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工作方案
为及早发现并进一步规范本县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断、报告、处置、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XX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方案(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特制订本方案。
一、目的
(一)及时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及时有效予以处置;
(二)规范病例的报告、处置和控制等工作。
二、病例定义
根据《XX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方案》,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发热,伴乏力、恶心、呕吐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病例诊断。
1、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
(1)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
(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3、聚集性病例:2周内,在同一村庄,或在同一山坡、树林、茶园、景区等地劳动或旅游的人员中,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或在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出现类似病例。
三、工作内容
(一)成立专家组
组织成立县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包括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消毒控制等领域的专家,其中临床专家来自传染病、血液科和ICU等专业等。提高本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发现、诊断能力,规范转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
(二)病例诊断与排查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发现符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特征的病例后,应在采取适当防护措施的条件下立即将病例转至县直医疗机构就诊。
2、县直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例后,应立即报告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及时组织院内专家进行会诊。对于不能排除诊断的病例,应立即上报县卫健委和疾控中心,同时将院内专家会诊意见报告
县卫健委和疾控中心,并在疾控中心的指导下采集适宜标本。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或明确排除病例时,应及时订正并做好专家会诊意见等有关记录。
3、县卫健委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县级专家组进行会诊,会诊后仍不能明确排除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应立即报告市卫健委,并及时上报病人发病情况、县级专家组会诊意见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情况。县疾控中心应及时将病人有关情况上报市疾控中心,并组织人员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送样。
(三)病例报告
朱莉 皮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集体户口 买房
1、疑似病例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暂参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疑似病例的报告疾病类别应选择“其它传染病”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2、实验室确诊病例
选购水龙头
对于实验室确诊病例,应当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条目下的“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进行报告或订正报告。
(1)报告医院:已经报告的疑似病例,一旦确诊后报告单位应及时做出订正报告,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2)县疾控中心:接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确诊病例报告,经调查核实病人现住址后,将信息及时反馈至病人现住址所在的乡镇卫生院。
(四)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
1、病例经院内专家组会诊后不能排除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应果断采取传染病临时隔离措施,并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工作。病例转诊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2、县疾控中心应在接到医疗机构报告后2小时内到达现场,24小时内完成对被调查对象的初步流行病学调查,并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工作,完成流行病学调查表。县疾控中心应将调查结果及时向市疾控中心和县卫健委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
3、经县级专家组会诊后,仍不能排除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由县卫健委将专家会诊意见和病例基本情况等信息报市卫健委,县疾控中心要及时将有关信息报告市疾控中心。
县疾控中心应积极指导医疗机构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样本,并第一时间送至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标本采集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并填写标本登记表。刘涛丈夫
4、调查处置过程中发现多起病例,要注意流行病学之间的相互联系,如一旦确认为聚集性疫情,需进一步进行调查和处置。
(五)信息反馈
在病例诊断、调查和处置的过程中,涉及到的部门应以电话、传真或书面等形式及时将疫情最新动态、实验室检测和复核结果等信息及时反馈给有关单位、部门和医院。
附件1:蜱防治知识宣传要点
附件2: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附件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标本登记送检表
附件1:
蜱防治知识宣传要点
一、蜱的特点
蜱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蜱总科,蜱总科又分为硬蜱科及软蜱科。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犬豆子、八脚子等,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等体表。一般呈红褐或灰褐,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
全世界已知蜱类800余种,我国已发现110余种。中原地区常见的有长角血蜱、血红扇头蜱、微小牛蜱等。
蜱的一生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其中成虫、若虫有8条腿,幼虫有6条腿。春秋季是蜱的活动高峰,冬天基本不活动。
宝宝奶粉品牌蜱一般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蜱离开动物后附着草上,可叮人、吸血。蜱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后如黄豆大小。
进京证在线办理
二、蜱的分布
国内各省(区、市)都有分布,不同地区蜱种类不同。蜱大多生活在草地、农田、森林等野外环境,因蜱种不同而异。一般须具备较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如全沟硬蜱主要见于北方森林地区、长角血蜱多见于丘陵地区、草原革蜱多见于草坪和草原牧场,而二棘血蜱主要见于南方丘陵、山区等。