》⽈:‘越王勾践亲执⼽为吴王先马⾛。’”(《两汉刊误补遗》卷七《太史公》条)“先马⾛”意为后世的所谓“马前卒”,可备⼀说。
偏旁部⾸是汉字的基本成分,形近⽽误出于偏旁者占相当⼤⽐例。《史记·殷本纪》:“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清代学者段⽟裁、王念孙根据前⼈引⽤《汉书》旧本以及《史记索隐》、《荀⼦》杨倞注、《周礼》郑⽞注、《吕⽒春秋》、《列⼥传》、《韩⾮⼦》等书,确定烙是格字之误,炮格是在铜格下架⽕,使罪⼈在上⾯⾛的⼀种酷刑(卢⽂弨《钟⼭札记》卷⼆《炮格》条;《读书杂志·史记第⼀·殷本纪·炮格》条)。
(2)字形的其他错误
汉字的字体历代多有变化,先后产⽣使⽤过甲⾻⽂、⾦⽂、篆、⾪、⾏、草、楷,历代还有异体、俗写,今天有简体繁体等等,古今字体的不同往往也会导致发⽣错误。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三年:“西北斥逐匈奴,……⼜使蒙恬渡河,取⾼阙、陶⼭、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王念孙
说:“陶⼭之名不见于各史志。陶当为陰,⾪书陶字或作 ,陰字或作 ,⼆形相似,故陰讹陶。”并举出《⽔经注》有关记载为证。(《读书杂志·史记第⼀·秦史皇本纪·陶⼭》条)这虽是讲⾪书字形相近的例⼦,实际各种古代使⽤的各种字体,后代发⽣变化都会产⽣这类错误。
如《战国策·赵策》:“夫⽤百万之众,攻战逾岁,未见⼀城也。”王念孙云:“见当为⾒⼨。⾒⼨,古得字,形与见相近,因讹
为见。”⼜举出下句“今不⽤兵⽽得城七⼗”及《史记·赵世家》“未得⼀城”为证(《读书杂志·战国策第⼆·赵·未见⼀城》条)。这是古今字写法不同造成的。
书籍长期流传或保管不善,会有损坏,另过去书籍主要依靠雕版印刷复制,⽽书版经过长期使⽤后也会有残损,因此会有所谓坏字。也是致误的⼀个原因。《战国策·宋策》:“宋康王指天笞地,……骂国⽼谏⽈。”宋⼈鲍彪注时改“谏⽈”为“谏⾂”。王念孙⽈:“‘⽈’与‘⾂’形声俱不相近,若本是⾂字,⽆缘误为⽈。考《太平御览·⼈事部》引此作‘骂国⽼谏者’。《贾⼦·春秋》篇、《新序·杂事》篇,并作‘骂国⽼之谏者’。则旧本‘⽈’字乃‘者’字脱去上半⽿。”(《读书杂志·战国策第三·宋·骂国⽼谏⽈》条)
古代汉字的使⽤并⽆规范,随意性很⼤,尤其是在民间。元明建阳书坊所刻通俗⽂学类书籍中,就⼤量使⽤简笔别体字。敦煌⽂书更典型,其中存在⼤量的这⽅⾯问题。今⼈潘重规总结为“字形⽆定,偏旁⽆定,繁简⽆定,⾏草⽆定,通假⽆定,标点⽆定等条例”。还举出⼀些例⼦:字形⽆定,如⾬两不
分,⼈⼊不分;偏旁⽆定,如⽊扌不分,忄⼱不分;等等。碑刻中也存在同样问题,因此近代以来,有⼈专门做过碑别字的整理⼯作。
有的错误是现代才出现的。
建国以来,推⼴简化字,⼜造成了⼀些新的问题,这些年来,不断有⼈指出。黄永年先⽣《古籍整理概论》就举出繁体字排印本《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皇上出⾄乾清宫门罩之下,居中⽽⽴,所谓当寧也”,当寧是当宁之误,引⽤《礼记·曲礼》:“天⼦当宁⽽⽴。”《尔雅·释宫》:“门屏之间谓之宁。”整理者不知本不是⼀字,当作简体字改成寧。属于简繁字辨误⽅⾯及不懂古代名物制度造成的错误。
