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轼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写这首词之前,轼经历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也就是课下注释1里讲到的“乌台诗案”。因为“乌台诗案”轼被贬到了,在这里,他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传世佳作。而这些作品也成为后人了解轼当时境遇和情怀的载体。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走进的轼。下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朗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读清节奏,可以把课下注释里面非常重要的读音标注到原文当中。学生出声朗读。
师: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词。
生
1
朗读全词。
师:这位同学对于字音的把握很准确,读得很顺畅,但老师觉得语速可以再慢一些。咱们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生
2
朗读全词。
师:有进步了。一开始咱们对作品容的理解不深入,读得可能不够好。随着对容理解的加深,我们会读得越来越好。下面咱们来齐读一下这首词。
学生齐读。
师:“念奴娇”是它的词牌,题目是“赤壁怀古”。这样一个题目就告诉了我们这首词的容是写“赤壁”,由赤壁怀想到一些古人古事,而这些古人古事又触动了作者的情怀。这也是这首词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容,上片写赤壁之景,下片抒怀古之情。那么,是什么样的赤壁景,引发了作者的感慨呢。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自由诵读上片。出你认
为写得精彩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朗读上片
师:谁来说说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学生举手)
生
3:我觉得比较好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里用了一个比喻,首先是把“浪花”比作雪,感觉非常美;而且这个“堆”字也是显示出了浪花澎湃的气势,代表了赤壁的一种非常雄壮
的景。师:他用了一个词“雄壮”,而且提到了能够表现这种雄壮的词语“堆”,实际上,这一句里面有很多类似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你还到了哪些?生
3:还有“穿”“拍”。“穿”字写出了山石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的气势;“拍”字让人感觉江水的强劲有力,很有力量。
师:分析得很好。那你能不能带着你的这种理解读一下这三句?
生
3
朗读。
师:有一些壮阔的感觉了。但老师觉得还可以再好一些。如果想要读出壮阔的感觉,我们可以把刚才提到的那些富有表现力的词重读,节奏上可以“拖拍”,比如“乱石穿空”的“穿”字,咱们可以这样处理(教师读),通过你的朗读让石头“穿”上去,再试一试。
生
3
再读。朗诵完了之后,自己表示不太满意
师:这位同学对自己的朗读还是不满意,(生笑)再试一次。
生
3腊八节祝福语2022
再读。
生
4:我喜欢“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句话。作者用比喻把赤壁的风景比作一幅画,钟灵毓秀,作者又感叹自然风光孕育出的众多豪杰,抒发了自己豪迈的感情。
师:那你读一读,让大家感觉一下这种美景和豪迈。
生
4
朗读。
师:不错,重读了“多少”一词,让我们感觉到了英雄人物的众多。“江山如画”一句,我觉得还可以读得再好一点。一切景语皆情语啊,轼看到赤壁的景觉得太美了,就像一幅美妙的画卷,我们应该通过舒缓的语速、感叹的语气来表达由衷的赞美。再读一下,让大家感觉到这幅画的美。
生
4
再读。
生
5:我认为这首词的第一句话就非常好,开头就写“大江东去”,通过奔腾流动的江水来发表对千古人物的感慨,一上来就给人非常壮观的感觉。师:你提到了“壮观”,而且提到了“感慨”,你觉得哪个字能表达作者的“感慨”之情?
生
5:“淘”字,“淘”就是淘洗冲刷的意思。浪花冲刷掉了千古的风流人物,作者因此有一种深沉的感叹。
师:那你能不能试着读出这种壮阔和感慨?