当代电脑技术⽤于⽂字录⼊排版,⼜出现⼀些新的致误因素。有简繁字转换的问题。另外各种输⼊法,也会造成前代未见过的错误。如国、男,在五笔字型输⼊法下分别击键⼀次⼆次,⼤、磊,分别击键⼆次三次,原、帮,五笔分别是dr、dt,是相邻键,名、句分别是qk、qkd,句加了误别码,都是五笔编码相近⽽误,以后的校记中可能会有某某输⼊法编码近⽽误。
(3)⾳同⾳近⽽误
汉字有⼤量的同⾳字近⾳字,本⾝就很容易出错,⽽古⼈⼜有通假的习惯,即借⽤同⾳字近⾳字来替代某字,也是古书出错或造成不解、误解的⼀个重要原因。
《论衡·案书》:“韩⾮著书,李私采以⾔事;杨⼦云作《太⽞》,侯铺⼦随⽽宣之。”孙诒让谓:“‘私’当作‘斯’。”(《札迻》卷九)这是⾳同⽽误。
《礼记·⼤学》:“见贤⽽不能举,举⽽不能先,命也。”郑⽞注:“‘命’读为‘慢’,声之误也。”
(4)误改⽽误
由于古书流传年深⽉久,后⼈不明古字古义古⾳等原因,有时会按照个⼈的理解随意改动原⽂,也是造成古书错误的原因之⼀,历代学者多有指出。如顾炎武说:“⾄于近⽇,锓本盛⾏,⽽凡先秦以下之书,率臆轻改,不复见其旧为某,则古⼈之⾳亡⽽⽂亦亡,其尤可叹也。”(《亭林⽂集》卷四《答李⼦德书》)
《战国策·赵策》:“鲁连见⾟垣衍,⾟垣衍⽈:‘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也。今吾视先⽣之⽟貌,⾮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若围城之中⽽不去也?”王念孙⽈:“鲍据上⽂及《史记·鲁仲连传》改,改‘若’为‘此’,(元)吴(师道校注)云:‘若’疑‘居’字衍。”王⽒认为:“鲍之改,吴之疑,皆⾮也。若犹此也。”并举《公⽺传》隐四年、庄四年、《论语·公冶长》等,证实此义,说:“古字兼有数义,后⼈不能遍识,或改之,或删之,⽽古义浸亡矣。”(《读书杂志·战国策第⼆·赵·久居若围城之中》条)
古书致误的原因还有⼀些,如因上下⽂、因注⽂、因避讳等等原因造成的错误。
2、衍
也是古书中常见的错误。即多字多句,凡是原稿中⽆⽽在传写刊刻中误增的⽂字,称为衍字、衍⽂,也叫羡⽂。⼀般衍⼀字较多见,也有衍数字、成句甚⾄⼏句的情况。《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杨雄以靡丽之赋,劝百风⼀,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奏雅,不已亏乎?”司马迁是西汉前期⼈,扬雄是西汉末⼈,远在司马迁之后,司马迁如何能引扬雄的话,显然有误。前⼈指出,这⼀段出⾃《汉书·司马相如传》末赞语,是后⼈将这⼀段话加到了《史记》中。这是成段的衍⽂。
造成衍⽂,主要以下⼏⽅⾯原因。
(1)形似⽽衍
与上述形近致误属同类。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五《两字形似⽽衍例》列举了若⼲,如《墨⼦·天志》下篇:“⽽况有逾⼈之墙垣,抯格⼈之⼦⼥者乎?”指出“‘抯’字衍⽂,‘格⼈之⼦⼥’与‘逾⼈之墙垣’相对成⽂,‘抯’即‘垣’字之误⽽衍者。”