生
5
朗读。
师:不错,表现出了大江的磅礴气势。看着这滚滚东去的江水,怀想到逝去的风流人物,作者难免有感慨。在朗读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停顿来表达这种壮阔之景与深沉之情的变化。(教师示朗读)你再来试试。
生
5再读。
生
6:我也认为最后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句不错。这句话在结构上是承上启下的,“江山如画”是对上片的总结,它总结了赤壁这个地方的景是非常美丽非常壮观的“一时多少豪杰”又引出了下片的容。师:这位同学看到了这句话在全词结构上的作用,很好。大家看看上片啊,景物是磅礴、壮阔的,情感是深沉、感叹的。下面咱们齐读一下上片,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学生齐读上片
师:江山秀美,人才辈出,在赤壁能想到很多英雄,你们想到了谁?
生:权、备、操、诸亮、黄盖、周瑜等。
师:轼想到的是谁?(周瑜)这就过渡到了下片的容。下面请同学们集中朗读下片中有关周瑜的描写,思考一下,在轼的笔下,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学生小声读。
师:周瑜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生
7:周瑜是个年轻有为、风流倜傥、雄姿英发、不可多见的名将。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
7:“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师:你能不能描绘一下周瑜当时的样子。
生:周瑜拿着羽毛扇,一身白袍,戴着白帽子。面对操的百万大军,数千艘战船,临危不惧,神采自如,站在将台上点兵摆阵,应付自如。
师:很多好词形容周瑜啊。那你就把这种感觉读一读吧。
生
7
读“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师:读得不错。周瑜在谈笑间,就让操百万大军灰飞烟灭了,跟玩一样啊,确实从容潇洒。谁再来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
8:我觉着周瑜非常英俊。如“雄姿英发,羽扇纶巾”两句,能让我们看到一个英俊潇洒的男人的形象。
师:易中天先生就说周瑜是帅哥一个嘛!(学生笑)
生
9:我觉着周瑜应该是一个非常勇猛的人,《三国志》里边写周瑜二十四岁就成为吴国的大将。我觉得周瑜是个文武双全、勇猛非常的人。
师:这位同学结合自己读过的书,解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容。大家都对周瑜的英雄气概很感兴趣,有没有同学关注到“小乔初嫁了”这一句啊?(有学生举手)
生
10:当时大乔小乔都是很有名的美女,我觉得乔公能够将小乔许配给周瑜,这能够很充分地说明周瑜是很有能力的,不光是外表,还有涵。
师:在“小乔初嫁了”一句中,有一个字写得很好,你看出来了吗?
生
10:我觉得“初”字用得很好,说明小乔是刚刚嫁给周瑜的新娘子,年轻貌美,这样就从侧面赞美了周瑜。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分析,可以想象出周瑜当时的得意、潇洒、从容。
轼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周瑜啊?
生
11:我认为这就是轼梦想的一
种人生。周瑜年轻有为,而轼自己却是截然不同的境遇。轼写周瑜实际上是要寄托自己的理想。
师:那你能不能说说当时的轼遭遇了什么?
生
11:当时轼是想积极从政的,
但“乌台诗案”之后,只当了一个小官。师:在哪里看到的这些信息?
生
11:在课下注释①看到的。他当
时被贬到做团练副使。
师:这位同学很会学习,很好地关注到了课下注释。当时,轼多少岁?(学生回答:47 岁)大家知道周瑜指挥赤壁之战胜利时多少岁?34岁。人家周瑜年轻有为,得到了小乔,得到了赫赫战功;轼觉得自己失去了未来。孔子有句话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矣!意思就是:一个人到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成就的话,你这个人就不值得惧怕啦,就没有竞争力了。轼当时47岁了,他心的感伤可想而知。通过这样的对比,轼发出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感慨。你觉得轼在笑什么?
家族游戏名生
12:我觉得他应该是笑他自己,已经47岁了,还是在这偏远的地区做一个小官,跟周瑜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师:这一句实际上用了一个特殊句式,你看出来了吗?
生
薛佳凝男友12:应该是倒装句式吧,正常语序应该是“应笑我多情”。他就是笑自己自作多情,想的这些事情、抒发的这些感慨,都无济于事,没什么用。
师: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轼深沉的悲伤。那么,咱们怎么通过诵读表达出周瑜的得意与轼的失意呢?下面请同学们朗读下片的开头到“早生华发”这几句,体会一下。
学生小声朗读。
师:谁来读读,个后边的同学。
生
13
读“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师:这位同学在“樯橹灰飞烟灭”一句后面做了一个停顿,来表达得意与失意的情绪变化。老师特别注意到了“遥想”这个词,什么是“遥想”啊?
生:想得很远很远。
师:赤壁之战发生__________在轼写这篇词的前八百七十年。轼站在赤壁之上,上片的壮阔景已经退化成了一个背景,轼这时候心驰神往,他穿越了。那么,此时此刻的轼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生
14:背着手眺望远方,眯着眼睛,沉浸在对周瑜的赞叹之中。
师:你能不能试着把这种背着手眺望远方,眼睛有点眯着的感觉,读一读啊?
生14:那我试试吧。(学生读)
师:真不错,有那种感觉了。尤其是“小乔初嫁了”一句,声音里就有笑意了,读出了那个高兴劲儿。
师:轼在跟周瑜做对比之后,有深沉的感慨,但是,他又发出了最后的一句感叹,“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轼说“人生如梦”,“梦”有什么特点啊?
生
15:梦一般都是虚幻、飘渺、短暂
的。
生
16:梦还有一个特点是变幻无常,轼本想在仕途上创造一番事业,最后却落得如此地步,他就觉得像在梦境中一样,人生是难以预测的。
师:人生就像梦一样短暂、易逝、
变幻莫测,轼想到这些之后,他又做了一个动作“一樽还酹江月”。什么是“酹”啊,看一
看,课下注释怎么说的。
生:以酒洒月,寄托自己的情感。
师:那轼借此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呢?(学生举手)
生
17:我觉得他寄托了那种悲凉之情,因为他47岁被贬官之后心非常悲凉、凄苦。
师:很好。那你能不能把你理解的这种凄苦、悲凉读出来?
生
17
姚之宁读“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
月”。
二寸照片标准尺寸师:有悲凉的感觉。不过这个“梦”啊,我觉得读得有点“实”啦,既然梦是虚幻、飘渺的,读的时候应该怎样呢?
生
17:应该读得轻一点、“虚”一点。
师:你再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
17
再读。
生
18:这里边有一种很惆怅很落寞的感觉。
汤灿入狱师:哪里看出来的?
生
18:刚才在解释“梦”的时候就能看出来,因为他用了一个“如梦”的比喻,再结合他非常悲惨的际遇,所以他会觉得整个人生都是这样的,心当然会非常惆怅非常落寞。
师:老师有个疑问啊,“人生如梦”,这个“人生”仅仅是指轼自己的人生吗?
生
19:东坡对佛学的造诣是很深的,我想他经历了这么多坎坷之后,再结合他自己对人生、对阅读的经书佛法的理解,他觉得不仅是他自己的人生是这样,所有人的人生也都是这样,都是有起有落,有浮华也有失败的。师:轼受到了儒道佛多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当他在仕途这条路上不到出口的时候,也可以在别的道路上到精神的突破口。
生
20:我想说一下“一樽还酹江月”,我的理解可能跟刚才的同学不大一样,通过以前学习轼的很多作品,我觉得轼是非常豪放的人,他不可能在一首词里边,总是悲伤、悲哀。这首词通篇也没有写到一个“悲”字,也没有“叹息”,所以我觉得最后“一樽还酹江月”应该是一种非常洒脱的举动。轼以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感情,说明轼还是非常看得开的。
师:非常豪放。那读的时候,怎么才能读出这种看得开的感觉呢?(教师拿一个水杯)假设这就是那个酒杯,你能否再现你所理解的轼当时的样子?
生
20:还要动作吗?
师:当然。
生
20
读“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师:老师读这首词读了很多年,我觉得这其中一定会有悲怆和无奈,但是更多的应该是平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