另也有字残字坏⽽衍。
(2)因字义同⽽衍
《古书疑义举例》卷五《两字义同⽽衍例》:“古书有两字同义⽽误衍者。盖古书未有笺注,学者守其师说,⼝相传受,遂以训诂之字误⼊正⽂。”并举例:《国语·晋语》:“若⽆天乎云?若有天,吾必胜之。”王念孙校此句说:“‘若⽆天乎云’⽂不成义,且与上下⼆句不相联属。‘云’字当在下⽂‘若’字下,⽽以‘若⽆天乎’为⼀句,‘若云有天’为⼀句。”俞樾更认为王说虽有理,但不完全。引⽤古本说,原⽂是“若⽆天乎?若云天,吾必胜之”。并引《⼴雅·释诂》:“云,有也。”⼜引《公⽺传》为
证“云”即“有”义,辨明“云天”就是“有天”,此句属云有⼆字同义⽽误衍,传写⼜误倒。
(3)因不明⽂义⽽衍
《战国策·赵策》:“⼠为知⼰者死,⼥为悦⼰者容,吾其报知⽒之雠矣。”王念孙根据《⽂选·报任少卿书》⽆“之雠”⼆字,并根据⽂义推论, “后⼈以下⽂多⾔知伯报雠,故加‘之雠’⼆字。”(《读书杂志·战国策第⼆·赵·报知⽒之雠》条)
另还有不明词义、不明句读⽽衍等情况,致误原因基本⼀样。
(4)注⽂误⼊正⽂⽽衍
古书中注⽂多为⽂内夹注,以⼤⼩字区别,极容易混⼊正⽂,这也是古书出现衍⽂的⼀个重要原因。钱⼤昕《⼗驾斋养新录》卷六《后汉书注搀⼊正⽂》条指出,“《郭太传》(范晔⽗名泰,避家讳改泰
为太)‘初太始⾄南州’以下七⼗四字,本章怀注引谢承《后汉书》之⽂,今误作⼤字,混⼊正⽂。予尝见南宋本及明嘉靖⼰⾣福建本皆不误。蔚宗书避家讳,于此传前后皆称林宗字,不应忽尔称名。且其事已载《黄宪传》,⽏庸重出也。”
另批校者旁记之⽂有时也会成为衍⽂。
(5)因误据他书⽽衍
《史记·曹相国世家》:“北救东阿。”王念孙根据《索隐》出“北救阿”三字,注“阿即东阿也”和《正义》注“今济州东阿也”,指出:“正⽂内⽆‘东’字甚明。”认为:“‘阿’上本⽆‘东’字,此后⼈依《汉书》加之也。”
此外,还有误据本⽂、误据他篇⽽衍,也属同类型的错误。
3、脱
古书在流传过程中,由于某些⾃然或⼈为原因,会产⽣缺⽂漏字,称为脱⽂,也是常见错误之⼀。
(1)因原书缺损⽽脱
是造成古籍脱⽂的主要因素。如《魏书·礼志》《乐志》《刑罚志》有脱叶,陈垣先⽣据《册府元龟》引⽂补其阙。由于《北史》的流⾏,《北齐书》在宋代即有残缺,清⼈钱⼤昕《廿⼆史考异》卷三⼀《北齐书·神武帝纪》条考订,原书五⼗卷仅存⼗⼋卷,是正史中缺损最严重者,今本为后⼈据《北史》等书重补。
(2)因重⽂⽽脱
小满吃什么传统食物古⼈遇重复的⽂字语句即重⽂,习惯⽤“⼀⼀”来表⽰,很容易脱去,因⽽造成脱⽂。《列⼦·仲尼》篇:“孤犊未尝有母,⾮孤犊也。”⽂义不通。俞樾认为,“因两‘有母’字相连,误脱其⼀。”并引《庄⼦·天下》篇《释⽂》为证。
(3)因上下⽂⽽脱
往往是由于传抄造成的,如⽂中相邻或相近之处有同样的⽂字,很容易看错,致使脱漏部分⽂字。这在今天仍是造成⽂字脱落的重要原因。
(4)正⽂误⼊注⽂⽽脱
与前述注⽂误⼊正⽂⽽衍的情况相反。《淮南⼦·说林》:“疾雷破⽯,阴阳相薄。”注:“⾃然之势。”王念孙指出:“‘⾃然之势’四字,乃是正⽂,⾮注⽂,⾔疾雷破⽯,此阴阳相薄,⾃然之势也。”并
以《太平御览·⽕部》所引此句四字正在正⽂内为证。魏晨女朋友
车辆过户手续(5)因误删⽂字⽽脱
有时读书者、传抄者或刊刻者由于种种原因,如不明词义、不懂⽂义、不识疑难字、不通校勘等等,为了使⽂从字顺,往往会有意删去书中⽂字,有时也是出于其他某种考虑,如避讳等,也会删字,因⽽造成脱⽂。
《⼤戴礼记·曾⼦⽴事》篇:“君⼦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
也;既能⾏之,贵其能让也。”王念孙指出:“‘贵其能让也’,本作‘患其不能以让也’。篇内五‘患’,其⽂义相承,此句不当独异。‘患’与‘贵’上半相似,因讹⽽为‘贵’。后⼈不得其解,因删去‘不’字‘以’字⽿。”并引《书治要》、《说苑·说丛》引《曾⼦》为证。这是既误⼜脱,这种复合性错误也是⾮常常见的。
4、倒
古籍中⽂字语句出现前后颠倒,也是常见错误。这种颠倒,有的出于⽆⼼,有的是前⼈校改时将不应⼄正的改错了,是为妄⼄。
交通事故处理
(1)因上下字句关联⽽倒
上下⽂字相连或相隔不远,传抄者很容易因疏忽造成相互颠倒。
《国语·周语》:“若贪陵之⼈来⽽盈其愿,是不赏善也。”王念孙指出:“‘不赏善’《左传》成⼗三年《正义》引作‘赏不善’,是也。贪陵之⼈,不善之⼈也,⽽如其愿以予之,则是赏不善也。今本‘赏’‘不’⼆字倒转,则义不可通。”这是⼆字相连⽽倒。另外虽不相连,但相距甚近,也易造成误倒。语句也会因此发⽣误倒。
(2)因错简错叶⽽倒
早期的书,以⽵⽊简作为书写材料,如编连的带⼦断掉,重新编连时很容易也现错位,纸作为⽂字载体,尤其是雕版印刷发明后,书成为册叶装,如装订散开,重装时也会发⽣类似问题。这样也会造成内容的颠倒。这种错简错叶以及其他⽂字较多、距离较远的倒⽂造成的内容错位,校勘学上统称之为“错简”。
《汉书·百官公卿表》:地节三年,“七⽉壬⾠,⼤司马(霍)禹下狱要斩。”王念孙据《宣帝纪》、《外戚表》、《五⾏志》及《汉纪》、《通鉴》记载诛禹事皆在四年,认为“此⼗⼆字,当在四年下。‘七⽉’⼆字与上⽂相复,则其为四年可知。”(《读书杂志·汉书第三·百官公卿表·错简⼗⼆字》条)
这类错误,历代皆有,今天仍可能出现。
(3)因不明词义⽂义⼄正⽽倒
《汉书·魏豹⽥儋韩王信传》:“愿君留意⾂之计,必不为⼆⼦所禽矣。”王念孙指出:“‘必不为⼆⼦所禽矣’本作‘不(句),必为⼆⼦所禽矣。’不与否同,⾔若不⽤⾂之计,则必为⼆⼦所禽也。《史记》作‘否,必为⼆⼦所禽矣’是其证。”并说是后⼈不懂断句,⽽改“不必”为“必不”(《读书杂志·汉书第⼋·魏豹⽥儋韩王信传·必不为⼆⼦所禽矣》条)。
另外,不懂古代修辞⼿法、假借字、字⾳等,也往往会造成同类错误。
(4)因误⼄正⽽倒
如所读之书⽂字语句有误、衍、脱、倒等错误,为了读通⽽妄加⼄正,⼜会造成新的误倒。《⼤戴礼记·帝系》篇:“颛顼娶于滕⽒,滕⽒奔之⼦,谓之⼥禄。”王念孙云:“此⽂当作‘颛顼娶于滕奔⽒,滕奔⽒之⼦,谓之⼥禄。’今本上‘滕奔⽒’脱‘奔’字,下‘滕奔⽒’‘奔’字⼜倒在‘⽒’字下。”是因为上‘奔’字脱⽽造成后⼈误⼄。如不明古书体例⽽见他书⽂句顺序不同⽽加以⼄正,也会造成倒⽂。
上述只是择其要者。校勘就是针对这些情况,所做的⼀项学术性很强的⼯作。关键是能够发现能够指出,进⼀步并能运⽤校勘学的原则和⽅法加以订正,通过校勘,确实能够为⼈提供⼀个尽量接近原稿
的可信版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